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靈石津徐榮敗陣

侯成被劉徵一把大火燒的措手不及,五千人馬丟盔棄甲逃離了高壁嶺。整個高壁嶺,侯成靜心築成的營寨,全都做了劉徵大火的原料。

大火整整燒了一夜,到清晨時分才熄滅,整個高壁嶺已經變成了光禿禿的一片,連一根木頭都看不到了。只有地上堆起的灰燼,顯示這裡原來是一處營寨。

衆將士跟着劉徵來到高壁嶺,全都看的目瞪口呆。

“大將軍真是神了!我怎麼就沒有想到用火攻呢?”高順說道。

一旁的張任則說道:“高將軍就算是想到了火攻,只怕也不知道該如何執行吧!這把火燒的可有點蹊蹺,屬下不解,還請大將軍賜教。”

確實,即便是想到了火攻,也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侯成營寨連綿數道,正面放火根本就燒不到侯成。不過巧在劉徵畢竟具有現代的地理學識,而賈詡則熟習天時變化,所以只有他們兩個人想到辦法。

高壁嶺的地形,是典型的山谷地形,而山谷地形有一個特點便是晝夜風向相反。由於熱力差異,白天風會從山谷吹向山頂,這叫“穀風”。而晚上,山頂空氣率先冷卻下沉,於是形成了從山頂吹響山谷的“山風”,二者合稱“山谷風”。

劉徵正是熟知這一點,才令人趁着夜晚不容易被人發現,出其不意,從山頂縱火。只用了不到百人,一夜時間,一把大火便燒了牛輔、李儒以爲的險要關隘。

劉徵耐心的把山谷風的特點一一說與衆將聽,衆人聽完無不歎服。兵者,山林澤谷、風雨雪霧,無不在考量之中。

侯成雖然把營寨扎的牢固穩當,然而終究不識天時變化,呂布前腳剛走,沒想到自己也被劉徵一把火燒的七葷八素。

屯兵靈石津的張繡從來沒有見過這樣一種奇景。

數千兵馬,蓬頭垢面,衣衫不整。有的臉上烏漆抹黑,有的頭髮都燒焦了,就像是一羣挖煤的一樣。而這羣人的主帥侯成,竟然穿着一身白褂,儼然是剛從牀榻上起來一般。張繡自屯駐靈石津,一直都是衣不卸甲,劍不離身。而這侯成的心是大到什麼程度,還能舒舒服服的脫了衣服睡覺?或者是他對於自己的防守有多大的信心?

張繡留下了侯成軍中還能夠戰鬥的,其他人則都讓侯成帶着回晉陽去了。

這劉徵到底是個什麼人?這樣的險關要塞,竟然都被他輕易攻破。張繡神情變得嚴肅起來,兩條眉毛都擰到了一起。

靈石津,是汾水中游的一個渡口。靈石津一側靠山,一側靠水。身後有古川口,古川口後則是古川城。古川城是從永安到介休中間的一座小城,而靈石津則是古川城的戰略要地。如果劉徵要屯兵古川城,那麼靈石津將會是最好的補給站。

劉徵率軍不費吹灰之力便過了高壁嶺,大軍綿延山間二三十里,始終不得伸展。於是,劉徵便令徐榮爲先鋒,李樂爲副將,前去靈石津探探張繡虛實。

說到張繡,很多人從各種演義、小說、評話中瞭解到的是此人號稱“北地槍王”。而事實上,張繡確實是個槍將,而且槍法確實出奇的高超。

但是,所謂的張繡是童淵的入室弟子,是張任、趙雲的師兄,那就純粹只是小說而已了。事實上,張繡是涼州武威人,張任是益州蜀中人,而趙雲則是常山真定人,三人基本上不可能有交集,更別談師從同一個師父了。童淵純粹只是後來塑造的一個人物。

後人把張任、張繡附會到一起,大概是因爲他們都姓張吧!而給張繡“北地槍王”的稱號,其實也只是爲了凸顯趙雲而已。不過,另一個角度也說明,這張繡確實槍法出衆,武藝超羣。

徐榮曾在洛陽見過張繡,那時候張繡還是跟在叔父張濟身邊的一個年紀輕輕的小將軍,而如今也成了鎮守一地的統兵將領了。

張繡見來敵是徐榮,不禁想起自己叔父慘死回溪谷之事,不過張繡還是恩怨分明的。張濟之死錯不在徐榮,而徐榮畢竟是與自己叔父同輩,於是張繡語氣客氣的說道:

“徐將軍!別來無恙啊!當初我叔父與你共事,也算是有些交情。張繡這邊有禮了!”張繡拱手行禮道。

徐榮對張繡還是頗有好感的,畢竟像張繡這樣的年輕勇將並不多見。而且張繡爲人爽直,有仇必報,也算是光明磊落。

“原來是張賢侄,你也是一少年英豪!何不棄暗投明,歸順朝廷?卻在這裡阻我正義之師?”徐榮對張繡說道。

張繡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對徐榮說道:“我聽說朱儁當了太尉,徐將軍這話難道是要張繡與殺我叔父的仇人同朝爲官不成?張繡雖然不才,卻也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男兒生在世間,若棄仇不報,還要與仇敵列於同一屋檐之下,那張繡有何顏面,面對祖宗?”

“賢侄此話不妥,君臣父子,同爲一體。你既然事叔父至厚,卻不願事天子,豈不謬乎?且你叔父大軍敗於朱儁,並非是朱儁定要殺你叔父,情勢如此,天命使然,這如何可把朱儁一人視爲仇敵?況且,以私仇廢公事,智者不爲。賢侄前途尚遠,不可糊塗!”徐榮說道。

徐榮的話並不能說動張繡。在張繡眼裡,沒有所謂正義與不正義。在張繡的心裡,好男兒當然要快意恩仇。這也不能說是錯誤的想法,不過是看從哪個角度來說而已。

“徐將軍不用再說了!我張繡認定的事情,不會更改!你就放馬過來吧!我既然駐守此地,便斷然要完成軍令。”張繡說道。

徐榮見張繡如此,於是對身邊的李樂說道:“李司馬爲我掠陣!”當即持槍帶着一隊人馬衝殺過去。張繡見狀也領軍拍馬上前交戰。

徐榮接住張繡,二人騎對騎,槍對槍,戰將起來。徐榮也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然而槍法上,畢竟不比張繡。那張繡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氣力顯然勝於徐榮。

好在是兩軍廝殺,二人除了交手,還需時不時的應對左右,而徐榮人馬多於張繡,這讓徐榮得以支撐更久。但見那張繡,一杆虎頭金槍,左右應對自如。所謂沾者死,觸者亡,用來形容張繡的槍法,絲毫不過分。

兩軍廝殺一陣,張繡漸漸佔據了上風,雙方互有傷亡,不過明顯張繡一方氣勢更盛,傷亡更少。李樂見情勢不好,趕緊鳴金收兵。徐榮聽得號令,拔馬便回。爲防有詐,張繡也不追趕,收兵回陣。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終於絕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曹劉再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城下交鋒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三百八十章 許都之會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還治其身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周魯合兵第九百八十一章 東南大盛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急撤張飛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獄中說客第五百零九章 馬岱穩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發喪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六百一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四百五十一章 諸王之制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強自作樂第一百五十一章 引虎攻狼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諸王之制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六百九十三章 猇亭夜談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九百五十八章 沮授再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二百三十四章 兩線告急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胡綜覆命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七百九十八章 偷出中計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一百三十章 劉虞再使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三百八十二章 遙祭英才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無顏殘喘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天不假年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終於絕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攆走邴原第一百二十六章 公孫檄文第二百零五章 合縱之計第四百二十四章 攻下涪城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六百五十六章 拒受糧草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二百一十一章 袁術軍滅第五百七十八章 退出關中第五百一十二章 君其安乎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天意難違第十五章 張任二楊來奔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曹劉再會第一百一十一章 騫曼蔡琰第四百九十章 否決夜渡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城下交鋒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備求情第三百八十章 許都之會第四百七十三章 決意南下第六百五十七章 決議出兵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長安稱帝第二百零三 彭城糜芳第四百七十二章 金氏父子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知進知退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吳母訓兒第五百零三章 無奈出手第九百九十章 張飛不忿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還治其身第四百五十章 罪在己身第八百八十六章 追與不追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格殺勿論第二百五十一章 賈逵效命第四百三十章 兵勢大漲第二百四十章 再遇故人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周魯合兵第九百八十一章 東南大盛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急撤張飛第八十章 郭嘉設謀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再殺一場第一百章 賈詡說張第一千零八章 劉徵收將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獄中說客第五百零九章 馬岱穩重第三百四十六章 情到深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退出南郡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秘不發喪第五百章 厚愛之由第六百一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七百五十九章 雒城密道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道義何在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厚賞樂進第四百五十一章 諸王之制第九百七十四章 示以不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強自作樂第一百五十一章 引虎攻狼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表示決心第四百五十一章 諸王之制第六十七章 潁川三才第六百三十四章 心狠如斯第十八章 西城獻策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七百四十三章 馬忠故事第五百五十章 虛則實之第六百九十三章 猇亭夜談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決定轉移第四百三十六章 成都之誤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董蒙之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七百六十七章 新都內訌第九百五十八章 沮授再請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魯肅告病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張遼沒走第二百三十四章 兩線告急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胡綜覆命第四百六十四章 棋逢敵手第三百六十五章 臥龍鳳雛第十一章 漢中規劃第四百六十二章 各有心思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毫無長進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發配濡須第六百六十九章 不許徐庶第七百九十八章 偷出中計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援軍終至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敗宋建第一百三十章 劉虞再使第七十六章 大破於毒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漢王賀禮第八百九十三章 馬超心思第三百八十二章 遙祭英才第十九章 王允的夢第一千三百章 龍馭賓天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張郃圈套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魏諷出使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