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市場

亂世之中立足的獨立勢力,心思總是靈活些的。

扶桑又是那種土地狹窄貧瘠,人口衆多的國家,那邊的大名軍閥全是船小好調頭的貨色,試探的多的,總能遇到一兩個願意冒險交換些急需物資的傢伙。

“這樣似乎也行,就是肯定會很麻煩。”李飛虎笑着說:“而且利潤肯定也高不了。”

他現在似乎不怎麼在乎扶桑市場了。

“就算幫我個忙吧。”徐世楊說道:“我很需要大量硫磺。”

“天竺也有不錯的硫磺。”

“那個太遠了,運過來價格太高。”

“倒也是。”李飛虎點點頭。

這點忙還是得幫的,徐世楊給他的好處比這多多了。

“若是我大哥同意我來做大掌櫃,我就讓你家的羅海狗……,不,羅海濤來頂李飛豹的大櫃位置。”

李飛虎說道:

“我算是明白了,只靠自己,就算當上大掌櫃,這位子也坐不穩,我需要別人幫忙牽制下一個李飛豹之類的玩意。”

幹掉李飛豹之後,稍加修整,齊省水師就能達到70艘船左右的規模,做大櫃似乎是少了點,但加上大炮,實力反而超越一般大櫃。

講道理,原來的十三大櫃已經少了三個人(李飛豹,以及被朝廷抓住的兩人),即使補充上羅海濤,也不過11人而已。

“還有一件事。”

徐世楊接着說道:

“如果我真能跟李飛龍達成協議,那麼除了不成器的倭寇,我這邊海上就不再受到威脅了,江南那邊的運輸交給你的話,我的艦隊大部分會空出來。”

“你打算用他們去做什麼?”李飛虎問。

這麼多船,空着太浪費了不是嗎?

“我有我的戰略目標,不過在此之前,我打算先讓他們去捕鯨,一個是練練手,另外一個鯨魚對我來說是個好東西。”

徐世楊的艦隊只能憑藉火力優勢在近海對抗李家艦隊,一到遠海,除了羅海濤等少數幾個老海狗,其他船長都是菜鳥,很容易出問題。

爲了將來的海上戰略,徐世楊需要大量能熟悉遠海的船長,這方面李飛虎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幫助,但求人永遠不如求己,那就不如趁着陸軍還沒成型,把海軍撒出去練練手。

東亞這邊,鯨魚出沒最頻繁的地方是白令海和鯨海(扶桑海的華夏古稱),對齊省艦隊來說,都屬於外海範疇,海況比齊省近海複雜不少,但又不至於惡劣到成比例的幹掉海船。

在那邊捕鯨,除了能訓練水手之外,徐世楊有希望獲得大量鯨油和鯨魚肉。

鯨魚肉的味道不算好,但那畢竟是肉類,能提供大量蛋白質,對提高齊省人的身體素質有很大幫助。

實際上,另一個位面的二戰結束之後,扶桑人就曾依靠大規模捕鯨來補充國民的蛋白質來源,對緩解戰後饑荒起到很大幫助。

現在徐世楊沒有那麼強大的捕鯨船,也沒有冷藏技術,但多撒出去一些船,總能獲得不錯的成果。

再說徐世楊也不需要捕鯨艦隊像另一個位面的扶桑人那樣一年殺上萬頭鯨魚。

他甚至沒那麼多人口來吃這麼多鯨魚肉。

只要徐世楊的捕鯨船隊能在空閒時間給他帶來每年50到100條鯨魚,他就會非常滿意了。

“捕鯨啊。”李飛虎用無所謂的語氣說道:“行啊,我們李家也捕鯨,就是捕的不多,徐兄你這要是有多的鯨油,可以賣給我,這玩意也很值錢。”

“你們也捕鯨?”

徐世楊以前還以爲華夏這邊沒有捕鯨的傳統呢。

“臺島那邊和南瓊那邊都有捕鯨,南瓊的鯨油也是貢品,很出名的。”

“那挺好的,我要需要大量鯨肉,然後把多餘的鯨油賣給你,也算是以物易物吧。”

“可是,從我那邊運鯨肉過來需要大量的鹽和香料醃製。”李飛虎有些爲難的說:“從官家那裡買鹽,那價格……。”

“我這有便宜的鹽。”徐世楊抓住機會趕緊推銷自己的拳頭產品:“要多少有多少,量大優惠。”

“真的?”李飛虎有些不信。

兩三年前的時候,齊省還要去江南買鹽呢。

雖然現在不買了,不過想來也就是夠自己用的吧?能有多少出售?

“真的,我什麼時候說過謊?”徐世楊解釋道:“我這邊有很多鹽,別的不說,全力生產的話,幾十萬石都不成問題,都快比我這的糧食多了。”

“真有那麼多?”

李飛虎驚訝道:

“那徐兄爲什麼不把鹽出售給高麗或扶桑人?”

“他們那裡也靠海,會缺鹽嗎?”

“當然缺。”

實際上,別說現在的高麗扶桑缺鹽,另一個時空,就連已經半工業化的二戰前日帝,每年也要進口大量食鹽。

是的,你沒聽錯,窮逼帝國主義作爲一個島國,連鹽都要進口!

“如果徐兄你有大量食鹽可以出口,扶桑那邊估計能更好的打開市場。”

李飛虎琢磨着說道:

“倒是高麗那邊可能有些麻煩,他們那邊一般會進口些韃子的鹽充數。嗯,這樣吧,如果徐兄手上的鹽寬裕,先賣給我三萬石試試看如何?”

“沒問題!”徐世楊一口答應下來。

採用曬鹽法後,齊省鹽業公司的產品成了徐世楊現在唯一有能力大量出口的物資,然而非常遺憾,徐世楊沒有市場。

江南那邊還是更信任淮鹽,北方大家居然都從女真韃子那裡買鹽!

包括蒙兀人,每年也需要拿出大量馬匹和牛羊牲畜,跟女真人換些高價鹽。

這讓十分缺馬的徐世楊感到有些嫉妒。

按照李飛虎提供的情況(高麗人轉述)韃子在海州、蓋州、復州、金州等地都有鹽場,產出十分豐厚,這些鹽不僅是韃子拉攏下屬各部落的重要賞賜物,也是韃子最重要的出口物資之一。

得知這一情報,徐世楊在心中下定了儘快控制遼南的戰略決心。

除了遼南靠海,可以依靠海路進軍避開消耗巨大的陸路補給之外,若是能控制遼南,徐世楊還能獲得極大的經濟優勢。

因爲韃子的鹽場幾乎全在遼南,摧毀韃子的食鹽來源,對瓦解韃子的經濟基礎有很大好處,也有助於齊省鹽代替原本屬於韃子鹽的市場,對齊省來說,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444章 烽燧第60章 湯隆2第616章 興靈3第347章 海軍第685章 野心第137章 私仇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199章 局勢第753章 霸權1第256章 牆頭草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740章 人力第761章 暹羅第304章 兵變1第263章 戰黃河6第480章 左鶴林第558章 去北方第274章 豬突3第677章 邕州1第662章 暴秦2第57章 勝利第443章 賀使2第612章 西域1第724章 麻六甲1第152章 採購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434章 齊王第701章 南征1第645章 秦軍2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710章 升龍府1第158章 李飛龍第635章 信仰第128章 訓狼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638章 孩子們第509章 各方3第293章 勝利3第571章 百戶第484章 國家第499章 春天6第510章 各方4第217章 祝家莊4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1章 公審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457章 生女真第71章 徐世柳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31章 寺產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59章 戰黃河2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568章 北行記3第494章 新春1第456章 索倫部第232章 天下2第760章 和虎第185章 正道第128章 訓狼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217章 祝家莊4第71章 徐世柳第366章 盈利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683章 直白第87章 局勢第452章 陸文昭第605章 突變2第137章 私仇第498章 新春5第549章 帝國第731章 寺產第274章 豬突3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740章 人力第82章 文與武第151章 投資第509章 各方3第104章 開始第583章 產業鏈第311章 水利第467章 美泉宮第295章 忠臣2第296章 忠臣3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50章 破寨2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438章 會議季1
第21章 我要打土匪第444章 烽燧第60章 湯隆2第616章 興靈3第347章 海軍第685章 野心第137章 私仇第492章 五路伐金2第199章 局勢第753章 霸權1第256章 牆頭草第691章 河中—碎葉3第412章 開城之戰2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740章 人力第761章 暹羅第304章 兵變1第263章 戰黃河6第480章 左鶴林第558章 去北方第274章 豬突3第677章 邕州1第662章 暴秦2第57章 勝利第443章 賀使2第612章 西域1第724章 麻六甲1第152章 採購第723章 又是兩場戰爭第68章 趙琳的努力第434章 齊王第701章 南征1第645章 秦軍2第536章 到處都是機會第710章 升龍府1第158章 李飛龍第635章 信仰第128章 訓狼第473章 第一次掃北1第638章 孩子們第509章 各方3第293章 勝利3第571章 百戶第484章 國家第499章 春天6第510章 各方4第217章 祝家莊4第411章 開城之戰1第61章 公審第145章 暢快的海戰第634章 交通安全第457章 生女真第71章 徐世柳第570章 遼北攻略5第731章 寺產第409章 龍仁之戰1第259章 戰黃河2第489章 總參謀部第568章 北行記3第494章 新春1第456章 索倫部第232章 天下2第760章 和虎第185章 正道第128章 訓狼第735章 要嚴!要打!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515章 僅剩一張皮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217章 祝家莊4第71章 徐世柳第366章 盈利第114章 徐世鬆的選擇第426章 戰爭之神第73章 內訌與速度第683章 直白第87章 局勢第452章 陸文昭第605章 突變2第137章 私仇第498章 新春5第549章 帝國第731章 寺產第274章 豬突3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463章 遼陽之戰2第740章 人力第82章 文與武第151章 投資第509章 各方3第104章 開始第583章 產業鏈第311章 水利第467章 美泉宮第295章 忠臣2第296章 忠臣3第208章 混亂之始第50章 破寨2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438章 會議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