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糧食

“開耕嘍!”

一聲悠長的吆喝響徹天地,徐世楊當下揮舞彩鞭,輕輕抽在一頭犍牛背上,那強壯的耕牛哞的叫了一聲,在趙珊的牽引下緩步向前。

徐世楊跟在後面,扶着沉重的木犁在地上劈出一道深深的痕跡。

村民們高聲歡呼,各自回到自家的份地裡,開始一年的勞作。

昨天剛剛下了一場春雨,此時地裡的土很黏,給徐世楊的工作平添了不少麻煩,好在徐世楊也不是第一次下地,小的時候,他需要跟在大人後面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十四歲滿,成了半丁之後,徐世楊就開始像個真正的壯丁那樣扶犁耕地——徐世楊需要用這種方式打磨自己的身體,亂世之中,好的體質是安身立命的本錢。

幾年下來,田地裡各種沉重的農活對徐世楊來說已經算不上多麼痛苦了,何況農人們就是喜歡春雨,在農田裡打滾了一輩子的老人們都說今年開耕就有雨,是個豐收的好兆頭。

而豐收,不僅是農人一年到頭最大的願望,也是徐世楊繼續執行今後發展計劃的重要保障。

……

這個世界的塢堡,看起來更像是某種形勢的軍屯。

按照江北通行的規則,堡主給農民家庭分配一些土地,讓他們耕作,收割之後,堡主會拿走堡民收入的6成或7成——幾乎沒有5成的情況,如果有,那個人一定能得到堡民的感恩戴德。

徐世楊之前,十五屯堡主是一個叫做徐睦澤的書生,這個人的爺爺和徐世楊的曾祖是親兄弟,是如今已經成爲徐家主幹的徐睦江、徐睦河、徐睦海三兄弟的旁系血親。

當時,徐睦澤在十五屯實行的是七三分比例,堡主收走七成。

一年前徐世楊接管了十五屯,徐睦澤轉到二房船隊做了個賬房(雖然一共只有兩條鳥船),現在居住在南邊不遠的日照附近。

而去年徐世楊執行的稅率是六四分,作爲塢堡主,他比之前徐睦澤的年收入少了大約150石左右。

而且,徐世楊去年參與過一次攻擊流民的行動,人口增加數百,這些人對去年的農耕沒什麼幫助,卻消耗了十五屯不少的口糧。

打韃子的時候,徐世楊搶回一些糧食和豬羊,算是有了一些補貼。

打浮來山又補貼不少,但人口同樣增長很快,再加上一整個冬天,全塢堡的人就沒閒着,還得養100個訓練強度很大的職業士兵……。

所有因素加起來,徐世楊手中的存糧已經接近最低警戒線了。

不過,他對此倒是並不特別擔心,因爲家族的船隊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出發前往江南,那裡糧食便宜,即使留出給船隊自己的利潤空間,徐世楊準備的金銀財帛也能換回大約一千石糧食。

這些糧食足以讓十五屯所有人一起吃到秋收。

當然,去年徐世楊讓出的一成收穫,再加上整個冬天大家都在吃食堂,各家各戶都還有些餘糧,徐世楊的糧庫也沒徹底乾涸,所有這些全部加起來,徐世楊的家底在江北塢堡中已經算是非常豐厚了。

在地裡忙碌了一整天,夜間,徐世楊端坐在炕上,面前擺一個小木桌,點着油燈在自己視若珍寶的小本子上撰寫着什麼。

百業凋零並非說笑,江北的造紙業早就崩潰很長時間了,現在整個齊省都未必還能找得出一個造紙工坊,他手裡這些紙張,都是託家裡船隊從江南買來的,無論價格還是稀有程度,都值得徐世楊仔細對待。

趙珊走進屋裡,在小桌上擺了一杯粗茶,然後伸手撥弄燈芯,讓油燈變得明亮一些。

“夫君,該休息了,明天還有農活呢。”

“是啊,明天還有農活,每樣工作都很重要。”徐世楊頭也不擡的說:“所以只能犧牲休息,畢竟時間不等人啊。”

“夫君在寫些什麼?”趙珊半跪在徐世楊背後,雙手輕輕的給他捏着肩膀。

“剛剛想到的重要工作,對前一段時間工作的總結,對未來的規劃。”徐世楊並不瞞她,甚至還把桌上的本子遞給自家妾侍:“你不是識字嗎?想知道就自己看看吧。”

趙珊趙琳都識字,在這個時代,算是十分難得,實際上,這也是徐世楊願意納趙珊爲妾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堅持認爲,親生母親對孩子的啓蒙教育非常重要,一個文盲是很難教育出優秀兒女的。

趙珊接過徐世楊的筆記本,翻看兩頁,上面記載的似乎是塢堡裡存糧變化的情況,滿是徐世楊發明(剽竊)的數字。

剛剛過去的冬天裡,趙珊跟徐世楊學過一些數學上的知識,她本身有底子,人也很聰慧,學的還算不錯,因此很快搞清楚筆記本記載的結果。

“按照夫君記載的數字,今年存糧好像還是夠的?”

“你得結合後面的消耗看,之前我們有打獵獲得的野物補充,最近一個月圍獵已經停止了,以後糧食消耗速度會加快。”

徐世楊說:

“現在的情況是,糧船不回來,我們的餘糧只是勉強支撐,任何大一點的額外消耗都不能有。”

“也就是說,雖然我練了一隻新軍,但現在即使有警,他們也沒法出動,只能呆在153這裡防守。”

趙珊皺着眉頭想了一下:“現在能有什麼警訊?夫君盼着糧船回來,是不是想要打仗?”

徐世楊好戰的名聲也算是傳開了,作爲枕邊人,趙珊自然更清楚自己夫君始終在尋找下一個值得一戰的目標。

否則他也不至於整個冬天把新軍操練到如此程度。

“現在是亂世啊,娘子。”徐世楊笑着說:“誰知道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會跳出一夥什麼樣的敵人?有備無患總是好的。”

“更何況,我們漢人的苦難,是從遼東戰敗開始的,想要復興,就必須重新在戰場上打回來。”

徐世楊看着趙珊把筆記本仔仔細細收好,輕輕吹滅油燈。

“夫君跟琳琳說的一樣呢。”

“嗯?”徐世楊問:“什麼一樣?”

“要想過好日子,我們吃過的敗仗必須打回來。”趙珊回答:“琳琳也是這麼說的。”

第433章 仙釀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07章 來了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747章 株連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297章 改編1第656章 南北3第311章 水利第52章 炮灰1第730章 登封第348章 宣傳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5章 夜戰2第137章 私仇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143章 遣周船第310章 糧食第648章 峻法第332章 金州1第420章 移民1第716章 大帝國1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507章 各方1第269章 遭遇戰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203章 問題第140章 登瀛洲第105章 背叛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47章 互相忌憚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6章 女權第378章 敵人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290章 勸進第78章 獲勝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529章 抓機會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638章 孩子們第724章 麻六甲1第334章 細紅線第583章 產業鏈第522章 五里驛第54章 準備總攻第556章 黑店第199章 局勢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217章 祝家莊4第221章 破莊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106章 哨騎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77章 齊射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678章 邕州2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75章 張家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517章 世侯1第727章 父子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363章 激戰1第682章 尾聲第81章 暴打族叔第555章 開打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275章 換命第511章 各方5第158章 李飛龍第509章 各方3第420章 移民1第140章 登瀛洲第79章 暢快第130章 破莒州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154章 生意第709章 南征9第321章 交換第173章 緊迫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403章 再擴軍第329章 旅順3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612章 西域1第139章 新式武器
第433章 仙釀第591章 隴西之戰3第107章 來了第57章 勝利果實1第421章 移民車隊2第747章 株連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297章 改編1第656章 南北3第311章 水利第52章 炮灰1第730章 登封第348章 宣傳第85章 家主的決定第5章 夜戰2第137章 私仇第387章 道義與利益第143章 遣周船第310章 糧食第648章 峻法第332章 金州1第420章 移民1第716章 大帝國1第713章 勝利果實2第507章 各方1第269章 遭遇戰第230章 初步計劃第203章 問題第140章 登瀛洲第105章 背叛第336章 下一個目標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22章 那就打土匪吧第47章 互相忌憚第119章 戰利品分配問題第180章 吾劍未嘗不利!第36章 女權第378章 敵人第176章 黃河大俠第290章 勸進第78章 獲勝第669章 金陵之戰,其實沒打起來2第529章 抓機會第715章 最後機會第300章 海盜行動1第638章 孩子們第724章 麻六甲1第334章 細紅線第583章 產業鏈第522章 五里驛第54章 準備總攻第556章 黑店第199章 局勢第487章 期待決戰第217章 祝家莊4第221章 破莊第641章 分割扶桑第92章 新軍第二次擴充第106章 哨騎第95章 未來是咱們的第77章 齊射第589章 沙塵之中4第483章 籌備大戰2第678章 邕州2第32章 浮來山情況第75章 張家第401章 江華和約第741章 南洋大陸第189章 鬥嘴遊戲第580章 新的戰爭第517章 世侯1第727章 父子第539章 混亂的攻勢第363章 激戰1第682章 尾聲第81章 暴打族叔第555章 開打第341章 要變天了第40章 午夜故事會第275章 換命第511章 各方5第158章 李飛龍第509章 各方3第420章 移民1第140章 登瀛洲第79章 暢快第130章 破莒州1第637章 如何選擇第154章 生意第709章 南征9第321章 交換第173章 緊迫第102章 徐世柳的江南之行第636章 自己跳到碗裡來第403章 再擴軍第329章 旅順3第490章 君臣相得第612章 西域1第139章 新式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