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

楊翯,字靈臺,是楊慎一的幼子,喜穿白衣衫,人稱白鶴公子,不過左右親近的人都喚他爲楊三郎。

從劉玄拜楊慎一爲師後,兩人便相識,時常在一起玩耍。年紀相仿,心氣相近,成了好友。只是楊翯本是不足月出生,幼年時又因爲父親被貶,過了兩年苦日子,大病了數場,身子骨一直羸弱。也曾經下場試過,雖然才學甚高,有乃父之風,但身體太弱,幾次州試和院試都暈在場上,熬不到終場,只能草草了事。三番五次,楊翯也絕了科試的念頭,閉戶在家鑽研學問。

“四郎,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我原本以爲你制義策論已經可以雄視天下,卻不想你的詩詞卻是如此出色,尤其那些詞,足以流傳千古。”

“我這是某一天,一道靈光從天而降,讓我突然開了竅!”劉玄笑着打趣道,“三郎,我這是開玩笑了。此前在恩師面前受教,只管用心學習就好了,對詩詞也沒有怎麼用心。後來進了京城,投身這名利之場,需得揚名立萬,以壯聲勢。而揚名,寫詩詞最便利快捷不過了。所以纔有那一首首詩詞,沾名釣譽而已,讓三郎見笑了。”

“以詩詞求聲揚名,卻是無奈之舉。文林仕途就是這樣的陋習,從前唐年間開始,這風氣已經千百年,李杜白三位如此大賢,也免不了此俗,我等焉能奈何?”楊翯搖着頭說道,“只是再陋習俗例,也難掩四郎這妙絕天下的才氣。看了你抄錄給父親的詩詞,我幾近絕了以後再做詩詞的念頭。”

確實,看了劉玄那一首首詩詞,再對比自己寫的,真的很讓人絕望。

“三郎繆讚了。你是素知我的,功利心盛。學習制義策論,全然爲的是這科試三關。而今中試一年,策論還偶作幾篇,制義卻是拋之腦後,棄之如敝履。這會兒恩師要是讓我做一篇制義,只怕一頓戒尺是逃不離的。”

楊翯忍不住也跟着大笑起來,笑罷,他看着劉玄搖頭道:“果真是率真燦漫的劉四郎。”頓了一會,楊翯繼續說道,“這次來京,我早早想好了,託拜在歐陽師伯門下。”

“這京師裡論治學問,升瀾先生確是翹首。我聽聞聖上要點升瀾先生爲國史館領館學士,總編撰官,修編《周史稿》,正式定爲國史,真可謂衆望所歸。”

“是啊,父親曾言,論博學治史,升瀾先生遠勝他數倍,可傲視天下文林。”

兩人說說笑笑,穿過了前院,往書房走去。

“四郎,聽聞世叔給你定了一門親事?”

“是的,金陵薛家之女,相貌品行,我甚滿意。”

楊翯不由眉頭微微一皺,深深地看了一眼劉玄,卻沒有開口追問下去。

“三郎,我也聽聞恩師給你定了一門親事,末軒公的幼女?”

“是的,父親跟末軒公書信往來,去年年末時節就定下了。還不是聽聞四郎定下了親事,家父有些着急了。”

“三郎,如此說來,你還沒見過末軒公的姐兒?”

“沒見過,高矮瘦胖一概不知,只是聽聞家父言及過,相貌端正,擅長女工。”

這回輪到劉玄看了楊翯一眼。

楊慎一正妻生有三子。長子楊爵十七歲中舉人,進士不中,便候補待選。只是剛好遇到其父楊慎一被貶,受到了牽連,被故意選爲廣南西行省柳州懷遠縣主簿。結果剛走到湖廣南省的道州,就中了瘴疫,一命嗚呼。而當時負責選官的吏部尚書正是“彈楊主將”盧文韜。

次子楊雉早早被打發回江南西省故里,照看祖墳老屋,也在那裡成了親,妻室是昆林公的嫡孫女。前兩年中了舉人,沒有出來做官,算是一名地方士紳了。

所以楊慎一夫婦最寵愛,也最器重的就是這幼子楊翯,一直帶在身邊,估計就算將來成了親,他們兩口子也還是會跟隨在身邊,侍候二老。只是這天聾地啞的婚配,真的好嗎?萬一不如意,還能離合不成?恩師也丟不了這個臉啊。

兩人說着便走到了左院子,正好看到楊慎一和呂知淳站在了書房的門口,劉玄連忙站立好,整理好衣冠,雙手合放在腹部,快走幾步,來到楊慎一跟前,然後躬身行禮,朗聲道:“學生劉玄,見過恩師。”

楊慎一輕撫着鬍鬚,滿臉的欣慰,點頭道:“甚好!四郎有這番出息,我甚是欣慰,總算沒有辜負劉奉國的託付。”

“師侄劉玄見過呂師叔。”劉玄又給呂知淳見了禮。他跟這位師叔交往得比較少,他前年進京時,呂知淳正在鎮撫湖廣南省五溪蠻作亂,去年年底纔回進京。上門拜訪了兩次,都是心智絕高、城府深沉的人,交往得反倒沒有周天霞那麼親近。

四人在書房裡坐定後,寒噓了幾句,呂知淳突然提及到了楊慎一的變法革新的事情。

楊慎一隻是看了呂知淳一眼,沒有另說什麼,把一份文卷遞給了劉玄。

劉玄細細看了一遍,斟酌着說道:“恩師,你這革新變法涉及甚廣,何不擇一州縣先試行一番,觀其成果優劣,加以糾偏歸正。再擇大江南北、河嶺東西若干不同的州縣,再試行一番。”

“試行?”楊慎一默然一會,斷然道,“時日太久,我難待矣。”

呂知淳雙目透出精光,盯着劉玄看了好一會,轉頭對楊慎一道:“誠中,四郎此議卻是老成持重之舉,你說的時日太久,卻不是問題。誠中,你現在還只是國子監祭酒,不是中書侍郎。”

楊慎一眼睛不由露出黯淡之色,長嘆一聲道:“確實是我太急了。十年的荒廢,讓我有些着魔了。”

隨即又正色道:“四郎,你叩闕移宮,雖有大功,但與制有逾越之行。拖了這兩三月,處分也該下來了吧。”

“恩師說得正是,學生接到宮裡的傳話,聖上的意思是將我‘逐出京師,任職地方’,以示懲戒。”

每一科的庶吉士,尤其是狀元郎、榜眼、探花這三位,一年觀政期結束,按慣例基本上是到中書或門下省任職,養望兩年,待到下一科春闈來臨之前,外放地方爲一州堂上官。現在要被直接外放到地方去,當然是一種懲戒,而且還是不小的懲戒。

多謝書友:陳二生、我曾擁有理想、書友20191108141052174、書友20190818184218650、十萬兩、周天羽、瀟瀟潑墨留白、書友20190818184218650、中央陸軍、高天時、山裡的石子、郳爺、任他隨聚隨分、前面的炮灰、寂寞的江南、dear白君、曾用名楊凡、書友20170504195456744、、殘帆影、明月醉春風、舟中小卒、醉蝶公子、草廬道人、羅寧風行者、風靈十五、書友20180924131131384、唐宋詩書、下一刻丶真我、羊非陽、不願離開大樹的葉子的打賞!!!多謝你們了!

還有諸位書友的投票和收藏,謝謝你們了!

本週兩更,記得來看哦!

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引子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
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太白蝕角意難決(四)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四百一十二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中原干戈古亦聞(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二百九十二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一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山之遠憂其君(一)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一)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二百六十四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七十八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粟無人饋方差快(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連枝比翼浮翠閣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一百六十六章 北新關裡揚威武(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五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六睦建德謀定亂(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六十五章 辛丑鄉試捷報來(二)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第二百八十九章 鐵馬秋風鬱洲山(二)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一十六章 便勝卻人間無數(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二百零一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一)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七十七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三百四十八章 前山雨過雲無跡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紫薇舍人當望衡(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五十三章 寧國府裡暗刀劍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三百一十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二)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引子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四)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四百二十章 尋仙問丹白雲間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一)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軍南顧氣如虎(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六十七章 折桂鹿鳴明師恩第二十八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一百五十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四)第九十四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