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和平共處

鳳妮並不曾將昆夷諸部當作降部,而是讓他們加入華聯盟,在有熊附近再重組自己的部落,並與有熊、君子國、龍族之間相互照應。有熊、陶唐諸部都爲昆夷諸部的安定出力,不僅僅調集人手去爲他們扎屋建寨,更爲他們送去糧食和種子,願意留在十大聯城之內也可以,有熊並不限制他們的自由。

昆夷諸部無不對有熊和陶唐感激涕零,他們確實沒有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得到如此關照,他們怎會不忠於華聯盟呢?

對於這一羣降服者的處理,乃是鳳妮與有熊權要人物經過仔細商討才作出的決定。

如果將昆夷諸部留在十大聯城之內接受控制的話,這將是一件很冒險的事。昆夷諸部與有熊之間的間隙由來已久,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夠完全化解的,而且鬼方也有自己獨特的習俗,如果置於十大聯城之中,接受有熊思想的完全指揮,很可能會再生矛盾,反而不妙,那時若生事端,有熊的十大聯城豈不是沒有取到外圍防護的作用?因此,鳳妮等人商議的結果是讓這些人在十大聯城之外自行發展。

讓昆夷諸部自行發展反而會更好一些,只留少部分人在十大聯城之內,可以減少鬼方和有熊兩種不同習俗之間的磨擦。

這樣一來,也顯出有熊對昆夷諸部的高度信任,在這種德威雙重作用之下,才能夠真正地讓昆夷諸部心悅誠服,從而死心塌地地忠於有熊族。

當然,如果昆夷諸部存心不良的話,也是在華聯盟的控制之下。君子國、龍族、有熊三股力量自三個方位衝擊,再加上陶唐氏,那麼昆夷諸部將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滅亡。

昆夷諸部並不知道熊城權要人物的精心安排,他們只是感動、感激。

感激有熊的寬容和信任,更感激華聯盟無私的相助。他們的寨子和房屋基本上都是在有熊子民的相助之下築建起來的。

有熊的子民近十萬,如此之多的人共同出手,建造一座寨子和一些屋子還不是輕而易舉?僅僅用了兩天半時間便已完工。

於是在十大聯城外與君子國之間,奇蹟般出現了兩座石木結構的堅寨,依小山坡而建,兩寨遙相呼應,相隔二十餘里。

二十餘里並不是一個很長的距離,這兩座寨子與十大聯城的癸城相距也是二十餘里,便像是癸城的兩扇大門一般。

昆夷與嚴允兩部住於一寨,林胡、山戎和舌方住於一寨,每寨之中有一千多人,都是這幾部的戰士和大部分的壯丁、壯婦,他們在寨內耕種,獨成一局。

當然,這幾部也有近千人留在十大聯城之中,更有些戰士被編排到有熊的戰營之中去了,這也算是加強各部落之間的聯繫吧。

昆夷諸部的兩寨,也算是成了與君子國之間的橋樑,到常山君子國只有百十里地,使有熊與君子國之間的聯繫也更近了一些。

這也是一種戰略,使得華聯盟諸部之間聯繫得更緊密,相互之間擁有更多的勾通,在聯合防守方面則是更爲穩固。這樣一來,自熊城到陶唐氏、共工氏之間便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共同體,各部之間幾乎是首尾相銜,而形成了延綿千里的共同戰線,這確實是華聯盟的一大特色。

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軒轅想出這個“華”聯盟的組合,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壯舉,更是一個劃時代的創舉。

******************************************

太昊心中的怨憤可以想象,但是他又能如何?此刻有熊力量的強大,只怕是傾他伏羲氏的全部力量也難以佔到半點便宜。更何況,有熊背後還有一個強大得足可與三苗抗衡的華聯盟。

他的兵馬撤向北方,只是爲了有熊的騎兵,他並沒有把握去對付那許多的騎兵,同時他也不甘心就此返回伏羲氏。

他向北行了一日後,卻什麼也沒有發現,只有一片淒涼的荒漠和飢餓的狼羣,沒辦法,他最終只好折返而回,向東南方向的葷育城進逼。

太昊倒想看看少昊的情況,當然,他與少昊之間自是沒有合作的可能。

抑或說,這兩大高手之間,有一種潛在的較量,誰也不可能提出與對方合作的建議。

兵行一日,突地有探子來報,竟是發現了大量的鬼方子民拖着許多貨物向北方而去。這使太昊大爲訝然,在不解的同時,也大喜,如果真是如此,那可真是天意相助。因此,太昊命人再探。

探報再回,依然是同樣的消息,更精確地表明,這路鬼方子民並沒有多少鬼方戰士相護,僅數百鬼方戰士而已。

太昊大喜,這樣的機會,他怎麼可能錯過?本來窩的滿肚子火,可要在此刻盡數爆發出來!他大手一揮,領着人騎便向鬼方子民所行的方向追去。

******************************************

葉皇終於發起了強攻,數大高手同時殺入神堡,即使風沙武功再高,他也是勢單力薄,何況風沙的武功並不比葉皇高明,甚至還要遜色一籌。

事實上,即使是風騷,也非此刻葉皇的對手。得火神祝融的內力相傳,葉皇再非當日的葉皇,也可算是新一代的火神了,其武功,雖不如火神祝融,但是要比除祝融、共工之外的神族八聖,也並不是不可能。

風沙的武功或許可以與風騷相比,但比葉皇卻要遜色了。因此,在強猛的攻擊之下,風沙惟有棄堡而逃一個選擇了。

神堡之中僅剩下兩三百戰士,又怎能敵得過千餘名龍族戰士?

葉皇對神堡中的地形極爲了解,依照神堡的地勢,兵分三路,根本就沒有人可以阻擋,僅用了半炷香的時間便破入了谷中,而後便是自水路和浮橋之上攻入神堡內!

這場仗倒是有些辛苦,因爲神堡之中的九黎戰士斷了浮橋,只能自水上進攻,這樣便使龍族戰士的速度大受影響。

葉皇和柔水自是最先攻上湖心的石堡,他們根本就不需要藉助舟筏,而是直接惜力於斷了的浮橋處,踏水而過。

葉皇所遇到的阻力並不是很大,在神堡之中,除風沙之外,根本就沒有人是他的對手。

當然,雙拳難敵四手,神堡之中許多人皆是九黎的一級勇士,其武功絕對不弱,這些人羣起而攻,也讓葉皇和柔水頭痛。不過,正因爲葉皇和柔水纏住了這些人,所以共工氏的戰士和龍族戰士得以借舟登上湖心石堡,一場戰爭也便這樣開始了。

風沙見勢不妙,只好與帝十領着一干親衛逃向九黎本部。

葉皇一怒之下,將湖心石堡之中的所有九黎戰士全部處決。皆因這些人負隅頑抗,使得龍族戰士和共工氏的戰士傷亡不小,因此葉皇決定不留這些硬骨頭的戰俘。

重新奪回神堡,卻是相隔一年多之後,這段時間真是恍若隔世。

葉皇有着無限的感慨,柔水亦同樣有着這樣的感慨。

過去的一切彷彿都是在昨天所發生的,那些死去的人仍在眼前晃動。

那與帝十三同歸於盡的望月長老,那些戰死的奴隸兄弟,以及勇士莊戈,今日才真正地爲他們報了仇,雪了恨。

柔水想到與葉皇之間的感情,竟也是在這片土地上得以成長,這使兩人更是無限感慨。如果軒轅知道眼下的一切,定會更加高興。想到這裡,葉皇不禁又想念起這位好兄弟來。

******************************************

此刻的軒轅已經到了崆峒山腳下。

經歷了二十餘日的長途跋涉,軒轅等人終於自太行山趕到了崆峒山。

當然,這之中應該給滿蒼夷記一筆大功,若非她去別的部落換來或偷來幾十頭青牛或戰鹿,只怕他們也不知道要多長時間才能夠趕到崆峒山。

這一路上的風風雨雨就不用過多的細說了,對於軒轅來說,這種苦難或許已經走到了盡頭,因爲他最終還是挺過來了,再多的苦難,也都只是歷史,真正的新生便將開始。

一路上,風雪漫漫,經常是大雪飄飄,不過,這並不能阻擋軒轅的行程。所幸,這一路再也沒有遇到像破風這類高手的阻擊,否則的話,只怕軒轅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了。

當然,這個世間像破風這樣的高手並不多,也僅只那麼有限的幾個,而破風身受重傷,自然是不可能再追上來了。

崆峒山下,天氣依然甚爲寒冷,但遠看崆峒,氣勢磅礴,巍峨雄偉,峰巒起伏,重巖迭翠,秀麗清雅,彷彿罩着一層神秘而深幽的靈氣,直叫人爲之心神大震。

當然,讓人心神大震的,並不是這山勢的磅礴,而是源自人內心深處的一種感受。

軒轅的感受尤其深,在他的周圍彷彿籠罩着一層神秘莫測的生機,是那般動感而又實在,就像他當日在東山口感受着來自地底熔岩的生機一樣。只不過,今日的生機沒有那般強大,比那日灼熱涌動着的生機淡了許多,彷彿是在這寒冷的北風之中盪漾着一層濃濃的春意。

對於生機的觸覺,沒有人比軒轅更能深刻的體會。他知道,這股生機並不是來自周圍的花草樹木,更不是來自那些動物,而是來自內心,來自某個人的內心。

軒轅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是他卻可以感受到這人內心那博大而浩瀚的情懷,那悲天憐人、仁愛天下的無私情懷。

對於大自然的生機,軒轅嘗試過不少。當日在東山口,他借龍丹吸納來自地心的生機,而在忘憂谷中,他接受了萬花大陣衆花的生機而開發了龍丹潛力的力量,更將龍丹的生機與自己融爲一體,而使他的武功更進一層,甚至是質的飛躍。可是,軒轅卻從未想到,人體的生機竟然會如此強大,如此浩瀚。

桃紅、跂燕諸人雖無法清楚地分辨出這種生機的存在,但是她們也感受到了這種神秘力量的存在,是以她們內心也不無震撼。

歧富是最爲歡快的人,崆峒山便是他的家,此刻再到山下,自然有種回家的感覺。是以,他是衆人中最高興的。

滿蒼夷反而變得比任何時候都平靜,彷彿走入了一個神聖的世界,只看她那神色,是那般虔誠而肅然,彷彿是在朝拜一個偉大的真神。

軒轅知道,滿蒼夷也覺察到了什麼,可是她究竟覺察到了什麼呢?

是這股神秘而浩瀚的生機,抑或還是其它?軒轅不能不猜測,同時他更在猜測這生機究竟是散發自何人的內心呢?

想到此處;軒轅心頭一震,是了,定是仙長廣成子,除了廣成子之外,天下間還有何人能夠擁有如此強大而浩瀚的生機呢?更難得的是,這股生機凝聚天地之正氣,使人心安神定。舉世之中,只怕惟廣成子仙長能做到這一點了。

正思忖間,軒轅突然聽到一聲驚喜的呼叫:“果然是歧師叔回來了,仙長真是神機妙算!”

“五陽,是仙長讓你來的?”歧富快步迎上,開口問道。

“當然,仙長還說會有一個軒轅公子同來呢。”

那年輕人快步而下,興奮地道。

軒轅依然是坐在擔架之上,聞言也大訝,廣成子竟神通廣大到能夠知道他會在此刻趕到崆峒,而且派童子下山來迎,這怎不讓他驚訝?

不僅軒轅在打量那叫五陽的童子,其實所有人都被五陽的話所震,都在仔細打量此人。

五陽一身青衫長袍,略顯單薄,一頭黑亮的頭髮,在頭頂打了個髻,但還是留下一截散披在肩頭,頗顯一絲雅意。年約三十左右,但卻是一張娃娃臉,此刻可能是因爲天冷,臉部紅撲撲的,卻總掛着微笑。

“這位便是軒轅公子,還不見過?”歧富一指身後的軒轅道。

五陽目光一移,這才落在軒轅的身上,當他與軒轅的目光相對之時,身子禁不住震了一下,忙上前行禮道:“五陽久聞軒轅公子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真讓五陽歡欣!”

軒轅不由得好笑,反問道:“難道五陽是指我只能坐擔架而不能行動是名不虛傳嗎?”

五陽一怔,旋即笑道:“哦,公子誤會了,五陽怎是這意思?雖然軒轅公子暫時足不能行,但是公子雙目空明,翰若深海,精華隱蘊,這纔是公子的真實所在。因此,五陽纔有此一說。”

衆人再一次訝然,只看這五陽的談吐和眼力,便知道此童子確實不俗。當然,能夠成爲廣成子仙長的門人,自然都不會是凡俗之輩。

軒轅心中暗驚,五陽一句話便說到了點子上,的確讓他吃了一驚,可見這崆峒山確實是藏龍臥虎之地。只憑五陽這幾句話,便知此童子不僅眼力極好,更是一個十分厲害的高手,只憑此童子便可以想到廣成子絕對不俗。

“看來五陽的眼力增長了不少啊!”歧富笑道。

“託師叔的福,五陽這些日子沒敢偷懶!”五陽恭敬地道。

“嗯!”歧富點了點頭,向軒轅諸人道:“走吧,我們上山去見仙長!”

*******************************************

當魔奴趕到之時,鬼方的族人已四散而逃,滿地狼藉,財貨幾乎被搶劫一空,地上更是屍體成堆。

屍體之中,許多都是鬼方的戰士,老幼皆有,但是女人的屍體卻是極少,顯然財貨和女人幾乎全都被擄走。

這是誰幹的?

魔奴的跟裡都冒火了,他只是遲來了這麼一會兒,便發生瞭如此慘劇。

鬼方戰士全都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望着地上灑落的血跡,他們從來都沒有這般痛恨過某些人。

這究竟是誰的錯?究竟是誰幹的?

血跡已經冰涼,有的已經結成了腥紅色的冰,也有的依然略帶溼潤。

“敵人還未走遠!”魔奴幾乎是怒吼着,他從來沒有此刻這般憤怒。

天魔八妃尚有四人活着,其中與刑天共同拒敵的有兩人,而魔奴身邊也有兩人。於是魔奴領着一路人手,那兩名魔妃也領一路人馬分頭出動尋找敵人的蹤影,他們定要將兇手找到,再還以無情的殺戮!

魔奴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卻絕沒有料到,這是太昊的人馬所爲。

如果他知道是太昊出的手,那他絕不敢兵分兩路去找尋敵蹤,甚至不敢去找太昊。至少,在沒有回到極北絕域之時,他絕不敢去找太昊。但是,他並不知道這是太昊出的手,這便註定了他的悲劇。

******************************************

太昊的戰騎確實並沒有走遠,他們得到這些戰利品,竟是那麼輕易,比之與舌方、昆夷諸族交戰所得的東西多得多,而傷亡卻少得多,不僅有鬼方的女人,更有許多財貨。

那羣好久都未佔腥的戰士自然是不會放過這些女人,在俘得之後,找一個背風之處紮下營來,便在大帳之中享受這些戰利品。

太昊並不管這些事情,部落之間的掠奪太正常了,而且在這苦寒的北方,遠征的戰士們確實需要找些東西刺激一下了,而鬼方的女人正好是他們最好的安慰品。

太昊沒想到魔奴會來得這麼快,而且一來,便是領着百餘風魔騎見營就挑,見人就殺,而魔奴身後的則是一千餘鬼方戰士。

這一場衝殺,幾乎殺得太昊措手不及,不過所幸的是鬼方戰士多是步卒,而不是騎兵,否則只怕這一戰太昊將一敗塗地了。

太昊截住魔奴之時,魔奴也吃了一驚,他沒想到,掠奪財物及女人的竟是太昊的人,而且是太昊親自出手。

魔奴認識太昊,而天下也幾乎沒有人不識太昊,金盔金甲便是太昊獨特的標誌。

伏羲氏的戰士自女人身上回過神來,已經被殺得亂七八糟,死傷近半。不過,這些人還是立刻便組織了反攻。

這一場仗只殺得天昏地暗,屍橫遍野。

太昊簡直是怒極,他竟然沒能防備魔奴的襲營,而致使釀成如此慘劇。是以,他對魔奴的出手絕不留情。

魔奴想退也退不了,雖然他身爲鬼方的第三高手,但是與太昊相比,仍要遜色一個檔次,根本就只有捱打的份。

第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章 奇招挫敵第三章 九黎供奉第一章 智高一籌第十二章 奇功異技第八章 刀擁靈魂第七章 疑團重重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九章 獨龍拳勁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十二章 以情設計第二十章 刀碎老祖第一章 姬水天劫第二章 以牙還牙第十章 御火無敵第三章 諸女相聚第十二章 技高一籌第九章 遁土而行第十八章 以智謀戰第十二章 坦誠示愛第四章 五大虎族第十三章 喚醒靈魂第九章 神魔俱損第十八章 荒谷奇景第二章 嬌女戲龍第二章 以牙還牙第十四章 創世祭司第四章 危機四伏第三章 神門之秘第十一章 雪原受伏第七章 出征九黎第一章 正面抗衡第一章 棄堡遠離第二章 水中死神第十七章 魔主親征第十四章 匯溪聚川第十五章 引狼入伏第八章 木神苟芒第十五章 族門聖器第十五章 返樸歸真第二十章 尾聲第十九章 豹靈拳猛第九章 羣起反抗第十七章 精神之戰第十二章 出征高陽第七章 聖女施媚第十六章 重創地神第一章 猿洞療傷第十六章 劍道宗主第二章 先人遺蹟第二十章 天人交合第十九章 聚陰滅魔第二十章 山海戰士第五章 威揚有熊第九章 遁土而行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十七章 無量神尺第一章 捨身取義第十六章 各自爲利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四章 虎王豹騎第十三章 喚醒靈魂第二十章 御水無敵第十五章 羣邪齊現第六章 旅途危機第十五章 高手雲集第五章 危機重重第六章 兄弟相認第四章 一招不敵第十五章 破開死結第八章 墨潭奇獸第二章 水中死神第十六章 速破神谷第二十章 刀碎老祖第十六章 奇招破敵第十八章 奇族怪人第十章 以命搏命第二十章 靜守乾坤第十九章 魔神刑天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十六章 意念尋魔第十二章 洪荒禁地第十五章 引狼入伏第十三章 聯手拒敵第五章 治族之道第六章 邪窟鬼女第十二章 龍族戰士第十七章 犀渠兇獸第十四章 重逢族人第十章 奇異之體第二章 洪荒八神第十三章 鬼技驚龍第十二章 龍族戰士第二十章 天定人爲第十七章 無畏之戰第三章 圍魏救趙第十章 四大魔將第十五章 引狼入伏第十一章 始前神話第一章 智高一籌
第二章 以牙還牙第七章 奇招挫敵第三章 九黎供奉第一章 智高一籌第十二章 奇功異技第八章 刀擁靈魂第七章 疑團重重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九章 獨龍拳勁第五章 石鼎藏龍第十二章 以情設計第二十章 刀碎老祖第一章 姬水天劫第二章 以牙還牙第十章 御火無敵第三章 諸女相聚第十二章 技高一籌第九章 遁土而行第十八章 以智謀戰第十二章 坦誠示愛第四章 五大虎族第十三章 喚醒靈魂第九章 神魔俱損第十八章 荒谷奇景第二章 嬌女戲龍第二章 以牙還牙第十四章 創世祭司第四章 危機四伏第三章 神門之秘第十一章 雪原受伏第七章 出征九黎第一章 正面抗衡第一章 棄堡遠離第二章 水中死神第十七章 魔主親征第十四章 匯溪聚川第十五章 引狼入伏第八章 木神苟芒第十五章 族門聖器第十五章 返樸歸真第二十章 尾聲第十九章 豹靈拳猛第九章 羣起反抗第十七章 精神之戰第十二章 出征高陽第七章 聖女施媚第十六章 重創地神第一章 猿洞療傷第十六章 劍道宗主第二章 先人遺蹟第二十章 天人交合第十九章 聚陰滅魔第二十章 山海戰士第五章 威揚有熊第九章 遁土而行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十七章 無量神尺第一章 捨身取義第十六章 各自爲利第十六章 聯城失守第四章 虎王豹騎第十三章 喚醒靈魂第二十章 御水無敵第十五章 羣邪齊現第六章 旅途危機第十五章 高手雲集第五章 危機重重第六章 兄弟相認第四章 一招不敵第十五章 破開死結第八章 墨潭奇獸第二章 水中死神第十六章 速破神谷第二十章 刀碎老祖第十六章 奇招破敵第十八章 奇族怪人第十章 以命搏命第二十章 靜守乾坤第十九章 魔神刑天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十六章 意念尋魔第十二章 洪荒禁地第十五章 引狼入伏第十三章 聯手拒敵第五章 治族之道第六章 邪窟鬼女第十二章 龍族戰士第十七章 犀渠兇獸第十四章 重逢族人第十章 奇異之體第二章 洪荒八神第十三章 鬼技驚龍第十二章 龍族戰士第二十章 天定人爲第十七章 無畏之戰第三章 圍魏救趙第十章 四大魔將第十五章 引狼入伏第十一章 始前神話第一章 智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