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柺子

唐末有個書生進京趕考,數次不中,最後一次發榜之後,他忿而賦詩一首:

《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離開長安之後,他果真參加了唐末農民起義,並一步步成爲義軍的首領,最終攻下大唐京師長安城,改元金統,國號大齊。

他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書生皇帝黃巢。

相傳他攻破長安城之後,曾大肆屠殺李唐皇室以及文武大臣,加上他治軍也以殘暴著稱,所過之處,以燒殺劫掠養軍。所以,雖然他的一生極具傳奇色彩,但是歷史評價並不高。

不過這只是賈寶玉前世所記得的一段歷史,翻開這個世界的史書,他發現,好像不太一樣......

黃巢並沒有殘暴嗜殺的名號。據史記載,他治軍嚴明,攻破長安之後,賞罰分明,極力拉攏晚唐遺臣及周邊割據的節鎮,勢力變得越來越強大。

所以,他的大齊並非原歷史當中記載的那樣只有不到四年的壽命,而變成了十多年,直到他壽終正寢之後,大齊才被覆滅。

歷史的轉輪就是這麼環環相扣。

賈寶玉不知道這個黃巢是不是也被穿越了,但就是因爲他小小翅膀的一個煽動,使得原本的歷史軌跡發生了偏移,導致後面的歷史,變得面目全非。

大宋的建立者,不是太祖趙匡胤,而是聖祖趙德芳(趙匡胤之子)。

滅掉大宋的不是忽必烈,而是成吉思汗。

而取代大元朝的,也不是大明,而是大周......

......

五代不是原來的五代,大宋和元朝也變了味,至於大明朝和大清朝,更是出都沒有出現,而是在元朝的後面夾了一個只有二三十年的大周,然後就被本朝太祖推翻、取代......

兩種相似卻又不一樣的歷史在賈寶玉腦海中盤旋,讓他有些暈乎的同時,也總算是確定了,他就是處於一個前世歷史沒有的朝代之中。

這個朝代,國號大玄,是漢兒統治的江山。

成吉思汗開創的大元朝雖然威加四海,強極一時,但是隨着他一死,以極端的武力開創的帝國馬上顯示出它文治的嚴重不足,不過幾十年,強大的軍隊開始腐朽,變得無力鎮壓由於統治者橫徵暴斂引來的揭竿起義。

這個時候蒙古內部貴族也開始內訌、分裂,其中一支勢力乘勢崛起,取代了大元,改國號爲大周。形勢一度好轉。

可惜大周也不能完全規避大元的弊病,加上大元朝的暴政已經徹底激怒了天下數千萬的漢人,全國各地漢人領導的農民起義、貴族起義仍舊層出不窮。

神州大地,深陷割據與戰亂的泥沼之中。

終於,大玄太祖崛起,聚百年來漢人的激憤,窮半生的精力,自南而北,一步步鎮壓內亂,驅逐外夷,最終結束中原大地百年來被異族侵佔肆掠的歷史,恢復漢室江山!

這便是大玄建立的背景,當今天家,乃是元玄皇室。

知道朝代背景是漢人江山,賈寶玉莫名鬆了一口氣。

作爲一個有歷史榮譽感的漢人,也作爲紅旗下長大的三好學生,他雖沒有民族歧視的情緒。但是好不容易穿越一回,要是可以選擇,他還是不想如清宮劇那般跪舔滿清(當然要是真到了清朝,爲了活命,舔一舔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寶兄弟~!”

剛從王夫人房中請安出來,一個粗嗓門就從老遠傳來,賈寶玉不用瞧也知道聲音的主人是誰。

擡起頭,果然見小胖子薛蟠圓潤的跑了過來。他很是興高采烈的樣子,拉着賈寶玉道:“一連陰了這幾天,好不容易今兒天色正好,我帶你逛金陵城去!”

賈寶玉對薛蟠見面就拉扯的熱情很不感冒,倒是對他口中所說的話有些興趣,因此只退了一步,道:“不瞞薛大哥,我之前便有這個想頭,只是我母親讓我在屋子裡好生休養......”

來了薛家幾日了,賈寶玉豈有不想出去逛逛金陵城的?而且,雖然他一直戴着有色眼鏡看待薛蟠,但是薛蟠倒對他十分真誠,這幾日什麼好吃的好玩的也不斷的往他院子裡送。人都是有主觀意識的,在這樣的前提下,賈寶玉對薛蟠的看法倒是改變了不少。

其實認真算起來,薛蟠如今也就十五六歲,身上也許有許多紈絝子弟的毛病,這在世家大族的子弟身上,並不算太奇怪。加上他父親才死了不到一年,賈寶玉估計,薛蟠真正變的五毒具沾,是在到了京城,結識了賈家那一幫人,又無人管束之後才完全成型的。

“嗨,有什麼好休養的,我看你的樣子身上的病早就好透了,姨媽她不過是瞎擔心,和我媽一樣,每回我一生點小病小痛,她就緊張的不得了,好像我明兒就要死了一樣,這也不能去,那兒也不能去,殊不知一天到晚憋在家裡,沒病也給憋出毛病來了。”

賈寶玉不想薛蟠還能說出這般有見解的話來,對他有點刮目相看的感覺,便道:“那好,我回去通稟母親一聲兒......”

“不用,咱們又不出城,人馬隨從我都叫好了,連你的小廝都叫上了,都等着呢。姨媽那邊我叫她們去回明白就是,不然你去回,姨媽不定怎麼千叮嚀萬叮嚀,倒誤了咱們的時辰。”薛蟠說着,招呼了兩個丫鬟過來,叫她去找薛姨媽和王夫人回明白。

如此,賈寶玉也不多言了。薛蟠看起來平時應該沒少出門晃盪,又有隨從,料想無事。

......

“寶兄弟,上馬啊?!”

薛家東南門角,薛蟠上了馬,回頭見賈寶玉還愣着,催促道。

賈寶玉“哦”了一聲,看着眼前這匹五尺多高的大馬,心裡有些虛。

他可沒學過騎術,頭一遭上馬,心裡很沒底。又知道騎馬在這個時代估計是很平常的一項技能,爲了不露怯,賈寶玉只好硬着頭皮一腳踩在馬鐙上,欲強凳上去。

他倒是想多了,他的幾個小廝見賈寶玉猶豫,連忙合力扶着他,差不多算是把他抱上馬去的,十分穩當。

只這一坐上去,居高臨下,視野開闊,賈寶玉頓時覺得,感覺似乎還不錯。

薛蟠見他坐穩,策馬便要走。

忽然從外面走過來四五個人,有老有少,穿着都不算俗,不像是普通老百姓。

一見到薛蟠,那走在前面的一箇中年男子便熱情的招呼上來:“喲,蟠哥兒,正要找你說事,你看連你三叔公都來了,咱們裡面去說......”

聽說話的口氣,倒像是親戚。

薛蟠卻一下子將臉拉下來,十分不好看,冷哼一聲道:“我今兒沒空,你們要謀什麼差事,找我母親說去!”

說完也不理幾個人尷尬的面色,夾着馬背便走了。

賈寶玉的小廝也牽着馬跟上。

走了十幾步之外,見薛蟠還是面色忿忿,嘴裡咒罵着,賈寶玉不由問:“那些人是?”

薛蟠恨恨道:“都是些囚攘的,見我父親沒了,一個個都想打我家的主意!”

賈寶玉若有所思。薛蟠倒是沒十分糾結,又罵了兩句就丟開手道:“管他們呢,橫豎我媽叫我別胡亂答應他們什麼,我也懶得理他們,走,我們繼續逛城去!”

......

金陵城作爲六朝古都,不但人文氣息濃厚,而且城區面積十分寬廣。

薛蟠今日純粹就是帶賈寶玉出來玩,他自己並無目的。偏偏賈寶玉初來乍到,也只是想多看看,見識見識,也無一定的去處,因此一行人狂了半日,竟是幹逛而已。

倒是中間經過兩家青樓之時,薛蟠極力慫恿賈寶玉,要帶他進去玩玩。

賈寶玉內心倒是也想進去瞧瞧,畢竟相比較後世見不得光的“紅燈區”,古代的青樓,那可是歷史悠久,體制齊全,光明正大,令後世無數宅男遐思的地方。想來裡面的氛圍絕對很不一樣!

不過想了想自己現在的狀況,賈寶玉還是拒絕了。這個時候進去,做點什麼吧,太傷身體,什麼都不做吧,太熬心!

薛蟠見賈寶玉執意不進去,倒也就算了。一則他也怕被母親和姨媽知道埋怨,最重要的還是,賈寶玉確實小了點,也不知道那玩意兒成熟了沒有,要是到時候只自己高樂,讓他在一旁乾瞪眼,這樣的事是薛蟠絕不願意做的,太不仗義!要是賈寶玉再大幾歲,說什麼他也要拉他進去,他出銀子,讓裡面的窯姐兒代他好好招待這個表弟,那樣以後到了京城他就沒理由不把他的那些“收藏”給自己瞧了......

到了晌午,薛蟠感覺餓了,便對賈寶玉道:“走,咱們先吃飯去,吃完了再帶你去秦淮河那邊逛逛。嘿嘿,我告訴你,那邊可熱鬧了!”

呃,十里秦淮賈寶玉自然不會不知道,古代最繁榮“娼”盛的地方……

進了一家叫做逸軒居的大酒樓,酒樓掌櫃明顯認得薛蟠,親自上前來招呼。

“黃掌櫃,把你們店裡最好的酒菜通通拿出來,今兒我要招待貴客!”

“得勒!”黃掌櫃聽完立馬去安排。薛蟠又對同行的隨從、小廝道:“你們要吃什麼自己點,今兒不用給我省銀子!”

“多謝大爺!”薛家的下人頓時高興的什麼似的,連跟着來的賈家的小廝也很興奮,跟着說了好幾聲好話,便坐到一邊,合夥商議吃什麼去了。

“寶兄弟,你要吃什麼也儘管說,甭給我客氣。”薛蟠拉着賈寶玉坐下,很大方的道。

賈寶玉知道這貨是土財主,又有意在自己面前充闊氣,當然也不和他客氣,任由薛蟠點什麼都不制止,很快十多個色香味俱全的菜餚就陸續端上了桌,當然,還有一壺美酒......

一頓飯吃下來,大多數的菜都沒碰多少,賈寶玉心中感覺有些可惜。不過薛蟠卻絲毫沒覺得,喝的半眯半醉的他拉着賈寶玉下樓,直奔門口走,而掌櫃的和店裡的夥計都不阻攔。

賈寶玉便問:“不用給銀子?”

薛蟠的小廝吳全連忙解釋道:“我們大爺經常到這裡吃酒,都是記賬上,月底掌櫃的自會派人到府上銷賬的。”

原來如此,賈寶玉表示是自己孤陋寡聞了。

這時,從門口傳來一個男人的說話聲。

“嘿,聽說這裡可是金陵城最好的酒樓之一了,今兒把你賣了個好價錢,你爹我也大方一回,讓你吃一頓好的,三天後,你可得高高興興的跟着馮公子走,要是惹他不高興,讓我拿不到後面的銀子,看我不收拾你!”

隨着聲音,一個四五十歲,骨瘦如柴,弓腰駝背的男子,拉着一個女孩走進來,小姑娘手裡還拿着一塊牌子。

那男子進門後,許是屋內光線比外面暗的原因,他一時有點看不清,便眯着眼睛四處瞧,形容看起來倒是更加猥瑣了。

薛蟠本來有些半醉了,仰着頭出門一時也沒注意,便一下子撞到那人身上。薛蟠低頭一看,見是個衣衫襤褸,打扮像乞丐一樣的人撞到自己,頓時大怒:“他孃的,哪裡來的窮酸貨,走路不長眼睛?!”

“小的該死,小的該死,請爺息怒......”那男子見薛蟠凶神惡煞,身後跟着十來個人,哪裡敢有一點脾氣,連忙彎腰作揖,聲聲討饒。

PS:紅樓中朝代紀元不可考究,卻又明確提到唐、宋、元這幾個朝代,沒有提及明清,書中卻多有明清的事、物。據此,杜撰了一段歷史,僅爲銜接劇情需要,無需深究。

第81章 一直記着第254章 馬道婆第222章 小事第401章 請罪第29章 蒹葭第556章 我只娶我喜歡的人第641章 扮李逵第578章 覽芳容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第60章 心神失守第184章 孤僻第191章 絕不相負第559章 分別、成長第219章 省親(三——遊園)第702章 想反悔?晚了!第39章 教戒第188章 賜婚第420章 作弊第749章 宜室宜家第498章 情人第601章 母女夜話第265章 代母受過第614章 玩鬧第206章 林妹妹回府第203章 賣字第439章 二尤第49章 汀蘭水榭第311章 杖斃第485章 挨個清算第727章 證據第666章 香論美人(一)第436章 懷疑第721章 主僕第528章 揭秘(一)第246章 她時間不多了第497章 可卿有孕?第16章 妖精!第282章 張口就來第535章 叫姐夫第457章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第607章 安排第638章 繼承權第447章 分冰第107章 可恨又可憐之人第713章 割腥啖肉第49章 汀蘭水榭第146章 都虞侯第471章 女相公第189章 傷心第830章 準備(四)第397章 有鬼?第127章 迎月夜第293章 薛蟠的嫉妒心第24章 賜晴雯第596章 負柴請罪第563章 孰是孰非?第399章 視察第420章 作弊第263章 真是神明?第830章 準備(四)第462章 初見劉姥姥第280章 甚合我意第122章 破天之事第451章 有沒有興趣加入第631章 撞破?第465章 猜疑第307章 沒人要害她第412章 姐妹秘語第694章 黛玉的直覺第503章 原來是催婚第609章 臭二哥哥第584章 投誠第223章 出府第673章 離府前(三)第752章 金釧、玉釧第67章 血刃第88章 唯此,方能心安第340章 姐妹齊心第250章 京師養生堂第780章 元春撫琴第257章 陰神第640章 答應第104章 甄寶玉身世之謎第33章 探尋第695章 新花樣第260章 悲傷的探春第564章 落難馮家第612章 非俗人的見面方式第394章 不問第630章 三月第619章 甄家!第415章 葉美人初觸心上人第616章 郎情妾意第67章 血刃第215章 探春小恙第94章 鬧事第348章 作畫第824章 四美吟(一)第621章 林姐姐,好羨慕你第370章 更疼你
第81章 一直記着第254章 馬道婆第222章 小事第401章 請罪第29章 蒹葭第556章 我只娶我喜歡的人第641章 扮李逵第578章 覽芳容第349章 大肥和小肥第60章 心神失守第184章 孤僻第191章 絕不相負第559章 分別、成長第219章 省親(三——遊園)第702章 想反悔?晚了!第39章 教戒第188章 賜婚第420章 作弊第749章 宜室宜家第498章 情人第601章 母女夜話第265章 代母受過第614章 玩鬧第206章 林妹妹回府第203章 賣字第439章 二尤第49章 汀蘭水榭第311章 杖斃第485章 挨個清算第727章 證據第666章 香論美人(一)第436章 懷疑第721章 主僕第528章 揭秘(一)第246章 她時間不多了第497章 可卿有孕?第16章 妖精!第282章 張口就來第535章 叫姐夫第457章 劉姥姥二進榮國府第607章 安排第638章 繼承權第447章 分冰第107章 可恨又可憐之人第713章 割腥啖肉第49章 汀蘭水榭第146章 都虞侯第471章 女相公第189章 傷心第830章 準備(四)第397章 有鬼?第127章 迎月夜第293章 薛蟠的嫉妒心第24章 賜晴雯第596章 負柴請罪第563章 孰是孰非?第399章 視察第420章 作弊第263章 真是神明?第830章 準備(四)第462章 初見劉姥姥第280章 甚合我意第122章 破天之事第451章 有沒有興趣加入第631章 撞破?第465章 猜疑第307章 沒人要害她第412章 姐妹秘語第694章 黛玉的直覺第503章 原來是催婚第609章 臭二哥哥第584章 投誠第223章 出府第673章 離府前(三)第752章 金釧、玉釧第67章 血刃第88章 唯此,方能心安第340章 姐妹齊心第250章 京師養生堂第780章 元春撫琴第257章 陰神第640章 答應第104章 甄寶玉身世之謎第33章 探尋第695章 新花樣第260章 悲傷的探春第564章 落難馮家第612章 非俗人的見面方式第394章 不問第630章 三月第619章 甄家!第415章 葉美人初觸心上人第616章 郎情妾意第67章 血刃第215章 探春小恙第94章 鬧事第348章 作畫第824章 四美吟(一)第621章 林姐姐,好羨慕你第370章 更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