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

不過在剛開始,九門將軍李璇璣氣勢洶洶的指責元召的時候,氣氛一度十分緊張。分屬於不同勢力的一些大臣們已經摩拳擦掌,做好了接下來應對大場面的準備。

李璇璣以激烈的語氣,列出了元召的幾條大罪。

“……元召在長安西城門外,不尊長者,縱馬行兇,差點兒令廷尉等數位大臣重傷。而後又大鬧北軍大營,肆無忌憚的殺傷衆多將士後不知所蹤……及至在長樂候府門前,他又包庇行兇的霍去病……斑斑劣跡,實在是可惡至極!如果陛下今日不嚴加懲治,恐怕會傷了所有北軍將士的心。到時候萬一發生不可預測之事,元召其罪難贖……!”

他話音剛落,皇帝還沒有做出什麼反應呢。旁邊早已經有幾人跪伏在地,悲泣莫名。在大家驚愕的目光中,卻見不是別人,正是以大漢廷尉韋吉爲首的幾個大臣,以頭搶地連聲喊冤。

“陛下、陛下啊……臣等請陛下做主,嚴懲殺人兇手元召!他竟然憑藉勇力濫殺無辜,臣等的家中子弟好好的在長安學院學習,卻沒想到突遭橫禍,就那樣慘死在了長樂塬上……!是臣等不憤,聽聞他入長安,在西城門外想要與他理論討個公道,卻沒想到這廝又要縱馬行兇。如果不是李將軍及時趕到,恐怕臣等的性命就凶多吉少了……陛下,這次您可要給我們做主呀!”

幾個大臣的表情很生動,哭訴很悲情。不知內情者聽來,果然是會大起同情之心,側目而視那“窮兇極惡”之人。

排在最後面位置的長安令任寬不由得翻了翻白眼,心中暗自鄙夷。這些大臣也都算得上是朝堂公卿了,卻沒想到行事也是如此顛倒黑白,令人不忿。只是他在朝堂上的地位低微,不得天子訊問卻沒有資格主動奏事。

元召面色平靜的看着他們的表演,臉上無悲無喜。今天的含元殿上,他不想過多的爲自己爭辯什麼。該知道的事,皇帝一定早已經知道。他的態度究竟如何,他很想看個究竟。

元召猜想的一點兒都沒錯。皇帝雖然閉關,但只要他想知道的事,片刻之間就會了解的清清楚楚。

就在上朝之前,態度恭敬的新進寵臣江充呈上了一封詳盡的奏疏。簡單扼要,脈絡清晰,把幾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的清清楚楚。皇帝只不過掃視了一眼,就瞭然於胸。雖然當時沒有說什麼,但眼中對江充的嘉獎之意,明白無誤。

這個不動聲色的年輕人,可真能幹啊!利用天亮之前這幾個時辰的功夫,竟然把內中情由整理分析的這麼詳細,皇帝自然是大爲滿意。看來自己的眼光沒有錯,有這個人在身邊,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此時的江充,就靜靜的站在離皇帝不遠的一側。從他這個位置看下去,九龍階下含元殿中一目瞭然。彷彿是感受到了皇帝從背後投射過來的目光,他站得更加筆直挺立。自己辛苦鑽營不惜以卑賤的身份輾轉在貴人府邸,不就是爲了等待這樣的一天嗎?

青雲之上俯視羣臣,陪伴帝側的感覺,果然是非常爽!心頭激盪之際,聽到皇帝開始講話,他淡淡的笑了。從此以後,他要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手腕,牢牢站在這個位置上,眥睚必報,任意而行!

“這些事……朕都知道了。唉,朕只想說一句話,希望諸卿以大局爲重!五日之後,諸王就要進入長安了。在此之前,朕不希望再聽到有人因爲任何私怨破壞安寧的局面……至於將來,朕自然賞罰分明,會爲你們分辨是非,理清曲直的。都聽清楚了嗎?”

丞相公孫弘長舒了一口氣,終於放下心來。皇帝既然用了“拖”字訣,很明顯,就是想把這些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大漢天子金口玉言,既然他都這樣說了,誰還敢當場反駁呢?和稀泥就和稀泥吧。沒有人想被戴上一頂破壞安定大局意圖謀反的大帽子。

皇帝的話外之意,韋吉等人也都聽懂了。想必接下來就會有厚重的封賞來補償他們的損失。雖然心中有些不情願,但在這樣的情況下,也不宜再過於糾纏。與元召的那些恩怨,來日方長,等着瞧!

李璇璣雖然還有些憤憤不平。不過轉念一想,也不必急在這一時。等諸王覲見的這件大事過去之後,有的是時間和元召算賬。他想的很明白,元召回長安之後,皇帝一定不會再讓他待在軍中,沒有了兵權在手,就容易對付的多了。畢竟自己身爲九門將軍,又統領着北軍大營的三萬兵馬,兩相對比,孰強孰弱,那還用問嗎!

至於其餘的那些大臣們,除了某些心懷不軌者之外,大多數也都放下心來。對皇帝的這次決定都暗自稱讚。該果決時就果決,該拖拉時就拖拉,天子手腕,愈加高明!

長安城內剛要激起的風波,似乎在含元殿上已經被輕易地平息了。只不過人生無常,世事難料,有些事是怎麼也躲避不過去的,有些人宿命中的生死對決,也總是還會發生的。

長安平靜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多久,大朝會一天之後,在上林苑發生的突變,終於還是再次引發了暫且平息的衝突,風雲大起,雷霆震怒。

皇帝想要做一個平衡各方的好皇帝,和事佬自然要做到底。於是,出於進一步化解矛盾的心理,第二天,有許多重臣都接到了來自未央宮的旨意。

皇帝陛下要去終南山上林苑圍獵,特旨恩賜諸臣隨行,大家和和氣氣來一次郊遊行獵,似乎是一件聽上去很好的事。

有資格參加的人,自然都算得上是一種特別的恩典。能夠隨扈聖駕去皇家上林苑,從來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接到旨意的人,當然都不會缺席。

臨出發之前,皇帝還特意在偏殿召見了部分臣子們。這當中就包括帶領一部騎兵隨行的李璇璣,羽林軍將軍韓嫣,長樂候元召和一同從草原回來的霍去病,還有嚴助等常侍們以及董宴、江充這些身邊寵臣。後來不知道出於何種心理,他又命令把在博望苑讀書的太子劉琚召喚了來,讓他一同跟着。

話說太子自從歸來之後,還沒有見過皇帝的面呢,行禮問安之後,自然十分激動。等到父皇簡單問詢幾句,予以嘉勉之後,讓他站在一邊。太子偷偷的閃目看了元召一眼,見他安然無恙,總算放下心來。

與匈奴人的戰事雖然已經接近尾聲,大局將定,但畢竟還沒有正式結束,對出征將士的大規模封賞自然還不到時候。不過,朝廷會進行一輪史無前例的高規格賞賜,是任何人都可以預料到的。現在整個長安都在議論的就是,不久之後,將會有多少軍中將校可以封侯賞爵光耀天下。

皇帝劉徹對霍去病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印象深刻,當初的第一次對匈奴大捷之後,就已經給予超出規格的重視,一戰封侯,冠絕諸將。而這位帝國最年輕將軍的驕人戰績和卓越功勳,也足以配的上任何榮譽。

因此,皇帝這一次對她進行了特別的溫言嘉勉。當問起身上包裹的傷處時,重新披掛將軍裝束的霍去病並沒有說出這是那夜所傷,而只是低頭謝恩,並不多言。

“朕聽說,你現在還是居住於元召的府邸中,雖然你們關係特殊,但身爲帝國的威武將軍,朕又怎麼能夠如此刻薄呢?哈哈!這次回到長安來,朕已經親自挑選好了,準備賞賜給你一座大大的府第,就在距離未央宮不遠的地方,以後你就有自己的居處啦!”

元召眼角微動,神色間沒有任何表現。而低頭不語的霍去病卻猛然擡起頭來,連忙說道。

“多謝陛下!只是這些年來,小將已經習慣了跟在師父身邊,不敢單獨受此重賜!”

雖然說的委婉,但堅決推辭之意卻十分明顯。在場的諸人都有些驚奇,天子親賜府邸,這是何等的榮耀,竟然有人推辭不受?真是咄咄怪事啊!

皇帝臉上的神色略微一僵,然後露出微笑,看了元召一眼,又重新對霍去病說道。

“朕一言既出,豈能收回……這是朕的賞賜,不可推辭!難道,你有什麼不可言說的原因嗎?”

然而,出乎意料,臉色有些漲紅的年輕將軍並沒有立即答應。只是這樣的情形下,似乎仍舊拒絕也不妥當。一時之間,心中爲難,偷眼向元召求助時,卻見他臉色平淡沒有絲毫的表示。

在這一刻,其實女兒身的巾幗紅顏很想脫口而出,她永遠也不會離開師父身邊的!不過,理智提醒她,在這個特殊時候,不能如此任性。

“陛下,小將不願受賜,沒有什麼其他原因。”

“哦,那是爲何?”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第二百四十五章 碧海潮升煙波痕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甲長安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七十一章舊夢沉香盡 山河幾回新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之殤第二十二章 驚若飛鴻影 血浴暗花形第三百零七章 踏征途 將旗出第四百三十九章 傲視羣雄 揮刀劃破蒼穹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二百七十八章 青史銘刻最深處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龍吟罷掉頭東第八百三十一章 旌旗招展城頭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琅琊又別第六百四十三章 生死難以第八百零一章 未央宮深尋舊恨第七百七十七章 琅琊又別第二百八十五章 浴血遼東染冰花第三百六十二章 飛騎走 肝膽照第二百七十章 鐵骨傲寒氣無雙第六百二十六章 塵世烈骨第七百八十二章 老兵不死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三十五章 英雄多落寞 豪氣易摧折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三百九十四章 燈殺照 霜雪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風雲千重弦勾月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劍袖手辨黑白第八百二十一章 霹靂烈火顯威風第三百一十二章 踏江山 蛟龍變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社稷 盡在袖底江山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間有路通幽冥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里瀚海起悲歌第六百四十三章 生死難以第六百六十二章 濁浪滔天第五百一十七章 長風吹度玉門關第五百六十五章 枉自稱霸作強梁第六十六章 燈火明又滅 殘夜已闌珊第四百九十二章 長刀映日 昭烈漢家英雄第八百四十二章 錦繡長安雪紛紛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草除根不留情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七十五章 心之所善兮 九死而不悔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煙盡處 傳奇開始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戎策 待君裁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輕第十四章 義烈衝塞北 秋意漫長安第一百五十七章 執手歲月 掌握乾坤第八百六十八章 擒王埋伏已十面第四百三十四章 衆生螻蟻 不過枉自算計第三百零五章 人北顧 烽煙暮第一百三十五章 赤膽雄心 烈焰追魂第九百九十九章 當年煙波裡第八百五十三章 人生難免是無常第四百九十二章 長刀映日 昭烈漢家英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未定 天意無常第七百四十章 爲卿披甲第五百一十六章 九劫不悔尚從容第六十一章 觸發千機動 風起波瀾生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吹雨打舊江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九百九十五章 華夏傳承者第三百八十章 傾城立 有佳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命如螻蟻 生死有期第五百三十九章 單于夜遁走龍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刀劍碎夢生死分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五百九十七章 北軍營中弩箭寒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史斑駁 紅塵傳說第五百四十三章 所向披靡萬人敵第九百九十章 大漢雄風起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騎絕塵第二百零四章 風雨長安江山老第七百六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八百七十三章 烈焰騰空焚甲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萍蹤俠影意綿綿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家少年展鋒芒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六十六章 燈火明又滅 殘夜已闌珊第一百三十五章 赤膽雄心 烈焰追魂第九百章 漢血丹心照汗青第二百一十五章 滔滔江海作鴻蒙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一百九十三章 盛世山河 妙手補闕第九百九十章 大漢雄風起第七百四十章 爲卿披甲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三百四十四章 銀鞍照 霜雪明第三百九十九章 負軍機 卸甲戎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家少年展鋒芒第四百七十九章 烈酒滋味 當以熱血品嚐第七十章 胸懷江山卷 清吟第一聲第七百一十八章 煙火人間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嘆 杯酒間
第二百四十五章 碧海潮升煙波痕第七百九十四章 金甲長安第六百四十章 重華門前第七十一章舊夢沉香盡 山河幾回新第六百四十一章 故人之殤第二十二章 驚若飛鴻影 血浴暗花形第三百零七章 踏征途 將旗出第四百三十九章 傲視羣雄 揮刀劃破蒼穹第四百八十七章 帝王之心 當以仁德爲重第二百七十八章 青史銘刻最深處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龍吟罷掉頭東第八百三十一章 旌旗招展城頭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琅琊又別第六百四十三章 生死難以第八百零一章 未央宮深尋舊恨第七百七十七章 琅琊又別第二百八十五章 浴血遼東染冰花第三百六十二章 飛騎走 肝膽照第二百七十章 鐵骨傲寒氣無雙第六百二十六章 塵世烈骨第七百八十二章 老兵不死第八百七十六章 洗劍屠龍最英雄第二百章 長劍既出 飲血方休第三十五章 英雄多落寞 豪氣易摧折第一百七十七章 揚鞭策馬 所向披靡第三百九十四章 燈殺照 霜雪明第二百九十一章 風雲千重弦勾月第六百一十二章 豈曰無家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劍袖手辨黑白第八百二十一章 霹靂烈火顯威風第三百一十二章 踏江山 蛟龍變第四百零四章 天下社稷 盡在袖底江山第十七章 大雨臨將至 情尤埋怨生第八百九十一章 世間有路通幽冥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里瀚海起悲歌第六百四十三章 生死難以第六百六十二章 濁浪滔天第五百一十七章 長風吹度玉門關第五百六十五章 枉自稱霸作強梁第六十六章 燈火明又滅 殘夜已闌珊第四百九十二章 長刀映日 昭烈漢家英雄第八百四十二章 錦繡長安雪紛紛第八百七十四章 斬草除根不留情第八百三十二章 睥睨千軍我疏狂第七十五章 心之所善兮 九死而不悔第五百七十一章 流年似水暗消磨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煙盡處 傳奇開始第三百四十九章 平戎策 待君裁第八百九十章 千生百劫此身輕第十四章 義烈衝塞北 秋意漫長安第一百五十七章 執手歲月 掌握乾坤第八百六十八章 擒王埋伏已十面第四百三十四章 衆生螻蟻 不過枉自算計第三百零五章 人北顧 烽煙暮第一百三十五章 赤膽雄心 烈焰追魂第九百九十九章 當年煙波裡第八百五十三章 人生難免是無常第四百九十二章 長刀映日 昭烈漢家英雄第一百四十八章 塵埃未定 天意無常第七百四十章 爲卿披甲第五百一十六章 九劫不悔尚從容第六十一章 觸發千機動 風起波瀾生第八百一十一章 風吹雨打舊江山第八百二十八章 龍戰於野血玄黃第九百九十五章 華夏傳承者第三百八十章 傾城立 有佳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命如螻蟻 生死有期第五百三十九章 單于夜遁走龍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刀劍碎夢生死分第七百五十章 命如草芥第五百九十七章 北軍營中弩箭寒第七百九十二章 當殿對決第一百四十五章 青史斑駁 紅塵傳說第五百四十三章 所向披靡萬人敵第九百九十章 大漢雄風起第七百一十三章 一騎絕塵第二百零四章 風雨長安江山老第七百六十九章 野心勃勃第八百七十三章 烈焰騰空焚甲兵第五百二十一章 萍蹤俠影意綿綿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家少年展鋒芒第四百三十二章 手掌乾坤 必定不負卿意第六十六章 燈火明又滅 殘夜已闌珊第一百三十五章 赤膽雄心 烈焰追魂第九百章 漢血丹心照汗青第二百一十五章 滔滔江海作鴻蒙第六百七十一章 父子君臣第一百九十三章 盛世山河 妙手補闕第九百九十章 大漢雄風起第七百四十章 爲卿披甲第四十七章 紅袖爲君舞 素衣挽風流第三百五十章 三軍畢 將出塞第三百四十四章 銀鞍照 霜雪明第三百九十九章 負軍機 卸甲戎第五百五十七章 誰家少年展鋒芒第四百七十九章 烈酒滋味 當以熱血品嚐第七十章 胸懷江山卷 清吟第一聲第七百一十八章 煙火人間第三百一十三章 生死嘆 杯酒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