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請君入甕

目前公孫述在蜀地擁兵數十萬衆,號稱百萬,囤積下巨量的糧草、物資,早已做好大戰的準備。公孫述的朝廷裡,也是人才濟濟。

公孫述可不是酒囊飯袋之輩,他能坐擁益州,那不是天下掉餡餅砸在他的腦袋上,而是真刀真槍打下來的。

他和莽軍打過仗,和起義軍打過仗,還和劉玄的兵馬打過仗,在取得一系列的勝利後,才奠定了他在益州的基礎。

公孫述在益州能做到百戰百勝,這不僅說明他有才幹,更還說明他在益州是非常得民心的,也正因爲有益州百姓的支持,他纔敢於在成都稱帝,建立成家朝廷。

在荊州被劉秀打敗的豪強,除去死了的不算,活着的基本都跑到了公孫述這裡,像延岑、田戎等人。公孫述對於這些前來投奔他的人,也給予了極高的待遇。

延岑被他拜爲大司馬,冊封汝寧王,田戎被冊封爲翼江王。公孫述還製造了天下各州各郡的官印,只等着統一天下後,好冊封公卿百官。

當時,蜀地的造船業也極爲發達,公孫述令人造出十層的帛蘭船,號稱天下第一船。

不得不說,在中原各勢力打得頭破血流,不可開交的時候,益州幾乎沒受到戰火的波及。

公孫述在益州,完全是坐山觀虎鬥,不過他倒也沒閒着,一直在養精蓄銳,召集兵馬,操練三軍,車騎之多,成百上千,不計其數。

朝堂內。

公孫述的話音剛落,李猛跨步出列,向公孫述拱手施禮,說道:“陛下,微臣願率軍奪取三輔!”

李猛是李熊的弟弟,李熊可是公孫述的心腹大臣。當初,公孫述正是聽了李熊的勸進,才下定決心,在蜀地稱王。後來又是李熊帶頭勸進,公孫述在成都稱帝。

可以說公孫述在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身邊都有這位李熊的身影,用現代的話講,李熊屬公孫述的鐵桿粉絲。

李熊善謀,其弟李猛善戰,這兄弟倆,一文一武,都是爲公孫述立下汗馬功勞的開國功臣。

還沒等公孫述說話,又有一名將官跨步出列,拱手說道:“陛下,微臣願領兵出戰!”

這名將官,名叫垣副,當年以宗成爲首的起義軍到了成都,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在擔任地方官的公孫述氣不過,召集地方豪傑,反抗宗成,交戰中,公孫述將宗成殺得大敗,那時垣副還是宗成的手下,見大勢已去,他當機立斷,出其不意的砍殺宗成,投靠公孫述。說起來,這位垣副也是追隨公孫述多年的開國元勳。

見自己麾下的大將們鬥志昂揚,紛紛請纓出戰,公孫述面帶微笑,沉吟片刻,說道:“李猛可爲主將,垣副可爲副將,倘若我給你二人十萬兵馬,你們可能拿下三輔?”

垣副想都沒想,拱手說道:“此戰,微臣有把握,我軍可必勝!”

李猛看了垣副一眼,面露傲色地說道:“區區三輔,不在話下,微臣想要的是那十萬賊軍之首級!”

他這番話,算是說進了公孫述的心坎裡。馮異現在被下了大獄,駐守長安的西征軍正處於羣龍無首的狀態,趁此機會,拿下三輔並非難事。

倘若能趁機殺光這支十萬之衆的西征軍,這對洛陽而言,無疑是一大重創,對己方而言,則是除掉了一塊心頭之患。

公孫述站起身形,從御座上走下來,他來到李猛近前,意味深長地說道:“桓之(李猛字桓之),倘若你真能全殲敵軍,等你凱旋之時,朕出京十里迎你!”

李猛聞言動容,急忙向公孫述插手施禮,振聲說道:“陛下放心,此戰,微臣必不辱使命!”

公孫述拍了拍李猛粗壯的手臂,哈哈大笑起來。公孫述拜李猛爲主將,垣副爲副將,統兵十萬,出征三輔,這件事,也讓朝中的大臣們無不歡欣鼓舞。

在成都做皇帝,給人的感覺終究不像是個真正的皇帝,若是能攻佔三輔,遷都長安,這纔是真正的天下之主,甚至比洛陽的那位還要正宗。

眼下,終於有機會可以離開成都,遷都到長安,人們能不興奮嗎?

羣臣們高興,公孫述更高興,不過正在他處於興頭上的時候,偏偏有人給他潑了一盆冷水,陌鄢。散朝之後,陌鄢入宮,面見公孫述,請他暫緩發兵三輔。

劉秀稱帝之後,重用御使,公孫述也有效仿劉秀,建立御使系統,只不過他只學到些皮毛,並未學到精髓,公孫述的御史系統與劉秀的御史系統相比,相差甚遠。

陌鄢在成家朝廷裡,並沒有具體的職位,目前他表面上的名頭,只是一名御使。而實際上,他在公孫述這裡充當的是智囊的角色。

聽聞陌鄢讓自己暫緩發兵,公孫述不由得一怔,皺着眉頭說道:“目前馮異不在,西征軍羣龍無首,不正是我們進兵三輔的好機會嗎?”

陌鄢眉頭緊鎖,幽幽說道:“微臣總覺得此事不那麼簡單,劉秀對馮異的處置,有些過於輕率了!”

對劉秀這個人,陌鄢稱得上十分了解。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如果不瞭解你的敵人,你又如何能戰勝敵人?陌鄢早已把劉秀視爲自己的第一勁敵,他能對劉秀不瞭解嗎?

劉秀向來重情義,他和馮異是什麼關係?馮異是最早追隨他的心腹之一,跟隨劉秀從南陽打到潁川,從洛陽巡撫河北,在河北打王郎,打起義軍,征戰無數,還曾經過劉秀的性命。

在劉秀麾下的大臣當中,劉秀和馮異的關係是非常親近的,這次劉秀突然把馮異打入大獄,怎麼看都不像是劉秀的作風,陌鄢敏銳的意識到其中有蹊蹺。

他把自己心中的顧慮,原原本本地向公孫述講述了一遍。公孫述聽後,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他慢悠悠地說道:“先生還是不瞭解劉秀啊!”

想不到公孫述會突然冒出這麼一句,陌鄢不解地看着公孫述,一副願聞其詳的表情。公孫述含笑說道:“一個人,坐上了皇位後,先生可知,他最忌憚什麼?”

陌鄢緩緩搖頭。

公孫述說道:“謀反!”稍頓,他說道:“對於心腹大臣,什麼事情都容易商議,什麼錯誤都可以原諒,可一旦涉及到謀反,那麼,這也就踩到了天子的底線。這種事情,在劉秀身邊發生得還少嗎?先有彭寵,後有鄧奉,不久前連龐萌都造了劉秀的反。先生對龐萌總不會陌生吧?這個被劉秀贊爲可託付三尺之孤的心腹大臣都造了他的反,現在劉秀還能信任誰?馮異和劉秀的關係再好,再親密,他先殺長安令,後又殺御使,連三輔百姓都稱呼他爲咸陽王,劉秀對他能毫無忌憚之心嗎?”

劉秀是天子,他也是天子,將心比心,如果是他手下的大臣這樣,他肯定不會放心的,在他看來,劉秀對馮異已經夠開恩的了,只是把馮異打入大牢,如果換成是他,根本沒必要這樣做,而是直接下令處死了。

陌鄢別有深意地看眼公孫述,心裡暗暗嘀咕,劉秀不是你啊,你二人之間,又哪裡有可比性?

如果劉秀的心胸如此狹小,且多疑,他手下的那些開國功臣們早倒黴了,哪還能安安穩穩的活到現在?

陌鄢正色說道:“微臣以爲,陛下應當慎重,等一切都調查清楚了再做決定也不遲。”

公孫述擺擺手,說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們安插在洛陽的探子早已經調查的很清楚了,馮異的的確確是被關押在廷尉府,馮異的妻子前去求情,都未能見上馮異一面,後來又去皇宮求見劉秀,結果劉秀根本沒見她,她帶着兩名幼子,在皇宮外足足跪了一整天!”

雖說有誇張的成分,但大致的情況也的確是這樣。陌鄢意味深長地說道:“微臣……還是想再派人仔細查一查!”

公孫述看眼憂心忡忡地陌鄢,微微一笑,說道:“先生實在是太謹慎,太小心了!先生請放心,赤眉的錯誤,不會再我身上重現!”

在公孫述看來,陌鄢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在赤眉軍的時候,是被劉秀嚇破了膽,現在對陣劉秀,異常的謹小慎微。

見自己完全勸說不動公孫述,陌鄢禁不住嘆息一聲,搖頭說道:“微臣實在擔心,這是劉秀用的計啊!”

公孫述笑道:“先生,這次三輔已如我囊中之物,先生就等着陪我去長安飲酒吧!”

陌鄢苦笑着搖搖頭。他現在最想查清楚的就是,馮異到底有沒有被關押在廷尉府。

可是廷尉府的守衛固若金湯,他的人實在是混不進去。不能潛入內部一探究竟,只能從外圍打探消息,而這些消息,在陌鄢眼中,都未必靠得住。

公孫述最終還是沒有聽從陌鄢的勸阻,堅持發兵三輔。

益州與三輔相鄰,出了益州的漢中郡,向北走百餘里,便是長安,用近在咫尺來形容兩地,也毫不爲過。

所以劉秀才視公孫述爲三輔的最大威脅,同樣的,公孫述也視駐紮在長安的西征軍爲自己的最大威脅。

李猛和垣副,率軍十萬,先從成都到漢中,再由漢中北上,直撲長安。

以李猛和垣副爲首的大軍,來得太突然,彷彿從天上掉下來的似的,出其不意的出現在長安附近。

聽聞敵軍來犯的消息,漢軍大營里人仰馬翻,亂成了一團。yuyV

隨着李猛、垣副統帥的大軍不斷逼近,營內的漢軍紛紛跑出大營,有些人是往長安跑,有些人好像都分不清楚東西南北了,隨便找個方向就開跑。

十萬西征軍,亂得好似一盤散沙。聽聞探子傳回的消息,李猛、垣副諸將無不是哈哈大笑,李猛嘴角揚起,面露輕蔑之色,傲然說道:“號稱百戰百勝的西征軍,也不過如此嘛!今日之戰,便是我等一舉成名之戰!”

衆將官齊齊插手,異口同聲道:“我等誓死追隨將軍,殺光敵軍,斬盡敵首,一舉攻克長安!”

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八百八十一章 趙王出面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機敏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事生非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七百零九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十四章 圍而殲之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
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九十六章 改朝換代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四百一十九章 心懷鬼胎第二百一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順利聯姻第八百八十一章 趙王出面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二百九十一章 害羣之馬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份轉變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立後之事第八百五十七章 全力一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五百七十二章 虎口拔牙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七百五十八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觸底反彈第八百二十八章 逃過一劫第五百四十八章 姐弟不同第三百六十二章 禍起蕭牆第七百一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二百四十章 道不相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五百七十一章 行事機敏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事生非第六百四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九十七章 料事如神第二百八十八章 威震諸敵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找茬第四百零一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零五章 違抗軍令第四百七十七章 代郡之亂第三百八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七百零八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二百二十章 兄弟交心第八百一十九章 朝堂議事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七百六十八章 心細如絲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內部矛盾第三百五十章 古今一人第一百零一章 意外被劫第三百一十七章 出手行刺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子所在第五百一十九章 捲土重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以史爲鑑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天道之子第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相見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七百零九章 元氣大傷第七百八十二章 南下之行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門說情第七十章 通風報信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二百四十六章 姐妹鬩牆第四十四章 意氣用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約見酒館第六百零五章 伐骨洗髓第十四章 圍而殲之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七百九十九章 禍起西宮第五百章 被迫獻城第一百七十二章 據城死守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二十八章 貿然深入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七百三十二章 環環相扣第七百六十章 一錘定音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一十一章 幽州生亂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一百六十一章 勸降倒戈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不翼而飛第六百七十六章 前來營救第九十九章 秘密進行第六十八章 一見傾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蔡陽會盟第六百七十一章 結下樑子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五百零九章 又起波瀾第七百一十四章 鮮明對比第五百七十五章 帝王心機第七百七十九章 真兇現身第六百三十一章 民怨沸騰第八百零四章 容人之量第四十二章 危機緩解第五百五十二章 封賞親信第四百一十六章 拉開帷幕第二百三十一章 試探無果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二百八十五章 獨木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