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或喜或憂

將諸侍從之職獨立出來,劉徵無疑是想形成一個類似“中書省”和“門下省”的結合機構,主要是負責出謀劃策和關通中外,或者就叫做“顧問團”、“智庫”之類的也可以。

第四條,省三卿、黃門中宮諸職,以淘汰冗官冗員。

由於設置了戶部尚書,所以九卿中的大司農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罷置。

宗正掌序錄王國嫡庶之次及諸宗室親屬遠近,這是朝廷才應該用的,劉徵這裡並不需要,因此不置。

衛尉掌宮門衛士,宮中徼循事,而這一職責已經被趙雲統領的中軍給負責了,因此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且劉徵根本就不需要建“漢王宮”,也沒有那麼多人需要保護,無非就是一個馬雲祿和和劉蓉。

既然不會大興土木見漢王宮,也沒有那麼多老婆,那麼有一種人肯定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那就是宦官!

諸如小黃門、中黃門、中宮僕、中宮謁者這些宦官職位一概去除不用。

這些舉措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削減不必要的職位和官員,而且對於提高行政效率也極有好處。

第五條很簡單,那就是凡是與上述四條相沖突的,全部都要省去。其餘官職則跟朝廷一樣。

蜀中衆人,劉徵都依據其名望、功勞大小一一授任了相應的職位。

周舒爲太常;許靖爲太僕;王商爲大鴻臚;王謀爲少府;黃權爲光祿勳;張鬆爲廷尉。此爲六卿。

來敏、孟光、胡潛、許慈考典有功,且學問都很好,因此全部被任爲博士,來敏爲博士祭酒。

而秦宓、王累、王甫、杜瓊等依次被授任爲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

張遼臨去漢中之前,沒有忘記向劉徵推薦綿竹令費詩,因此費詩也被徵召任謁者僕射。

還有成都令董和,因爲政聲不錯,也被劉徵召入王府,任議郎。

其餘原蜀中諸人也都被分別任爲郡縣各級官員不等。

劉徵的政治改革實際上是將官員們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可以稱之爲“決事機構”。主要由以荀彧爲首的尚書檯,以周羣爲首的諸侍從爲主,當然,最後拍板的還是劉徵。

第二個部分可以稱之爲“參事機構”。主要就是太常、光祿勳、大鴻臚、太僕、廷尉、少府六卿及其屬官。

第三個部分可以稱之爲“執事機構”。基本上就是在尚書檯五部尚書及侍郎、令史,還有就是各州、郡、縣官員。

毫無疑問,劉徵這樣的改革將原本已經逐漸混亂的官制調整的非常清晰。

但是也有一個問題,原本屬於三公九卿的部分,現在已經幾乎完全被劉徵剝離出治政核心!

可是事實就是這樣!自從漢武帝分中、外朝之後,三公九卿的職位就越來越雞肋。劉徵不過是推了最後一把,如果不是因爲不好安置這些人,劉徵甚至還要裁撤更多的官職。

這些新的舉措,荀彧、陳羣等人自然是欣喜。

然而新法一出,許靖等人心裡可就不痛快了!

“漢王這是何意啊?”許靖問王商道。

王謀面有憂色的對許靖說道:“漢王之舉,頗異於祖宗法制,吾恐國政日非啊!”

王謀還是素有賢名,但是由於年紀大了,難免有些因循守舊。本來是復故制,但是劉徵卻在這個故制之上加以了改造,而且改動還不小。

許靖的心思稍有些不同,主要是失落感太大的,本來以爲自己收到漢王如此禮遇,這一次一定能夠聲名大顯執羣臣之牛耳,但是卻沒有想到事情並沒有按照自己預想的方向走。

“漢王氣盛,行事頗異於人,有時也怕過激,難免是衆人心生怨言哪!”許靖長嘆了一口氣道。

就在許靖與王謀座談的時候,僕人來報,廷尉張鬆來訪。

王謀聽到張鬆來訪,臉色頓時就變得很難看。

“此人首鼠兩端,毫無信義,許太僕還是不要見了吧!”王謀對於張鬆自然是沒有好評價。

而這也正是張鬆目前的最大的困境,他本以爲自己投靠了漢王,一定能夠得到重用,畢竟他功勞可是不小!

但是事實卻是完全不在張鬆的預想結果裡面。漢王自起兵之後便將其留在了漢中,並沒有讓其隨軍效命,幾乎是將他晾在一旁。

非但如此,漢王手下的羣臣也跟張鬆保持着一定的距離,哪怕張鬆主動再三去拜訪衆人,也絲毫沒有拉進自己與他們的關係。

現在劉徵得到了益州,雖然給了張鬆廷尉的位子,也算是位至公卿,可是張鬆的日子卻越發難過起來。在這成都,張鬆走不進漢王嫡系之中,而且也不爲劉璋舊部所容,可以說張鬆現在就是個孤家寡人。

想來想去,也只有許靖等一班剛被漢王提拔、禮遇、任用的人可以交往。

許靖之前跟張鬆還是有來往的,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不快,因此面對王謀的提議,許靖卻是不好答應。

“少府言重了!張鬆畢竟身爲廷尉,你我還需與他同朝爲官,老朽豈有閉門拒客的道理?還是見一見吧!”許靖老滑頭道。

王謀聽到這話,不禁冷哼了一聲,說道:“此等小人,實羞與其爲伍!太僕既然要見,王某先走一步了!”說罷便起身辭別了許靖,徑往門口走去。

張鬆瞧見王謀陰沉着臉出來,趕忙躬身行禮,然而王謀確實目無所見,兀自乘車離去。

許靖看見了張鬆,於是拱手說道:“廷尉光臨寒舍,不勝榮幸之至!請!”許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張鬆趕緊回禮,於是便隨許靖一同入內列坐。

“文休先生榮任太僕,鬆特來相賀!”張鬆笑呵呵的對許靖說道。

許靖自然也是笑呵呵的回話:“同賀!同賀!漢王得蜀,永年功莫大焉!想必定入漢王腹心,將來更不可限量啊!”

說到此處,張鬆臉上表情便開始有些僵硬起來,接着笑容也沒有了,反而是有些唉聲嘆氣。

許靖看到張鬆模樣,於是問道:“永年莫非有心事?緣何不喜?”

張鬆神情怪異的對許靖說道:“先生想必知道鬆之心事,不知先生如何看待?”

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收押二公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虎豹精騎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四百九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第四百零六章 死且壯矣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六十九章 虢亭追車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一百零二章 再論禍福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九百五十二章 深不可測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孫權探病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計取小勝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九百八十四章 凌操冒進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九十三章 百鳥朝鳳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愛屋及烏
第六百零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五十三章 二使交鋒第八百六十八章 兵敗山倒第六百二十三章 吳巨效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得兵下邳第八百六十二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一十七章 漢王下馬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孔明之憂第五百八十七章 楊秋讓道第五百四十五章 蘇郭見王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龐統出山第五百五十八章 三騎來助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收押二公第一百零六章 李儒薦道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六十四章 家破人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你死我亡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讓出江夏第七百六十三章 二賊潰滅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一百五十三章 驅虎猛將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性命無憂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城池談判第一千零五章 平而治之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虎豹精騎第八十一章 落井下石第九百五十九章 漢王惜才第一百二十章 荊州反應第四百九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仲達論主第四百零六章 死且壯矣第三百一十七章 空無一物第二百七十九章 釋放降卒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議殺司馬第九百五十五章 錯看孫權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勝負得失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六十一章 劉徵火燒高壁嶺第六十九章 虢亭追車第一百六十九章 長安來使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張嶷來報第一百四十七章 漁翁得利第四百零五章 板楯勇士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執意上報第五百四十二章 輕鬆易主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轘轅告急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一百零二章 再論禍福第七百二十六章 三營起兵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南陽報危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關羽病了第六百二十四章 黃忠駐防第二百九十九章 漢王勸農第七百五十一章 節操全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九百九十九章 上駟取勝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之圍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誰的意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招降趙衢第二百八十八章 漢中理政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荊士散盡第一百四十章 白登之圍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修之計第九百六十五章 錦帆截江第六百五十章 仇人見面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張繡戰死第五十三章 敲袁紹竹槓第九百五十二章 深不可測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孫權探病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計取小勝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八角伏兵第六百九十九章 衆論洶洶第六百零四章 二子交鋒第九百九十二章 孫權大怒第五十六章 違令受罰第六百二十八章 隆中再會第二百零二章 二曹追擊第五百五十五章 縱敵之由第九百八十四章 凌操冒進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于禁被擒第七百八十二章 妻妾初見第八百四十五章 復定邛都第七百七十一章 許靖上表第四十四章 劉琦出奔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虎將破關第九百四十三章 步步逼問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七十五章 進入漢中第四百零四章 有進無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說服徐箕第四百三十五章 綿竹之辯第八百三十七章 隗渠猖狂第五百九十六章 問罪馬超第六百七十四章 升帳點兵第九十三章 百鳥朝鳳第三百五十二章 馬韓表態第三百二十一章 突襲墊江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子龍出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愛屋及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