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主張出兵

劉縯其實真不是個心腸很硬的人,對於劉氏宗親,他一直都很維護,也恰恰因爲這樣,他在宗親中的威望纔會那麼高,一呼百應,不管是同輩還是長輩,都願意以他馬首是瞻。聽

着大哥對劉玄的評價,劉秀暗暗嘆了口氣,今日劉玄表現得太完美了,他也不好多說什麼,他只是意味深長地說道:“大哥,防人之心不可無,小心一點總是沒錯的。”

劉縯並沒有把劉秀的提醒聽進去,在他心中,劉玄就是個膽小懦弱的草包,完全不足爲慮。翌

日,早上,更始朝廷開了第一次的早朝。對

於劉秀而言,這次也是他第一次上早朝。劉秀的態度,還是挺鄭重其事的,他穿着漢代武將的紅色官服,頭頂紅色的武冠,也就是鶡冠,腰繫玉帶,足蹬短靴。

這一身行頭劉秀早就有了,在舂陵起事的時候他便穿過,只不過之後再穿到的機會不多,現在參與朝議,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把

行頭都穿戴整體,劉秀看向站立在旁的許汐泠,問道:“汐泠,你覺得怎麼樣?”正

在怔怔發呆的許汐泠猛然回過神來,玉面微紅,含笑說道:“主公穿得很正規,也很……考究。”她本來想說的是俊朗。劉

秀身材修長,個子高,體型又勻稱,典型的衣架子。只

不過他五官英俊,面白如玉,平日裡穿着便裝,給人的感覺有幾分書卷氣。現在換上武官的官服,多了幾分陽剛的銳氣,整個人看起來器宇軒昂、英姿颯爽。

劉秀低頭看了看,總感覺缺了點什麼,過了片刻,他打了個響指,說道:“官印!”

劉玄登基,封了百官,可是根本沒有配發官印。別說官印這麼高級的產物了,即便是官服,更始朝廷都沒有,也配發不下來。劉

秀敲了敲額頭,說道:“劉全!”

“在!”劉全急忙上前兩步,躬身施禮。“

我記得你以前提過,好像是得到過一枚印章。”

劉全眨了眨眼睛,回想了片刻,恍然大悟地說道:“是、是、是,公子想要的話,小人現在就去取來!”

“嗯。”劉秀慢條斯理地應了一聲。劉

全轉身跑了出去,時間不長,他從外面回來,手中託着一枚半個拳頭大小的印章。印

章是玉製的,玉的質地一般,不是稀奇之物,印章的底部,是由小篆刻寫的六個字:定武侯家丞印。西

漢初年,小篆體是書寫文字的主流,不過小篆書寫固然好看漂亮,但太過複雜,後來隸書逐漸取代小篆,成爲書寫文字的主流。

隸書是沒有小篆體那麼漂亮,但優勢是書寫簡單。劉

全弄來的這枚印章,是用小篆體刻的,當下,還真沒有幾個人能認出來上面到底寫的是什麼字。

當然了,劉秀是太學生,自然認識小纂體,同時他也很篤定,綠林系那邊,沒人能認識這些字。定

武侯家丞印,顧名思義,這是定武侯府家丞的印章。家丞是什麼官呢?說白了,就是管家,相當於劉全在劉秀府邸的職位,這枚印章,倒是挺配劉全的。劉

秀覺得自己現在正缺少一枚官印,便把這枚定武侯家丞印的印章要來,掛在自己的腰間,濫竽充數,反正也沒人認識上面寫的是什麼字。如

果這位武定侯還活着的話,知道了這件事,估計做夢都能笑醒,劉秀竟然佩戴着他家丞的印章。通

過這件不起眼的小事,也能看得出來,劉秀性格當中,也有好慕虛榮的那一面,只不過不太明顯罷了,即便他偶爾做出好慕虛榮的事,周圍的人也看不出來,反倒會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劉秀就是穿着一身正統漢代武將的官服,佩戴着定武侯家丞印的印章,去上的早朝。就

如劉秀所想的那樣,沒人認識這枚印章上寫的是什麼字,反正大家都認識那是一枚印章,感覺劉秀掛在腰間,走起路來還挺威風的,不少綠林系的大臣,都向劉秀投去羨慕的目光。綠

林系這邊的人,沒人穿官服,他們也不懂這些,反正看什麼漂亮就穿什麼,站在所謂的朝堂上,一個個花花綠綠,五光十色的。這

次的朝議,主要是商量漢軍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漢軍在南陽的勢力已基本得到鞏固,唯一還沒被漢軍攻佔的就是宛城,不過宛城太過堅固,己方一時半會也打不下來,但己方擴張的步伐不能都耽擱在宛城這裡。

王匡提出,己方應向潁川方向發起進攻。

潁川郡,黃帝的出身之地,一直都是大郡,也是除京師之外,人口最密集最集中的地區。

漢軍倘若能佔領潁川郡,不僅可以進一步壯大漢軍的實力,更能讓潁川和南陽,互成犄角之勢,在以後對抗新莽朝廷時,漢軍能擁有不小的地利優勢。

在對抗王莽的問題上,綠林系的內部意見就不統一了。陳

牧是第一個反對出兵潁川的。他皺着眉頭說道:“潁川可是大郡,郡軍、縣兵衆多,而且嚴尤、陳茂就在潁川。雖說我軍在夕陽聚打敗了嚴尤、陳茂,但其主力尚在,現在出兵潁川,未免太冒失了吧?”此

時嚴尤、陳茂已退至潁川,只不過麾下的大軍還沒有被王莽收走。

王匡正色說道:“嚴尤、陳茂剛吃過一場大敗仗,元氣大傷,士氣低落,現在可正是一舉擊潰他二人的好機會。倘若讓他二人得到喘息之機,緩過這口氣,嚴尤、陳茂一部,將是我方的心腹大患!”廖

湛支持陳牧的主張,也不建議打潁川。他說道:“宛城還未攻陷,又要去打潁川,多線作戰,於我軍十分不利,何況,我軍目前尚不具備多線作戰的實力。”

王鳳說道:“新帝登基,我軍將士,士氣正盛,現在不打潁川,還等待何時?我建議,即刻出兵潁川!”

到底要不要出兵潁川,柱天系這邊還沒表態,綠林系的內部已先爭吵成了一團。

王匡、王鳳、王常都支持出兵打潁川,陳牧、廖湛則反對出兵潁川,而像朱鮪、張卬這些人,讓他們出個陰謀詭計還可以,但真讓他們參與大戰略的謀劃,沒一個能派上用場的,一個個縮着脖子,低着頭,皆不敢吱聲。兩

邊人爭執不下,最後王匡一跺腳,看向劉縯,說道:“伯升,你說說你的想法,我們是該打潁川,還是不該打潁川。”嗬

!問到自己頭上了!劉縯淡然一笑,雲淡風輕地說道:“不管是打潁川,還是不打潁川,總之,我需要三萬將士,繼續圍困宛城!岑彭是我方的心腹之患,一日不能攻陷宛城,就如同在我方的心頭上插着一把刀子!”劉

縯現在已經橫下一條心,你們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去,反正我就是要打下宛城。在內心而言,劉縯還挺感激岑彭的。如

果沒有岑彭這個釘子戶,他想合情合理的繼續主掌兵權,還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王

匡氣呼呼地白了劉縯一眼,你這話說了等於沒說。他轉頭看向劉玄,氣呼呼地問道:“陛下之見呢?”

劉玄哪知道己方該不該打潁川,如果他有這麼大的本事,早就成爲綠林軍的首領之一了。他

吞了口唾沫,向前探着腦袋,小心翼翼地問道:“那……那定國公認爲,是當打還是不當打呀?”王

匡鼻子都快氣歪了。他怒聲說道:“我在問陛下呢!”劉

玄咧了咧嘴,向下環視了一圈,最後目光落在劉秀的身上,如同找到救星似的,問道:“阿……阿秀的意見呢?”

其實就該不該打潁川的問題上,劉秀也有些舉棋不定。現在嚴尤、陳茂剛敗,士氣、元氣都沒恢復過來,正是趁勝追擊的好機會,從這點來看,己方應該打潁川。

可劉秀又擔心,在己方攻打潁川的時候,王莽會突然派軍,挺近南陽。進攻潁川,南陽必定空虛,根本擋不住王莽的大軍,己方又當如何應對?

一邊是戰機,一邊是風險,實在是令人左右爲難。劉秀沉吟了片刻,搖了搖頭,說道:“臣不知。”王

匡瞪了劉秀一眼,你不知就早點說,吭哧了半天,就憋出個不知道。他向劉玄插手施禮,說道:“陛下,我主張攻打潁川!”

“陛下,我亦主張攻打潁川!”王鳳、王常雙雙插手施禮。“陛下,萬萬不可打潁川!”陳牧、廖湛急聲說道。綠

林系的三巨頭,新市軍的王匡、下江軍的王常,都建議打潁川,平林軍的陳牧,則反對打潁川。結果已經很明顯了,以二比一的優勢,主戰派取勝。

劉玄深吸口氣,清了清喉嚨,說道:“那麼,就……就依照定國公之見,我方,出兵攻打潁川!可是,當由誰來領兵呢?”讓

王匡張羅行,可一聽到要領兵打仗了,王匡立刻不吱聲了。

見狀,陳牧、廖湛都差點氣樂了。陳牧正想挖苦王匡兩句,王常拱手說道:“陛下,臣願領兵出戰!”劉

縯輕飄飄地說了一句:“除掉圍困宛城的三萬將士,我方的可用之兵,不足兩萬。”他說這話,也是在提醒在場的衆人,他手底下的三萬將士,誰都別想抽走。

王常自然能聽出劉縯的話外之音,他說道:“臣願領兵五千,進取潁川!”劉

玄撓了撓頭,乾咳一聲,支支吾吾地說道:“只……只率五千兵馬,這……這也太……”太兒戲了吧?他

話沒說完,劉秀跨步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臣願領兵五千,與王將軍兵分兩路,進取潁川!”王

常、劉秀,各率五千兵馬,那也才一萬人而已,而目前潁川的總兵力,得有七、八萬人往上。“

哎呀……”劉玄嘆了口氣,一臉的爲難,他看向王匡,你主張出兵潁川,可己方現在就這點可用之兵,這仗怎麼打啊?

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事生非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之間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說真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動相邀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
第五百二十四章 再次相遇第五百六十九章 城內營救第五百八十八章 緊急軍情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事生非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南陽決戰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人相求第一百九十六章 出言提醒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一百七十四章 合兵綠林第四百六十二章 劫走糧草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身立命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城外血戰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六十五章 殺賊殺王第八百九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漢興百年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二十七章 河內之戰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十七章 明修棧道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七百三十三章 夫妻之間第三百四十七章 全面開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名將隕落第六百九十二章 決戰開啓第六百三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七百二十九章 知恩圖報第四十一章 功敗垂成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八十七章 該長大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局勢突變第六百九十八章 走投無路第一百零九章 成功脫困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勸說真定第五百八十二章 誅殺反賊第五百三十三章 封賞羣臣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七百四十六章 夜間行動第一百一十四章 陰險小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家族衰亡第一百四十九章 親戚反對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九十七章 不歡而散第四百二十四章 揚名河北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五百七十六章 滅賊之事第七百三十八章 睢陽戰線第二十五章 事出反常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七百三十六章 閒雲野鶴第三百一十四章 拜入帳下第五十八章 攔路打劫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二百七十四章 合力抗莽第一百三十三章 心懷不軌第五百零三章 救援鉅鹿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二百九十四章 驚爲天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七百零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四十三章 落花有意第六百零一章 乾柴烈火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七十二章 盡在掌握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四百五十二章 商討發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軍入城第一百九十八章 主動相邀第二百五十九章 挺身相助第四百零六章 抵達鄴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