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郡支持

上谷郡會站在劉秀這一邊,算是順理成章之事,並沒什麼好稀奇的。上谷太守耿況,本來就打算向劉玄俯首稱臣,還派出自己的兒子耿弇去往長安朝見。

只不過王郎在邯鄲的突然稱帝,讓事情發生了變數。

對於己方到底該支持劉玄,還是該支持王郎,耿況和手下的心腹官員也做了一番商議。上

谷長史景丹,態度十分明確,他一針見血的指出,王郎的稱帝缺乏根基,難以長久。在

郡府裡,長史可不是小官,除了太守、都尉,最大的官就是郡丞和長史,兩者平級。

景丹說王郎缺乏根基,不單單是指他底子薄,無法與劉玄爲首的更始朝廷相比,另外他的稱帝還缺乏合法性。

他說自己是成帝之子,就真是成帝之子了嗎?

他的那一套說詞,什麼被成帝瞅一眼,天降金光,宮女懷孕,偷逃出宮,生下王郎,本名叫劉子輿等等這些,根本經不起推敲。

和根正苗紅的劉氏宗親、漢室後裔劉玄相比,王郎這個自稱劉子輿的成帝之後,完全站不住腳,也不會被天下百姓所承認。王

郎之所以在河北這裡,得到各郡各縣的俯首稱臣,皆因有河北三王在給他撐腰。可是這河北三王也不是鐵板一塊。

目前來看,真正支持王郎的,只有趙王劉林和廣陽王劉接,而最具實力的真定王劉楊,非但他自己沒去邯鄲向王郎俯首稱臣,而且也沒給邯鄲派去一兵一卒。

他僅僅是在口頭上表示,自己願意尊崇王郎爲天子。

劉楊這空口無憑的一句話,說白了,到了關鍵時刻,屁用都沒有。王郎要是露出頹勢,估計第一個叛逃王郎的,肯定就是他劉楊。景

丹向耿況做了一番詳細的分析,把劉玄和王郎之間的優劣,分析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聽完景丹這番分析,耿況的心裡已經有了決定,而後他又去詢問功曹史寇恂的意見。

在郡府裡,功曹史也不是小官,僅次於郡丞和長史。寇

恂的意見和景丹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他的態度是,己方既不要支持劉玄,也不要支持王郎,而應該去支持劉秀。

表面上看,寇恂的意見似乎和景丹沒有區別。劉

秀是劉玄冊封的行大司馬事,支持劉秀了,也就等於支持劉玄了,可是此時,在寇恂的心裡,他已經不再把劉秀和劉玄歸放在一起。用

寇恂的話講,劉玄嫉賢妒能,任人唯親,支持劉玄,對己方沒有任何的好處,弄不好,耿況的太守之位都坐不安穩。而

劉秀完全不同,禮賢下士,所過之處,士皆歸之。

另外,劉秀的德行要比劉玄高得多,知恩圖報,性情溫和,現在劉秀正處於逆境之中,己方若是在這個時候幫了劉秀,以劉秀的性情,必會對耿況感恩戴德,日後劉秀功成名就,耿況也會前途無量。耿

況的兩位心腹,景丹和寇恂,都是希望他站在劉秀這一邊,支持劉秀與王郎對抗。恰在這時,耿弇也回了上谷郡城沮陽。

耿弇把他此行的經過向父親講述了一遍,最後說明,他已拜劉秀爲主公,並被封爲偏將軍,勸父親隨他一同投靠劉秀。耿

況本就有心支持劉秀,現在聽聞兒子已經投靠劉秀,並且被劉秀收留,還封爲偏將軍,耿況大喜,也更加堅定了投靠劉秀的決心。

不過僅憑上谷一郡之力,支持劉秀對抗王郎,還是顯得勢單力薄。在

耿弇和景丹的建議下,耿況派寇恂去往漁陽,約見漁陽太守彭寵,商議兩郡聯手,共同支持劉秀。

說來也巧,寇恂在去往漁陽郡的時候,正好遇到了王郎派往漁陽的使者。

對於幽州諸郡,王郎也十分重視,畢竟幽州突騎,名揚天下,能得到幽州諸郡的支持,也就等於掌控了幽州突騎,這會讓他在以後爭霸天下的道路中,得到一個大大的助力。

雙方碰上之後,相互詢問了一番。

寇恂先報上自己的姓名和官職。一聽他是上谷郡長史,王郎使者頓時面露傲色,向寇恂表明,自己乃天子使者,現出使漁陽,接下來便要出使上谷。聽

完對方的身份,原來是王郎派出的使者,正準備去往漁陽和上谷進行招撫。

寇恂點了點頭,心裡嘀咕,你也別去了,就在這吧!在場衆人,無論是寇恂的手下,還是王郎使者的手下,誰都沒想到,寇恂突然拔劍,一劍直接把使者給劈了。

將使者劈倒在地後,寇恂緊接着又是一劍,斬下使者的首級,而後高高舉起,衝着使者的手下人振聲喊喝:“如有抵抗者,殺無赦!”護

送使者的那些王郎軍兵卒,無不心頭大駭,嚇得臉色頓變,看着高舉着使者首級的寇恂,無一人敢反抗,全部放下武器,繳械投降。寇

恂就是帶着使者的腦袋,去了漁陽郡的郡城,漁陽城。

現在的漁陽城,正處於爭論當中,爭論的焦點,正是歸屬於誰的問題。更始皇帝劉玄,是根正苗紅,高祖之後,漢室後裔,實力也大,可問題是,他遠在長安呢。

王郎的實力是不如劉玄,但他可在邯鄲,與己方近在咫尺。現在王郎有河北三王的支持,又有那麼多的郡縣歸附,己方想獨自對抗王郎的招撫,無疑於以卵擊石。

漁陽郡府的官員,大多都勸說太守彭寵歸順王郎。只有一人除外,吳漢吳子顏。吳

漢可算是彭寵的鐵桿心腹。

和彭寵一樣,吳漢也是南陽人,當初他是跟着彭寵一同來的漁陽,兩人一同創業,一同經營,關係自然是非比尋常。

後來彭寵成了漁陽太守後,自然也沒忘吳漢這兄弟,任命他爲安樂縣令。安

樂縣就在漁陽的旁邊,中間只隔着一條陽樂水,陽是指漁陽,樂是指安樂,陽樂水的名字,也是根據這兩城的名字而來。

吳漢這個人很有意思,明明性情衝動火爆,爭強好勝,但偏偏相貌生得極好,單看外表的話,那就是一副翩翩君子的好形象。他

武力超羣,驍勇善戰,不管面對多強的敵人,多麼衆多的敵軍,他從來都是面不改色,但他又不是單純的武夫,足智多謀,胸懷乾坤。

當今天下大亂,羣雄並起,英傑輩出,能做到文武雙全的將領不在少數,但要說其中的佼佼者,吳漢吳子顏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吳

漢的意見和其它官員都不一樣,他態度十分明確,支持劉秀。至於吳漢爲什麼強烈建議彭寵支持劉秀,原因很簡單,也和他的性格有關,現在支持王郎的人已經那麼多了,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你現在歸順王郎,這算是什麼功勞,誰能記得住你?反

之,支持弱勢的劉秀,打敗了王郎,那纔是不世之功,可揚名天下,名垂青史。

這就是吳漢的心中想法,彭寵問他爲何支持劉秀,他也是這麼回答的。支持王郎得天下,沒功,支持劉秀得天下,大功,封侯拜相,前途無量。聽

完吳漢的話,在場的官員們都差點氣樂了,支持王郎還是支持劉玄,這可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豈能如此兒戲?

不過彭寵卻對吳漢的說詞深以爲然。彭寵和吳漢的關係,不是其他人能比的,吳漢一句話的分量,也要比其他人重得多。

雖說彭寵當時沒有表態己方到底是該支持劉秀,還是該支持王郎,但他的心裡,已經開始向劉秀這邊傾斜。

恰巧在這個時候,寇恂來到漁陽,面見彭寵,把漁陽、上谷兩郡聯手,共同支持劉秀的意見提了出來。聽

聞上谷郡也支持劉秀,彭寵當場便露出喜形於色的表情,兩眼都閃着亮光。

在場的漁陽官員們還是老一套的說詞,紛紛表示反對,認爲王郎勢強,劉秀勢弱,王郎不僅有三王支持,而且冀州的大多數郡縣都已歸順王郎。而

劉秀現在有什麼?就一箇中山郡在支持他,而且中山郡境內的許多縣還倒向了王郎。在

他們看來,劉秀的滅亡,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己方絕不能登上劉秀這條沉船,白白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吳漢環視衆人一眼,冷哼一聲,憤憤不平地說道:“真是一羣無膽之鼠輩!”寇

恂也不多話,讓下人拿上來一個圓滾滾的包裹,當衆打開,衆人定睛一瞧,原來包裹內裝的竟是一顆血淋淋的人頭。

他手指着人頭說道:“此賊爲王郎使者,欲出使漁陽,被我半路遇到!”說着話,寇恂向彭寵拱手施禮,說道:“下官斗膽,代彭太守誅殺了此賊!”此

話一出,在場的衆人無不大驚失色,有些官員都直接從坐塌上蹦了起來。手

指着寇恂,又急又氣得渾身直哆嗦,怒聲吼道:“寇恂,你好大的膽子,私殺天子使者,你該當何罪?”“

大人,不能放走寇恂!豎子膽大包天,殺害天子使者,天子怪罪下來,大人危矣,漁陽危矣!”

“大人當即刻拿下寇恂,送於邯鄲,交於天子處置!”人

們正七嘴八舌的時候,吳漢突然哈哈大笑,他站起身形,走到那顆斷頭近前,低頭看了看,又仰天笑了起來。他的笑聲,也成功打斷了衆官員的嘈雜聲。衆

人看着吳漢,無不是敢怒不敢言。吳漢和彭寵的關係太好了,雖說只是個縣令,但卻沒人敢得罪他。吳

漢掃視衆人,似笑非笑地問道:“你等要大人拿下寇功曹,送於邯鄲,交由王郎處置,是不是還要大人親自去趟邯鄲,向王郎負荊請罪啊?”

在場的官員們紛紛垂下頭,誰都沒有往下接話,其實,他們都有這個意思。

見衆人這般反應,彭寵勃然大怒,猛的一拍桌案,大聲說道:“漁陽、上谷,比鄰而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今,耿太守已決定支持大司馬,我彭寵自當與耿太守共進退。再敢勸本太守歸屬王郎者,將與此賊,同等下場!”說話的時候,彭寵狠狠指了指吳漢面前的那顆斷頭。

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臉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半路伏擊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二十一章 蠻軍來襲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
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四百六十五章 肉包打狗第五百三十章 宮廷政變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二百一十七章 得意忘形第七百八十七章 恃強凌弱第三百四十一章 佳人來信第六百六十八章 被迫換帥第六百七十八章 情關難過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兵救援第六百六十一章 睢陽朝廷第四百六十四章 早有應對第四百五十章 再次勸進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祥之地第二百四十四章 赤霄魔劍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五百八十四章 豁出老臉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六十四章 謀反起事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四百七十二章 矛盾漸起第七百八十八章 巡視南陽第二百二十五章 半路伏擊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四百一十章 繼續努力第五百八十一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六十六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七百六十一章 營外約見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七百六十六章 姐妹相見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手腕高超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德服人第八百七十七章 沒事找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二百八十九章 道家藥品第三百二十五章 改變戰術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做罪人第三百二十章 解決糧草第六百九十六章 天神下凡第二十一章 蠻軍來襲第四十五章 喜訊傳來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德行天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心爲上第七百零四章 宴請鄉親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七百九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三百二十四章 順水人情第二百九十七章 心悅誠服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八十七章 贈送暗器第十五章 又遇一敵第六百六十二章 偷渡黃河第二百三十章 顯露蹤跡第八百四十五章 排憂解難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二百零四章 新野困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天子寵愛第六百三十五章 故人相見第六百三十七章 漢軍偷營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四十一章 漢土之上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四百八十六章 反應機敏第四百五十七章 失信於人第三十七章 帥才之能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生變故第四百三十二章 禍亂本源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四十六章 事前謀劃第八百零九章 湯藥風波第二百零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顏無恥第四百九十七章 暗中佈局第八百九十八章 蜀地猛將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三百七十三章 誅殺之心第五百四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四十三章 三箭破敵第八百六十三章 諫官出場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賊軍入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再戰南陽第八百二十五章 以柔之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王邑打臉第八百一十章 意外之喜第一百四十二章 東窗事發第三百七十九章 攻佔郡城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五百五十八章 餘孽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