第17章 捨棄

“好了,好了,大哥,不就是一個人嗎?有必要這麼捨不得嗎?只要小宛在你府上,趙廣你可以隨便用。怎麼樣?”董復生見邱禾嘉面色不好看,當下勸說道。

“也好,也好。”邱禾嘉不經意間掃了李信一眼,卻見他面色平淡,好像此事與他無關一樣,也擺了擺手,說道:“看你我多年的交情,事情就這樣吧!不過,我看趙廣這一身武藝就這麼埋沒了很是可惜,不如就擔任我這衛隊教練一職,教他們一些武藝吧!趙廣,以爲如何?”

那趙****言卻是看了一下董復生,那董復生心中暗自點頭,這個趙廣倒是一個忠義之人,當下也點了點頭,說道:“壯士閒暇的時候,倒是可以抽出一段時間來教這些人的武藝就是了。”

“是。”趙廣點了點頭。

“這些人還是要認真訓練的。伯父、叔父,小侄先告辭了。”李信朝遠處的蔣毅等人點了點頭,也不理睬那數百人的火熱目光,就朝後宅而去。那董復生見狀臉上露出欣慰之色。

過了今日,董復生終於決定啓程南下。也沒有讓邱禾嘉相送,只是讓李信領着小宛送出了錦州城十里亭。

“叔父,您身體不好,何不在此多休息再回江南呢?”李信望着董復生有些擔心的說道。他感覺到董復生的身體雖然略有好轉,但是若是要長途跋涉恐怕還是不行的。

“沒關係,現在天氣轉暖,回江南正是時候,哈哈,若是真有那麼一天,也是要葉落歸根的啊!”董復生拍着李信的肩膀說道:“我最擔心的還是你和小宛。其實這次來遼東,也沒有想過將小宛留在這裡。但是一看你現在的狀況,讓她留在這裡我更放心一點。”

李信卻是越聽越不是滋味,總感覺董復生這是有託孤的嫌疑。這種感覺卻又是說不出來,只能是眉頭緊皺。

“信兒,你雖然武藝高強,但是卻是經驗不足,記住了,在這個世上,不要輕易地相信任何人,有的時候,你最信任的人,實際上卻是最有可能出賣的你的人。”董復生忽然想到了什麼,輕輕的嘆息道:“多少年不見了,他也是變了不少了。”李信心中一動,感覺這個董復生好像是在提醒着什麼,但是卻是因爲某些原因不便說出來。

“爹爹。”一邊的董小宛杏眼微紅,小臉上盡是不捨之色。到底是未成年的孩子,以前承歡膝下,現在卻要離開父母,董小宛自然是不捨。

“小宛,不要擔心,等你信哥兒身體完全康復了,朝廷赦免了他的罪行,你就可以和他一起回江南那我和你娘了。”董復生又指着在遠處護衛的趙廣,說道:“那趙廣乃是名門之後,忠義無雙,若是有什麼做不到的地方,可以請他來幫忙。信兒,此人可以信賴。”

“恩!這個李信知道。”李信點了點頭。

“趙壯士。”董復生看了董小宛一眼,又招過趙廣。

“先生。”趙廣還是手執銀槍,一臉剛毅,看的李信連連點頭,此人到底是名將之後,這一番舉動卻是看的出來。

“壯士,老夫託大喊你一聲賢侄。”董復生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智慧來,指着一邊的董小宛,說道:“前些日子,讓你做小宛的護衛其實只是一句託詞,若非如此,你恐怕就爲巡撫所用,違背了你的初衷。今日,也只有我等四人在場,你乃是名將之後,當年的常山趙子龍忠義無雙,老夫想請你做小宛的義兄,不知道壯士以爲如何?”

“這?”趙廣面色一愣,臉上頓時露出爲難之色來,最後說道:“恐怕小人高攀了。”

“趙兄說笑了,你乃是名將之後,豈能高攀,若非我乃是待罪之身,恐怕也想與趙兄皆爲結義兄弟了。小宛,還不還見你義兄。”李信這個時候也笑呵呵的說道。他知道董復生此舉,一方面是讓董小宛在這邊有個照應,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不相信邱禾嘉。若李信不是待罪之身,就算是邱禾嘉做出了什麼事情,李信也可以堂而皇之的帶着董小宛離開錦州,可是現在李信是自身難保,而趙廣極爲忠義,所以纔會讓董小宛拜趙廣爲兄。

“小宛見過義兄。”那董小宛也是極爲聰明,見自己的父親和未來的夫君都如此說,知道這趙廣必有過人之處,趕緊行了一禮。

“小姐?夫人?妹妹不必多禮。”那趙廣這些平淡不了,正準備上前攙扶,但是又想到什麼,無奈之下,只得還了一禮。被迫認下了董小宛作爲義妹。

“好,好,既然你是小宛的義兄,那就是一家人了,我的六合槍也可以完整的傳給你了。”李信開玩笑的說道。

“多謝,多謝?”趙廣一時間不知道如何稱呼李信了,俊臉上露出一絲尷尬來。

“哈哈,你就叫我李信。”李信哈哈大笑,說道:“其實的我六合槍是來自當年的武穆王岳飛,只是裡面加了一些別的東西而已。你若是想學,傳你就是了,我看你身兼數家之長,日後必定可以創出與你家先祖齊名的槍法。”

“謝謝公子。”趙廣終於說出了一句話來。臉上也露出一絲激動來,想現在雖然有些槍法傳人,但是各個敝帚自珍,不會將自家的槍法傳給外姓人,趙廣流落神州多年,雖然也曾見識過無數槍法,可是卻都是知道其皮毛。可以增加自己槍法的修爲,但是從來就沒有得過一個真正槍法的傳承。可是李信卻是不同,在後世早就拋棄了門戶之見,所謂項羽的霸王槍、趙雲的七探盤蛇槍、百鳥朝鳳槍、羅成的羅家槍、岳飛的六合槍等等都被人融入在一起,後來李信的師傅專門請人研究了一個軟件,將這些槍法、拳法融成一套槍法,起名六合槍法,可以說,李信的這套六合槍已經超出了傳統槍法的範疇,已經是集槍法之大成了。這就是後世科技的威力。

“好了,信兒,小宛,送君千里,終須一別。我要告辭了。”董復生認真的看了一下李信和董小宛,臉上露出一絲慈祥來,伸出乾枯的雙手,一手拉着李信,一手拉着董小宛,將兩人的手放在一起,說道:“相知相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是,父親。”董小宛連連點頭。

“岳父大人放心就是了。”李信這下也有些感動了,董復生重情重義,千里迢迢,不顧病體來到遼東,全兄弟之義,將董小宛教到自己手中,絲毫不顧及自己乃是犯罪之身,更爲重要的是,得知自己要自保的時候,毫不猶豫的拿出銀子來,幫助自己收買軍心。這樣的岳父,李信爲何不認。

“哎!小宛,我們回去吧!”董復生終於走了,望着遠處的馬車消失在視線之外,李信嘆了口氣,扶着董小宛上了帶來的一個小橋上。自己和趙廣卻是分別騎着一匹駿馬朝錦州城而去。

“嘿!李公子,多日不見,可好?”一行人剛到城門處,就見一個胖胖的身影在朝自己打招呼,望了過去,卻見是張翼輔,正坐在路邊的一個茶攤上喝茶。

“張翼輔,你好歹也是家財萬貫的人,怎麼就在這路邊喝茶?”李信好笑的問道。

“公子有所不知,最近我可是接了一筆差事,人忙的都是腳不着地了,這不,忙裡偷閒,在這裡弄點喝的。”張翼輔眼珠滴溜溜的轉了起來,好像是在防着別人偷聽了自己的話一樣。讓李信看的一陣好笑。

“嘿嘿,公子有所不知,小人最近接到一筆買賣,籌措五萬石糧草。”張翼輔伸出自己胖乎乎的右手得意的說道。

“怎麼?準備打仗了?”李信心中一動,不動聲色的問道。

“經略大人已經下令,五日之後,大軍開拔大淩河城,準備修建大淩河城。”張翼輔得意的說道:“這次關寧鐵騎將出動一萬多人,大約有役夫萬人之多,嘿嘿,這些都是要吃喝拉撒的,軍中的糧草自然是有朝廷供應,可是這些役夫呢?卻需要我們這些人運送糧食的啊!這可是一筆相當龐大的數字啊!”

“真的要重修大淩河城啊!”李信長嘆了一聲。這些朝中大佬們固然是看出了重修大淩河城的好處的,但是卻不知道皇太極豈會讓你將大淩河城重新修建好的,前兩次已經失敗,這次又豈會成功。

“那可不是。”張翼輔笑呵呵的說道:“他們不修城,我們這些豈會賺錢,哎呀!時間也差不多了,趕緊去轉運糧草去。”那張翼輔猛的拍着腦袋,又急匆匆的朝李信拱了拱手,就消失在人羣之中。

“公子,這大淩河城又何必修建呢?”趙廣微微不滿的說道:“若是能這些銀錢招募兵馬,關寧鐵騎最起碼又能增加萬人之多。如此一隻勁旅,又會害怕東虜。”

“這朝廷要是聽你的,就好了。”李信搖搖頭說道:“算了!回去吧!我傳你六合槍法,相信你有這麼好的底子,很快就會學會,剩下的就是看你的實戰了。”

“恩!還請公子多多指教。”趙廣堅毅的目光中露出一絲喜悅,露出一絲感激來。

等李信到了巡撫衙門的時候,才得知邱禾嘉被召到經略府商議要事去了。李信自然是不會詢問其中的問題,安頓好董小宛之後,就帶着趙廣在後面的校場上,傳授他六合槍。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的經略府內所討論的事情正是與他李信有很大的關係。

經略府內,薊遼督師孫承宗、遼東巡撫邱禾嘉、監軍張春、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副將何可綱、總兵吳襄、宋偉等等文武齊聚一堂,按照道理,大家都應該團結在薊遼督師孫承宗之下,這位老將在朝中極有威望。但是實際上,大廳內,氣氛卻是極爲火熱。

“督師大人,這大淩河城每年所耗無數,更加上每次修建都被東虜所摧毀,就算我大明有再多的銀錢,也當不起這麼消耗的。”邱禾嘉摸着鬍鬚,掃了上面的孫承宗一眼,淡淡的說道:“如今朝廷已經將田課從九釐提高到一分二釐了。還有其他的稅負,那些百姓已經苦不堪言。朝廷將這些銀錢都送往遼東,是讓督師儘快解決東虜。可是督師卻將這些銀兩修建大淩河城這樣無用之物。難道我等就這樣浪費這些民脂民膏不成?”

“獻之,這修建大淩河城乃是朝廷下的決斷,更何況,現在不趁着東虜兵敗,搶修大淩河城,難道等東虜恢復實力,南下錦州嗎?”孫承宗微微有些不滿的看了邱禾嘉一眼。若非邱禾嘉在其中作梗,這大淩河城早就開始修建了。這個邱禾嘉做學問是可以的,就是極爲迂腐,現在朝廷都已經下了聖旨,他還在這裡反對,真是迂腐無能之人,朝廷怎麼會讓這種人做了遼東巡撫了。

“朝廷之所以答應此事,還不是你孫承宗在背後使得勁?”邱禾嘉心中暗自冷笑,嘴角露出不屑之色。

“邱大人如此反對修建大淩河城,恐怕是另有所圖吧!”這個一個陰冷的聲音傳來,卻見坐在多面的祖大壽冷哼哼的說道。

“老夫站得直,坐得穩。但憑一顆公心講話,你祖大壽有何資格再此說我。”邱禾嘉雙目睜開,用不屑的眼神掃了祖大壽一眼,如此武夫,不通治國之道,若非有點武力,豈能觸摸在朝堂之中,哼,等天下平定之日,一定要請陛下好好的整飭朝堂,驅逐這樣的宵小之徒。

“公心?”祖大壽聞言不由的哈哈大笑來,朝邱禾嘉拱手,說道:“敢問邱大人,若是要修建大淩河城,這役夫是從何而來?”

“自然是徵發徭役,驅逐那些罪犯了。”邱禾嘉想也不想的說道。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心中隱隱有一絲不妙來。

“罪犯?嘿嘿,邱大人,末將倒是聽說你府中藏着一個罪犯啊!而且那罪犯與巡撫大人關係匪淺啊!你如此阻攔修建大淩河城是不是不想讓您那世交之子前去勞作的啊!”祖大壽冷哼哼的說道。

“你,祖大壽,你放肆。”邱禾嘉終於忍受不住了,他雙目中一絲慌亂一閃而過,站起身來,對孫承宗拱手說道:“孫大人,祖大壽此人包藏禍心,陷害下官,還請大人明察。”面對這種情況,邱禾嘉也不得不低頭喊了一聲大人了。

“獻之,祖將軍所言可是真的?”孫承宗沉吟了半響又問道。

“不知道大人可記得淮安知府李固否?”邱禾嘉想了想,又問道。

“老夫自然知道。是一位難得的忠義之士。”孫承宗想了想,又搖搖頭說道:“獻之啊!要知道國法難容啊!”

“這?”邱禾嘉皺了皺眉頭,臉上露出爲難之色來。最後惡狠狠的瞪了一眼一邊的祖大壽,祖大壽臉上更是露出洋洋得意的神色來。

“獻之,此事若是傳到了朝廷,恐怕那些御史言官們也不會放過你的。”孫承宗搖搖頭又,勸說道:“不過,你放心,你那侄子到底是清官之後,老夫會讓在大淩河城做些散活就是了,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就能回來了。老夫聽說你也訓練出一隻衛隊,到時候,你可以讓他們去保護你那侄子就是了。這樣也就能全了你兄弟之義,天下也無人敢說你什麼了。”

“哎,尊老大人吩咐。”邱禾嘉點了點頭,也不再說什麼了。

“哼!這個邱禾嘉表面上正義凜然,正人君子,可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官位,連自己結義兄弟唯一的兒子都能捨棄,也不過如此而已。”祖大壽雙目中的不屑之色更濃了。那邱禾嘉好像也感覺到大廳內衆人的眼神,雙目垂下,朝孫承宗拱了拱手,就徑自出了大廳,回了自己的府衙。

《漢騎》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242章 兩敗俱傷第267章 對策第296章 林丹汗來攻第458章 北京第195章 登州第375章 混戰(二)第273章 斬盡殺絕第424章 背叛第155章 送糧食的來了第89章 雙方反應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443章 崇禎親征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307章 女人第310章 城破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151章 和談第302章 崇禎來信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82章 無恥祖澤潤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61章 海東青第263章 三軍震動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109章 後悔的崇禎皇帝第45章 騷擾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7章 結怨第424章 背叛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379章 背叛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56章 收編第301章 陳新甲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59章 圍剿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417章 論戰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35章 西山隱士石元直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409章 密議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195章 登州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119章 鐵霹靂第445章 機會第184章 周道登第206章 活捉第399章 回軍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93章 夜宴殺機第366章 李信的算計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126章 進宣府第238章 故技重施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267章 對策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196章 李代桃僵第7章 結怨第51章 皇太極的怒其不爭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178章 婁東張採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377章 喜峰口失守(一)第227章 宋矮子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15章 天上掉下十萬兩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444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445章 機會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1章 遼東第328章 投降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37章 風波第263章 三軍震動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418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
第242章 兩敗俱傷第267章 對策第296章 林丹汗來攻第458章 北京第195章 登州第375章 混戰(二)第273章 斬盡殺絕第424章 背叛第155章 送糧食的來了第89章 雙方反應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387章 如此國丈第443章 崇禎親征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307章 女人第310章 城破第286章 想不來也不行第151章 和談第302章 崇禎來信第237章 四面皆敵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82章 無恥祖澤潤第434章 威遠堡陷落第303章 收服七大世家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61章 海東青第263章 三軍震動第368章 遵化揚威第109章 後悔的崇禎皇帝第45章 騷擾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7章 結怨第424章 背叛第67章 第二波援軍第379章 背叛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56章 收編第301章 陳新甲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59章 圍剿第9章 內有外患的明朝第417章 論戰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35章 西山隱士石元直第163章 侯氏父子第409章 密議第322章 傳國玉璽第195章 登州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14章 我的老婆叫董小宛第272章 破鎮江堡第119章 鐵霹靂第445章 機會第184章 周道登第206章 活捉第399章 回軍第57章 李信的大義第244章 彼此利用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93章 夜宴殺機第366章 李信的算計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126章 進宣府第238章 故技重施第247章 崇禎的決定第127章 草原之狼第267章 對策第415章 索要騎兵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196章 李代桃僵第7章 結怨第51章 皇太極的怒其不爭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178章 婁東張採第243章 好一個吳三桂第77章 吳三桂冒功第135章 身份暴露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432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377章 喜峰口失守(一)第227章 宋矮子第76章 祖大壽上當第71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15章 天上掉下十萬兩第108章 不降即死第133章 朝廷出兵第444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445章 機會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1章 遼東第328章 投降第389章 天下攘攘皆爲利往第337章 風波第263章 三軍震動第157章 閣老之計第418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