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惹來震怒

嚴光搖頭,可能性太多了,在一炁門裡,但凡是玄字輩的人,都有可能是那個下此命令的人。他

說道:“主公,我已把三名刺客帶回府內,他們的師父不會不理他們,一定會前來營救,到時,我們或許可以打聽出更多的信息。”

劉秀有氣無力地說道:“我對一炁門毫不瞭解,在這件事上,就煩勞子陵幫我多費心了。”

嚴光躬身說道:“主公言重了,這是屬下該做的。”稍頓,他又道:“主公,屬下還得去縣府走一趟,面見大將軍,商議軍務。”劉

秀看向嚴光,問道:“子陵,你要和我大哥商議什麼軍務?”嚴

光正色說道:“我方與綠林軍合併之事!”

劉秀聞言,暗暗皺眉。子

陵一直都不贊成己方和郡府單打獨鬥,始終主張與綠林軍合併,以前劉秀也覺得與綠林軍合併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現在,他覺得已沒有那個必要了。己

方自起事以來,勢如破竹,銳不可當,先後攻取了蔡陽、襄鄉、童陵、鄧縣、朝陽、湖陽、山都諸縣,現在更是大敗岑彭,攻佔了新野。照

目前這個勢頭髮展下去,最多再兩、三個月的時間,己方便可攻破郡城,佔領整個南陽。眼

下再談與綠林軍合併之事,已不太妥當,等於是拿出己方勝利的果實,白白分給綠林軍享用。他

輕輕嘆口氣,說道:“子陵,我大哥恐怕不會同意此事。”“

事關生死,就算大將軍不會同意,屬下也要盡力而爲!”嚴光語氣堅定地說道。剛

才一直在等嚴光和許汐泠的消息,現在事情已定,劉秀緊繃的神經鬆緩下來,人也有些倦了,感覺自己的腦袋似乎都變得不太靈光,沒聽明白嚴光爲何這麼說。目

前己方的形勢明明是一片大好,又何來的生死攸關?劉

秀的眼皮越來越沉重,囫圇不清地說道:“要議此事,也不必急於一時,等我恢復一些,我們共同去找大哥商議……”話還沒說完,他人已不知不覺地睡着了。

嚴光和許汐泠對視一眼,二人誰都沒有再說話,躡着足,儘量不發出聲響的悄悄退出劉秀的房間。出

來之後,見嚴光轉身要走,許汐泠忍不住叫住他,問道:“嚴先生還要去找大將軍議事?”

嚴光回頭不解地看着她。許汐泠意味深長地說道:“主公已經說了,此事可以等主公恢復一些,再一起去找大將軍商議。”

“事關重大,不能耽擱。”嚴光正色說道。

“主公不讓你去,其實是爲你着想。”許汐泠善意地提醒道。嚴

光這個人,哪裡都好,就是太執拗太堅持己見。

他去找劉縯商議軍務,如果兩人能聊到一起去,那還好,若是兩人聊不到一起,那相互之間就得頂牛,若有劉秀在場,起碼可以起到緩解氣氛的作用。劉秀太瞭解嚴光的個性,所以才說等他恢復了,然後再一起去找大哥商談此事。劉

秀的心思,嚴光自然心知肚明,劉秀對自己的照顧有加,嚴光更是再清楚不過。他說道:“正因爲這樣,我絕不能讓主公的努力付之東流!”說完話,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嚴光的背影,許汐泠聳了聳肩,該說的話她都已經說到了,可嚴光不聽,她也沒辦法,何況,一個不能爲自己所用的人,她也不必太上心。嚴

光離開劉秀的府邸,直接去了縣衙。他來的正是時候,此時,劉縯正在縣衙裡和麾下的衆將官商議軍務。聽說嚴光來了,劉縯還挺高興的,說道:“有請!”

走進縣衙大廳,嚴光環視一圈,好嗎,人還挺齊的,劉稷、劉嘉、鄧晨、鄧奉、朱雲、張平等人在,鄧禹、馬武、銚期、馮異、蓋延等人也在。

“屬下嚴光,參見大將軍!”嚴光走到大廳的中央,規規矩矩地向劉縯拱手施禮。

劉縯一笑,揮了揮手,說道:“子陵不必多禮,賜座。”有

軍卒快步上前,爲嚴光搬來坐席。等嚴光落座後,會議繼續。劉

縯說道:“現在新野局勢已逐漸穩定,我軍兵強馬壯,全軍上下,士氣高漲,正是繼續北上,趁勝追擊的好時機,我打算兵分兩路,一路取淯陽,一路取棘陽!”等

他說完,大廳裡的衆人相互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劉

嘉率先開口說道:“大將軍,若取淯陽,得先渡淯水,可……我軍將士都不會水戰,也沒有能用來水戰的戰船啊!”劉

縯一笑,不以爲然地說道:“我軍不會水戰,沒有戰船,難道淯陽守軍就會水戰,就有戰船嗎?郡軍已然撤離淯陽,退縮至郡城,淯陽只剩下縣兵鎮守,還不足千人,即便我軍將士只乘坐商船、漁船,一走一過之間,也足以將淯陽攻陷了!”鄧

奉揚了揚眉毛,站起身形,插手施禮,朗聲說道:“大將軍,末將願率兩千將士,進攻淯陽!”

他話音剛落,劉稷起身,插手施禮,大聲說道:“大將軍,末將願率兩千將士,進攻棘陽!”

看到鄧奉和劉稷相繼請纓出戰,劉縯仰面而笑,要說領兵打仗,劉稷和鄧奉都是萬里挑一的將才。還

沒等他開口說話,坐在末尾的嚴光突然說道:“大將軍,我軍即便留守新野,尚且都難以自保,倘若再繼續北上,無疑是自取滅亡!”

他這句話,讓在場衆人臉色同是一變,尤其是鄧禹等人,無不暗暗咧嘴,向嚴光一個勁的使眼色,示意他快別說了。這

個時候,說這種有擾亂軍心之嫌的喪氣話,豈不是存心找劉縯的不痛快嗎?果

不其然,劉縯的臉色頓時一沉,冷冷掃了嚴光一眼,硬擠出幾分笑容,陰陽怪氣地問道:“子陵何出此言啊?”

他話音剛落,劉稷接話道:“嚴光,我軍於舂陵起事,一路北上,打得莽賊抱頭鼠竄,猶如喪家之犬,現勢如破竹,無人能擋,無論郡軍還是縣兵,皆人人自危,怎麼到了你的嘴裡,反而成了我軍連自保都難,甚至還危在旦夕?你究竟是何居心?”

他的這番話,說得在場許多人都連連點頭,包括劉縯在內。嚴

光說道:“正因爲我軍目前的勢頭太猛,郡軍告急,我軍的處境才越發危險……”

“我聽你在這放屁!”沒等嚴光把話說完,劉稷嗤之以鼻,轉頭對劉縯說道:“大將軍,我看嚴光從朝陽跑來新野,就是故意來找我軍晦氣的,大將軍應將他立刻逐出縣衙,逐出新野!”劉

縯側着頭,用眼角的餘光睨着嚴光,沉默了片刻,面無表情地說道:“子陵,你還有什麼話,都一併講出來吧!”

嚴光深吸口氣,說道:“京城現在,東方、北方有心腹大患赤眉和銅馬,西南有公孫述,東南則是我們所在的南陽。公孫述的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京城唯一能指望的,也就是東南這邊的南陽,如此重中之重的要地,朝廷又怎能棄之不顧?南陽郡軍的局勢越危急,就越會激發朝廷援助南陽的決心,一旦京師軍援助到南陽這裡,以我軍萬餘人的兵力,當如何應對?難道我軍現在的局勢,還不夠危急嗎?”

其實很早以前,嚴光就已經看得很透徹了。柱

天都部若只是在南陽小打小鬧,不動搖朝廷在南陽的統治地位,朝廷肯定沒心思顧及到這裡,主要的精力還是會放在對付赤眉軍這上面。

可一旦柱天都部在南陽發展壯大起來,已經直接威脅到了朝廷在南陽的統治地位,那麼,對於新莽朝廷而言,就再沒有別的選擇了,必須得出兵,全力援助南陽。因

爲南陽若再淪陷,京城就真成了四面楚歌了。如

果把全國的局面比喻成一場棋局的話,那麼南陽這裡無疑就是勝負手。

朝廷在這裡打贏了,或許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打輸了,新莽朝廷也就算徹底走到了盡頭。嚴

光雖然看得透徹,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能看得透徹。劉

稷冷笑出聲,說道:“朝廷還分兵援助南陽?現在京城都已經被赤眉軍壓得快喘不上來氣了,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來援助南陽?簡直是一派胡言!”嚴

光搖頭說道:“正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劉將軍別忘了,目前朝廷仍掌控着全國大部分的地區!”

朝廷的手裡,還是把持着豐厚的戰爭資源,這個戰爭資源,既包括人,也包括物。劉

稷現在根本聽不進去嚴光的話,他仰面大笑,說道:“別說朝廷已派不出兵力來援助南陽,就算真派軍前來支援南陽,我劉稷也不怕他們!連赤眉小兒尚且能以數萬之衆大破十萬京師軍,難道我柱天都部還不如它赤眉賊寇?”

他是打心眼裡瞧不起赤眉軍、銅馬軍、綠林軍這些農民起義軍,在他看來,這些人就是由流民、盜匪之類組成的烏合之衆,連他們這些烏合之衆都能打敗王莽的京師軍,只能說明王莽氣數已盡,他的京師軍即便來到南陽,也只有被己方將士們肆意宰殺的份兒。劉

稷的豪言壯語,深得劉縯的心思。不

驕不躁這句口號,誰都可以喊出口,但真正能做到的,真沒幾個。

自起兵造反以來,柱天都部的所有仗都打得太順了,順風順水,勢如破竹,在劉縯和麾下衆將的心裡,似乎只要出兵就打勝仗已經成了再正常不過的事,別說吃敗仗,就算是戰事打得不順利,都屬反常之事了。

在這種驕躁的心理之下,他們還哪能聽得進嚴光的勸說?

劉縯緩緩開口說道:“子陵休要再危言聳聽!能做到‘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者,只有屈大夫一人,後來效仿者,皆多爲譁衆取寵之輩!”他

這番話,已經說得夠嚴厲的了,就差沒指着嚴光的鼻子罵髒話了。稍

頓,劉縯又慢悠悠地說道:“子陵若有時間,不如多去陪陪我三弟,陪他說說話,解解悶,能逗得我三弟開心,讓他身體早日痊癒,也算你大功一件。”

此話一出,劉稷等人皆哈哈大笑,鄧禹等人則是暗暗皺眉。不

管子陵的話有多荒誕,有多難以讓人信服,他終究是最先一批參加柱天都部,跟隨劉縯起事的元老,劉縯不該如此當衆羞辱。

嚴光並不在乎旁人怎麼看自己,怎麼說自己,他說道:“大將軍,爲今之計,我軍當與綠林軍合兵一處,只有這樣,我軍纔可以繼續北上,並具備與即將到來的京師軍一較高下的實力!”啪

!隨着一聲巨響,劉縯面前的桌案都出現了裂紋。他手掌按在桌面上,面沉似水,厲聲喝道:“把嚴光給我拖出去!”

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說真定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把握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義之侯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親事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三百七十章 帶走弟妹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宛城惡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星隕落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陷入僵局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
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八百零二章 重歸於好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七百四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二百二十三章 再次來求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七十八章 局勢變換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說真定第八百九十一章 請纓出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分而治之第五百六十章 擊退來敵第二百九十六章 主動請纓第六百九十章 真假難辨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五章 提前準備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一百八十六章 時機把握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義之侯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三章 拜爲主公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五百七十四章 懾退敵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定下親事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八十三章 奸商之禍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三百七十章 帶走弟妹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二百六十三章 手刃仇人第三百四十九章 地獄難度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宛城惡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三百二十一章 城中生變第五百四十三章 後位之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雙戟合璧第七百四十四章 除根前奏第一百四十四章 艱難突圍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星隕落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七百五十七章 秦漢之爭第七百六十四章 陷入僵局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第八百四十七章 決定出徵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秘密渡河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