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氏爲輔

李通業已從地上爬起,只見劉秀在人羣當中來回穿插,周圍還時不時地傳出痛叫聲和咒罵聲,他一時間都看傻了眼。

在家裡的時候,他以爲自己的武藝已經很了不得了,打敗家中的門客和護院都是常有的事。

可是出來之後,真正與人交上手,他才發現,原來自家的門客、護院都是在唬弄自己玩呢,人家與他比武的時候,根本沒用出真本事,完全是在哄孩子。

劉秀把龍淵傳授給他的本事應用到實戰中,越打越得心應手,他瞅準機會,身形一晃,閃到兩名大漢的中間,兩記手刀順勢砍出去,正中兩名大漢的後腦勺。

這兩位,聲都沒吭一下,一頭搶先撲倒,趴在地上,當場暈死過去。

劉秀突如其來的發難,讓餘下的四名大漢同時一驚,也就在他們愣神的瞬間,劉秀一拳又打倒了一名大漢。

剩下的三人暗暗咧嘴,沒想到,自己今天竟然遇到了硬茬子。其中一名大漢繞到劉秀的背後,抽冷子撲了過去,想把劉秀摟抱住。

他撲上來的快,退回去的更快,只不過是被劉秀一腳踹回去的。

這名大漢在地上翻滾出兩米多遠,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目光渙散,一臉的呆滯,似乎完全不知道剛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剩下的兩名大漢再無心戀戰,兩人邊連連後退邊手指着劉秀,大聲叫罵道:“小子,有種的你他孃的別跑,在這裡等我們回來!”

劉秀冷哼一聲,邁步上前,兩名大漢嚇得一縮脖,再不敢繼續放狠話,轉身就跑,真彷彿喪家之犬一般。

七名大漢,倒下五個,跑了兩個,劉秀環視了一圈,拍了拍手,轉頭看向龍淵。

龍淵面帶微笑,向劉秀深深點了下頭,眼中滿是讚賞之色。

自己認的這位主公,當真是不簡單,只兩個月的時間,便把自己傳授的本事練得如此嫺熟精湛,這可不單單靠天賦,更要具備堅持不懈的毅力和努力。

劉秀得到龍淵的肯定,心情更好,他走到李通近前,問道:“李兄沒事吧?”

李通吞了口唾沫,重新打量劉秀一番,他二人明明年紀相仿,可劉秀卻能一人獨戰七人,最後還打贏了,而自己卻連對方一人都打不過。

心中感嘆的同時,他向劉秀一躬到地,說道:“多謝劉兄出手搭救,不然,我現在恐怕已倒在這裡,一命嗚呼了!”

劉秀擺了擺手,說道:“李兄的招式很精妙,就是力氣小了點,不然的話,一招就足以讓對方倒地不起,哪裡還用得着我出手?”

聽聞這話,李通對劉秀的好感度大增。他擡手把束腰裡的那枚龍幣掏了出來,遞給劉秀,說道:“救命之恩,無以回報,這點謝禮,還望劉兄笑納。”

劉秀愣了一下,向李通含笑連連擺手,說道:“李兄太客氣了,只舉手之勞而已,哪怕還需謝禮,李兄快收回去!”

“劉兄可是嫌少?”

“李兄可是不把當成朋友?”

李通眨眨眼睛,停頓片刻,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拱手說道:“劉兄這個朋友,我李通是交定了!在下李通李次元!”

“劉秀劉文叔!”

這段小插曲過去,劉秀和李通的關係無形中被拉近了一大步,三人邊交談邊繼續往報名處那邊走。

路上,李通又問了劉秀的家世。得知劉秀和劉縯是漢室之後,李通的心思頓是一動,看向劉秀的眼神也多出幾分異樣。

回到報名處這裡,劉縯等人已經不在,向衙門的小吏打聽,才知大哥等人都去了義軍的軍營。

三人正要去往軍營,突然有人大聲喊道:“次元!”隨着話音,一名青年快步跑了過來。

李通舉目一瞧,面露笑意,說道:“堂兄!”

等那名青年來到他們近前,李通介紹道:“文叔兄,這位是我的堂兄,李軼李季文!”

而後,他又向青年介紹道:“這位是劉秀劉文叔,這位是龍忠伯,都是我剛認識的朋友。”

名叫李軼的青年向劉秀和龍淵掃了一眼,看清楚二人的穿着後,眼中不自覺地閃過一抹鄙夷之色。

他隨便地晃了下手,算是向劉秀和龍淵見過禮了,而後看向李通,不滿地問道:“次元,你跑到哪去了,我找了你好半天呢!”

“剛纔去賭場試了試手氣,運氣不錯,不僅贏了一枚龍幣,還結交了兩位新朋友。”

李通是個十分樂觀的人,剛纔的遇險已完全拋到腦後。他說道:“堂兄,你知道文叔兄的大哥是誰嗎?”

“誰啊?”李軼下意識地問道。

“劉縯劉伯升!”

“啊?”李軼聞言吃了一驚,下意識地看向劉秀,將他又重新打量了一番。

就這一會的工夫,義軍裡已沒人沒聽過劉縯劉伯升的大名。

李軼怔住片刻後,這回他拱起雙手,向劉秀躬身施禮,說道:“原來是劉秀劉公子,剛纔在下真是失敬了。”

劉秀拱手還禮,含笑說道:“李兄客氣。”

“文叔兄,我先去解個手,你在這裡等我一會。”見劉秀點了頭,李通又對李軼說道:“堂兄,你帶我去趟茅廁!”

這附近的茅廁你不是知道在哪嗎?李軼心裡不解的嘀咕了一聲,不過他也不傻,很快便反應過來,定是堂弟有話要對自己說。

他點點頭,隨手一指,說道:“茅廁在那邊,走吧,我帶你過去。”

看着他二人向茅廁走去,龍淵來到劉秀身邊,小聲提醒道:“主公,這個李軼可不如李通。”

李軼不知道劉秀是劉縯的弟弟時,只是掃了一眼他們的穿着,便隨便拱了下手,算是見過禮了。

而得知劉秀是劉縯的弟弟之後,態度立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鄭重其事的一躬到地,在龍淵看來,李軼這個人性情虛僞,捧高踩低,並不值得深交。

劉秀也覺得李軼的性情不如李通實在,但大家畢竟也只是萍水相逢罷了,若真是性情不投,大不了做個點頭之交就好。

他淡然一笑,說道:“並無所謂。”

且說李通和李軼,兩人快步向茅廁走去,見左右無人,李通拉了拉李軼的衣袖,讓他湊到自己近前,小聲問道:“堂兄,你可還記得我爹當年爲何辭官嗎?”

李軼臉色一變,下意識地向左右望了望,然後一字一頓地說道:“劉氏復興,李氏爲輔!”

李通接話道:“劉秀劉縯便是漢室之後。”

李軼倒吸了口氣。

李通的父親李守,是位玄學大師,他從圖讖上得到這麼一句話:劉氏復興,李氏爲輔。

讖語在西漢、王莽時期非常盛行,所謂的讖,就是預言的意思。

王莽就十分迷信讖語,在王莽執政期間,研究讖語儼然已成爲了全國最熱門的學文,甚至都有了專門的學科,讖學。

李守便是讖學的狂熱愛好者,看到‘劉氏復興,李氏爲輔’這句讖語後,他當即便辭官不幹了,回到老家,積攢錢財,囤積糧食,廣攬人才,做足了準備,要輔佐劉氏反王莽。

可是西漢兩百年,身爲皇族的劉家子孫,多到數不勝數,各地皆有,李家到底該輔佐哪一支劉氏,李守也不清楚,只能靜觀其變。

劉縯的橫空出世,讓李通敏銳地意識到,李家要輔佐的劉氏很可能就是劉縯和劉秀這一脈。

李軼問道:“次元,你認爲劉氏復興的劉氏就是指劉……”

“堂兄!”李通打斷李軼的話,前方正好有兩人從茅廁裡走出來。等那兩人過去後,李通向李軼點點頭,心照不宣地說道:“我認爲十之八九。”

李軼不再多問,雖說他也相信‘劉氏復興,李氏爲輔’這句讖語,但讖語中的劉氏到底是不是指劉縯、劉秀這一脈,他現在還不好做出判斷,需再仔細觀察。

解完手,李通和李軼回來與劉秀匯合,然後他們四人一同去往義軍的軍營。

義軍軍營設在城外,好大一片營地。襄陽這邊招收的義軍,有一萬多人,算是一支比較大的義軍隊伍了。

劉秀一行人剛走到營地的門口,便看到朱雲從軍營裡面大步流星的走出來,到了劉秀近前,朱雲問道:“阿秀,你去哪了?你大哥正找你呢!”

說着話,朱雲目光一轉,看向李通和李軼,問道:“這兩位是?”

“在下李通!”

“在下李軼!”

李通和李軼向朱雲拱手施禮。朱雲拱手回禮,說了一聲:“我叫朱雲!”說着話,他不解看向劉秀。

劉秀解釋道:“這兩位李兄都是南陽郡人,和我們是老鄉。”

南陽郡,這是一個關鍵詞,未來劉秀麾下有兩大派系,南陽系就是其中一個。

朱雲笑了笑,襄陽義軍當中,南陽郡的老鄉多了去了。

他甩頭說道:“快跟我走吧!”朱雲帶着劉秀等人進入軍營,由於營地剛剛建好不久,到處都是亂糟糟的。

義軍畢竟不是正規軍,不會安營紮寨,基本都是各忙各的,雜亂無章。

朱雲把劉秀等人領到一座大帳。說是大帳,也就是比普通的營帳稍大一些。裡面聚集着不少人,居中而坐的正是劉縯。

看到自家的小弟總算回來了,劉縯放下心來,當然,他也有注意到跟隨劉秀一同進來的還有兩個自己沒見過的陌生人。

他沒有立刻發問,清了清喉嚨,正色說道:“大家都已經到齊了,有兩件事,我宣佈一下。第一,我已向縣尉彭大人要了一些裝備和糧食。”

說着話,他轉頭看向張平,說道:“敬之,武器和糧食都由你來管理,負責分發給大家。”

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星隕落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四十六章 騎兵來襲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七十九章 純心試探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
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一百五十三章 惹是生非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六百八十一章 天倫之樂第一百零六章 攻其不備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八百三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八百五十六章 血戰昌慮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六百三十章 出宮追妻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八百八十八章 人選難定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九十一章 朝思暮想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驚天鉅變第二百三十六章 留我身邊第八百九十章 吊人胃口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六百二十五章 含恨而反第五百六十七章 渡河北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四百四十五章 前來結親第六十一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六百零六章 生出罅隙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三百九十五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三百六十六章 前來赴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七十四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九十二章 選主之爭第三百五十九章 將星隕落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七百七十四章 歹毒心腸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五百五十章 舉兵歸漢第四十六章 騎兵來襲第六百零七章 心裡暗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親和之力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伐五校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一百五十一章 南陽起事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二百四十一章 偷襲新野第三百九十三章 複雜關係第三十六章 兄弟重逢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二百零一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零七章 發展壯大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一百零二章 打探虛實第七百七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一百三十七章 罪證確鑿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爾反爾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二百二十一章 橫生事端第七十九章 純心試探第二百六十一章 爲兄報仇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一百二十九章 足底纖細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一百五十八章 先行一步第八百六十五章 迷霧重重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四百一十七章 勸進之事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