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二章 蘭陵之戰

在當時,用一代名將來形容龐萌,絕對不過分,在整支東征軍裡,龐萌的地位也僅次於蓋延。

李向對龐萌的怒斥,讓龐萌震怒,後者拍案而起,說道:“我貪生怕死?老子當年隨陛下東征西討的時候,你他孃的還不知道在哪呢!”

對於龐萌的暴怒,李向視而不見,他大聲質問道:“不要再提以前的功績了!現蓋將軍與十萬將士被困蘭陵,你龐萌卻要見死不救,不是貪生怕死,又是什麼?”

龐萌畢竟的武將出身,火爆的脾氣上來,壓都壓不住,他雙目猩紅,擡起手來,握住佩劍的劍柄,咬牙說道:“大膽李向,再敢胡言亂語,老子現在就宰了你!”

李向非但未怕,反而還哈哈大笑起來,傲然說道:“你龐萌好大的本事!有膽子殺我這個手無縛雞之力的郡長史,卻無膽上陣殺敵!天下的厚顏無恥之輩,皆莫過於你吧?!”

龐萌聞言,肺子都快氣炸了,身子突突直哆嗦。身爲天子寵臣,又是戰功卓著的將領,誰見了龐萌不禮讓三分?即便是蓋延,在龐萌面前也不會如此說話。

現在他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郡長史李向如此指着鼻子大罵、羞辱,龐萌哪裡能受得了?

他怒吼一聲,抽出肋下的佩劍,三步併成兩步,衝到李向近前,手起劍落,耳輪中就聽噗的一聲,隨着劍光閃過,李向撲倒地上,脖頸竄血,趴在地上,四肢抽搐了幾下便沒了動靜。

這一下,中軍帳裡徹底安靜下來。龐萌提着滴血的佩劍,呆呆地看着李向的屍體,一時間有些回不過來神。在場的龐萌部下,大眼瞪小眼,全都傻眼了。

郡長史不算多大的官,但也是六百石的朝廷命官,龐萌說殺就給殺了,這如何向郡府交代,又如何向朝廷交代?衆人相互看了看,紛紛起身,走到龐萌近前,有一名將官十分機靈,立刻說道:“是……是李向對將軍口出不遜,將軍……將軍是一時沒忍住,才失手殺了李向!對!將軍是失手殺的李向!”

衆人反應過來,紛紛點頭附和,七嘴八舌地說道:“是李向出言不遜,以下犯上,將軍才失手殺的他!”

龐萌深深吸了口氣,緩緩收劍入鞘,他轉身默默無語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慢慢坐下,臉色變換不定。

剛纔他確實是衝動了,現在人已經死了,他後悔也沒用。現在他要考慮的是,要如何向朝廷解釋這件事。

這麼大的事,瞞是肯定瞞不住了,龐萌思前想後,叫過來一名將官,讓他把李向的屍首送回彭城,另外,去見太守趙萌,向他解釋此事,儘量博得趙萌的諒解。

天子向來厭惡京師軍欺壓地方官員,他殺李向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趙萌肯幫着他說話,這件事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趙萌不肯幫他說話,反而向朝廷添油加醋,那事情就麻煩了。

按照龐萌的意思,這名將官帶着數名官兵,把李向的屍體裝上馬車,拉入彭城。yuyV

進城之後,將官立刻去見楚郡太守趙萌。趙萌得知李向被殺的消息,也是大爲震驚,愣了好一會纔回過神來。

他向將官詢問原委。將官就是那一套編好的說詞,說什麼李向以下犯上,對龐萌惡言相向,龐萌的一時衝動,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失手殺了李向。

趙萌是郡太守,李向是郡長史,對於自己的這位下屬,趙萌能不瞭解嗎?李向爲人耿直,有氣節,鐵面無私,他敢於和權貴對着幹,但絕不會仗勢欺人。

何況對方可是龐萌,那是陛下親封的平狄將軍,天子寵臣,李向無緣無故,又怎麼可能會對龐萌出言不遜,以下犯上?對方的說詞,並不可信。

他陰沉着臉,冷冷看着那名將官,一言不發。

將官清了清喉嚨,說道:“我家將軍的意思是,這次的事是個意外,我們兩邊不要因爲此事傷了彼此的和氣,我們就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趙萌聞言,都被氣笑了。現在死的人可是自己的郡長史,堂堂的長史被殺了,自己這個太守還要幫着殺人兇手,裝作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自己的這個太守還要不要做了?以後郡府的官員,還有誰會信服他?

他重重的一拍桌案,對將官沉聲說道:“你回去稟報龐將軍,此事,本官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龐將軍草菅人命,私自傷我楚郡官員的性命,本官一定會將此事稟報陛下,請陛下定奪!”

將官臉色一變,眯了眯眼睛,說道:“趙太守,我家將軍已經承認有錯,也願意爲李長史的死做出賠償,趙太守還要這般揪着不放,未免也太咄咄逼人,欺人太甚了吧!”

趙萌騰的一下站起身形,說道:“現在究竟是誰在咄咄逼人,是誰在欺人太甚?我楚郡堂堂一長史,龐將軍說殺就殺了,眼中可還有我這個楚郡太守,可還有天子王法?”

“你……”將官垂下眼簾,儘量把自己的火氣向下壓了壓,他話鋒一轉,說道:“這件事我們暫且另議,現在我軍缺少糧草,還望趙太守能及時派人,運送糧草到我軍大營。”

“沒有。”趙萌拒絕得乾脆。

“什麼?”將官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揚起眉毛。

“我說沒有!”趙萌加重語氣,一字一頓地說道:“在李長史被殺之事沒有圓滿解決前,我楚郡,不會向你部大營輸送一粒糧食!你回去,把我的話如實稟報龐將軍!”

這名將官氣得臉色鐵青,他擡手狠狠指了指趙萌,先是李向,現在又是趙萌,這一個一個的,都敢不把自家的將軍放在眼裡,楚郡的官員未免也太囂張太跋扈了!

“軍中不可一日無糧!你趙萌不向我軍送糧,發生的一切後果,你趙萌要負全責!”說完話,這名將官轉身離去。

趙萌當然清楚軍中無糧會產生多可怕的後果,可是李向絕不能就這麼白死了,龐萌必須得爲此事負責,這件事不解決,他不可能向龐萌軍中輸送糧草。

當日,趙萌便給劉秀寫了奏疏,將龐萌畏戰,不敢出兵增援蘭陵,以及在楚郡草菅人命,濫殺郡府官員的事,一五一十的都寫在奏疏裡,派人將奏疏送往洛陽。

另一邊,蘭陵城。蓋延和賁休商議後,再次做出突圍的部署。

這一次,漢軍方面不再是單向突圍,而是兵分兩路,雙向突圍。蓋延一路,賁休一路,蓋延率部向北突圍,賁休率部向南突圍,以此來分散堵截己方的敵軍。

此次的突圍計劃,要比前幾次的突圍計劃好得多,另外,賁休還決定由他率部,先行突圍,儘可能多的把敵軍兵力吸引到南線,爲蓋延在北線的突圍創造機會。

這樣的決定,無疑是極爲冒險的,很可能會讓賁休部深陷重圍,別說突圍出去,都有可能被敵軍困死。

蓋延想勸阻賁休,後者擺擺手,意味深長地說道:“蓋將軍爲救我部,不顧危險,挺近蘭陵,現蘭陵已難以堅守,向外突圍,休責無旁貸,理應以死相助!”

賁休本是董憲的部下,是在董憲軍首戰戰敗後,才突然決定向漢軍倒戈,以前和蓋延根本不認識,之間也談不上有什麼交情,但經過這幾日的相處,蓋延對賁休的爲人十分敬佩。

翌日,漢軍按照商議好的計劃,開始施行突圍行動。賁休率領着三萬部下,率先從蘭陵的南城殺出,向南突進。賁休部的突圍行動,果然吸引了大量的董憲軍。

佈置在城東、城西的董憲軍,紛紛向城南這邊雲集過來,對向南突圍的賁休軍形成合圍之勢。另一邊,蓋延率部,從北城衝出去,全軍將士,全力向北突進。

現在戰場的情況是,城北的董憲軍,獨自抵擋蓋延軍,而城東、城西、城南的董憲軍,合力包圍賁休軍。

蓋延軍有七萬,且都是驍勇善戰的東征軍,城北的董憲軍兵力也在七萬左右,且有完善的防禦體系做輔佐,一方善戰,一方是防禦設施齊全,雙方打起來也是勢均力敵。

與拼殺激烈、旗鼓相當的北線戰場相比,南線戰場的局勢要清晰得多。

城東、城西、城南,合計十四、五萬的董憲軍,將只有三萬人的賁休軍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水泄不通。

戰局也幾乎是一面倒,隨着董憲軍不停的壓縮包圍圈,賁休軍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三萬之衆,最後被擠壓成一團,放眼望去,人們密密匝匝地擁擠在一起,人挨着人,人擠着人,其中的人們,連轉個身都費勁。

且說北線戰場,蓋延親自上陣,帶頭打衝鋒,指揮着手下將士向前突進。在漢軍的全力猛攻之下,即便擁有完善防禦設施的董憲軍,也漸漸開始支撐不住,被漢軍逼得連連後退。

此戰,雙方由白天一直打到入夜,直至天色黑下來,蓋延軍才終於撕開董憲軍的防線,突破出去。不過,與此同時,以賁休爲首的三萬將士,業已被董憲軍全殲。

就連賁休,也未能倖免,被董憲軍生擒活捉。董憲對賁休恨之入骨,得知賁休被己方將士生擒的消息後,董憲仰天大笑了三聲,下令對賁休處於車裂極刑。

這便是漢軍和董憲軍之間爆發的蘭陵之戰。

蘭陵之戰是因賁休的倒戈而起,董憲大爲震怒,集結全部之兵馬,親自率軍,前往蘭陵圍剿,蓋延率部救援。

賁休棄暗投明,投靠漢室,被董憲大軍困於蘭陵,蓋延率部前去救援,這本身並沒有錯,劉秀也支持蓋延救援賁休的決定。

只不過劉秀覺得董憲軍兵力衆多,且士氣強盛,蓋延部不宜與之力敵,應採用圍魏救趙的戰術,率軍偷襲董憲的老巢郯城,逼迫董憲必須率軍回救,以此來解賁休的被困之危。

可以蓋延爲首的東征軍高層經過商議後,大多數將領,包括蓋延在內,都認爲圍魏救趙的風險過大,己方不能拿十萬將士的性命去冒險,做孤軍深入,故,東征軍方面最終沒有采用劉秀的戰術,而是選擇力敵董憲軍。

這麼做的直接後果是導致了東征軍的分裂,蓋延和龐萌的矛盾徹底爆發,龐萌率部離開東征軍,回撤楚郡駐守,如此一來,東征軍的實力被大大削弱,最終也導致了蘭陵之戰的全面失敗。

賁休率部倒戈,這麼好的一次機會,東征軍完全未能把握住,非但沒能佔下蘭陵,反而還導致賁休部全軍覆沒,連帶着,蓋延部也損失慘重。至此,蓋延部已無力再與董憲軍做正面交鋒。

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爭霸之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來投奔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八章 說服大哥
第五百零五章 趁勝追擊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歸來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七百一十五章 馭人之道第五百九十六章 旗開得勝第六百四十九章 出征魏郡第三百零一章 夕陽之戰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六百七十二章 以和爲貴第五百五十三章 家事難平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自食其蠱第五百零七章 血戰兗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中劇毒第六百九十五章 拉個墊背第八百六十章 輿論戰爭第二百三十七章 美豔無雙第七百八十九章 騎虎難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分而擊之第二百七十三章 賢將王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殷切期盼第一百七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八十三章 禍事之根第一百四十三章 迫在眉睫第七百章 絕對自信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放出魚餌第三百零二章 應對之策第三百七十六章 勾結一處第一百七十七章 官場私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見面之禮第五十一章 再次相助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五百六十三章 種果得果第八百零三章 加以警告第三百三十五章 萬人莫敵第三百二十二章 推薦人才第六百零三章 戰鬥成長第二十四章 兄弟匯合第八十九章 偷兒被擒第八百五十二章 軍中戰神第六百五十九章 識破詭計第三百零六章 以哭收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爭霸之路第八百一十一章 治國之才第七百零一章 赤眉覆滅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四百二十六章 實力飛漲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張奪用蠱第一百九十四章 偷襲立威第四百一十八章 前來投奔第七百八十一章 劉秀改制第六百九十三章 宜陽血戰第六百五十三章 漢營血戰第二百一十章 婦人之毒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儆效尤第五百零六章 兗州之戰第二百零八章 混入軍營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戰成名第八百五十八章 董憲覆滅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二百五十四章 被迫結盟第七章 箭在弦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全軍投降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增益蠱蟲第六百一十八章 倖免於難第七百零六章 堵鄉之戰第三百一十五章 矇混入城第三百九十二章 兄弟迴歸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二百一十五章 被困重圍第三百零八章 瘋狂反撲第二百五十章 心神不寧第四百九十二章 決戰魏郡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天乏術第三百八十一章 設宴定親第八百六十七章 佈局開始第四百八十三章 差強人意第三百三十二章 莽軍破綻第六百二十三章 禍起南陽第二百四十二章 據城死戰第八百零七章 刻意相會第七百三十七章 一生至交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錘定音第九十五章 事先安排第八章 說服大哥第一百七十章 挽回危局第二百二十二章 矛盾激化第四百三十六章 欲結親家第七百二十五章 誅殺鄧終第六百零八章 根除禍首第十一章 麻煩上門第五百四十六章 矛盾加深第四百四十六章 毛遂自薦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來投奔第五十六章 無功而返第三百一十一章 首戰告捷第六百四十六章 神主洛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變向斂財第八章 說服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