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死谷之戰

帝十望着葫蘆谷,不由得冷冷笑了笑,這些人似乎很笨,竟然會退入這樣一個死谷中。

“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帝放悄聲問道。

“他們這只是在自尋死路,你領二十人上谷頂,自四面向谷中放射火箭,我要讓這羣人變成烤豬,也只有這樣的笨人才會做這種笨事!”帝十殺意凜然地道。

帝放一聽大喜,這確實是一條毒計,此刻已是冬天,草木皆枯,天乾物燥,只要向谷中投上幾堆火,這個葫蘆谷定會全部燃起來,想救都救不了。那時他們只要守住谷口,龍族戰士就惟有死路一條,如此看來,龍族戰士確實慌不擇路了,否則的話,斷然不會盲目地進入這樣一個死谷。

當然,如果龍族戰士不逃入葫蘆谷的話,也難逃過快鹿騎的追殺,以快鹿騎來去如風的速度,即使是龍族戰士的速度再陝,也是難逃厄運,這是肯定的。

因此,也不能說是玄計的決策錯誤。

帝十親自執弓守在葫蘆谷口百步之處,這一個距離,絕對可以拿谷口的活物作爲箭靶。只要龍族戰士受不了谷中的高熱而奔出的話,便將成爲箭靶,惟有死路一條。

谷口相候的,自不只是帝十一人,還有九黎族的數百戰士。

每個人的神情都極爲肅穆,戰雲彷彿在這片天空之上瀰漫出一層沉重的死氣。天空中的陽光本極爲明媚,但是在這層死氣的相襯之下,反而顯得有些悽慘而陰森。

******************************************

刑天部和葷育部的人也大怒,竟然有人在這種關鍵的時候去投奔有熊,這對軍心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這怎不讓刑天震怒?

魔奴也大爲震怒,他們在與少昊拼死拼活,可有些人卻只顧自身的利益,去有熊謀求生路,這簡直像是給了他一記悶棍。

有人去投有熊的消息如插上了翅膀一樣,很快傳遍了每一個鬼方人的耳朵,就像當初那羣戰俘無恙地自有熊歸返的消息一樣,被人越傳越神。

什麼有熊派人在邊境十里相迎呀,什麼有熊的太陽親自來接呀,什麼軒轅給這些投奔的人發放冬衣呀……等等消息,傳得不亦樂乎,而且每一種傳說都似乎是說有熊極爲親切,極爲熱情,彷彿這世上惟有有熊纔是天堂一般,一個個都把有熊人傳得好得不能再好。

而有熊族的戰士在熊城遠處與東夷展開了幾戰,這是鬼方人盡皆知的,許多知情的人都明白這是有熊在接應投降的人,幫助他們阻擋東夷的追殺。

刑天簡直是氣壞了,但他無法控制族人浮動的心緒,這些人也都向往起有熊來,許多人也甚至起了欲投靠有熊的念頭。與其在這裡沒完沒了地苦戰,倒不如去投靠有熊,求得平安與和平。

魔奴對有熊那自是恨之入骨,對天魔羅修絕,他是絕對的忠心,而軒轅竟耍詭計殺了天魔,他自是將軒轅視爲大仇人。可是他知道,軒轅此刻可不是好惹的,憑他們的實力根本就不是人家有熊的對手,連天魔都大敗於軒轅之手,他則更不用說了。因此,他並沒有想去報仇的念頭,但是他的許多族人竟然投降於有熊,服於軒轅的手下,這怎叫他不怒?怎叫他不惱?

刑天知道這樣下去的話絕對不行,因此,他不得不緊急召開一個會議。

這次會議,幾乎聚齊了刑天部、葷育部、土方部、沚曲部和血鬼部的所有重要人物。

而昆夷諸部因都在太昊的緊逼之下,根本就不可能前來赴會。因此,刑天只好將那幾部放到一邊不去理會,先清理他們這幾部的內部情況。

魔奴無法不傷腦筋,惟有不住地激勵士氣,但是,他無法根除深種在鬼方子民內心深處的思想。因此,他只好硬下命令,誰若叛族,殺無赦!

刑天召集了所有自熊城歸返的戰俘,警告他們誰若再宣揚有熊的好處,定斬不赦,更不可以離開刑天部和葷育部。

一時之間,鬼方諸部人心惶惶,更有許多人敢怒不敢言,心生怨憤,尤其是那些自熊城歸返的戰俘,更是心生不滿,因爲刑天的這命令便等於是限制了他們的自由,想出刑天部和葷育部都不可以,這在熊城當戰俘之時都不會如此,怎叫他們不怨?但這命令乃是刑天所下,誰敢不遵?

天魔一去,鬼方便是刑天作主,因此刑天的命令就是最高的行爲標準。不過,當初迴歸的戰俘此時也只剩下一兩百人仍留在刑天部和葷育部,餘者要麼是其它部落的,要麼都已經領着家人降服於有熊,這對鬼方戰士的心理打擊極大。

*******************************************

昆夷部也聽聞了刑天所頒佈的命令,也聽說了關於有熊出兵接應降兵的消息。因此,他們本來猶豫的心都開始鬆動了,漸漸傾向於有熊。

畢竟,他們也向往安定,嚮往和平與幸福,此刻刑天部和葷育部無法照看他們,他們只好自謀生路,找尋自己的歸宿。降於太昊,那是不可能的,因爲彼此之間的仇怨已結得太深,而且,他們若是降於太昊的話,只能成爲伏羲氏的附庸,這是他們所不想發生的事情。而降於有熊,則可以得到平等地對待,甚至可以加入“華”聯盟。

事實上,關於軒轅所建起的部落聯盟的情況,早已傳遍了許許多多的地方,當然也瞞不了鬼方,何況那些戰俘更是傳遞訊息的使者,還爲有熊大肆宣揚了一番。因此,“華”聯盟則成了弱者的天堂、強者的樂園,一片和平與安靜的樂土自是戰亂中人們所向往的。

昆夷部和嚴允部諸人自然也不例外,因此,他們決意降於有熊,但這卻是一件大事情。

這確實是一件大事情,這將關係到昆夷部、嚴允部、舌方部、林胡部,甚至是山戎部這數千子民和戰士的安全,他們不得不慎重安排一切,不得不仔細地策劃和計算。他們可不像那些小部落,只有幾十人或二三百人,可以輕易地越過少昊或太昊佈下的防線。

因此,他們必須要熊城或是“華”聯盟作出一個讓他們感到心安的承諾,他們纔敢舉族行動。

經過數番思量和商討,他們終於派遣出使者前往熊城,讓熊城想出一個能夠確保他們族人安全的方法,他們纔會降服,而且熊城還得想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他們實在不想再去爲鬼方這個爛攤子承擔罪孽了,更不想與刑天部、葷育部合作,只看眼下的局勢就可知道,所謂的合作關係已經名存實亡。刑天和魔奴似乎並沒有將他們幾部考慮進去,而且一東一西,相隔數百里,也難以聯繫上,這是一種悲衷,但也只有在悲袁的情況下才會做出最絕望的決定!

這也是一種賭博,究竟是贏還是輸,惟有聽天由命。

*******************************************

帝放剛爬上谷頂,突地一陣亂箭破空而至,如蝗雨般灑過。

帝放吃了一驚,他沒有料到,在谷頂竟然還會有人伏擊,一時之間,竟被殺得措手不及。

帝放還算了得,避過了這一劫,卻驚出了一身冷汗。與他同來的二十餘人,一時之間損失了十數人,這些冷箭確實是防不勝防。

帝放只好向谷外撤,他根本就不知道谷頂究竟埋伏了多少敵人,但他知道,以他這幾個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務。正當他欲退之時,驀地聽到葫蘆谷外一陣急促的蹄聲傳來,他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之時,已是喊殺聲四起。

帝放扭頭一看,只見一隊騎兵持槍背弓,見人就殺地衝入了他們所在的包圍圈,更殺入了他們的人陣之中。

這羣騎兵所乘之物非鹿非牛,卻是青一色的戰馬。

那膘壯的健馬,那修長的馬腿,揚起了一片囂亂的塵上。馬嘶之聲四起,鹿鳴、人叫、弦響……一切的一切,都變得極爲混亂。

帝放吃了一驚!

不僅僅是帝放吃了一驚,便連帝十也大大地吃了一驚,不知道這是自哪裡殺出的一隊如此裝備的騎兵。

這些人個個都是神箭手,射出兩輪箭雨之後,掛弓摘槍。

重槍長挑近刺,砸、劈、點、戳,只殺得九黎戰士人仰鹿翻。

快鹿騎迅速迎上,但是在這一隊鐵騎的衝擊之下,快鹿騎竟也潰散。在衝擊力之上,戰鹿較之戰馬,遜色不止一籌,雖然鹿角也是利刃,但馬兒的長嘶之聲幾乎讓鹿驚得不受控制。

戰馬的鐵蹄更是騰空踢踏,見人張嘴就咬,那種場面幾乎讓九黎戰士驚歎了,他們似乎從來都沒有見過如此陣仗。他們哪裡見過如此兇惡的座騎?簡直比野牛還要可怕。

“殺啊……”“殺……”帝十陣腳大亂之時,葫蘆谷中一陣大吼,玄計又領着那百餘龍族戰士大殺而出。

東夷一向以快鹿騎着稱,引快鹿騎爲傲,因爲他們的騎兵那所向無敵的攻勢足以讓東夷威震天下!可是他們今次卻遇上了一支比快鹿騎更爲可怕的騎兵。

快鹿騎在戰馬的衝擊之下,幾乎都是不受控制,哪裡還存在昔日“快”的優勢?簡直像是一場囂亂不堪的鬧劇。

帝十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的快鹿騎在對方的騎兵衝擊之下,竟是如此不堪一擊。在突然之間,他想起一件事,那便是當日帝五所領的三百快鹿騎在偷襲黃葉族一役之時,幾乎是全軍覆滅,只剩下帝五幾人被擒,後來帝五被換回,但是那一戰給東夷留下了一道陰影,所謂的陰影便是這些騎兵所留下的。

只是,那次的騎兵沒有今日這般多而已。

帝十也不清楚究竟來了多少敵騎,但在蹄聲、塵土、喊殺聲的掩映下,似乎這次來了很多敵騎,這才顯得到處都是。

東夷戰士本就陣腳被衝亂,而玄計又乘亂出動,內外夾擊,幾乎使這些人一個頭兩個大。在龍族戰士先聲奪人之下,哪裡還會有鬥志存在?

“撤!”帝十簡直想大哭一場,他居然又中了龍族的詭計,陷入了這樣一個絕境。

九黎戰士不得不撤,眼下敗勢已呈,迴天無力,因爲沒有人能夠抗拒這厲兵鐵騎的衝擊。儘管在兵戶上,九黎還佔了優勢,但是在聲勢和氣勢上,他們卻是相差太遠。

快鹿騎反而成了斷後的隊伍,帝十也是邊戰邊退,但快鹿騎根本就不可能完全阻攔得了所有戰馬的衝擊,因此,帝十仍免不了要遭受到騎兵的衝擊,這也正是九黎的苦處。

帝放諸人也被埋伏在谷頂的龍族戰士殺得連滾帶爬地逃下山谷……

龍族戰士合兵一處,一路追殺,快鹿騎死傷自是不用說。當然,快鹿騎上的九黎戰士也極爲精銳,幾乎纏住了大部分的龍族騎兵,儘管戰鹿沒有戰馬的優勢,但是快鹿騎的優勢卻是他們所經過的訓練比龍族騎兵更長,在鹿背上作戰的經驗也更好,對於兵刃的運用也更爲純熟。因此,龍族騎兵只是在剛開始一輪衝擊之下對快鹿騎影響很大,但在快鹿騎穩定下來之後,立時又組織還擊,一時雙方殺得難解難分,而這也爲帝十的撤走製造了極好的機會。

帝十惟有折返神堡,他明白,此次龍族戰士乃是有備而來,單這些可怕的騎兵便足以讓他心驚。

他想去神谷,但這一路之上五六十里,若再出現一支騎兵的話,他休想安全抵達。帝十不明白,何以龍族會出現這樣一支可怕的騎兵。

帝十必須返回神堡,然後再商量對策,更要儘可能地保存實力守護神堡,以防龍族連神堡也一併奪了過去,那九黎可就更痛苦了。

龍族戰士依然銜尾追殺,只不過由於有快鹿騎斷後,使得帝十的壓力減少了許多,但他也夠狼狽了,此刻身邊剩下的人不到兩百,加上那羣快鹿騎的戰士,也只有三百人左右。

這真是一種悲衰,出師未捷,便先折損了近兩百戰士,他實在是沒臉回去見風沙。當然,他必須回去,他不能成爲九黎的罪人!

眼看再有四里多路便可抵達神堡的範圍,突地自橫裡又殺出一隊騎兵。

蹄聲驚碎了林中的寂靜,也驚碎了帝十的心,抑或可以說是驚碎了每一個九黎戰士的心。

這裡竟然還伏有一支敵騎,帝十簡直想對着所有人大哭一場。

“殺……殺……”喊殺聲四起,箭雨兜頭向九黎戰士射到。

“希聿聿……”戰馬飛速穿越林間,根本就不給帝十返回神堡的機會。

這隊龍族戰士人人手操重刀和堅盾,一手刀斬,一手盾擋,簡直像是一陣無堅不摧的旋風,所過之處,九黎戰士猶如斬瓜切菜一般被斬倒一地。

帝十雖勇,但一人主力始終有限,而龍族戰士之中也有好手纏着他,幾匹戰馬在他身邊錯雜而攻。

帝十的長矛雖猛,卻也難以起到多大的作用。

這一路人馬正是苦心所領,苦心對帝十可謂深有了解,見到帝十那真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雖然他不是帝十的對手,但這一年多來的強化訓練,使他學得了不少高深武學,因此在帝十的面前也絕不怯場。而他的武功也足以抗拒帝十二十餘招,加上幾人聯手相擊,帝十一時也脫不開身。

九黎戰士卻是毫無鬥志,本就是隻求逃命,此刻再遇強敵哪能不慌?也有些人激起了拼死之志,那便是帝十的親衛,諸如帝放之類。不過,他們根本就不可能佔得了什麼便宜,因爲龍族戰士一擊之後立刻便移位而去,戰馬的速度何等之快,便像車輪似的,只殺得這羣人眼花繚亂。

龍族戰士此刻不僅佔了人數的優勢,更佔了鬥志的優勢,這一通大殺,直殺到神堡門口,對方僅餘十幾人被神堡內的戰士亂箭接應下退回神堡的谷地之中。

帝十也滿身是傷地敗回神堡,而帝放則戰死亂馬之中。

這支騎兵殺得帝十敗入神堡後,立刻調頭殺回,與另一支騎兵合併衝殺快鹿騎。

快鹿騎本身就已經損失慘重,哪裡還經得起這支新的生力軍的狂衝亂殺?只片刻間便潰敗四散而逃。

龍族騎兵也瘋狂追殺,這羣快鹿騎能夠倖存的僅十餘騎而已,而且這些人根本就無法返回神堡,因爲神堡之外仍有龍族戰士嚴加把守,他們只好慌不擇路地逃奔,有些則取道九黎本部的方向而去,那是他們惟一可以逃生的方向,也是惟一可以求得救兵的方向。

*******************************************

龍族戰士會兵神堡之外,幾乎讓沙風沙心痛得昏了過去。

神堡之中的九黎屬衆確實是人人驚惶,他們的戰士又一次慘敗,便連帝十也身受重傷。三百步卒、兩百快鹿騎,只有那麼一二十人逃回神堡,這與全軍覆滅又有什麼分別?怎能不讓風沙不心痛?

風沙不僅心痛,更是擔心,眼下神堡之中只有兩三百人,而龍族戰士卻有五六百人逼在谷口,大戰一觸即發,龍族戰士的進攻只是遲早的問題。而他,又將憑什麼抵擋龍族的大軍呢?

戈族竟然會有這般可怕的騎兵,竟能夠設下如此高妙的誘敵之計,這確實讓風沙吃驚,讓九黎人心驚。可是卻沒有人知道究竟是誰領着龍族戰士來犯,這確實是一種悲哀。

風沙不得不暗責自己的失策,對於行軍作戰來說,一點點的失算便將是滿盤皆輸的結果,而此刻,風沙嚐到了這枚苦果。

風沙不能不承認龍族之中確實是人才濟濟,竟然不在神堡外設伏,而是在遠處設下這兩支騎兵,而使得他們的戰士被誘出神堡,再加以伏擊,且還派出一支戰騎斷其歸路,如此作戰之法,確實是讓風沙意料不到,這也成了他們最致命的原因。

******************************************

葉皇大喜,神堡的援軍這一敗,幾平是斷了神谷的後援。至少,在短時間內,九黎本部的援兵還不能及時趕來,而這段時間,他卻要攻破神堡,而且要將神谷中的殘兵全部清理掉。

柔水領着六百餘人直接殺入了奴隸營,但是奴隸營之中並沒有東夷的兵卒,只有一羣殘弱的奴隸在那裡茫然不知所措。

這些殘弱的奴隸們皆無再戰的能力,顯然是白虎神將遺棄了他們,抑或可以說,這些人對於白虎神將而言,已經不再重要。

白虎神將沒有收到風沙的傳書,但是他自己卻已經想到了借用奴隸這一招。因此,他強行帶走了精壯的奴隸,要這些人爲他去打仗。

他並不像風沙所說的那樣,以利誘之,當然,這也是一種手段,作爲白虎神將來說,他也只能這麼做,因爲他根本就沒有什麼可以對這羣奴隸取到利誘的作用。

粟水帶出了這羣殘弱的奴隸,依然是善待這些人,她明白這些人雖然無戰鬥能力,但是這些人也是一種極有利的武器,那便是蛟龍所陳述的形式:這羣人雖對九黎或東夷人無用,但是對那羣奴隸卻極有效。

感情本就是一種武器,只不過那是一種無形的武器,它平時所取到的作用並未太過被人重視而已。而人性之中,最脆弱的便是感情。此時柔水便是要以這種武器去瓦解奴隸們,再激起他們的憤怒。

憤怒是一個人情緒之中最爲暴烈的一部分,它可以將一個人的潛力激發出來,而這種力量將會是白虎神將致命的東西。

葉皇知道,控制神谷根本就不再需要這麼多人,而他此刻的重點應該放在神堡之上。只有攻下了神堡之後,他纔有更多的把握擊敗九黎的全部實力。當然,葉皇還必須自共工氏和祝融氏調集更多的兵力,這一場仗,他一定要勝,而且還要勝得漂亮,方纔未負軒轅所託!

第二十章 大獲全勝第十三章 一統有熊第十一章 雪原受伏第十一章 勇者無懼第十二章 坦誠示愛第十三章 聯手拒敵第十八章 驚煞三擊第十七章 癡者無敵第七章 葉帝之劍第八章 城中風雲第二十章 重失聖物第十四章 創世祭司第八章 西行崆峒第十二章 坦誠示愛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七章 奇招挫敵第四章 兵退漠北第十三章 刀幻雲彩第十五章 返樸歸真第九章 羣起反抗第十二章 坦誠示愛第十六章 神門真跡第十九章 神弓射魔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十八章 神箭射王第十九章 聚陰滅魔第三章 鬼方祭司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十章 神廟主祭第八章 爾奸吾詐第十四章 設伏獵帝第二十章 舉國遷移第十一章 嬌雁依龍第十九章 凌空虛度第十二章 重情重義第三章 神門之秘第五章 和平共處第十三章 一統有熊第十三章 喚醒靈魂第一章 極樂神箭第四章 強存弱亡第十七章 癡者無敵第二十章 天定人爲第四章 突破死點第十章 四大魔將第十六章 羣狼困猿第二章 嬌女戲龍第十二章 出征高陽第八章 斧裂劍折第十四章 口舌之戰第四章 深入沼澤第十四章 怒箭阻敵第六章 崆峒求道第十八章 荒谷奇景第十九章 地火焚天第七章 天浪祭司第一章 姬水天劫第五章 意料之外第十四章 盤氏雙癡第四章 東夷三部第九章 廣成仙派第二章 理服衆老第九章 矛宗之主第十四章 重逢族人第六章 流放之王第七章 舉城齊悲第三章 神門之秘第十九章 聚陰滅魔第二十章 天人交合第六章 三敗俱傷第二十章 聖女叛變第十六章 初涉涿鹿第十八章 神力驅刀第一章 皇者之劍第二章 以牙還牙第二章 忠僕劍奴第十六章 蹄下勇士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三章 神門之秘第一章 背水一戰第十三章 自暴身分第三章 父子對立第十八章 雙神投魔第十五章 水族之神第二十章 強敵再現第四章 七竅聖鎖第十一章 勇者無懼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十七章 河洛圖書第十一章 威揚熊城第五章 馴馬大計第十九章 臨陣創招第十九章 魔神刑天第二十章 重失聖物第四章 突破死點第十三章 陣前求和第十章 奇異之體第十章 魔神刑天
第二十章 大獲全勝第十三章 一統有熊第十一章 雪原受伏第十一章 勇者無懼第十二章 坦誠示愛第十三章 聯手拒敵第十八章 驚煞三擊第十七章 癡者無敵第七章 葉帝之劍第八章 城中風雲第二十章 重失聖物第十四章 創世祭司第八章 西行崆峒第十二章 坦誠示愛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七章 奇招挫敵第四章 兵退漠北第十三章 刀幻雲彩第十五章 返樸歸真第九章 羣起反抗第十二章 坦誠示愛第十六章 神門真跡第十九章 神弓射魔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十八章 神箭射王第十九章 聚陰滅魔第三章 鬼方祭司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十章 神廟主祭第八章 爾奸吾詐第十四章 設伏獵帝第二十章 舉國遷移第十一章 嬌雁依龍第十九章 凌空虛度第十二章 重情重義第三章 神門之秘第五章 和平共處第十三章 一統有熊第十三章 喚醒靈魂第一章 極樂神箭第四章 強存弱亡第十七章 癡者無敵第二十章 天定人爲第四章 突破死點第十章 四大魔將第十六章 羣狼困猿第二章 嬌女戲龍第十二章 出征高陽第八章 斧裂劍折第十四章 口舌之戰第四章 深入沼澤第十四章 怒箭阻敵第六章 崆峒求道第十八章 荒谷奇景第十九章 地火焚天第七章 天浪祭司第一章 姬水天劫第五章 意料之外第十四章 盤氏雙癡第四章 東夷三部第九章 廣成仙派第二章 理服衆老第九章 矛宗之主第十四章 重逢族人第六章 流放之王第七章 舉城齊悲第三章 神門之秘第十九章 聚陰滅魔第二十章 天人交合第六章 三敗俱傷第二十章 聖女叛變第十六章 初涉涿鹿第十八章 神力驅刀第一章 皇者之劍第二章 以牙還牙第二章 忠僕劍奴第十六章 蹄下勇士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三章 神門之秘第一章 背水一戰第十三章 自暴身分第三章 父子對立第十八章 雙神投魔第十五章 水族之神第二十章 強敵再現第四章 七竅聖鎖第十一章 勇者無懼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十七章 河洛圖書第十一章 威揚熊城第五章 馴馬大計第十九章 臨陣創招第十九章 魔神刑天第二十章 重失聖物第四章 突破死點第十三章 陣前求和第十章 奇異之體第十章 魔神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