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郯城合兵

郯城戰罷,陸遜立即命人將消息送到了周瑜軍營。徐州是本就是曹操的糧倉之一,任峻、棗祗都是在屯田治農方面有建樹的人才。雖然徐州兵力已經被曹操抽調一空,但徐州境內的糧草還算是比較豐足的

,而這恰恰是周瑜最爲看重的。

此番從吳郡起兵,周瑜攜數萬人馬走海路而來,攜帶的糧草其實並不充足,因爲一開始周瑜便已經將徐州視作了自己的糧倉!

拿下郯城之後,陸遜、賀齊查點府庫倉積,足支數萬人馬半年之用。

周瑜看到軍報之後,不禁笑道:“曹阿瞞家底着實豐厚啊!”

隨後便率各部人馬趕往郯城會合。

郯城城上,龐統、陸遜二人並排而行,觀望徐州勝景,其實也是在觀望眼下局勢。

“士元兄以爲,大都督下一步將會如何用兵?”

陸遜拋出了一個話題,想看看龐統的見解。

龐統卻是笑道:“伯言這算是考校龐某嗎?”

“不敢!不敢!在下只是想從士元兄口中聽一聽真知灼見!”陸遜保持謙遜對龐統回話道。

龐統這人一向傲氣,聽到陸遜這話,倒是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過卻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停頓了一下,看了陸遜一眼。

“聽聞公瑾在富春兩年,伯言常隨其左右,想必是獲益良多!不妨說說你的看法?”龐統將問題轉回給陸遜道。

周瑜還在路上,半點沒有泄露下一步的進軍方略,眼下各部將軍是概無所知。

陸遜提出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在和龐統比試,龐統看出陸遜用意,當然不肯先回答。

取下郯城,佔據徐州之後,眼下週瑜有三條路可走。一是北攻兗州,當然,這是最不可能的選擇。第二條路便是取下彭城,進攻樑國睢陽。第三條路便是走沛國、汝南。

後兩條路目的都是許昌,第二條更近,第三條需要繞道。

陸遜看了看龐統,忽然笑道:“我以爲大都督當直取彭城,再下睢陽!”

聽完陸遜的話,龐統忽然哈哈大笑。

“伯言啊伯言!你太小看我龐統了!”

“哦?士元兄爲何這樣說?”陸遜拱手問道。

“你分明是言不由心!難道人稱江東俊傑便是這般凡俗之輩?哼!看來你比那呂蒙也好不到哪兒去!”龐統當即拂袖而去!

話說龐統爲何會對陸遜如此這般,那是因爲龐統在陸遜身上看到了深藏的比較之心!

陸遜確實有意想看看龐統的才華,其實也就是想看看自己比龐統如何!而這恰恰透露出陸遜的胸懷其實也是有限的!

當然,比之於呂蒙,陸遜還是要寬廣的多,而且藏的深的多!

亂世之中,難得的不是才華,而是胸襟!

陸遜屬於那種胸有大志,但卻外表恭順謙虛的人。這種人當然不能指責,但在龐統看來,對陸遜卻只有兩個字的評語——不真!

龐統生性灑脫不羈,與陸遜自然脾氣並不相投,於是拂袖而去。

提出的問題雖然沒有得到回答,但陸遜其實已經知道了龐統之才絕不在自己之下!因爲你只有知道正確答案,方纔能夠指出別人的錯誤。

看着龐統遠去的背影,陸遜喃喃自語道:“鳳雛之名,非虛言也!”

且說周瑜會兵郯城,加上賀齊、徐箕所部,除去折損,亦有五萬之衆。其勢甚大,至少在目前來說,黃河以南,基本沒有能夠比得上週瑜兵勢之人。

周瑜聽報了賀齊、龐統一路的行軍過程,不由得讚歎道:“士元之謀,公苗之勇,我江東之幸也!此次攻取徐州,二位當爲首功!其次祖郎、陸遜,當然,還有徐元長!”周瑜不忘提及徐箕。

看着坐下整齊的將校,周瑜雄心萬丈。當即將各部功勞登記在簿,隨後遣人快馬送去柴桑!

徐箕被周瑜保舉爲徐州刺史,又安排了昭義中郎將孫靜留守徐州,暫領徐州諸軍事!周瑜親自率軍進取彭城,至此,徐州全境都被周瑜拿在手中!

彭城棗祗等人,完全不能抵擋,只能一路又敗退至樑國地界,與樑國都尉蔡揚合兵一處,等待援軍。

且說曹仁坐鎮許都,徐州緊急軍情接連送來,曹仁不敢擅自做主,於是立即派人加急送往宜城。

右軍師毛階諫言道:“將軍身負京師重任,有獨斷之權,若是事事先問丞相而後決,豈不延誤戰機?那周瑜來勢洶洶,旦夕攻城略地,片刻不歇,其意絕不只在徐州!”

曹仁對周瑜是既怒且懼,怒的是自己平生最大的敗仗便是拜其所賜,懼的是周瑜用兵如神,自己沒有信心勝過他!

要不然曹仁早就已經親自出馬了,還會想要先等曹操的命令然後行動嗎?

“軍師是說那周瑜不只是爲了攻城掠地,而是意圖襲擊許都?”曹仁當然不傻,基本上還是看的出來周瑜的目的。毛階拱手道:“自丞相南向用兵以來,徐州兵馬被抽調無數,李通攻淮南,徐州又出兵兩萬,眼下的徐州是既無兵,也無將!那周瑜自海路而來,其勢洶洶,攜數萬之衆,勢在必得,若在下所料不錯,徐州

敗報不日便將傳來!善謀者,當料敵於先!將軍不可坐守,必須早作決斷!即便不能破敵,也當阻敵於外,爲丞相爭取時日!”

曹仁十分憂慮,這十幾年來,曹仁基本上都只是擔任方面軍的統帥,何曾面對過眼前這樣的局勢?然而事情已經迫在眉睫,曹仁不得不硬着頭皮頂上。

“那依軍師之計,眼下該如何行事?”曹仁問道。

毛階略作思索之狀,隨後說道:“二策!其一,速速傳命淮南李通,立刻退守淮北!”

“這!李通的動向,一直都是要等丞相軍命,我如何敢插手?”曹仁爲難的說道。“將軍此言差矣!丞相既授將軍節度之權,將軍便可調動李通!李通之攻淮南,原本爲丞相輔翼。如今丞相失利於烏林,南征之事休矣!李通在淮南已經失去了戰略意義!此時若不後撤,必喪師與淮南矣!那可是數萬之衆!退則足以保汝南,拱許都!”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六百八十四章 倨傲不恭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三百四十九章 聚焦關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在家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關黃之鬥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五百零二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四十不惑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七百九十三章 全城激憤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徐庶又請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份美味第九百一十六章 桃林盜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六百一十八章 轉攻江陵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安抉擇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兄弟離別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七百三十三章 守節之志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六百九十七章 兵馬出城第九百六十一章 魯肅之憂第八百一十一章 嚴密監視第五百七十四章 拒而不納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六百八十四章 倨傲不恭第二百九十六章 三棄之策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三百四十九章 聚焦關中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隨時待命第二百七十八章 連拔六寨第三十七章 初見劉關張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進收徐州第八百五十二章 接風酒宴第四十八章 三將罷兵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水名士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五百一十三章 夏侯出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五百零六章 長安生變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六百四十五章 事態失控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陳兵南郡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化爲烏有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在家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四十二章 江東孫策第四百六十六章 關黃之鬥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不肯罷手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南陽報危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四百四十四章 戛然而止第九百七十二章 何日攻曹第九百零九章 一言九鼎第三百四十四章 重修舊盟第五百零二章 老奸巨猾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四十不惑第七百零四章 廣漢賊起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四百二十六章 犄角之勢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寒意徹骨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意在罷兵第五百八十三章 兵臨長安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圖謀荊州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魯肅稱病第九百零四章 休兵之議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四百一十九章 合擊江夏第九百七十一章 不辭而別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麒麟增援第七百九十章 音信始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得償所願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周瑜援兵第三百二十四章 火燒走馬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劉備意圖第二百四十四章白波相聚第六百三十八章 兩個都督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發南中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邀請周瑜第七百八十三章 蠶室刺客第三百七十三章 劉磐劫道第三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六百五十五章 駐軍秭歸第九百二十五章 縮首如龜第七百九十三章 全城激憤第六百三十五章 二路援軍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南湖鏖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徐庶又請第一百六十八章 傳告天下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駙馬都尉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議結劉備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份美味第九百一十六章 桃林盜賊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當真無悔第二百四十三章 琅琊蕭節第六百一十八章 轉攻江陵第六百一十章 兔死狐悲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就此別過第四十章 坐而論道第十四章 關東兵馬吃癟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安抉擇第三十章 段煨仗義釋徐榮第三百五十七章 鍾繇上當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六百七十章 諸葛對策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