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兵者詭道

李通率漢軍撤離周至關,這讓羅英喜出望外,當即下令,全軍進攻。

隨着漢軍的撤離,周至關內已然人去樓空,蜀軍沒動一刀一槍,順利攻佔了周至關。

而後,以羅英爲首的蜀軍沒有在關內多做停留,立刻出關北上,對逃走的李通部進行追擊。

周至關位於山溝內,出了周至關,北上的道路依舊是在山溝裡,兩邊都是陡峭的山坡。

出關沒過多久,前方探子回報,漢軍的隊伍距離己方大軍,只有五里左右的距離。

羅英聞訊大喜,漢軍龜縮在周至關內,憑藉天險,己方拿漢軍的確是毫無辦法,但現在漢軍已出了關,己方可與之做正面交鋒,這次定要殺漢軍一個片甲不留。

他命令麾下將士,全速前進,已最快的速度追上漢軍,不給漢軍逃走的機會。

以羅英爲首的五萬蜀軍,開始了急行軍,兜着漢軍的屁股追殺上來。

眼瞅着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突前的蜀軍已能看到前方漢軍的旗幟,可就在這時,道路兩旁的山頂上,響起一連串悠長的哨音。

蜀軍還沒弄明白怎麼回事,就聽轟隆隆的聲響傳來。那轟鳴聲就如同天邊傳來的悶雷,剛開始是沉悶,漸漸的,聲音越來越響亮,最後都到了震耳欲聾的地步。

人們紛紛尋聲望去,不看還好點,這一看,蜀軍將士無不臉色大變。

只見道路兩旁的山頂上,翻滾下來無數的滾木、礌石。山坡陡峭,滾木礌石受重力加速度的原理,越滾越快,越滾越急,且數量之多,鋪天蓋地,捲起的塵土遮天蔽日。

此情此景,不僅蜀軍將士們都傻了,作爲全軍主將的羅英也同樣看傻了眼。

漢軍是什麼時候在山頂上做的埋伏?又是什麼時候在山頂上囤積瞭如此之多的滾木礌石?漢軍不是纔剛剛撤離的周至關嗎,他們根本沒有準備這些的時間啊!

羅英的腦袋嗡嗡作響,完全搞不懂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漢軍抵達周至關後,一直在緊鑼密鼓的收集滾木礌石,可週至關內的滾木礌石數量並不多,那麼漢軍都在忙活什麼?

其實漢軍收集的滾木礌石,大部分都沒有運送到周至關內,而是囤積在周至關外道路兩側的山頂上。

這是李通的秘密安排。

朱浮是不太擅長用兵,朱浮作戰,也的確是非常小心謹慎,但就算他再怎麼膽小如鼠,再怎麼懼怕延岑,也不可能把李通扔在蜀地不管,他獨自率部逃回長安。

正所謂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李通可是劉秀的親妹夫,朱浮若是敢這麼坑害李通,回到長安,劉秀都饒不了他。

他之所以捨棄李通,率軍逃回長安,完全是他和李通事先安排好的計謀。

按照李通的推算,朱浮率領西征軍撤回長安後,延岑一定會率部到周至關,與羅英聯手,一同來圍攻己方。

他在周至關外的山頂上設下的埋伏,就是爲延岑準備的。

只要延岑率部來到周至關,他設下的埋伏,便可讓延岑有來無回,死無葬身之地。這便是李通聽聞朱浮順利撤走的消息後,喜出望外的原因。

李通本以爲延岑這條大魚即將上鉤了,可他也沒想到,延岑貪功心切,根本沒有率部南下來周至關,而是率軍北上,去追擊朱浮了。

按照李通的計謀,可以說現在已是萬事俱備,就差延岑來自投羅網,可延岑的自私自利,卻恰恰讓他躲過了這一劫。

延岑沒有鑽進李通設計好的圈套裡,讓李通事先所做的這些安排都成了無用功,李通能不心灰意冷嗎?

這是他聽說延岑率部北上,沒有來周至關,而表現出備受打擊的原因。

這段時間,李通的心情,和麾下的衆將士們的情緒,都是反着來的。朱浮撤兵,漢軍將士皆感大難臨頭,只有李通心中大喜,延岑沒有南下,而是選擇北上,漢軍將士欣喜若狂,而李通則是心情跌落到谷底。

不過李通也沒有灰心太久,很快他便想到了另一個倒黴蛋,羅英!

李通當機立斷,傳令撤兵,放棄周至關,向北進發。表面上看起來,他好像是想趁着延岑去追擊朱浮的空檔,率領着漢軍撤離漢中,脫離險地。

實則,李通的打算是,既然己方未能讓延岑上鉤,那麼,就把羅英給引進來吧!

果不其然。羅英在聽說漢軍撤離周至關後,迫不及待的率軍追擊,結果,以羅英爲首的蜀軍,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頭鑽入了李通爲延岑設計好的圈套裡。

這便是事情的前因後果。

其實李通在山頂上佈置的伏兵並沒有多少,左邊的山頂一千人,右邊的山頂也是一千人,合計只有兩千,但囤積的滾木、礌石數量極多。

Wωω¸ тTk дn¸ ¢O

山頂上的漢軍,把滾木礌石不斷的退下山坡,剛開始速度還很緩慢,但過了半山腰後,其勢已如同雷霆萬鈞,順着山坡向下翻滾的滾木、礌石就像要飛起來了似的,伴隨着令人心口發悶的悶雷聲,就連地面都在不停的震顫。

一顆巨石率先滾下山坡,軲轆進蜀軍的人羣裡。這顆巨石,差不多得有一人半高,滾入蜀軍的人羣中,慘叫聲一片,閃躲不及的兵卒,當場被巨石碾壓過去,地面上只殘留下一灘不成人形的肉泥。

壓倒一人,對巨石造成的阻力微乎其微,巨石滾進人羣裡,長達十數米遠,再看巨石的所過之處,地面上留下一條長長的鮮紅血跡,有些蜀兵被當場壓死,有些蜀兵或被撞飛,或被壓斷了腿,躺在地上,死命的哀嚎。

這還緊緊是一顆礌石而已,從山頂上落下的滾木礌石又何止一個兩個,十個、百個,而是數以千計。

身處於山溝底部的五萬蜀軍,頃刻之間便亂成了一團,人們無處跑,無處藏,面對着轟隆隆翻滾過來的滾木、礌石,只有閉眼等死的份。

就算隊伍當中的羅英,也未能倖免。在他身旁的山坡上,一根兩尺多粗的滾木向他這邊軲轆過來,驚心動魄的轟鳴聲,讓他胯下的戰馬都在不安的打着鳴。

羅英深吸口氣,將手中的墨淵槊高高舉起,當滾木翻滾到他近前的時候,他斷喝一聲,將墨淵槊狠狠向地下一插。

就聽咔嚓一聲,整個槊頭,連同一部分的槊杆,都沒入到地下。

緊接着,又是嘭的一聲巨響,翻滾下來的滾木狠狠撞到墨淵槊上,強大的撞擊力,讓羅英胯下的戰馬都已承受不住,倒退着向後走出數步。

羅英順勢從戰馬上跳了下來,站在地上,雙手扔死死握住槊杆,將這根粗粗的滾木給硬生生的扛住了。

羅英臂膀用力,將墨淵槊從地下拔出來,舉目望上山頂,大聲喊喝道:“山上敵人數量不多,大家隨我衝上山頂,殺光敵軍!”

隨着他的話音,他率先衝上山坡,向山頂攀爬。

周圍的蜀軍見狀,紛紛效仿,跟隨着羅英,手腳並用的向山頂爬去。

蜀軍想從山下爬到山頂,談何容易,山坡陡峭,就算無人防守,想爬上去都很困難,何況現在,山頂上不斷落下滾木礌石。

在蜀兵向山上攀爬的過程中,不時有人被滾木、礌石砸中,慘叫着從山坡和滾落下去,再看山底下,簡直已成爲人間煉獄,到處都是屍體,到處都是血水,到處都是血跡斑斑的滾木、礌石。

羅英正往上爬着,就聽頭頂上方傳來轟隆隆的聲響,他擡頭一瞧,只見一人多高的礌石向他滾來。

以羅英的身手,他閃躲開這顆巨石並不難,關鍵的,他若是閃開了,他後面一連串的蜀兵蜀將們都要遭殃。

他眯了眯眼睛,緊咬着牙關,使出吃奶的力氣,當巨石翻滾到他的近前,馬上要撞到他身上時,他使出吃奶的力氣,將墨淵槊狠狠插向在地面。

山坡上全是石頭,他一槊刺下去,火星子都濺起一團,墨淵槊硬是把山石給扎出個大窟窿,深深沒入其中。轟隆!翻滾下來的巨石撞擊槊杆,爆出一聲巨響。

那一瞬間,羅英就感覺一股強大的力氣順着墨淵槊,傳到自己的手掌,再由手掌傳至臂膀,最後在自己的胸口碰撞。

他感覺胸口發悶,嗓子眼發甜,咕嚕一聲,一口老血從胸腔內返了上來。

他緊咬着牙,將這口老血又生生吞了回去。

羅英是真的夠勇猛,他的力氣也着實是大得驚人,那麼大的巨石,順着陡峭的山坡翻滾下來,慣性之大,可想而知,但他硬是用長槊將這塊巨石給擋住了。

他能擋住山頂的礌石,可惜,蜀軍當中只有一個羅英,他看向自己的左右,無數向山上攀爬的蜀軍將士,被不停滾落下來的滾木、礌石碾壓過去,人們的慘叫聲不絕於耳,山坡之上,到處都是血跡斑斑,甚至都有被壓成肉餅的屍體。

這仗已經大不了了!那麼勇猛的羅英,在看到己方將士的慘狀後,鬥志徹底瓦解。他牙關咬得咯咯響,最後從牙縫中擠出一句:“撤兵!”

現在他想撤兵,又哪是那麼容易的!

山頂上不斷落下的滾木礌石,已經讓蜀軍傷亡慘重,後退之路大大受阻,更要命的是,以李通爲首的漢軍已然後隊變前隊,原路反殺了回來。

混木礌石給蜀軍造成慘重的傷亡,全軍上下,亂成一團,毫無陣型可言,反殺回來的漢軍,對蜀軍完全呈現出收割之勢。

看到己方將士被漢軍殺得抱頭鼠竄,將士們的屍體,漫山遍野,羅英把抓揉腸一般,他不服,也不甘心就此戰敗,可奈何,他實在是回天乏術。

他斷喝一聲,從山坡上拔出墨淵槊,緊接着,身形向旁一跳,沒有了阻擋的巨石轟隆隆地滾落下去。

他快速地退下山坡,騎上自己的戰馬,而後對周圍的蜀軍將士大聲喝道:“撤兵!立刻撤兵!”

此戰,蜀軍也是夠慘的,羅英帶着五萬將士追殺李通部,結果他們逃回到周至關時,羅英的身邊只剩下兩萬來人,一戰打下來,接近三萬兄弟被打光了。

羅英本就受了內傷,再加上心中又是着急又是窩火,回到周至關後沒多久,他便病倒了。

李通給延岑設計的圈套,沒能用在延岑身上,倒是都用在了羅英身上。

在周至關外的山谷當中,漢軍取得一場大勝,而後,李通率領着漢軍,直奔三輔,欲助朱浮一臂之力。yuyV

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臉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義之侯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四百零九章 飢寒交迫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七百九十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
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悍將劉稷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八百三十章 婦人之毒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八百九十三章 行事果決第七百五十九章 戰局如棋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哥威武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五百四十七章 中途遇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七百一十章 摧枯拉朽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邀請合作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臉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五十五章 自鳴得意第七百四十二章 風波又起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六百零二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五百一十六章 心生警惕第五十七章 說服衆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七十六章 不義之侯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七百八十五章 君臣議事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二百七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四百零九章 飢寒交迫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八百六十四章 一計不成第一百三十八章 假戲真做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四十九章 捉拿刺客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六百六十九章 惹是生非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七百九十章 峰迴路轉第八百八十五章 誤解爆發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六百九十四章 定海神針第三十二章 福緣深厚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八百三十八章 處理結果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八百三十四章 嚴刑逼供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八百七十五章 陰差陽錯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八百五十章 最終決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虛張聲勢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九十九章 前途未卜第四百七十章 裡應外合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難臨頭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七百四十八章 北伐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