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李永芳

“內部不穩,哎!”卻圖可汗也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林丹汗眼下雖然看上去兵馬強壯,但是真正的讓他統治的並沒有多少的。眼下草原上只是三強鼎立,李信佔據了西部草原、林丹汗勉強掌握着中部草原,至於建奴卻是三人中的最強大的。而林丹汗實際上是三人當中最弱的。所以,眼下建奴傾巢而出,看上去,後路極爲鬆懈,出奇兵,就能佔到許多便宜。實際上,林丹汗前腳出兵,或許後腳就有人攻佔了白城。所以,林丹汗這個時候是絕對不能出兵。

“現在李信還沒有迴歸化城嗎?”林丹汗好像想了什麼,對卻圖可汗說道。

“還沒有,現在主事的人乃是李信軍師石元直。”卻圖可汗說道:“聽說李信已經南下中原,前不久有明朝的來的商人說,李信被封爲徵北侯,正在指揮大軍進攻明朝山東的叛軍。”

“徵北侯,真是好大的口氣啊!”林丹汗好像想到了什麼,說道:“你說,皇太極領軍駐紮在大淩河城附近,是不是爲了李信,也只有李信纔有這樣的待遇,讓皇太極傾巢而出。”

“也不是不可能,聽說李信雖然被封爲徵北侯,實際上,明朝內部,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都很忌憚此人。若是讓李信從中原回軍的話,恐怕明朝朝廷上下都不會答應的,這樣一來,李信從大淩河城登岸倒是有可能的。莫非建奴知道了李信回程的消息,所以以重兵圍堵李信一舉消滅李信。”

“皇太極要是想南下,首先要除掉的就是我與李信二人,尤其是李信,可是與他有生死大敵的,李信一日不死,他就不能安心南下。”林丹汗想了想說道:“可以試探性的派出兵馬進入大興安嶺,騷擾一下皇太極,還有,就是派兵查探一下草原各部,看看李信會不會在下面的那些部落中經過。”

“是,我這就去辦。”卻圖可汗一下子就明白了林丹汗的意思,他是不想李信死在皇太極手中,但是同樣,也是不想李信能安然回到歸化城,成爲自己的大地,若是能將李信俘獲那是最好了。

“主公,果然不出所料,建奴在大淩河城設下了重重埋伏,等候着主公的到來。”大廳內,宋獻策笑呵呵的說道:“只是那皇太極不知道的是主公已經到達了東江鎮了。”

“那就讓他等等吧!”李信搖搖頭說道:“既然他在那邊等着,我們就去進攻他就是了。行軍路線安排好了嗎?”

“回主公的話,已經安排妥當了。明日三軍出發,黃龍將軍親自領水師進攻建奴水師,吸引建奴水師的注意,而主公領騎兵從鎮江堡進軍盛京。”宋獻策聽了李信的話之後,趕緊打開地圖說道:“主公,屬下剛纔問過黃將軍,本來若是從故遼東都指揮使司處進軍最爲妥當,此處歷朝都是軍事要塞。唐堯屬青州,虞舜屬營州,戰國時爲燕國東部邊疆。西漢設西安平縣、武茨縣,唐朝總章元年置安東都護府,遼建宣州、開州、穆州和來遠城,金朝屬婆速府路管轄,元朝時沿襲金制置婆娑府,明朝隸屬遼東都指揮使司。後來建奴奪取之後,採取定邊政策,在靉河邊門和鳳凰城邊門築柳條邊,禁止在邊牆之外,進行放牧、採礦等等。不過屬下認爲,這是爲了對付我們東江鎮的。避免遭到東江鎮的騷擾。”

“鎮江堡?”李信看了一眼地圖,卻發現鎮江堡位於鴨綠江入海口處,就是中朝邊境,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北依鎮東山,大小九城相連,東面有靉河與鴨綠江,可以說想要進攻這個地方十分困難。

“不錯,正是鎮江堡。如今駐守此處的人不是別人,真是李永芳。此人在中原可是有很大名聲的。”宋獻策聲音中露出一絲不屑來,只聽他說道:“此人遼東鐵嶺人。原爲我朝撫順遊擊,萬曆四十六年,因建奴攻撫順,李永芳投降努爾哈赤,授三等副將,娶阿巴泰之女爲妻,是我朝邊將第一位降建奴之人,此人有計謀,聽說當年的薩爾滸大戰,就是他獻的計謀,使得朝廷大軍大敗而歸。聽說此人有九個兒子,各個都是能征慣戰之將。”

“娶個建奴女人我沒有意見,可是爲了官位,又反過來對付漢人,本侯最討厭的就是這種人了。”李信冷哼哼的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從這鎮江堡突破。直插建奴老巢。我倒要會會這個叫做李永芳的傢伙。”

鎮江堡,李永芳這個當年娶了阿巴泰女兒的傢伙,現在已經垂垂老矣,不過他很得意很是驕傲,因爲他一口氣生了九個兒子,各個都是神勇之人,現在他坐鎮鎮江堡,這也算是皇太極對他的優待了,鎮江堡是什麼地方,與朝鮮交界,現在的朝鮮經過皇太極屢次征剿之後,已經算是建奴的屬國,當然,皇太極等人也知道朝鮮上下心中真正的宗主國還是大明。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因爲朝鮮不敢侵犯旭日東昇的大金國。所以他住在這裡十分的輕鬆。

“父親,最近有消息說,有流寇正在不斷的騷擾着來往的商人。”這個時候,大門外走進一個人來,身材雄壯,十分的勇武。李永芳望着來者,老臉上頓時露出一絲笑容來,他生了九個兒子,但是最喜歡卻是次子李率泰、三子剛阿泰、五子巴顏,現在來的正是次子李率泰。

“大概又是一些馬匪吧!沒什麼大事。”李永芳漫不經心的說道。遼東是什麼地方,這是滿人的地盤,而鎮江堡又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可是滿人的老巢的老巢,在這個地方哪裡有什麼厲害的角色。李永芳所以不放在心上。

“父親,眼下皇上在大淩河外廝殺,我們卻是躲在後方,哎!這是什麼事情啊!”李率泰微微有些不滿的說道。李永芳瞟了兒子一眼,原來自家兒子想着立下軍功。

第439章 朔州失陷(一)第93章 夜宴殺機第34章 被人中傷的多爾袞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55章 豈曰無衣第335章 一場鬧劇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441章 楊嗣昌出兵第362章 要挾第86章 崇禎皇帝第242章 兩敗俱傷第110章 陰雲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396章 睚眥必報第218章 要挾第452章 最後的輝煌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456章 破敵第56章 收編第318章 潰散第418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394章 高猛赤手生擒楊嗣昌第321章 曹變蛟第99章 決戰(二)第227章 宋矮子第362章 要挾第12章 遼東局勢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239章 書信第427章 再破第310章 城破第124章 征討第256章 叛軍的末日第443章 崇禎親征第270章 李永芳第146章 大戰林丹汗(二)第147章 大戰第263章 三軍震動第111章 斬殺第160章 囊囊福晉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95章 張春到來第352章 試探第300章 奸臣當道大明朝第218章 要挾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21章 大淩河第24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134章 曹化淳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300章 奸臣當道大明朝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223章 招降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395章 退兵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139章 我是打醬油的第330章 追殺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第290章 悲催的代善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357章 巧奪喜峰口第249章 徵北侯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79章 沮喪的明軍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395章 退兵第110章 陰雲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62章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第331章 接應第42章 誰的機會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80章 李信來了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369章 和議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29章 揚威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170章 再見白蓮聖女第406章 計議
第439章 朔州失陷(一)第93章 夜宴殺機第34章 被人中傷的多爾袞第20章 野心與陰謀第359章 遵化事變第55章 豈曰無衣第335章 一場鬧劇第187章 奢侈周府第342章 黃龍之殤第441章 楊嗣昌出兵第362章 要挾第86章 崇禎皇帝第242章 兩敗俱傷第110章 陰雲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396章 睚眥必報第218章 要挾第452章 最後的輝煌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454章 崇禎之死第176章 江南震動第456章 破敵第56章 收編第318章 潰散第418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394章 高猛赤手生擒楊嗣昌第321章 曹變蛟第99章 決戰(二)第227章 宋矮子第362章 要挾第12章 遼東局勢第364章 談判搶錢第350章 各路出手第239章 書信第427章 再破第310章 城破第124章 征討第256章 叛軍的末日第443章 崇禎親征第270章 李永芳第146章 大戰林丹汗(二)第147章 大戰第263章 三軍震動第111章 斬殺第160章 囊囊福晉第348章 皮島落幕第95章 張春到來第352章 試探第300章 奸臣當道大明朝第218章 要挾第31回 百騎踏聯營第21章 大淩河第240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134章 曹化淳第230章 瞞天過海第295章 多爾袞聞風喪膽第300章 奸臣當道大明朝第297章 肉夾饃林丹汗第223章 招降第74章 阿濟格之死第395章 退兵第159章 嚇壞了的範永鬥第252章 高起潛驚慌了第139章 我是打醬油的第330章 追殺第41章 皇太極氣的吐血第70章 誰纔是勝利者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365章 盧象升掩面而走第290章 悲催的代善第15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43章 將你綁上戰車第357章 巧奪喜峰口第249章 徵北侯第460章 老巢丟了第393章 摧枯拉朽第79章 沮喪的明軍第175章 開倉放糧第284章 未雨綢繆第395章 退兵第110章 陰雲第209章 蘇有功的野心第62章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第331章 接應第42章 誰的機會第185章 闖入周府第131章 戰車衝陣第80章 李信來了第106章 無恥無下限第369章 和議第192章 崇禎後悔了第29章 揚威第81章 李信真的殺來了第49章 火燒銀狼谷第356章 相互算計第254章 搜刮叛軍第170章 再見白蓮聖女第406章 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