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立即處死

洛陽一場大變,曹仁竟差一點死在劉艾府中,這令曹仁很是惱火!

“若無我曹氏,這天下早已無漢室!這些人焉能受食俸祿,位列公卿大夫!牛金!即刻傳本將軍令,洛陽城中,凡有異動者,格殺勿論!凡敢背叛者,九族俱誅!無論老幼!”

眼下正是大敵臨境之時,曹仁受曹操重託,已是擔着巨大的壓力,卻不想自己的眼皮底下還有人要造反,這令曹仁是怒不可遏!當天夜裡,牛金帶着人便查抄了譁變五人全府。不只是劉艾等五人,但凡與五人有所瓜葛,有所牽扯的,或者是沒有站出來明確的表示支持曹操的,一概都被拿下!整個洛陽城中,總共被搜捕不下二三十

家,合計六七百口!其中不乏有朝中大臣!

曹仁令鍾繇主管審查一事,限令三日之內報上結果!

就在曹仁遇襲的第二天,司馬懿帶着曹操的任命,也來到了洛陽城中!此行司馬懿是以西中郎將的身份,被派來輔佐曹仁,位在鍾繇之下,爲曹仁幕僚謀士,但不具體統兵。

司馬懿來至洛陽城下,卻見大白天的城門緊閉!洛陽現在可是京畿,漢王兵馬尚在伊闕關外,怎麼着也不至於白天閉城。

看到眼前此情此景,司馬懿頓時感覺不妙!城中必有大事發生!

“城外何人?”守城軍吏見到司馬懿,當即攔住問道。

司馬懿於是逃出令牌回道:“西中郎將司馬懿,奉魏公之命,前來輔佐曹仁將軍!速速爲我通報!”

守城軍吏接過司馬懿令牌,立刻便跑回了城中,等了足足半個時辰,那人方纔回來。

“末將已經確認過了,司馬將軍請入城!曹將軍有請!”

司馬懿這才得以進入城中,隨後徑直被帶到曹仁面前。

司馬懿拜見了曹仁,隨即問道:“將軍爲何白日閉城?”

曹仁怒氣未消,牛金於是替曹仁回答道:“昨日將軍遇襲,今日正在搜捕逆賊!”

司馬懿一聽,頓時一驚,急忙問道:“竟有此事?竟是誰人敢如此大膽行刺將軍?”

曹仁哼了一聲,冷冷的說道:“宗正劉艾!大司農王修!光祿大夫張範!這些人膽大包天,一個個都反了!豈有此理!”

聽到這話,司馬懿更是驚訝,這可不是一般的行刺事件!宗正、大司農,這可是九卿之尊!

其實司馬懿這麼着急想要問清是誰謀反,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擔心自己的父親也牽連其中!司馬懿知道,自己的父親一向對曹操也是頗有怨言,而且跟朝中的公卿們來往也很密切,尤其是跟楊彪等人!此前在許昌,司馬防與楊彪就經歷了牢獄之災,曹操念在二人只是言語不當,並無不軌之行,

又顧及司馬懿和楊修二人,方纔放過了司馬防和楊彪,只讓二人罷官養老,扣在洛陽城中。

從曹仁的回話裡面,司馬懿確信了自己的父親沒有牽連其中,這才放下心來。

“大敵當前,禍起蕭牆,此爲不祥也!敢問將軍打算如何處置這些人?”司馬懿復又問道。

“鍾元常建議交付有司論罪!且看其如何定罪吧!”曹仁嘆了口氣道。

司馬懿一聽,立刻諫言道:“在下以爲此事不可拖延!將軍應當機立斷!所有嫌犯,皆應立即處死!”

曹仁沒想到司馬懿一來就讓自己殺人,不禁有些詫異的問司馬懿道:“仲達如此好殺人嗎?”

司馬懿拱手答道:“並非在下好殺人,而是時局令容不得將軍猶豫!”

鍾繇之所以建議曹仁將這些人交付有司,其實還是因爲鍾繇心不夠狠。畢竟鍾繇跟司馬懿不同,司馬懿纔出來多少年,而鍾繇已經入朝爲官多少年?二人所處境地不同,考慮的自然也不同。那些被擒下獄的人,哪一個不認識鍾繇,哪一個又不是鍾繇所認識的?畢竟是同朝爲官,鍾繇終究還是不想錯殺太多,也不希望將這件事情牽連太廣。鍾繇知道,真正敢站出來謀反的只有少數人,更多人

的頂多是不支持曹操,但絕對罪不至死。

總的來說,鍾繇畢竟還是老派人物,人情和麪子都使得其難以狠下心來。

司馬懿則不然,他沒有鍾繇的資歷,也沒有鍾繇的人情關係,因此考慮事情,沒有什麼顧慮。只要確保他的父親沒有牽連其中,其他的便都無關緊要。

“仲達爲何說時局不容?”曹仁不禁問道。司馬懿嘆了口氣道:“眼下漢王大軍臨境,洛陽城中必是人心惶惶!越是這種局面,越需要將軍以強威鎮之!此事牽連甚廣,連宗正劉艾都是主謀之一,若將軍等有司審查定罪,不出兩日,朝中必有作梗者!反不如先斬後奏!殺雞儆猴!如此一來,將軍足以立威洛陽!今後必無人再敢反抗。兩軍對陣,最忌諱有人從中掣肘!不立威行,不足以安後方。後方不安,前軍受累!是以,將軍當立刻處死嫌犯!以

儆效尤!”司馬懿一番話令曹仁頓悟,當即對牛金令道:“你即刻率兵去往獄中,所有嫌犯極其家眷,盡數處死!另外告訴鍾繇,不必再審了!尚在搜捕將士,不必將嫌犯生擒,就地斬殺!張範、王修、張承、劉艾、

張昭五人首級,全部懸於城門示衆!”

牛金領命而去,曹仁纔對司馬懿道:“魏公常言仲達見識不凡,今日一見,果然如此!魏公既將仲達安排給本將,仲達可要竭心獻策纔是!”

司馬懿一句話,就讓曹仁狠下心來,同時也令曹仁高看了司馬懿一眼。

“不知眼下將軍是如何排布兵馬?”

司馬懿才至洛陽,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曹仁對洛陽兵馬做了哪些調動安排。

曹仁於是將洛陽兵馬部署告知了司馬懿,又將劉徵的兵馬動向也說了清楚。

得知曹仁以三關爲守,司馬懿當即建議道:“眼下洛陽兵力不足,將軍爲何不將轘轅關兵馬調回,補充道伊闕、大谷二關?”曹仁不禁一愣,繼而問道:“調走轘轅關兵馬?仲達是何言也?我命李典鎮守轘轅關乃是爲了防範東吳,豈能輕易調動?”

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既薦才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陽二習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示好東吳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引虎攻狼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六十五章 典韋護主拽奔牛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九百五十八章 沮授再請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八百八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九百五十八章 沮授再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計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兩線告急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城異獸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
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五百九十二章 張既薦才第五百八十四章 臨機設謀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分陣營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疲兵之計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降一逃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夏侯遁走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四百八十六章 樸胡破關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六百四十三章 襄陽二習第五十四章 北進白波谷第二百九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夙願難償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三百二十六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七十一章 張魯反戈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示好東吳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漢王觀陣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五百八十二章 楊秋出降第八百一十八章 蠻兵劫營第一百五十一章 引虎攻狼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八百九十章 寄人籬下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宴請劉艾第八百零三章 互相利用第八百四十章 計殺高定第六十五章 典韋護主拽奔牛第二百八十一章 擒破閻芝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殿上逞兇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降服叛衆第九百五十八章 沮授再請第五百九十九章 漢王訪賢第九百一十二章 畢恭畢敬第一千零六十章 一戰揚名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撞個滿懷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二百九十二章 孫權封侯第八百八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五百六十章 濫殺無辜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二荀相見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九百五十八章 沮授再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薛洪出兵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九百三十章 切莫中計第九百三十三章 衣帶密詔第二百五十九章 巡察縣鄉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一百三十五章 懷璧其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已成孤軍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生擒焦張第八百三十一章 朵思斷後第三十六章 天下英雄聚長安第二百三十四章 兩線告急第七百四十七章 漢王處罰第四十七章 典張大戰第四章 一見傾心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城異獸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揚帆東進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發回鄴城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君子一諾第六百零五章 荊襄風雲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用人制人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鐵鎖連舟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薊城反水第一百七十九章 長安陷落第一百七十三章 家庭糾紛第五十九章 韓暹進獻通天徑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旌旗北飄第七百七十四章 荀彧之威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第三百零二章 嬀墟二井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雨傾盆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九百一十九章 曹洪大怒第六百二十九章 邀得鳳雛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風雲鬥轉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調兵西域第七百三十九章 粗陋計謀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