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忍辱負重

劉秀在汝南之所以能連連取勝,很大程度上也是取決於他打着漢室旗號,人心所向,民心歸順。而

他若反,不管理由有多充分,在百姓的心目當中,他都是漢室的反賊,人心一下子就會倒到劉玄那一邊,以前劉秀所具備的優勢,蕩然無存。

這也是嚴光分析他造反之後,就算能憑藉自身的本事打幾場勝仗,最後還是會衆叛親離的原因。嚴光的分析,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嚴光是修道之人,他最能看清楚天道。目前劉秀完全不具備反叛劉玄的條件,強行而爲,無異於自取滅亡。劉

秀最終還是聽從了嚴光的意見,將兄長被害的仇恨壓在心底,只帶着龍淵等人,悄悄回往宛城。至

於他麾下的七千將士,劉秀命令馬武代主將之職,率領全軍,回撤潁川。在

汝南這裡,劉聖原本已被劉秀壓得喘不過來氣,劉秀部打下平輿後,還是不斷的向南推進,只短短兩三天的時間裡,又相繼拿下了鮦陽和藻城二地。照

這個速度推進下去的話,劉聖在汝南的勢力範圍,將會被大大壓縮,難有大的作爲。

就在劉聖一籌莫展的時候,身在宛城的劉玄突然幫了他的大忙,害死了劉縯,導致劉秀不得不回宛城,麾下的軍隊,也撤離了汝南,一路北上,返回潁川。

劉秀部的撤離,最高興的人就莫過於劉聖了,得知消息後,劉聖興奮的差點原地蹦起來,趕緊揮師北上,將劉秀部攻佔的城鎮全部接收,包括汝南郡城,平輿。

才短短几天的時間而已,劉聖的勢力就完成了對汝南過半領土的控制。隨着勢力範圍的不斷擴大,麾下將士的不斷增多,此時,劉聖的野心也變得空前膨脹起來。

且說劉秀,他秘密返回宛城。回來的當天,他去見了劉良。看到劉秀,劉良大吃一驚,這個時候,劉秀怎麼還敢回宛城?劉

良是劉秀的親叔叔,也是一手把劉秀帶大的人,說是叔侄,實則情同父子,劉良對劉秀的感情,可比對劉縯的感情深厚得多。在

劉良看來,害死劉縯的罪魁禍首就是王匡等人,現在劉秀回宛城,王匡等人又哪會放過他?他回來,不是來自投羅網的嗎?

對此,劉秀看得可比劉良要透徹,害死大哥的主謀,是綠林系沒錯,但劉玄也是最大的幫兇,如果劉玄不站在綠林系那一邊,大哥也不至於慘死。

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劉玄身上。劉秀直截了當地說明他返回宛城的意圖,大哥因爲謀反被殺,他對於謀反之事,毫不知情,這次回來,是向陛下請罪的。

劉良連連搖頭,向陛下請罪有什麼用?目前朝中做主的可是綠林系,說白了,劉玄也只是人家手中的傀儡而已,他能保得住劉秀嗎?對此,劉良一點信心都沒有。借

着劉良的擔憂,劉秀提出讓所有的宗親隨他一同進皇宮,做個見證,就算綠林系的人真要害他,有這麼多的宗親在場,也會有所忌憚。劉

良聽後,覺得劉秀所言有道理,何況,他人已經回到宛城,現在死馬也只能當活馬醫了。劉良是劉氏宗親中的長輩,聲望很高,他一召集,幾乎所有的宗親都來了,包括劉賜、劉信這些劉玄的近親。

看到劉秀在劉良府上,宗親們都很驚訝,聽明白劉秀回來的意圖後,宗親們無不在心裡暗暗點頭,讚賞劉秀的做法。正

所謂君子坦蕩蕩,你綠林系誣陷劉縯謀反,現在劉秀隻身一人回到宛城,向陛下請罪,你綠林系還能再挑出毛病嗎?還能誣陷劉秀也參與謀反嗎?

劉賜拍着胸脯大聲說道:“阿秀,你放心,倘若綠林系的人要對你下毒手,得先過我劉賜這一關,大不了,我們劉氏就和他們綠林系的人拼了!”

其餘的劉氏宗親們也都是義憤填膺,皆是站在劉秀這一邊。劉秀表面上感激不盡,心中卻不以爲然。當

初劉玄和王匡等人合謀害死大哥的時候,你們這些人都在哪裡?可有一人站出來阻止?現在大哥已經遇害身亡,你們倒是都來了本事。

此時的劉秀,心裡滿是仇恨和怒火,想法也變得蠻偏激的。劉

玄和王匡等人合謀算計劉縯的時候,這些劉氏宗親根本不知情,又何談的阻止?事後,他們也有站出來,去皇宮找劉玄討要公道,只是沒討要出個結果罷了。但

劉縯的屍首能下葬,不至於暴屍荒野,劉縯的家人能得以倖免,不至於受牽連一併被誅,這些絕對都是劉氏宗親們的功勞。

長話短說,劉秀和一干劉氏宗親,一同去了皇宮,向劉玄請罪。

劉玄聽聞劉秀求見的消息,整個人都傻了。劉秀?他不是在汝南嗎?

自己都已經派出朱鮪、張卬去了潁川,準備統領潁川的數萬大軍,南下去打他了,自己也給劉聖寫了書信,讓他配合朱鮪部作戰,由南北上,夾擊劉秀。他

怎麼不在潁川待着,準備捱打,反倒跑到宛城來了?

劉玄愣住好半晌纔回過神來,心中暗恨,自己原本都已謀劃好了,你現在回了宛城,豈不讓自己的謀劃都成了一場空?他

命令皇宮的侍衛們埋伏在大殿的內外,隨時準備對劉秀下手。現在,他是把對付劉縯那一套,又拿來用於對付劉秀。

不過當劉秀走進皇宮大殿的時候,劉玄才意識到自己錯了,對劉縯可行的手段,但對劉秀卻並不可行,因爲劉秀不是一個人來的,而是帶着所有的宗親一同來的。

這讓劉玄即便想對劉秀突下殺手,也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進入大殿,見到劉玄,劉秀沒有對他發出任何的質問,也沒有任何的埋怨,屈膝跪地,向前叩首,首先就是認錯,替他的大哥劉縯向劉玄認錯。而

後,他明確表示,自己不清楚大哥謀反,更沒參與大哥的謀反,這次回宛城,就是爲了上交兵權,向陛下表明忠心。看

劉秀的態度,絲毫不像是見到殺兄仇人,對於劉縯‘謀反之事’,他也是一臉的悔恨。

這樣的劉秀,劉玄即便想對他下毒手,都找不到合理的理由,更何況在場還有那麼多的劉氏宗親。衆目睽睽之下,他也不可能強行把劉秀給殺了。

就在劉玄騎虎難下,不知該如何是好的時候,劉賜又站了出來,大聲嚷嚷道:“伯升和文叔,對陛下都是忠心耿耿,若無王匡等人的誣陷,伯升何至於枉死?文叔又何至於回宛城負荊請罪?陛下未能保住伯升,現在可不能不保文叔了!倘若王匡等人執意要加害文叔,我們這些宗親,都會站在陛下這一邊,與陛下一起,共抗王匡等人!”

劉玄看着義憤填膺,口無遮攔的親叔叔,心裡都說不出來是個什麼滋味。思前想後,劉玄不得不壓下對劉秀的殺心,故作寬宏地說道:“伯升和文叔對朕的忠心,朕又怎會不知?但朕實在是保不住伯升啊!現在文叔回了宛城,倒也是好事,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朕也容易保文叔的周全!”

稍頓,他向前探着脖子,問道:“文叔不會因爲伯升的事,而記恨於朕吧?”說完這話,他目不轉睛地看着劉秀。劉

秀這個人,用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來形容,並不爲過,他若不想讓你看出他的心思,當真就讓你一點也看不出來。

原本已站起身形的劉秀,再次屈膝跪地,向前叩首,哽咽着說道:“大哥之死,與陛下又有何干?皆是小人所爲!現,小人當道,陛下又如之奈何?”

劉玄聽聞這話,多少鬆了口氣。劉秀沒把劉縯被殺的這筆賬算在自己頭上,倒也好,劉秀如果能和綠林系那些人鬥個你死我活,自己隔岸觀火,那是再好不過了。這

次,劉秀回宛城,向劉玄負荊請罪,是一步險棋。他的生死,已完全不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而是掌握在人家的手裡。

如果劉玄非認定劉秀和劉縯同謀造反,非要置他於死地,誰都攔不住,但嚴光給劉秀出的主意,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是帶上劉氏宗親,一同面見劉玄。有

了這些劉氏宗親在場,劉玄果然心存顧慮,不敢強行處死劉秀。劉玄的根基就是劉氏宗親,他不敢也不能得罪宗親,肆意妄爲。劉

玄的這一關,算是被劉秀有驚無險的化解掉了。

接下來,就是綠林系的那一關。目前王匡不在宛城,而是在進攻洛陽的路上,申屠建、李鬆則是在攻打武關。宛城這裡,綠林系身份最高的人,便是王鳳。

而王鳳與劉秀的關係向來交好,在要不要殺劉秀這件事上,王鳳完全是站在劉秀這一邊的,主張不殺。王

鳳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也左右了綠林系對劉秀的態度。在王鳳的力保之下,劉秀也順利過了綠林系這一關。劉

秀回到宛城後,雖說暫時沒有性命之憂,但他手中的兵權也被剝奪了個乾淨。像馬武、銚期、馮異、朱祐等人,都被安排了不同的職務,拆散開來。此

時的劉秀,真就成了光桿司令。不過前來拜訪的賓客倒是不少,其中既有真心實意來拜訪他的人,也有劉玄派來試探他的人。無

論是誰,只要來拜訪,劉秀都是以禮相待,與其談笑風生,把酒言歡,他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消了劉玄對劉秀的戒心。但

劉玄不知道的是,每逢入夜,劉秀的房中總是會傳出低沉的哭泣之聲。兄

長的被害之仇,那麼的刻骨銘心,劉秀又哪能忘記?

別看他在白天表現得好像沒事人似的,與前來的賓客們有說有笑,可實際上,他每時每刻都在想着如何復仇。

在這些前來拜訪的賓客中,劉秀對兩個人特別禮遇,一位是國丈趙萌,一位是左丞相曹竟。

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六百一十章 戰事連連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門接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亂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六百五十七章 抵達黎陽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進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八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
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六百六十章 半路攔截第三百七十四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七十三章 小人之心第一百九十章 兵行險着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章 上門提親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二百零七章 局勢艱險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章 開口表白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六百一十章 戰事連連第八百四十九章 桃鄉之戰第八百二十七章 種下善因第一百一十一章 暗中資助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第八十八章 陰府赴宴第二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六百三十八章 當年舊識第六百六十四章 陷入絕境第三百八十六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一十章 奇襲奏效第一百三十二章 上門接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入京刺莽第六百九十七章 轟然倒塌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城迎敵第二百九十九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三章 家人團聚第二百八十七章 何人匹敵第六百八十四章 直言進諫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百八十三章 迅速平亂第七十八章 找上門來第三百五十五章 決戰開始第五百三十四章 兄妹相見第三百八十四章 困獸之鬥第六百五十七章 抵達黎陽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四百一十四章 宗親相助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更始覆滅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券在握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三百二十八章 陽關之戰第七百七十章 精心佈局第五百五十四章 急需人才第七百九十八章 巫蠱之術第二百六十四章 劉氏宗親第三十四章 擒賊擒王第五百一十七章 領袖風範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大營第四百零三章 女人心思第五百二十章 高歌猛進第六百六十五章 陣前立約第八百二十六章 剛柔並濟第七百一十九章 南征未止第五百一十二章 計謀得逞第五百九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六百二十九章 東西合璧第六百三十三章 營外相遇第四百七十四章 王朗伏誅第三百二十九章 攻防血戰第八百零八章 封地修真第三百九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八十五章 長治久安第三百九十一章 出人意料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六百二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東征失敗第一百一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八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三十一章 登頂帝位第五百八十七章 駐足不前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征準備第三百五十四章 重蹈覆轍第四百六十九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一十六章 分兵作戰第六百三十九章 暗中相助第二百七十章 戰與不戰第四百零二章 初遇勁敵第六十二章 恨意種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七十八章 不明騎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拖延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一百八十七章 出兵湖陽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八十章 風譎雲詭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六十九章 再次謀算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一百六十九章 陷入險境第五百一十一章 詭詐岑彭第一百二十三章 再做試探第九十二章 爭風吃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