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噩耗傳來動人心

欽差大臣、兩浙巡撫劉玄遇刺重傷、昏迷不醒的消息像颱風一般,向四處迅速擴散,不幾天就傳到了金陵。

“真的假的?”薛規坐不住了,站起來在房裡左右走了幾圈,突然覺得頭有些暈,連忙扶住了旁邊的書架。管事和僕人連忙上前來扶住了他。

“老爺,你沒事嗎?”

“沒事,沒事。”坐下來的薛規緩了幾口氣,剛纔的頭暈慢慢地褪去了,接過丫鬟遞過來的溫參茶,喝了兩口,覺得舒服一些了。

“老爺,老爺,這可怎麼辦?”薛太太一臉緊張地衝了進來,彷彿大江決堤、紫金山崩塌了一樣,慌得僕人管事們連忙避開,躲到房間外面去了。

在她身後跟着薛寶釵,也是滿臉的愁苦。

“慌什麼?只是傳言而已。”薛規不滿地說了一句。

“劉四郎一口氣做了那麼多事,辦了那麼多海賊亂賊,想害他的不知多少。老爺真該勸勸他,不要這樣鋒芒畢露。現在壞了事,可叫我的寶釵兒怎麼辦!”說着說着,薛太太哭了起來。

“母親,不必太悲切,這是正如父親所說,還只是傳言,當不得真。”薛寶釵強忍着淚水勸告道,“兄長就在四郎身邊,如此大事,應該有音訊傳過來。”

薛規長舒一口氣道:“寶釵兒說得極是,蟠哥兒再混賬,這等大事卻是不敢疏忽的。現在我們沒有接到他的片紙只言,那這事就有玄機了。”

“什麼玄機?難道還有假不成?”薛太太不解地問道。

“劉四郎長得一顆七竅玲瓏心,凡事都會琢磨一番。可能他遇刺是真,但傷勢不重,故意假傳消息,爲的就是把幕後兇手給引出來。”

“老爺,這只是你的妄自揣測之言。劉四郎受傷卻是真的,刀劍無眼,萬一他真受了重傷,左右爲了掩飾,故意封鎖消息怎麼辦?”薛太太反駁道。

薛規不由狠狠地看了自己太太一眼,這什麼腦子?女兒好不容易自己找到了一個寬慰的理由,你倒好,上去一腳又把她給踢到坑裡去了。是不是你親生女兒?真是愚不可及的婦人!

這邊薛規一時想不到好藉口去勸慰薛寶釵,只見她滿臉通紅,像是下定了決心,朗聲道:“父親,母親,我決意去杭州,照顧四郎。”

“我的兒,你這是何苦呢?”薛太太又哭上了。

薛規也忍不住長嘆一聲道:“我的兒,你這是何必呢?”

“父親,四郎現在傷勢輕重,我們一概不知,甚至都可能…”說到這裡,薛寶釵聲音哽咽,低着頭默然了好一會纔有開口道:“不管如何,我願去他身邊,斟湯遞藥,侍奉左右,哪怕是見他最後一面也好。”

薛規坐在那裡,閉着眼睛搖頭道:“我的兒,雖然你與四郎已經定親,禮數皆備。但你終究沒有過門。在長輩陪伴下,見見面,說說話都可以。但是你現在這樣過去,旁人會怎麼看?”

“父親大人,現在這個時候了,那還能顧得了這麼多了?旁人如何看我不管,我只在乎四郎怎麼想。”

薛規聽明白了女兒話裡的意思。默然了許久才悠悠地嘆息道:“我的兒啊,現在想來,還真不如順了你母親當初的心意,把你許給賈寶玉。他雖然縱有諸多不如意,但總歸心思單純,天真爛漫。”

薛寶釵淡然一笑,“父親,有所得必有所失,既然女兒得了這段天註定的姻緣,自然也願意承受這因果了。只要四郎不負我,我必不敢負四郎。”

說完,薛寶釵施了一個萬福道:“父親、母親,女兒主意已定,現在去收拾行李。”

“唉,女大不中留了。你去準備吧,我自會交待,安排好人手,妥當送你去杭州。”

“謝過父親大人。”

看到薛寶釵離去的背影,薛太太轉過來埋怨道:“老爺,你怎麼不勸勸大姐兒?她一個姑娘家家的,親自過去侍奉算什麼回事?兩人還沒成親呢!這完全不合禮法,別人會怎麼說我們薛家?”

“怎麼說?早就有非議了。前些日子嶺東的丘世兄給我來信,提到了他收了兩淮都鹽使林如海林大人之女,黛玉爲義女,還開玩笑道,要不是我下手快,都想把黛玉許配給劉四郎,好親上加親。”

“什麼?丘老爺想搶我府上的女婿?那可不成。”

“還搶了你的女婿?丘世兄話裡的意思你不明白?”

“什麼意思啊老爺?”

“他這是在暗示,讓我們薛家悔婚!”

“什麼!”

“我薛家就是花錢買再高的官階,在他們眼裡還是粗鄙不入流的皇商。劉四郎太爭氣了,都出乎他們的意料,開始後悔了。這些道貌岸然的僞君子,一個個不願意出來當這個惡人,便故意託到丘世兄那裡,遞話給我,讓我們主動悔婚。”

薛規冷哼一聲道:“煙溪先生的三子,遠在遼陽,十三四歲時就有大儒上門去攀了親。只是那女子夭折了,才續訂的末軒公的女兒。劉四郎呢?身爲煙溪先生的關門弟子,直到十六七歲,都入京讀國子監了,也沒見哪位文士儒生去結姻。現在一個二個都腆了過來,還這般吃相難看,真是讓人作嘔。”

“老爺,你這話也太擡舉四郎了吧。”

“太太,衆雁無首難成行。讀書人也希望有個好帶頭人,好帶着他們去爭那榮華富貴。劉四郎現在已經是年輕一輩的最出類拔萃的,這些傢伙,爲了子侄晚輩,自然要把主意打在劉四郎身上,想攏着他,牽絆着他,好讓他當那個出頭鳥,領頭羊。”

“這幫混賬傢伙,”薛太太氣憤地罵了幾句,猛然間又問道:“老爺,四郎會不會被蠱惑,他同門師叔師伯一大幫,這個一句,那個一句,四郎會不會改主意了。”

薛規冷冷一笑道:“四郎心思深沉,堅毅果敢,看準的事是改不了的。而且四郎他呀,對那些讀書人看得很透。”

“老爺,那更不能讓大姐兒去杭州,省得落口舌給那些傢伙。”薛太太猛然醒悟道,“不如這樣,我們就派兩個得用的丫鬟過去,替寶釵照顧四郎。反正都是要陪嫁過去的通房丫鬟,外人也沒得什麼話說了。”

聽完薛太太的話,薛規難得地點點頭,坐在那裡默想起來。

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大秦官職 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
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八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第七十三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零三章 閒庭曲檻無餘雪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三)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大秦官職 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三百六十一章 熟聽風雨傾國顏(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一百四十一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六)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三十章 四女初入劉府門(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五)第三十七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六)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高牆春草幾番生(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四十二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賈府穢聞染永和第二百八十一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一百一十章 水月庵裡腌臢多第二百零五章 火器逞威破邪祟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賈玉誠意救甄玉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六章 榮府榮華百生相(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乾坤成壞一浮漚第四百四十六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一)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百年多病獨登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在泮獻功求伊祜第二百七十章 吳淞河畔論財路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二十五章 金玉良緣化虛幻(二)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第九十五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二)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第二百一十七 春江潮水自東去(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二)第一百二十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二)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四百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九十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曲肱飲水亦欣然(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明悟深藏要若無(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只當遠引過平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樓船夜雪熊津鎮(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京華舊事恨難忘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三十五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四)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