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漠北消息

匈奴日逐王劭提爲了促成左谷蠡王劉靖徹底的與劉徵決裂,繞開了劉靖,私自派遣了匈奴騎兵,追擊本該順利返回的漢使袁徽車隊,並將袁徽射殺當場,致使劉徵的使者

隊伍全軍覆沒。如此,等同於已經宣告劉靖控制的匈奴部衆徹底背叛了劉徵,倒向了曹操。此時的關中長安,劉徵安排下的兵馬已經都做好了準備,徐晃已經入駐黃白城,張遼、張任等各部人馬也都整頓兵馬,隨時準備應對將要發生的變化。現在,劉徵這邊唯

一需要的,只是等待,等待兩路消息,一路來自幷州北部,一路來自匈奴漠北王庭。

在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前,劉徵尚無法定下決斷,從劉徵的角度來考慮,此時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盼劉靖等各部匈奴在使者的敲打下,能夠知趣退走。當然,在劉徵的心中還有另一個念頭升起,這個念頭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年的劉徵也是礙於時局,無法將廣袤數千裡的大漠南北納入大漢王朝治下,且匈奴單于劉豹對自己殲滅鮮卑異族還算是出了一分力,卸磨殺驢終歸是不道義的事情,更何況大漢王朝周邊並不只有一個匈奴。因此,劉徵在消滅了鮮卑之後,還是選擇的安撫

匈奴,只是不許匈奴輕易南下,以此顯示大漢的恩威。 wωω★ TтkΛ n★ ℃ O

然而現在的情況讓劉徵不得不重新思考,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如果劉靖的真的與曹操勾結在了一起,意圖背叛自己,那麼這一次該如何對待這羣匈奴人呢?

正當劉徵在長安思索着各種可能,以及預想着各種對策方略之時,兩路消息幾乎是同時傳回了長安城!

大殿之上,劉徵正襟端坐,但看來人申請,顯然送來的不像是好消息!

“啓稟陛下,接幷州急報,別駕袁徽……”來人慾言又止。

“袁徽怎麼了?”劉徵凝眉問道。

“袁別駕……命喪雁門馬邑!據報,乃是匈奴人下的手!”來人滿面憤恨之色,顯然是痛恨匈奴人的殘暴。

兩軍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更何況是匈奴人殺的還是我大漢上使!這就是惡毒的背叛,公然的挑釁!

大殿之上,一衆文武聽到這個消息,一時盡皆憤怒起來!

“天殺的匈奴狗!竟敢殺我大漢使臣,是可忍孰不可忍!”

“匈奴逞兇,無視天漢,此等惡行,甚於鮮卑!”

……

很快,大殿之上咒罵之聲便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太中大夫邴原出列奏請道:“匈奴單于劉豹,深受陛下恩澤,如今卻忘恩負義,如此卑劣行徑,請陛下即刻發兵剿之!不殺劉豹不足以立天威!不滅匈奴不足以平民憤!”

“臣附議!請陛下即刻發兵!”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時間,羣臣附議者不可勝數,然而奇怪的是附議的基本都是文臣,至於如趙雲、馬超,包括沮授等人卻都沒有出聲。

其實這也不難解釋,如邴原、許靖之流,他們眼裡看到的一切跟軍中將領們看到的並不一樣,他們看到的只是匈奴人的挑釁和背叛,“臉面”重於一切。

然而在此紛爭之世,需要考慮的事情遠遠不止這些。

當然,沮授、趙雲、馬超等人沒有出聲,並不代表他們不贊同給匈奴人教訓,只是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眼前這位從血與火中歷練出來的君主定然已經有了對策。

作爲武官,需要的只是聽從命令,嚴格執行,至於其他,並不重要。

幷州的情況剛剛說完,繞道去往漠北王庭的密使也來到了殿外,謁者上前稟奏,劉徵即令密使上殿回話。

“匈奴王庭情形如何?”劉徵問道。

密使顯然是旅途奔波勞累,急着趕路,走上殿來時還有些一瘸一拐,這就是騎馬太久的症狀。“回稟陛下,不出陛下所料,匈奴大單于劉豹果然被幽禁在漠北王庭,微臣探知,匈奴各部首領,大多選擇了支持左谷蠡王劉靖,眼下劉豹已經無計可施!匈奴之事,盡決

於谷蠡王劉靖!”

殿上衆人聞聽此消息,又被震驚了一回,剛纔還言辭激烈的奏請要殺劉豹以立天威,現在突然說眼下的事情並非劉豹之意,衆人不免有些怔住了。

劉徵卻是心下了然,其實劉徵在就已經想到了這一切,現在消息傳了回來,只是印證了劉徵心中的猜想罷了。並北之事,匈奴單于劉豹參沒參與,事情便有兩種不同的應對方式。真要與全部匈奴人開戰,這絕不是劉徵想看到的局面。雖說當年屠滅鮮卑時,所剩的匈奴人全部加起來也不過數萬,可是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這十餘年間,重新聚攏起來的匈奴和長大成人的匈奴恐怕已經不下二三十萬。要知道遊牧民族可是全民皆兵的!劉徵粗略估算,眼下的匈奴人所有兵力加在一起,恐怕至少也有六七萬。雖然盤踞在幷州北部的匈奴不過二三萬,但劉靖既然決意反漢,自然早就做好了準備。以匈人的行軍速度,要想

集結兵力,那也不過是十天八天的事情。要殺盡匈奴並非易事,當年剿滅鮮卑人,劉徵是齊集了五路兵馬,歷時一年有餘,且是在沒有身後顧慮的情況下才完成的。如今的劉徵實力雖然強於當年,但顧慮卻也遠

甚於當年,這是劉徵不能放手大殺匈奴的最大制約。

大殿之上,所有人看向劉徵,等待着劉徵發話!現在情勢已經十分明朗,消息也已經得到了確認,就看這位身經百戰的君王,做出怎樣的決定了!“傳朕命令!命徐晃率軍三萬,北出上郡,即刻出擊匈奴,直搗並北匈奴!傳令河東龐統、郭淮,太原郭縕、楊嶽,弘農徐庶、張郃,加強戒備,曹軍若有異動,加急送報

長安!張遼、張任兩部兵馬隨時準備馳援!趙雲、馬超、樸胡,留守長安,隨時聽朕調遣!”從劉徵的命令看來,出擊匈奴事小,防範曹操事大!

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石神弓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東兵威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俘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異變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七十九章 劉豹求見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九百七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五百七十三章 計絕歸路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四百六十八章 何須來日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七十二章 驍將解圍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三百六十八章 四俊一堂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
第一千零一十章 西入蜀中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二百三十七章 糜竺報信第五百三十一章 先勝後敗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九百一十五章 何喜之有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石神弓第一千零九十章 周瑜起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漢王藥方第六百一十一章 江東兵威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兩眼放光第二百九十一章 計通江東第三百八十一章 奉孝遺願第一百四十二章 君命不受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天子禮遇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風鈴渡口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廣成會兵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章 似可圖之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換俘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曹植回鄴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三百一十章 天象異變第一百零五章 兵分四路第九百二十三章 賊巢已端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勝負之辨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一世惡名第六百六十七章 成都尚書第七百七十章 叛軍俱滅第六百六十八章 考問龐統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板楯出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本來同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襄陽高才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山遇伏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水火併用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夜會魯肅第六百六十二章 追殺黃蓋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勸和第七十九章 劉豹求見第八百五十四章 拉人入夥第六百六十四章 入主夷陵第九百七十七章 陽奉陰違第三百五十六章 周羣解難第五百七十三章 計絕歸路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火攻井陘第六百七十六章 水中捉鱉第四百八十七章 進據武都第八百六十三章 母子之情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四百七十一章 荊州決策第二十五章 王司徒情危媚董卓第九百三十八章 太守孫翊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公明退兵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七百一十七章 異想天開第四百五十八章 哲人其萎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萊義士第四百六十八章 何須來日第二十九章 劉徵兵臨長安第七百六十六章 劉闡脫身第九十四章 驍騎將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周瑜吐血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心事重重第一百一十九章 宗正劉虞第六百九十六章 二虎相爭第八百四十三章 周旋諸部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陸左都督第七十二章 驍將解圍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急召曹仁第六百七十五章 秋汛如期第三百六十八章 四俊一堂第二百章 外科手術第四百四十七章 益州易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忘戰必危第四百九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八十五章 喜憂參半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司馬坦誠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接受提議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三十五章 荀彧諫言用賈徐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問計賈詡第四百六十一章 冒險南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三百零三章 設崇醫館第七百九十一章 蠻兵復來第四百三十四章 劍門之怒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孤膽陸遜第七百零九章 五重煙幕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三百九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