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圍魏救趙

東夷作出了反應,但是其兵力有限,一是因爲少昊確實抽調出去了許多人,二是因爲有熊兵分數路,他們也得分出數路戰士分頭作戰,這對東夷來說,確實有些困難。他們地廣人稀,很難保中地防守哪一路,而且讓他們頭大的是,在這種要命的時候,龍族戰士也出來插上一腳,不時地出擊,騷擾他們。

對於龍族戰士這一羣比快鹿騎更來去無蹤的人來說,偷襲更是常事,使得東夷疲於應付。而在這個時候,又傳來九黎形勢危急的消息,簡直讓東夷人屋漏又遭連夜雨。

******************************************

昆夷諸部的使者終於趕到了熊城,這一路來確實是有些辛苦,不過卻受到了有熊的禮遇。

熊城對待這幾位使臣極爲客氣,這也是他們盼了很久的事情。

鳳妮得到這個消息時很是歡喜,親自設宴款待這幾位使臣。當她聽了這幾人的來意之後,二話沒說,便答應一定給予接應,而且會做到最好,並保證昆夷諸部子民和戰士的絕對安全!之後鳳妮便讓吳回大祭司親自陪這幾位使者去有熊各處看看,以讓他們瞭解那些降服者的生活起居,瞭解有熊子民自己的生活。

而鳳妮則與元貞長老諸人議定策略。

昆夷諸部的使者大有受寵若驚之感,而當他們看到有熊子民的生活和那些降服者的生活方式之後,竟大爲感慨。

鬼方的許多降服者與這幾名使者相識,而這些降服者與有熊子民一樣,過着安定而富足的生活,與他們在鬼方忍飢挨餓的日子簡直有着天壤之別。這些人與使者們聊起在有熊生活的日子,人人都露出滿足而幸福的笑容,倚直讓這幾位使者都羨慕死了,更有些不想再返回昆夷了。

有的鬼方降卒竟與有熊的女子通婚,共同生活,這可是他們親眼所見的,若非如此,他們絕想不到這會是真的。

看了這些,這幾位昆夷、嚴允和林胡幾部的使者恨不得插生雙翅返回昆城,將昆夷諸部的子民全部遷來有熊。

昆夷諸部的使者晚上回來,鳳妮已經想好了方案。可以看得出,鳳妮極爲關注這件事情,因此纔會如此快地爲他們想好了方案。

這讓昆夷諸部的使者很是感動,只憑鳳妮對他們的重視,他們也不能有負有熊,此刻的他們甚至對當初與有熊爲敵的歷史都有些慚愧了。

“我們可以調集兩千精銳戰士在樺皮嶺接應,另派一千騎兵於閃電河畔牽制太昊,你們的人便自己殺出昆城與我們的戰士在大馬山下會合。這一路上,我還會派龍族戰士和陶唐戰士與你們相呼應,只要你們稍加防備,就應該不會有問題。不知幾位認爲這樣接應可行否?”鳳妮將一分草擬的地圖向桌面上一攤,問道。

那幾位使者仔細地看了看這份革擬的線路圖,上面用砂鑠標出了哪幾路人馬的位置,一切都是一目瞭然。

“到時候,就由我們的副總管伯夷父親自指揮調度,如果幾位還有何疑問,可以直接說出來,大家再商討一下,無論怎樣,保證你們族人的安全是最重要的!”鳳妮坦然自若地道,這種語調配上那高貴清雅絕俗的容顏,自有一種讓人心頭舒坦的感覺。

那幾名使者大喜,要知道,有熊族竟然願意爲他們調集三千多精銳戰士,這對他們是多麼的重視。

有這三千精銳戰士,即使將太昊殺敗也完全有可能,何況只是爲他們接應?

這實在是太好了。如此一來,他們哪裡還會有什麼顧忌?

因爲他們自己本身就有兩千多戰士,這些戰士用來保護自己的數千族人,還勉強可用,只要有熊牽制住太昊的人馬就行了。

那幾名使者對鳳妮是千恩萬謝,哪裡還會有什麼提議?

*************************************************

這幾名使者返回昆城後,確實將有熊的繁華盛景和那種安居樂業的生活狠狠地描繪了一番,更對有熊的熱情相待大加宣揚,甚至更將其加油添醋地誇大一番,只說得人人嚮往,恨不能長出雙翅立時飛向有熊。

此刻誰還會有所顧慮?這乃是自己人親眼所見,親身所感受到的,一時之間,昆夷諸部羣情激昂,人人都盼望着早一點去熊城,去依附有熊。彷彿在一夜之間,衆人都換了一個樣,便連原本已鬥志頹喪的戰士,也一個個戰意高昂,彷彿此刻即使太昊親來他們也可以自其手下闖過去一般。縱是昆夷王也沒料到會出現這樣一個結果,禁不住深感希望的力量強大無比。

只有充滿希望的人,纔會充滿鬥志,這也是一句實實在在的真理。

昆城之中,所有該收拾的東西,都已經收拾妥當,能帶走的,絕不留給太昊,不能帶走的,在走之時將以一把火燒掉,因此留給太昊的便只是一座空城。

昆夷諸部人馬等天黑之後才棄城而出。塞外的冬天,晚上的寒冷是不言而知的,而且天色也極爲暗淡,但爲了族人的安危,昆夷諸部不得不在晚上行軍,否則的話,太昊定會聞風而動。

*******************************************

太昊確也小吃了一驚,有熊竟派出兩路精兵,一赴閃電河,一赴樺皮嶺,只看那架式,倒彷彿是要截斷他的後援。而閃電河邊的有熊軍故作一種神秘的樣子,似乎是欲圖謀不軌,這怎不讓太昊吃驚?

有熊的這些精兵,便是太昊也無法真個能捕捉到其行動的方向,因爲這些人全都是騎兵,來去如風,更不在某一處固定下來。在無法捉摸透對方的意圖之前,便是太昊也不敢輕舉妄動。

有熊戰士可不比鬼方戰士,這些騎兵,很可能在任何時刻發動偷襲,那時即使是太昊也難控制大局。

問題還不僅於此,太昊根本就不知道有熊戰士有多少人在閃電河畔。

當然,如果讓太昊相信有熊戰士不會對付他,那他真是一個傻子,一個地地道道的傻子。

太昊是何等人物,自然知道戰場之上是不可能有親情存在的,爲了某些事情,他與鳳妮的師徒之情根本就不堪一擊。雖然那封信上鳳妮寫得情真意切,彷彿是極爲尊重其師,但那卻是軒轅爲堵天下人之口的一條詭計,使太昊陷入不義之境。而現實之中,爲了有熊的利益,鳳妮是不可能還念及師徒之情的。正因爲太昊看出了這一點,所以他猜不出有熊的意圖,只好小心戒備,以防不測。以不變應萬變,萬是上上之策。

自太行山脈的北部到塞外的閃電河,太昊都佈下了自己的眼線,所以有熊在樺皮嶺紮下大軍,太昊自是知道的。

以太昊眼下帶至北方的兵力,實不足以抗衡有熊,他之所以攻打鬼方,是因爲少昊牽制住了對方主力葷育和刑天兩部,否則的話,他絕不會出手對付鬼方。因爲他的力量仍不夠強大,而要自南方再調大軍,又大過勞師動衆,更會引起許多事端。因此,他也害怕有熊便這樣斷了他的歸路,那很可能會讓他全軍覆滅,至少在與昆夷諸部大戰兩敗俱傷後,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是以,太昊不得不對昆夷諸部放鬆一些攻勢,而將自己紮在閃電河畔的營地防守得更爲嚴密。當然,他要防的自然是有熊那能給他致命一擊的騎兵。

*******************************************

蛟龍的伏兵再建奇功,竟又一次將九黎本部派出的援兵殺得大敗而返。蛟龍所領騎兵一口氣追出二十里,後來因九黎本部的戰士出來接應,蛟龍這才撤軍而退。

蛟龍這支騎兵,幾乎殺破了九黎人的膽,使之全都龜縮於九黎本部之中不敢出來,而他們自各依附部落中調集的人手也全都集於本部,以防龍族戰士乘機而出奪下九黎本部。

蛟龍的大勝,爲葉皇爭取了時間,他也便可以用足夠的時間去安排人手對付神堡之中的風沙。

此刻勝券幾乎已握,有熊戰士和龍族戰士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向神堡之中推進,破堡之日已是可以倒計時了。

而柔水在神谷中,憑靈鳩而查出白虎神將的方位,遂將奴隸們推移過去,讓老弱的奴隸們一遍又一遍地呼喚着那羣奴隸的名字。

這是蛟龍所想到的招術,以感情這把利箭讓白虎神將吃些苦頭。

剛開始之時,似乎並沒有什麼動靜,後來便有些奴隸們忍不住自他們所藏的林間衝了出來,但是卻被自林子中射出的怒箭射殺。

這羣老弱病殘的奴隸幾乎熟悉與他們一起幹活的每一個奴隸兄弟,見此情況,不由得呼喚更急,甚至在大罵九黎和東夷的殘暴。

這樣相峙不過半炷香的時間,柔水便聽到林間響起了慘呼聲,甚至有殺鬥之聲,她知道進攻的時機到了,立刻下令埋伏的大軍出擊!

有熊戰士和龍族戰士就等這一刻,人人奮不顧身地殺入林中。

這時候,林中早已亂了套,那羣奴隸兄弟們手執兵刃對九黎人倒戈相向。在白虎神將射殺了幾名欲奔出林外投降龍族的奴隸之後,奴隸們皆憤然舉刀向九黎戰士劈去。一時之間,九黎戰士防不勝防,被砍倒了一片,於是東夷人與奴隸們先戰了一場,此時柔水也便領人殺了進來。

也因爲這樣,柔水所領之兵很快瓦解了白虎神將設在林中的埋伏,輕鬆地入林了。

神谷中的奴隸們一個個都極爲精壯,都曾是各部落中的精英,雖然這些年來受盡了折磨,但是這些人之中仍有許多好手,甚至有些人比強化訓練之後的龍族戰士更爲兇猛,連白虎神將也被其中幾個奴隸纏得叫苦不迭。

柔水早知道,在神谷的奴隸一個個都不簡單,可謂是精英,這刻親眼目睹這羣奴隸們的悍猛,果然名不虛傳。她心中也暗驚,如果這羣奴隸真的相助於白虎神將,只怕這一戰龍族戰士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白虎神將怎麼也沒有料到龍族之中竟有如此厲害的人物,居然利用親情這條毒計使他所有的心血白費,不僅如此,還使他不戰自敗,這確實是一種悲哀,但他卻不得不服。

在柔水的手下,白虎神將僅走了五招便被生擒,這更是白虎神將所沒有料到的。

對於柔水,白虎神將並不陌生,當日葉皇伏擊他們之時,柔水也曾出過手,但那時柔水的武功卻是不登大雅之堂,至少比他要遜上兩籌。可是一年之後的柔水,竟厲害如斯,這確實是讓他驚駭。

主帥被擒,這羣東夷戰士哪裡還會有鬥志?盡皆棄械而降。

對於神谷的控制,一切都很順利。

柔水對奴隸們的安排卻依然是遵循軒轅的原則,加以重用和信任,因爲這是一羣不會變心的朋友,而東夷的降卒會不會變心還很難說。因此,她只好將這些東夷的戰俘送至共工氏,由華聯盟去處理,省得讓她麻煩。

共工氏乃是華聯盟的一員,包括在共工集的“青雲劍宗”,都是華聯盟的一員。因此,他們有權也有義務處理這羣戰俘,當然,這羣戰俘的人數極多,還必須讓陶基或是軒轅、鳳妮定奪,同時還要聯繫貳負,以華聯盟同盟會議的形式決定。

沒有戰俘的處理問題,一切都顯得簡單利落。

事實上,戰俘的處理問題是最爲頭痛的事,比戰爭更爲麻煩,一個不好,只會爲自己種下禍根。而能像軒轅那般處理戰俘的人,又到哪裡去找?當然,這還需要看時機,看情況,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去作出安排,這才能夠起到最爲理想的結果。

軒轅是一個特別的人,彷彿什麼事情在他的手中都會變得很輕鬆,這或許是一種個人魅力。不可否認,他的思想很超前,是以他才能夠以讓人驚訝的速度成長起來,更得到世人的認同。

柔水安定好神谷後,立刻調人去支援在神堡之外的葉皇,他們一定要將神堡攻下來!而他們有一個絕對的優勢,那便是對神堡的熟悉。

神堡本就是這羣奴隸兄弟所建的,其中的每一處機關都不可能瞞得過他們,而這,也便是葉皇制勝的最大籌碼。

******************************************

刑天也是無可奈何,人心渙散,他根本就約束不住,抑或說,正因爲他強行規定,更使人心盡失。

那羣自熊城歸來的戰俘,本來是抱着回家爲族人效力的目的,可是刑天竟然限制了他們的自由,儘管他們知道這是爲人族人着想,可是在他們的心底,仍生出了反抗之心。他們並不想接受這個不平等的待遇,在心傷之餘,他們竟再一次領着族中家人逃出葷育城,投奔於有熊。

這怎能不叫刑天氣惱?但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難道讓他追出去殺了這些叛賊?

這當然不可能,因爲少昊正在城外相候着!

少昊自然知道葷育城中經常有逃兵,只是在與有熊兩次交兵之後,他對這些逃兵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不再刻意派人去追截。至少到目前爲止,他仍不想與有熊正面交鋒,他的目標是葷育城!

鬼方的子民和士卒逃逸,對他自是大有益處:一,可以減弱敵人的力量;二,可以分化鬼方戰士的鬥志;三,可以對刑天增加更重的壓力。因此,鬼方不斷有降兵逃出,他不由心中暗喜,只要等鬼方人心渙散之時,一舉出擊,擊垮刑天部,那他的目的便算達到了。

刑天知道若是這樣下去的話,即使是能戰下去的話,也會是一個很慘的結局。

刑天終於再一次召集刑天部、葷育部及土方部的高手商議。

刑天要將整個部落向北方撤移,在這南面,他們已經處在一個極端不利的條件之下,是以,他們不能不向北撤離,這也是他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原因。

軒轅的計策確實毒辣,竟在不動一兵一卒的情況下,讓偌大一個鬼方四分五裂,人心惶惶,這點刑天深有感受。

鬼方的一些主要人物都明白,這一切都只是因爲軒轅的詭計。這個年輕人實在太可怕了,包括他放回這七八百名戰俘的處理方式,無不表現出此人那無人能及的智慧。

最初,有熊放回這麼多的戰俘,鬼方之人都在爲之歡慶,便是刑天和魔奴也有些意外,但是這一刻他們才真正地明白,軒轅這着棋是多麼的厲害,更是鬼方致命的敗因。但是,他們又能怎樣呢?

打?

根本就不是有熊的對手,便是軒轅那神鬼莫測的智計,便足以讓他們心驚。連天魔都已經死在軒轅的手中,試問在鬼方之中,還有誰能鬥得過軒轅呢?這是一個讓人沮喪的問題。

刑天也便只好退,退回極北絕域。

在鬼方之中,很多人都知道極北絕域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不過真正見過極北絕域的人並不多。但人們都知道,那裡乃是刑天部的發源地,後來刑天部以極北絕域爲中心,統治了整個塞北。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刑天部反而被葷育部給比下去了,在鬼方十族之中列至第二位。

當然,沒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內情,不過也有些人認爲沒有必要知道情由。

對於鬼方十族的各部首領來說,這一切卻並不算是什麼很大的秘密。當然,真正知情的人卻太少太少,或許只有刑天部的高手才知曉其中的秘密。

“我決定全部遷回極北絕域!”刑天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這樣,只讓所有的人都有些錯愕,不明白何以刑天會有如此想法。

“魔神難道會以爲我們無法與少昊再戰下去嗎?”土計有些不解地問道。

刑天望了土計一眼,淡淡地道:“眼下我們中了軒轅那奸鬼的毒計,使得軍心不穩,若如此苦撐下去,只會讓有熊揀了便宜。因此,我們不如退回極北絕域修生養息。以圖日後再捲土重來!”

“可是魔神可曾想到,我們所建成的葷育城不知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若就這樣拱手送給別人,那我們怎麼向子民們交代呀?”魔奴似乎也不太贊同刑天的意見。

“我想過,若是我們捨不得這座城池,只怕我們惟有以慘敗告終。人是活的,城是死的,只要我們還活着,就可能將葷育城再奪回來,魔奴何用心急?”刑天淡然道。

第八章 以人易物第五章 洪荒散仙第六章 烈焰刀氣第十六章 初涉涿鹿第六章 身陷囚籠第七章 劍跡如燕第十三章 陣前求和第十五章 水族之神第三章 圍魏救趙第十八章 神箭射王第二十章 天定人爲第二十章 山海戰士第六章 旅途危機第十一章 王位之爭第四章 虎王豹騎第三章 鬼方祭司第十二章 水神故居第八章 天樂長老第十一章 霸意十足第十六章 羣狼困猿第一章 鬼劍神威第八章 悲痛莫名第三章 神農初現第五章 含沙劍寒第四章 逆陰敗陽第十四章 怒箭阻敵第十七章 弱肉強食第十六章 各自爲利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十九章 羣邪無首第十一章 御劍之術第六章 崆峒求道第三章 快如疾電第二章 勇士之首第十八章 奇族怪人第十三章 龍虎結盟第十四章 蛇口悟道第三章 虎王華虎第十九章 神弓射魔第七章 奇招挫敵第十一章 雪原受伏第十九章 臨陣創招第十三章 一統有熊第一章 死谷之戰第一章 智高一籌第六章 設伏殲敵第十七章 精神之戰第十四章 盤氏雙癡第十七章 無量神尺第十九章 地火焚天第十六章 重創地神第八章 斧裂劍折第十二章 出征高陽第十三章 自暴身分第十五章 水族之神第十七章 弱肉強食第五章 意料之外第十九章 地火焚天第五章 太陽神盾第二章 實戰經驗第三章 諸女相聚第二章 怒借天威第二十章 舉族遷移第十九章 神弓射魔第八章 城中風雲第十二章 奪愛之戰第四章 神山鬼劍第十五章 水族之神第十二章 龍騰崆峒第十二章 熊城風雲第十五章 族門聖器第十六章 羣狼困猿第十八章 神力驅刀第五章 洪荒散仙第十五章 勇者無懼第十九章 凌空虛度第八章 鬼方魔騎第四章 一招不敵第二章 水中死神第六章 劍鑿交鋒第九章 縱橫無敵第二章 先人遺蹟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十八章 與狐交易第一章 皇者之劍第十六章 蹄下勇士第十三章 逸電神宗第十一章 威揚熊城第十九章 凌空虛度第八章 以人易物第十四章 施妙法師第一章 王子龍歌第四章 東夷三部第十章 四大魔將第三章 諸女相聚第二十章 強敵再現第九章 遁土而行第九章 無火自燃第十五章 舉族同慶
第八章 以人易物第五章 洪荒散仙第六章 烈焰刀氣第十六章 初涉涿鹿第六章 身陷囚籠第七章 劍跡如燕第十三章 陣前求和第十五章 水族之神第三章 圍魏救趙第十八章 神箭射王第二十章 天定人爲第二十章 山海戰士第六章 旅途危機第十一章 王位之爭第四章 虎王豹騎第三章 鬼方祭司第十二章 水神故居第八章 天樂長老第十一章 霸意十足第十六章 羣狼困猿第一章 鬼劍神威第八章 悲痛莫名第三章 神農初現第五章 含沙劍寒第四章 逆陰敗陽第十四章 怒箭阻敵第十七章 弱肉強食第十六章 各自爲利第二章 孤身迎戰第十九章 羣邪無首第十一章 御劍之術第六章 崆峒求道第三章 快如疾電第二章 勇士之首第十八章 奇族怪人第十三章 龍虎結盟第十四章 蛇口悟道第三章 虎王華虎第十九章 神弓射魔第七章 奇招挫敵第十一章 雪原受伏第十九章 臨陣創招第十三章 一統有熊第一章 死谷之戰第一章 智高一籌第六章 設伏殲敵第十七章 精神之戰第十四章 盤氏雙癡第十七章 無量神尺第十九章 地火焚天第十六章 重創地神第八章 斧裂劍折第十二章 出征高陽第十三章 自暴身分第十五章 水族之神第十七章 弱肉強食第五章 意料之外第十九章 地火焚天第五章 太陽神盾第二章 實戰經驗第三章 諸女相聚第二章 怒借天威第二十章 舉族遷移第十九章 神弓射魔第八章 城中風雲第十二章 奪愛之戰第四章 神山鬼劍第十五章 水族之神第十二章 龍騰崆峒第十二章 熊城風雲第十五章 族門聖器第十六章 羣狼困猿第十八章 神力驅刀第五章 洪荒散仙第十五章 勇者無懼第十九章 凌空虛度第八章 鬼方魔騎第四章 一招不敵第二章 水中死神第六章 劍鑿交鋒第九章 縱橫無敵第二章 先人遺蹟第九章 仁者無敵第十八章 與狐交易第一章 皇者之劍第十六章 蹄下勇士第十三章 逸電神宗第十一章 威揚熊城第十九章 凌空虛度第八章 以人易物第十四章 施妙法師第一章 王子龍歌第四章 東夷三部第十章 四大魔將第三章 諸女相聚第二十章 強敵再現第九章 遁土而行第九章 無火自燃第十五章 舉族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