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風煙起萬里 流年嘆未央

有詩句描墨:

江山如畫琅,修竹掩宮牆。

乾坤琉璃瓦,國色最無雙。

風煙起萬里,流年嘆未央。

清霜洗舊塵,雪染梅花妝。

當這個冬天,長安城的第二場雪又降臨的時候,大地一片銀白,許多雄心壯志和居心叵測都被暫時覆蓋。

但許多的策劃和陰謀,已經在看不見的地方悄悄發酵醞釀,等到時機成熟,自然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在世人面前。

魏其侯竇嬰終於辭去了大漢丞相的職務。這是一個象徵,標誌着掌握幕後隱形權利多年的長樂宮對當今天子正式放開了權力的掌控。

同時,更讓許多人已經有了預感,朝廷上下也許很快就要大換班了。

皇帝對竇嬰這位三朝老臣給與了很高的讚譽,各種豐厚賞賜自然不必說。

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武安侯田玢因爲前段時間的瑣事被皇帝勒令回家反省,並沒有立即如願以償的坐上那個丞相的寶座,朝堂上的那個位子就暫時空缺着。

這未免讓人平添許多猜測。甚至更有坊間傳言,皇帝並不想再繼續讓勳貴們繼續把持朝政了,他屬意的丞相人選並不是田玢。

據小道消息,皇帝本來的打算是讓御史大夫韓安國暫時掌理朝政的。然而,前段時間出了點兒小意外,韓安國在去早朝的路上不小心墜馬了,傷了腿,暫時在家休養,所以當朝第一人的位置就這麼空缺了下來。

不少人爲韓安國惋惜,這麼好的機會竟然錯過了,他養傷的這段時間極有可能會有變數發生的,也許那個位子以後他永遠沒有機會坐上去了。

然而,另有一種悄悄的說法流傳, 御史大夫是故意傷了腿的。因爲韓安國看似是木納老實之人,其實卻是大智若愚。在太皇太后徹底放權以後,看這青年天子的氣象,以後朝政大計必然會與以前截然不同了,作爲朝堂之上的首席輔政大臣,如果所思所想與皇帝不一個節拍,那後果自然不妙啊!所以自忖難以擔當此任的韓安國,就用這種方式,悄悄的躲避過去了。

當然,這些說法莫衷一是,撲朔迷離,難以讓人相信。不過皇帝並沒有急着調整朝政班子,反而陸續頒發了幾項在別人看來無關緊要的任命。當時並沒有多少人明白這其中的玄機,在很久以後才恍然大悟。

首先是宮中御林軍進行了調整。未央宮衛尉李廣拜爲右驍騎將軍,同時兼任細柳營護軍將軍。長樂宮衛尉程不識拜爲左驍騎將軍,同時兼任細柳營後將軍。以太僕公孫賀爲輕車將軍。其餘另有數位將軍的任命不必細說。

而這次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任職僅僅數月的光祿勳大夫王恢,竟然被降職任命爲了大行的官職,同時兼任屯軍將軍。

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調整,而被降職的王恢竟然欣然上任,其中所含的意思讓人猜不明白,平添許多疑惑。

王恢,祖籍是北邊兒燕地人,曾經以大行一職作爲使節出使過西域幾個國家,對邦國間的交往有着很多豐富的經驗,是資歷深厚的外交人士。

而這次他又被重新任回舊職,不得不令人猜想,難道朝廷與鄰國的交往間又有什麼事需要他出馬了嗎?

其實,如果細心一點的話,這當中的某些事還是有跡可循的。

在這個冬天,天下各地的郡縣都接到了一道密令,各地駐軍抽調精銳兵馬,以不同的名義秘密北上,最後集結於燕趙之地的各處軍營中。

而徵集的糧草也通過不同的渠道,秘密轉運到了這些地方。當最後皇帝派出的特使把這些軍事行動的結果報到御案上的時候,大漢馬步三軍已經結集到近40萬衆矣!

天子劉徹細緻的看完這些情報,滿意的點了點頭。可以了,織網的材料已經足夠了!現在可以安靜的等待時間和時機了。

而在這一年就快要過去的時候,元旦慶典之日,年輕的天子卻又宣佈了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

按照高祖定下的規矩,分封於天下各處的劉氏藩王們,在這一年的辭舊迎新之際,除非是因爲特殊原因上不了路,否則無論是誰,都要奔赴長安覲見天子的。

這條規矩,所有的劉姓王爺們是必須要遵守的。當然,也有例外。

在大漢開國至今七十餘年的時間裡,只有兩位已經封地的王爺破過例,都曾引發嚴重的後果,因爲他們的身份都很特殊。

其中一位就是竇太后的小兒子,先皇景帝的胞弟,樑孝王劉武了。

相比較起來,世上母親大概都是偏愛幼子多些吧。竇太后雖然身份尊貴,胸襟見識不凡,但溺愛小兒子這一點她也沒能例外。

並且因爲她的過於溺愛和偏袒,最後,讓心胸本就不夠寬廣的漢景帝對自己的這個親弟弟也有些懷恨起來。

對於劉武來說,竇太后的溺愛對他是福也是禍。來自於皇帝哥哥的處處排擠,壓制和冷淡,終於讓他那顆本就敏感的心深深失落,年紀輕輕就鬱鬱而終了。

而樑孝王死的時候,正是元旦過後沒幾天。因爲他入冬患病,體弱難行,沒有千里迢迢來長安賀旦,讓皇帝對他的猜疑更深了,甚至連他的病情都沒有派人去慰問一下。

失望,怨恨,憂傷……終於讓劉武死在了春天即將到來的時候。而他的死,直接導致了素來對自己的皇帝兒子不滿的竇太后的怒意,母子關係一度冷至冰點,也由此引發了長樂宮與未央宮之間的許多矛盾。

而最後漢景帝的英年早逝,也不得不說與他對這種冷淡母子關係的失望和傷心脫不了關係。

另一個曾經元旦不來朝賀的王爺就是吳王劉濞了。

“吳楚七國之亂”震驚天下,留於史冊,是大漢立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全國性叛亂。

但引發這次叛亂的最先起因,因爲皇家的刻意隱瞞,真相諱莫如深,卻是少有人知。

導致這次嚴重後果的人,其實還是漢景帝本人,只不過當時他還只是太子而已。

各種史書流傳的記載,說漢景帝自小性子狷急,脾氣有些急躁,缺少容人之量,品性與他父皇的寬宏大量正好相反,不是沒有道理的。

吳王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封地在吳越之間,鎮守東南歷時已久。因得銅山鑄錢,又煮海水爲鹽,壟斷厚利,故此,國力日益強盛!

他從來不把堂弟漢文帝放在眼裡,文帝繼位十多年,他一直陽奉陰違,表面順從而已。後來聽從臣子的勸諫,爲了不讓天下人說他禮儀不周,便派來世子劉賢到長安問候皇帝,順便留下以做質子,表示沒有不臣之心。

當時身爲太子的劉啓和劉賢歲數相仿,倒是合得來。一天兩人在東宮樹下對坐下棋,各自帶來的隨從們在小主子的身後出謀劃策,各有勝負。

劉啓仗着自己是太子,非要贏過劉賢才罷手,一局棋走到關鍵之處,劉啓誤下一子,被劉賢棋子圍住,眼看這一局又要輸了,劉啓想悔子,劉賢卻不肯依從。

兩個人都是年少氣盛,漸漸爲了一枚棋子爭執起來。太子劉啓怒起心頭,順手操起鐵製的棋盤,就朝劉賢頭上猛砸過去,吳王世子來不及閉讓,被擊中頭顱,當場腦漿迸裂而亡。

劉啓當時也就十多歲年紀,見此情景,知道闖了大禍,趕快躲進自己母親竇皇后的長樂宮去求助。

漢文帝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以他的性格,本來是想重重處罰太子,以平息吳王之怒的。

但竇皇后太護短了,哭哭啼啼的在自己丈夫面前一頓哀求,想起她們母子跟着自己在遙遠的北疆代國所受的苦,文帝無奈,心軟了下來,只得扔下手中的劍,長嘆一聲,放過了自己闖了大禍的兒子。

後來與朝中大臣們商議過後,用上好的棺木厚斂了劉賢,準備派驍騎營護送回吳國去。

吳王劉濞聽到消息後,悲憤交集。世子劉賢是他最優秀的兒子,是要接替他的王位的,如今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哪裡肯善罷甘休!

他派精銳人馬,在吳國封地的邊境截住了朝廷的來使,不肯接受靈柩入境。

“死長安,即葬長安爾!”

當這句滿懷悲憤的話連同靈柩轉回長安的時候,漢文帝的心境無人得知,只是這位素來溫文爾雅的帝王,把手中的劍重重的砍在了御案上!

而從此以後,吳王劉濞再也沒有來過長安,元旦朝賀也只是派使節進貢而已。

三年後,文帝駕崩。再三年後,吳王聯合六國反矣!

所以元旦朝賀,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除非病亡、叛逆,各處的王爺們都是要來的。而皇帝的許多大政方針、新政措施往往也會在這時候公佈。

尤其前段時間已經有許多傳聞,長樂宮的太皇太后已經歸政與天子,從此安心靜養,不再過問朝廷的事。這可是一件大事啊!王爺們就更需要親自來長安探個究竟了。

淮南王劉安,自然也在這些王爺之列。當他們懷着各自不同的心情進入含元殿,各項朝賀禮儀進行完畢,與朝中大臣們一起,分列於班次站好的時候,卻聽到皇帝宣佈了第一道詔書,令所有人大吃一驚!

“有詔,冊封皇子劉琚爲皇太子,旦日舉行大典……!”

第六百六十四章 波詭雲譎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九百九十五章 華夏傳承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五百五十四章 風過無痕密謀劃第三百二十三章 決戰地 馬蹄霜第一百九十一章 驚鴻掠影 絕代雙姝第一百章 安得兩全法 天機未可說第二百四十九章 流光千里踏霜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此身肝膽 何懼詆譭流言第一百五十一章 魚與熊掌 亦可兼得第七百四十章 爲卿披甲第五百一十九章 鋒芒化作繞指柔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染黃沙 浮雲生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在 義之所往第六百六十四章 波詭雲譎第一百章 安得兩全法 天機未可說第二百三十二章 紅塵從此作傳說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染青衫 鐵骨柔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請長纓 手縛蒼龍第三百九十九章 負軍機 卸甲戎第三章 青郊十里外 秋風酒意香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白刃噬血不沾衣第六百八十九章 刀光劍影第九百九十一章 鐵骨柔情兮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雲箭 龍在天第五百三十一章 浮雲生死殺陣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虎威喝斷小西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三十六章 冰骨靈毓秀 浮生虛流年第一百九十三章 盛世山河 妙手補闕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第八百七十章 天機難測已註定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安消息已驚動第八百八十八章 王權寂滅轉眼間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七十六章 黃沙埋玉骨 草木葬紅顏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勳蓋世當人傑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得來非虛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如畫江山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七百零二章 以劍之名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二百六十三章 紫禁之巔多悲涼第四十五章 美玉自天成 良材須雕琢第八百三十一章 旌旗招展城頭上第八百六十章 刀頭血是英雄血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難之際 家國捨我其誰第四百五十章 甲光向日 報君黃金臺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虎符兵權第四百七十九章 烈酒滋味 當以熱血品嚐第八十章 新府畫樓畔 故人盡餘歡第八十四章 風雪北歸客 江山夢裡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離人之思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七百五十七章 東海尊者第三百七十六章 千機變 無敵殺第六十九章 彼岸花事了 人間緣未消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雲萬里飄渺客第四百二十六章 夙日之恨 當以鮮血相酬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九百九十九章 當年煙波裡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盟猶在 錦書難託第五百五十章 運籌只在談笑間第八百五十九章 煙火落下殺人夜第五百一十七章 長風吹度玉門關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一百三十章 俠骨重劍 紫陌青衫第八百七十五章 酒泉歸路馬不行第三百八十九章 何爲先 孰當重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傳日月第七百九十五章 各自爲戰第八十章 新府畫樓畔 故人盡餘歡第三百一十章 仇與怨 轉念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死須臾分成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驚鴻掠影 絕代雙姝第十二章 無瑕少女心 誰家麒麟兒第一百零五章 烽煙望斷 誰可補天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一百零一章 野望盡頭 誰家宮闕第一百二十三章 雁門關內 殺機乍現第五百零七章 刀劍如夢傲紅衣第七百零一章 當清君側第五百八十章 星垂平野千鈞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魚腸名劍綻寒芒第二百五十五章 馬踏千軍斬敵酋第八百五十九章 煙火落下殺人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赤火流雲漢箭飛第六百五十七章 潤澤蒼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魚與熊掌 亦可兼得第五百三十六章 白刃噬血不沾衣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劍袖手辨黑白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間有路通幽冥第八百二十五章 鐵蹄東來煞氣多
第六百六十四章 波詭雲譎第五百七十八章 蘆葦灘前飛鳥驚第七百八十八章 大亂將起第九百九十五章 華夏傳承者第四百三十三章 巾幗紅顏 爲誰紅塵一瞥第五百五十四章 風過無痕密謀劃第三百二十三章 決戰地 馬蹄霜第一百九十一章 驚鴻掠影 絕代雙姝第一百章 安得兩全法 天機未可說第二百四十九章 流光千里踏霜行第四百六十三章 此身肝膽 何懼詆譭流言第一百五十一章 魚與熊掌 亦可兼得第七百四十章 爲卿披甲第五百一十九章 鋒芒化作繞指柔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染黃沙 浮雲生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利之所在 義之所往第六百六十四章 波詭雲譎第一百章 安得兩全法 天機未可說第二百三十二章 紅塵從此作傳說第一百三十三章 血染青衫 鐵骨柔情第一百五十五章 願請長纓 手縛蒼龍第三百九十九章 負軍機 卸甲戎第三章 青郊十里外 秋風酒意香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五百三十六章 白刃噬血不沾衣第六百八十九章 刀光劍影第九百九十一章 鐵骨柔情兮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三百一十四章 火雲箭 龍在天第五百三十一章 浮雲生死殺陣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虎威喝斷小西山第六百一十一章 白衣入朝第六百零三章 風雷雲動第三十六章 冰骨靈毓秀 浮生虛流年第一百九十三章 盛世山河 妙手補闕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第八百七十章 天機難測已註定第五百三十八章 長安消息已驚動第八百八十八章 王權寂滅轉眼間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六百三十四章 龍章鳳印第七十六章 黃沙埋玉骨 草木葬紅顏第八百八十一章 功勳蓋世當人傑第八百八十九章 名將得來非虛名第七百二十六章 如畫江山第三百四十章 白頭將 烈焰行第七百零二章 以劍之名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二百六十三章 紫禁之巔多悲涼第四十五章 美玉自天成 良材須雕琢第八百三十一章 旌旗招展城頭上第八百六十章 刀頭血是英雄血第四百八十五章 危難之際 家國捨我其誰第四百五十章 甲光向日 報君黃金臺上第六百六十五章 虎符兵權第四百七十九章 烈酒滋味 當以熱血品嚐第八十章 新府畫樓畔 故人盡餘歡第八十四章 風雪北歸客 江山夢裡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離人之思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七百五十七章 東海尊者第三百七十六章 千機變 無敵殺第六十九章 彼岸花事了 人間緣未消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雲萬里飄渺客第四百二十六章 夙日之恨 當以鮮血相酬第三百三十七章 山河間 留傳說第九百九十九章 當年煙波裡第一百一十一章 山盟猶在 錦書難託第五百五十章 運籌只在談笑間第八百五十九章 煙火落下殺人夜第五百一十七章 長風吹度玉門關第四百五十九章 傳說蓬萊 曾借靈氣三分第一百三十章 俠骨重劍 紫陌青衫第八百七十五章 酒泉歸路馬不行第三百八十九章 何爲先 孰當重第九百九十三章 星火傳日月第七百九十五章 各自爲戰第八十章 新府畫樓畔 故人盡餘歡第三百一十章 仇與怨 轉念間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死須臾分成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驚鴻掠影 絕代雙姝第十二章 無瑕少女心 誰家麒麟兒第一百零五章 烽煙望斷 誰可補天第五百一十一章 號令天下莫不從第一百零一章 野望盡頭 誰家宮闕第一百二十三章 雁門關內 殺機乍現第五百零七章 刀劍如夢傲紅衣第七百零一章 當清君側第五百八十章 星垂平野千鈞重第五百九十五章 魚腸名劍綻寒芒第二百五十五章 馬踏千軍斬敵酋第八百五十九章 煙火落下殺人夜第五百二十九章 赤火流雲漢箭飛第六百五十七章 潤澤蒼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魚與熊掌 亦可兼得第五百三十六章 白刃噬血不沾衣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劍袖手辨黑白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間有路通幽冥第八百二十五章 鐵蹄東來煞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