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

有幾名兵卒站出來,說道:“將軍,小人識水性!”銚

期點點頭,正色說道:“你等立刻渡河,去尋大王,如見大王,就說,我等已於兗州與敵死戰,無愧於漢,也未辱大王之威名!”聽

聞這話,幾名站出來的兵卒又都不約而同地退了回去,其中一人眼圈溼紅,說道:“將軍,我等絕非貪生怕死之輩!將軍於河南與敵死戰,我等絕不會河北!”另

外那幾名兵卒也都異口同聲道:“小人願追隨將軍,與敵死戰到底,絕不回苟且偷生回河北!”銚

期看了看幾名兵卒,說道:“你等回河北尋大王,我等今日之死戰,還能被後人所銘記,倘若無人回河北,我等之名聲,只能任由銅馬賊寇污衊!”如

果這一戰打完,一個活口都沒剩下,那麼他們在兗州的作戰,就隨便銅馬軍去胡編亂造了,銅馬軍甚至都可污衊他們是先投降,後被殺。銚

期自己不願意揹負這樣的罵名,更不願意下面的兄弟們去揹負這樣的罵名。他們是不懼死,但也要死得有價值,不能死後還背上罵名,被人們所唾棄。

在場的衆將士紛紛看向那幾名水性好的弟兄,說道:“你們就聽將軍的話,游回到對岸吧,只要你們能活下來,我等今日之死戰,便不會被埋沒!”

“將軍——”幾名兵卒齊刷刷地屈膝跪地,哭得泣不成聲。銚期勾了勾嘴角,臉上露出笑容,他向幾人擺了擺手,說道:“快去吧,賊軍又快攻上來了!”

說着話,他回頭看了看,三個營的銅馬軍,正在步步逼近。銚期眼中寒芒一閃,幽幽說道:“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銚

期說的自句話,是引用於馬援的話。馬援是位名士,原本是王莽的臣子,後來王莽被殺,他便逃到了西涼。‘

馬革裹屍’這句成語,就是來出於馬援的這句話。

銚期命令幾名水性好的部下,泅渡黃河,返回河北,將己方在兗州這裡的戰事,稟報給劉秀。他自己則率領着餘下的漢軍,再次與銅馬軍交戰。不

到兩千的漢軍,被三萬銅馬軍團團包圍,這一戰,當真是成了一場死戰。銚

期光是胯下的戰馬便拼死了三匹,渾身上下,大大小小的傷口,已不計其數,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騎着戰馬,於亂軍當中左突右衝。周

圍時不時飛射過來的冷箭,釘在銚期的肩頭、大腿,也釘在他胯下的戰馬身上,戰馬不堪重負,轟然倒地,銚期也再一次從戰馬背上摔了下來。

附近的銅馬軍將士蜂擁而上,可是已和個血人差不多的銚期,不可思議的從地上再次站起來,揮舞起濱鐵點鋼槍,將圍攻上來的一圈敵軍,以長槍鋒芒全部掃倒在地。看

着整張臉都被鮮血染紅,只有眼珠子還帶着白色的銚期,從沒怕過的銅馬軍這時候也不敢貿然上前了,人們圍站在銚期的四周,不由自主地連連後退。人

羣中有人大喊道:“放箭!放箭射殺他!”隨

着喊聲,人羣當中弩機彈射聲四起,數支弩箭飛射向銚期。銚期大吼一聲,身子向旁翻滾,躲讓開幾支弩箭,站起身的同時,一槍刺了出去。槍

頭貫穿一名兵卒的胸膛,而後又刺中後面一名手持弩機的兵卒胸口上。

一槍兩命!銚期斷喝着,將手中槍繼續向前捅。鐵槍的鋒芒貫穿第二人,又刺到第三人身上。一

旁有名銅馬軍兵卒嘶吼着,端着長矛衝上來,刺向銚期的胸口,後者扭轉身形,沙,矛頭蹭着他身側的甲冑劃過。他向回一收手臂,用腋下將矛身死死夾住,身子稍微一擰,咔嚓,長矛應聲而斷,銚期回手將夾在腋下的半截長矛抓起,一矛反刺了過去,噗,長矛刺在那名兵卒的臉上,將其直接刺翻在地。

銚期向後連退,順帶着,將長槍從三具屍體的體內硬拔出來,他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氣,充血的眼睛掃視四周。周

圍的銅馬軍舉着劍、端着矛,衝着銚期幹比劃,卻無一人上前。銚

期知道,自己現在已是強弩之末,堅持不了多久,在倒下之前,能多殺一人是一人吧!

想到這裡,他手臂向外一揮,半截長矛飛射出去,正中一名兵卒的胸口,而後他雙手持槍,再次殺入銅馬軍的人羣裡。

此時的銚期,根本就沒想過要求生,完全是一心求死。

他殺入銅馬軍的人羣當中,放於對方的攻擊,只要不是奔自己要害而來的,他乾脆就不躲了,以此來節省自己的體力。

他這種不要命的打發,還真把周圍的銅馬軍將士給震懾住了,如果此時站在高空向下俯視的話,便會發現戰場上這詭異的一幕。

銚期明明身在銅馬軍的正中央,四面八方全是敵人,但他周圍的一圈完全是沒有人的,好像銚期的身上帶有致命病毒似的,無論他走到哪裡,周圍的人羣立刻向後退避。

銅馬軍將士的選擇倒是很明智,這個時候,無論誰往上衝,那都是嫌自己命長了,人們避讓着銚期,這反而讓銚期多拉上幾名賊軍做墊背的想法落空。

他在銅馬軍的人羣裡,一會向左衝,一會向右衝,但銅馬軍就是躲避、退讓,就是不肯與他交戰,只一會的工夫,銚期已累得氣喘吁吁,汗珠子由他的臉頰流淌下來,將他臉上的血水沖洗出一條條的白痕。就

在銚期憤怒的大聲嘶吼之際,銅馬軍的後方突然一陣大亂。與此同時,天邊傳來的轟隆隆的悶雷聲。

“是……是騎兵?”銅馬軍將士經驗豐富,立刻判斷出來,傳來的轟鳴聲不是雷聲,而像是大隊騎兵奔馳的聲響。

銅馬軍的判斷沒錯,的確是有大隊的騎兵正在向這裡趕過來,爲首的一位,不是旁人,正是劉秀。

劉秀本打算去往河內追殺銅馬軍殘部,可是他率軍只走到一半,剛到魏郡,突然接到雲兮閣傳來的情報,稱逃至河內的銅馬軍,兵力有限,只數萬人,而且多爲銅馬眷屬,且東山荒禿、上淮況等銅馬首領,皆不在其中。既

然逃到河內的銅馬殘部裡沒有東山荒禿和上淮況,那麼他二人肯定是逃到了兗州。既然東山荒禿和上淮況在兗州,那麼銅馬軍的主力肯定也在那裡。

想到這兒,劉秀可是驚出一身的冷汗,要知道銚期只率軍兩萬去的兗州,一旦遭遇到銅馬軍的主力,只這點兵馬,都不夠銅馬軍塞牙縫的。

劉秀也是低估了銚期的實力,銚期一部兵力是很少,體量也很小,但他們可不是塊肥肉,而是塊小石子,差點沒格碎銅馬軍的兩顆後槽牙。判

斷出銅馬軍的主力在兗州,劉秀立刻改變了行軍路線,他率領己方的騎兵,先行一步,由魏郡向東疾馳,直本兗州而去。

就在銚期等漢軍,已經橫下一條心,欲與敵死戰到底的時候,劉秀率領着一萬多幽州突騎,終於趕到了戰場。與

銚期激戰一整天的銅馬軍,早已身心俱疲,此仗打到現在,對於他們而言,剩下的就只是掃尾。可

銅馬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以劉秀爲首的幽州突騎,彷彿從天下掉下來似的,突然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在一萬多幽州突騎的鐵蹄之下,毫無防備又精疲力盡的銅馬軍,沒有做出像樣的抵抗,更確切的說,銅馬軍是完全沒來得及做出抵抗,全軍的陣容便被突如其來的騎兵衝散。東

山荒禿和上淮況還想率領部下,與幽州突騎再較量較量,這時候,就聽幽州突騎內,人們的喊聲之聲四起:“蕭王在此,爾等還不束手就擒!”

聽聞這話,東山荒禿和上淮況等人,同是驚出一身的冷汗,劉秀竟然來了!劉秀竟然親自率軍進入了兗州!難道,他就不怕赤眉軍圍攻他嗎?銅

馬軍將領們徹底喪失了抵抗下去的鬥志,以東山荒禿和上淮況爲首的銅馬軍,一路向西潰敗。漢軍不依不饒,騎兵們兜着銅馬軍的屁股進行追殺。

尤其是吳漢和耿弇,這兩位都擅長統帥騎兵,此時兩人一馬當先,各自率領着三千精騎,對一潰千里的銅馬軍窮追不捨。劉

秀沒有再繼續追擊,而在策馬在戰場上狂奔,尋找銚期的身影。黃河南岸戰場,現在已然是屍橫遍野,疊疊羅羅,血流成河。漢

軍將士的屍體在地上鋪了一層,銅馬軍將士的屍體則更多,在地上鋪了好幾層,有些地方雙方將士的屍體都羅起好高。

通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景象,也可看出今日一戰之慘烈。劉

秀越看越心慌,跑着跑着,他忍不住開始扯脖子大喊道:“次況?銚期?銚次況?”

對於自己的部下,劉秀的確稱得上是有情有義。

現在更始朝廷和赤眉軍已經殺紅了眼,到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而劉秀身爲更始朝廷的蕭王,劉玄的宗親,進入赤眉軍的地盤內,可以說這本身就冒着極大的風險,隨時都可能陷入被赤眉軍圍攻的境地。但

爲了解救銚期,劉秀不僅來了,而且爲了趕時間,他只帶着一萬多騎兵先行一步進入的兗州。

爲了不愧對劉秀的知遇之恩,銚期能在戰場上橫下心來,與十倍於己方的敵軍死戰到底,而爲了保下銚期,劉秀能把自己的性命豁出去,不惜深入敵境,君臣二人都做到這等地步,古往今來,也實屬罕見了。就

在劉秀大聲呼喊銚期的名字時,前方突然出現一大羣的兵卒,但卻看不出來對方是漢軍還是銅馬軍,一個個幾乎都成了血人。

龍淵等人立刻催馬上前,護住劉秀,劉秀則騎馬從人羣當中衝了出去,直奔那羣兵卒而去。“

大王!真的是大王!”這羣兵卒,正是銚期的部下。看到騎馬而來的劉秀,衆人無不是連聲尖叫,而後又忍不住喜極而泣。

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五百三十五章 長安變天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四百章 詭異村莊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利收服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
第一百二十八章 幕後主使第七百三十四章 緣起緣滅第二百零二章 走投無路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四百八十一章 嚴詞拒絕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八百九十五章 北山之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七百零二章 回鄉祭祖第七百二十二章 點到爲止第五百三十五章 長安變天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二百一十九章 自家兄弟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三百零五章 更始登基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二百章 江湖做派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活一個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零一章 出頭之鳥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三百四十三章 拉開序幕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歹毒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三百五十六章 千人必死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大威脅第八百四十三章 龐萌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 揮師南下第五百零八章 無愧於心第四百一十五章 支持反郎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四百章 詭異村莊第五百三十六章 隻身勸降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一百六十二章 順利收服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受挫第八百零六章 不良之風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八百二十四章 鐵面無私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一百零三章 孤軍營救第一百五十五章 嚴明軍紀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征捷報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現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七十三章 暗中解圍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一百六十章 引君入彀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七十二章 暫避新野第四百三十三章 城頭血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酒舍之戰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五百七十八章 兩漢並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戰前兆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道相助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五百二十二章 黴運當頭第八百二十一章 宗親關係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八百一十七章 精簡機構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一百四十一章 噩耗傳來第十三章 行進漢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清剿餘孽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八百三十五章 心頭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