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退漠北

魔奴聞言一想,也確實是這樣,如果不棄城而走的話,這裡距有熊極近,他們的族人仍會不斷地去投降有熊,那他們的戰士哪還會有戰鬥力,豈不是惟有敗陣一途?如果他們退回極北絕域,等修整好了之後,他們可以再一次捲土重來!

“少昊不就是想得到葷育城嗎?而他得到葷育城還不是想便於對付有熊?我們就將這座空城借給少昊,讓他去與有熊大打一場好了!只要他們打起來了,我們或可坐收漁人之利,到時再重新奪回城堡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刑天又補充道。

衆人無不點頭,但是魔奴仍有些不捨地道:“我們何不請出始尊,只要有始尊出手,一切不都是迎刃而解嗎?”

刑天臉色一變,瞪了魔奴一眼。

魔奴吃了一驚,似乎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忙不再言語。

土計的臉色也微變,餘者皆顯得有些茫然,不知道魔奴在說些什麼。

刑天嘆了口氣道:“其實這也不能怪你,我本也有這個想法,但是誰又能夠喚醒大哥呢?除非有絕世殺氣相逼相誘,纔有可能激活大哥的感觀靈覺,而這絕世殺機又到哪裡去找呢?”

土計和魔奴也都色變,他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刑天竟然將這件事親口說了出來。突然之間,他們似乎明白了什麼似地道:“魔神想誘少昊去極北絕域?”

刑天這才露出了一絲澀然的笑容,點點頭道:“我只有用這個方法試一試了。”

魔奴大喜,土計卻將眉頭皺了起來,還有許多人不明白刑天和魔奴所說的是何人,因爲他們從未聽說過還有一個始尊存在於這個世間。

難道這個世上還會有比少昊更爲可怕的人?難道鬼方還有比刑天更厲害的人?魔神口中所說的大哥又是誰?絕世殺機又是什麼?許多人都有些迷糊,不明白這一切究竟代表着什麼。

*****************************************

當太昊發現昆城已是一座空城之時,昆夷諸部已經離開了昆城百里。

太昊大怒,這一日一夜間,他被有熊那一直只是晃來晃去沒有動靜的騎兵給絆住了心神,以至於忽略了對昆域的強力封鎖和監視,這纔會讓昆夷諸部如此多的人畜全部離城出走而仍不知曉。

當然,這與夜色有關,但是卻也不能否認這與有能兵力的干擾不無關係。

太昊下令緊追昆夷諸部衆人,他怎肯讓這一羣即將被征服的人就這樣離去呢?

太昊兵力一動,有熊族設於閃電河附近的戰士也全都動了,一時塵土高揚,蹄聲震天,即使是太昊也嚇了一跳,他根本就不知道有熊在閃電河設下了多少騎兵。

此刻太昊放眼一望,只見前方和左右兩方的塵土高高揚起,大有遮天避日之勢,單憑這聲勢,彷彿這三個方向都伏有數千騎兵一般,這怎不讓太昊大吃一驚?

太昊也有些惑然,有熊哪裡來的這如許之多的騎兵呢?儘管有熊的普通戰士極多,但作爲騎兵來說,有熊一向是弱項,可是此刻有熊竟然出動瞭如此之多的騎兵,確實讓他有些不解。

不過,太昊知道,他已經在有熊的包圍之中,如果有熊擁有如此之多的騎兵,確實可以將他身邊的戰士殺得一個不剩。儘管他自身的武功足以威懾天下,可是天魔羅修絕有前車之鑑,他也無法自信自己在有熊衆多高手的聯手搏殺之下,可以安然而去,因爲一人之力始終有限。

有熊族中的高手之多,太昊很明白,而且軒轅此人詭計多端,誰知道此人會設下什麼樣的毒計?在己方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太昊也不想蠻幹,這也是爲他身邊的人考慮。

無敵並不是打不破的神話,天魔羅修絕便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太昊珍惜自己的生命,他並不覺得自己會比天魔厲害多少。

無奈之下,太昊不是選擇還擊,而是後撤,他可不想再呆在有熊的埋伏圈之中,便只好眼睜睜看着昆夷諸部向東南而去,而他還要被逼往北方。

太昊對鳳妮確實心生恨意,他教出的好徒弟,在抓住時機之時,居然調頭來對付自己,這或許是一種報應。

最難過的還是伏朗,他知道,自己與鳳妮之間的關係,算是徹底地完了,所有的愛將都付之東流,而這一切竟是以如此一種方式結束,他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而這一切,究竟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呢?

太昊後悔,後悔自己所採取的策略不當,後悔自己在知道了攻打鬼方便會墜入軒轅的算計之後,仍受不住誘惑掉進這個陷阱之中,這簡直是一個深刻的諷刺。

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才深刻地感到軒轅的可怕,彷彿在當初便已看到了今日的結局一般,這確實讓太昊心寒。不僅如此,而且軒轅的計謀一環套一環,全都起着連鎖的效果。一步一步的,如果你陷入了其中的一步,就會身不由已地越陷越深,跟着軒轅所設的圈套一直走下去,而這種感覺纔是最爲可怕的。

太昊怎會不知道昆夷諸部如此傾城而動,便是去降服有熊?否則的話,有熊怎肯花如此多的兵力來相援相助?這確實是一種諷刺,壞人由太昊做了,可是太昊沒有在鬼方撈到一點好處,反而損兵折將,倒是在一邊看戲的有熊卻揀了個便宜,彷彿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爲給有熊作嫁裳,這確實是一種痛苦,但痛苦又能如何?

這個世界所講求的,便是實力,強者爲王,敗者爲寇,這就是真理,弱肉強食乃是這個洪荒之中最爲古老的法則。

太昊並不知道軒轅已經不在熊城之中,對於軒轅,便連太昊也有些心驚,他雖未與軒轅正面交過手,但是在這或明或暗的交鋒之中,他似乎處處受制於軒轅,而且正一步步陷入軒轅所設下的陷阱之中。

因此,對於軒轅,他竟生出了一種懼意。

當然,論武功,兩個軒轅也不足以令太昊生懼,但是軒轅卻是一個不以武功取勝的人,只憑他用兵的手段,便足以將強於他的敵人消滅,這纔是軒轅的可怕之處。

無奈之下,太昊只得領兵向北撤走,卻並沒有被有熊騎兵追襲,這讓太昊微微有些不解,他估計有熊可能只是想將昆夷諸部接走,並不想對他進行追擊。

而他撤向北方,有熊自然不會太過強逼。

太昊並不知道,有熊派到閃電河邊的只有一千騎而己,單憑這一千人怎麼可能追擊太昊?如果太昊知道有熊派至閃電河邊的兵力只有一千人,說不定會對有熊騎兵來個迎頭痛擊。以太昊此刻身邊的實力,要對付這一千騎兵並不是一件難事。

伯夷父此次所用的乃是疑兵之計,他在昨日將那一千騎兵分數批調至閃電河,與太昊的戰士隔河而奔。每批行過的戰馬尾後皆拖着樹枝之類的,所過之處,塵土飛揚。

在河對岸根本就看不清情況的太昊還以爲是一支強大的騎兵趕來。

太昊當時便隔河相望,卻發現這樣的塵土居然揚起五次,而且都是自不同角度揚起,絕不是同一支騎兵所造成。在不知情況之下,他以爲對方調來了五支強大的騎兵。因此,他根本就弄不清有熊究竟調集了多少騎兵趕來,在他的估計之中,至少也有四千餘騎,可事實卻非如此。但伯夷父這一招還真震住了太昊,使他的戰士不敢輕舉妄動,害怕遭襲,所以今日再見這三路塵土大起,他並不懷疑有熊伏下了數千騎兵,這才嚇得撤走。

太昊明知有熊不可能有這麼多騎兵,但是此刻的有熊外有陶唐氏和龍族的支持,誰能夠肯定,這些騎兵不是自陶唐氏或是龍族調來的呢?因此,太昊不敢賭,事實上,此次依然是伯夷父的惑敵之計。

太昊身邊有近兩千精銳戰士,也有數百騎兵,其力量確實不能小視,而且太昊又是不世高手,因此即使是昆夷諸部佔着人數的優勢,也依然無法與太昊相抗衡。

********************************************

刑天真的棄葷育城而去,他得到昆夷諸部降服有熊的消息後,更堅定了他不欲留在葷育城的決心。

一些鬼方子民先一步撤走,而刑天則留下來斷後。

少昊絕對不是好惹之人,而少昊那數千精兵更是讓鬼方頭大。單隻少昊手下的快鹿騎便足以讓刑天頭痛,這並不是虛談。

在平原之上,東夷的快鹿騎以來去如風的速度着稱,自然可以讓刑天損失慘重。

在與少昊交手之時,鬼方的衆高手傷殘不少,而更無一人是少昊的對手,刑天只好親自留下來與少昊對抗了。

魔奴比刑天先撤走一步,他是在族人撤離後不久,便即撤離了。不過,風魔騎卻是不能太早撤走的,那是刑天對付少昊快鹿騎惟一的籌碼。

少昊知道葷育人已經北撤之時,是刑天棄城連夜而去的時候。在夜色之中,少昊自然無法追逐,只好待天明這才追殺。

奪下了葷育城,卻好不辛苦,東夷的士卒損傷過千,鬼方的傷亡自然是更重。不過,能夠奪下葷育這座堅城也確實不錯。

葷育城中不能帶走的東西被燒掉了近半,留給少昊的並不多。

少昊便是看見葷育中起火,這才知道不妙,立時發令攻城,但此刻的葷育城,已只是一座空城而已,之中能夠搬走的東西大多數都搬走了。不過,因爲刑天不想驚動少昊,因此並未讓人將所有的東西都搬走,那樣行動更落利,更方便,也減少了許多被察覺和追及的可能性。

少昊得此城,心中也極是高興,以前所傷的士卒也算是值得。

葷育城建在有熊的北面,這也是一座難得的堅城。事實上鬼方便曾憑這一堅城與有熊相持了百餘年,因此這座城的裝備可算是極爲齊全,之中宮殿庭宇多不勝數,還有天魔羅修絕的行宮。

值得慶幸的是,城中的許多東西刑天來不及毀去,而留給了少昊,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足夠讓許多東夷人爲之心喜。

東夷的戰士進駐葷育城,頓讓葷育城煥然一新,儘管沒有子民,但城中的屋宇住起來,可比在野外營帳中舒服多了。

少昊知道刑天才走不久,只是一個夜晚應走不出多遠,因此,他仍要追擊刑天。

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他怎會不明白刑天部的人天生好戰,刑天此去終究會回來的,如果刑天再返回來自北面攻奪葷育城,而南面又有有熊軍相攻的話,他豈不是會兩頭受敵?因此,少昊絕不能夠讓刑天諸部逃逸而去。

少昊此次的目標也並不只是奪城,他更想征服刑天部,征服鬼方諸部,如此時不趁對方無堅城可依之時強迫,又更待何時?

東夷的快鹿騎本就擅於打追襲戰,因此少昊絕不會浪費快鹿騎的優點。

葷育城,由帝大親自把守,少昊則領着近兩千騎兵直追刑天。

******************************************

熊城又迎來了一個幾乎是前所未有的歡慶夜晚,數千鬼方子民和戰士前來相投,這確實是一件讓人無法不激動的場面。

這種場面只有軒轅大敗鬼方之後,返回熊城之時纔有過,只不過當時軒轅身受重傷,而無法與熊城子民共同歡慶。因此,那時的場面也要比今日的場面遜色一些。

當然,那日人們心中的歡喜比今日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熊城內外,無一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忘記了另一個不在熊城的人,那就是軒轅。

若是沒有軒轅,絕對不可能有今日這種歡慶場面的出現。

軒轅和鳳妮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被有熊子民歡呼着,一追又一遍地被有熊子民傳誦着,彷彿若不這樣,便無法表達有熊子民對軒轅和風妮的敬愛和擁戴。而在這種時刻,人們更是無法忘懷是這兩人給他們帶來的幸運。

鬼方的降卒和昆夷諸部的子民及戰士也無法不被這種場面所感染,於是跟着所有人一起瘋狂着,歡叫着,只有在這種場合之中,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軒轅和鳳妮在他們心中究竟佔了多少的分量。

鬼方的人和有熊的子民一樣,全都解除武裝,身上不帶刀劍及任何兵刃,便在熊城之外的平原之上徹夜狂歡。

熊城之中找不出如此寬闊而廣大的場地,以供這些人共同歡聚,因爲今夜至少有三萬多人歡聚一起,場面之浩大,幾乎讓人咋舌。

有熊的戰士皆全副武裝爲這個空前盛大的晚會把守,幾乎所有的戰士都動員了起來,在這種時候,保衛的職責便顯得更爲重要。

沒有一個戰士有怨言,他們似乎都明白,這是在爲誰辦事,都明白族人的歡樂纔是他們作爲一個戰士的真正意義。不可否認,有熊戰士的覺悟空前的好,一種民族的向心力讓他們的心緊緊地凝在一起,凝在軒轅和風妮的周圍。

十大聯城也派來了代表,八大寨也有代表,七大營和山海戰士也都有代表派來,但這些人並不帶刀劍兵刃入場,除非是表演節目。

鬼方人這纔算是真正見識了有熊的強大,見識了有熊子民的熱情和友善,本來存在的疑慮,在頃刻之間盡皆化爲烏有。

陶唐氏派來了代表,君子國派來了代表,龍族也派來了代表,各方人物皆是爲了歡迎鬼方諸部前來歸降,也是爲了歡迎鬼方諸部加入華聯盟。

這像是一種無上的殊榮,作爲鬼方諸部的降卒,無不感激,也同樣隨着羣情激奮的有熊於民高呼:軒轅萬歲,鳳妮萬歲。

鳳妮親臨了晚會的現場,只是軒轅有事未來,但是每個有熊子民依然將軒轅的名字與鳳妮的名字並列着一起高呼。

數萬人的呼聲同時響起,這種場面真是讓人熱血沸騰,數十里之外都可以清晰聽到。

聲音猶如海嘯山崩,巨雷滾動,每一個人都忘乎所以,讓自己迷失在這種聲音之中,感受着這永生難以忘懷的場面。

熊城內外,彷彿有着一種強大的能量在流動,在翻騰滾舞。

月色甚明,但沒有人再感受得到寒冷,一個個都感動得流淚,一個個如瘋如癡,如癲如醉,生命在這一刻也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這確實是一個讓人永遠都無法忘懷的夜晚,無論是有熊人還是鬼方人。

鬼方人知道自己沒有選擇錯,在這一刻他們發現,他們的決策是多麼的明智。他們這才知道,有能人的心地是多麼純樸善良,那包容之心是多麼的寬廣,足以讓他們每一個人感到汗顏,感到慚愧。

鬼方人的確感到了慚愧,感到了汗顏,因爲他們過去與有熊的戰爭。

每一個鬼方降服之人都誓死與有熊結爲永世之好,永遠與有熊共進退。

昆夷諸部的首領容身於羣情激奮的有熊人之中,都彷彿已經迷失了自己。他們更是誓死聽從熊城的調遣,忠於華聯盟,他們也真正地見識了,什麼才叫歡樂,什麼才叫萬衆歸心。

只看有熊子民這種團結的氣勢,只看他們對軒轅和鳳妮的擁戴,不難想象,惟有這樣的部落才能夠創造出真正的奇蹟!鬼方降奉這才明白爲什麼鬼方會在涿鹿之戰中落得慘敗,連天魔也在此役中戰死,這一切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

他們沒有理由不臣服,沒有理由不對有熊人生出敬畏之心,是以昆夷諸部皆不作二想地誓死臣服於有熊。這數百多年來的戰爭早已使他們厭倦了,也使他們更渴望和平與安定。而有熊的強大,則正好是他們最理想的歸宿,他們也堅信,只有擁有這一羣如此熱愛自己部落子民的領導者,才能夠真正地成爲天下最終的霸主。

第十五章 洪荒危機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三章 重戰故人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十八章 軍事天才第七章 人肉沙包第十六章 羣狼困猿第二十章 尾聲第二章 忠僕劍奴第十六章 速破神谷第十章 結界之秘第十章 聖女鳳妮第十一章 脫困而出第八章 鬼方魔騎第六章 劍鑿交鋒第十一章 霸意十足第八章 花蟆之王第十三章 大無上法第九章 神谷元老第十八章 雙神投魔第十六章 神門真跡第五章 含沙劍寒第一章 極樂神箭第十八章 痛失族王第七章 七彩花蟆第十一章 白虎神將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十章 神廟主祭第八章 黑白二虎第六章 水神之女第二十章 聖女叛變第十七章 敗中求勝第十章 魔神刑天第十四章 怒箭阻敵第二章 征戰天下第十四章 兄弟情深第二十章 天人交合第三章 虎王華虎第十三章 陣前求和第十八章 雙倍奉還第八章 墨潭奇獸第十五章 族門聖器第十章 御火無敵第二章 腿奇劍異第十八章 神力驅刀第十二章 出征高陽第十七章 創劍之祖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十三章 鬼技驚龍第一章 破封而出第十六章 各自爲利第二章 洪荒八神第十五章 霸意無限第十五章 紅顏真容第一章 背水一戰第十八章 軍事天才第十八章 神箭射王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六章 魔帝蚩尤第十五章 羣邪齊現第二章 先人遺蹟第十六章 劍道宗主第八章 刀擁靈魂第六章 論武風雲第三章 父子對立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十八章 奇族怪人第三章 虎王華虎第十二章 熊城風雲第一章 正面抗衡第十六章 劍道宗主第十八章 痛失族王第六章 天崩地裂內容介紹第十四章 設伏獵帝第十二章 奇功異技第十二章 技高一籌第十一章 白虎神將第十一章 兩情相悅第二十章 重失聖物第五章 刃下無情第十九章 涿鹿爭雄第十七章 犀渠兇獸第八章 爾奸吾詐第十七章 無畏之戰第六章 天崩地裂第十七章 無畏之戰第二章 嬌女戲龍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十五章 高手雲集第二章 腿奇劍異第七章 天浪祭司第十四章 奇攻敵城第四章 聖王初現第十章 結界之秘第十五章 高手雲集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八章 鬼方魔騎第十六章 蹄下勇士第十三章 一統有熊
第十五章 洪荒危機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三章 重戰故人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十八章 軍事天才第七章 人肉沙包第十六章 羣狼困猿第二十章 尾聲第二章 忠僕劍奴第十六章 速破神谷第十章 結界之秘第十章 聖女鳳妮第十一章 脫困而出第八章 鬼方魔騎第六章 劍鑿交鋒第十一章 霸意十足第八章 花蟆之王第十三章 大無上法第九章 神谷元老第十八章 雙神投魔第十六章 神門真跡第五章 含沙劍寒第一章 極樂神箭第十八章 痛失族王第七章 七彩花蟆第十一章 白虎神將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十章 神廟主祭第八章 黑白二虎第六章 水神之女第二十章 聖女叛變第十七章 敗中求勝第十章 魔神刑天第十四章 怒箭阻敵第二章 征戰天下第十四章 兄弟情深第二十章 天人交合第三章 虎王華虎第十三章 陣前求和第十八章 雙倍奉還第八章 墨潭奇獸第十五章 族門聖器第十章 御火無敵第二章 腿奇劍異第十八章 神力驅刀第十二章 出征高陽第十七章 創劍之祖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十三章 鬼技驚龍第一章 破封而出第十六章 各自爲利第二章 洪荒八神第十五章 霸意無限第十五章 紅顏真容第一章 背水一戰第十八章 軍事天才第十八章 神箭射王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六章 魔帝蚩尤第十五章 羣邪齊現第二章 先人遺蹟第十六章 劍道宗主第八章 刀擁靈魂第六章 論武風雲第三章 父子對立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十八章 奇族怪人第三章 虎王華虎第十二章 熊城風雲第一章 正面抗衡第十六章 劍道宗主第十八章 痛失族王第六章 天崩地裂內容介紹第十四章 設伏獵帝第十二章 奇功異技第十二章 技高一籌第十一章 白虎神將第十一章 兩情相悅第二十章 重失聖物第五章 刃下無情第十九章 涿鹿爭雄第十七章 犀渠兇獸第八章 爾奸吾詐第十七章 無畏之戰第六章 天崩地裂第十七章 無畏之戰第二章 嬌女戲龍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十五章 高手雲集第二章 腿奇劍異第七章 天浪祭司第十四章 奇攻敵城第四章 聖王初現第十章 結界之秘第十五章 高手雲集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八章 鬼方魔騎第十六章 蹄下勇士第十三章 一統有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