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一)

在相隔百里之外的樂亭,也有人在讀着這薄薄的本子。

“父親,這是我託人從鐵道工程兵軍營裡拿出來的,是他們給軍士們,不,他們的叫法爲士兵,上文化課用的。”

“嗯,”楊慎一邊看邊點頭,吱聲應道。

“父親,我還聽說這教材是通用的,從劉四郎開始編練兩浙團練軍開始就用的,幾經增刪修改,最後定稿,推行到各省團練軍。後來劉四郎封漢王,問鼎之勢已成,又做了部分增補,便成了你手裡的這本。所有水陸師步兵團、炮兵團、守備團、艦隊水手水兵,都用的這個本子。”

“你看過了嗎?”

“看過了。”

“有何感想?”

“裡面的核心是四條紀律。一切行動聽從指揮,一切繳獲歸公,不得拿百姓一針一線,保守軍事機密。然後圍繞這四點以話本、戲說等方式,講了些生動活潑的故事。寓教於樂。”

“還有呢?”

楊翯想了想,又說道:“父親,這小冊子意思淺薄,語句通俗,但孩兒看完後總是覺得有些不對,但說不出哪裡。”

“不對就對了。我聽說過,軍中還有其他好幾本冊子,有《士兵條例》、《軍官條例》、《步兵操行守則》、《水兵操行守則》等等。這一本是最基本的,學好了這一本纔好往下學那些冊子。”

楊慎一把這本冊子丟在石桌上,摘下水晶眼鏡,望着灰濛濛的天,許久才嘆了一口氣。

“或許,四郎把我放逐出來,還是顧念了一份師生情義。真要到了撕破臉的時候,爲父我,或許可能死得很難看。”

“父親,你這是何意?”

“到如今,我才發現,以前知道的那些大秘密只不過是大山一角。所有的一切,都在劉四郎的胸有成竹之中。”

楊翯聽完,盯着石桌上那本書看了一會,臉色慢慢變青,憋了許久,終於吐了一口氣道:“兒子明白父親的意思了。這本冊子,已經悄悄給水陸兩師的士兵們講述一個道理,劉四郎是他們的明公共主。加上父親說的其他的那些冊子,水陸兩師的官兵們已經被潛移默化了很長一段時間。”

“你知道就好。現在看來,劉四郎一入內閣,就迫不及待地退伍數萬團練軍軍士。還有不少人暗地裡笑話他遣散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士,是自剪羽翼。呵呵,劉四郎何曾做過這般無智的事情?現在看看這本冊子,可以這數萬團練軍士,跟隨他數年,是如何受他教化。而且又跟着他出生入死,建功立業,在他手裡領了犒賞,就如同在數省州縣的村莊鄉鎮裡撒了數萬個忠心耿耿的門生故吏。”

楊翯附和道:“父親說得沒錯。此前我們想到了這一點,只是沒有想到,劉四郎居然有這般手段,已經在軍中將這些軍士的人心悉數收攏。”說到這裡,他不由想到一點,臉色不由一白。

“父親,現在居然連鐵道工程兵,這等青壯民夫都如此,想必劉四郎始終根本沒有放鬆軍中的教化。再過得幾年,一批批的被教化的軍官士兵被退伍到了地方,慢慢充塞着州縣,會逐漸將地方的權柄從鄉紳們手裡奪過來,至少,那些鄉紳無法做到一呼百應了。”

“沒錯,三郎說得沒錯。此前那批團練軍士退伍比較倉促,現在劉四郎有時間,可以在每批退伍的官兵中挑選優秀者,安插在地方,加以照拂重用,過得十年八年,地方民意和權柄將盡操於這些人之手。屆時百姓們有了領頭羊,就會走上另外一條路,劉四郎設定好的一條路。”

“父親,還有報紙這一利器。聽說劉四郎已經在京師和金陵分別成立了石渠印書館和商務印書館。說是要大力收集天下良本,編撰成書,刊印行發天下。想必他歷來不會做虧本的買賣,必定會在其中夾帶私貨吧。”

“是的。以劉四郎的聰慧,他有的是辦法讓不想印發的書胎死腹中,讓想印發的書遍佈天下每個角落。”楊慎一坐在那裡,神情肅正,渾濁的眼睛裡透着些寒光。

“昨日,學良從京裡來信,說劉四郎突然恩許,明年春天開一科恩科,以爲學制變法的緩衝,還說爲示天恩,明文各省所有舉人都可以到京師趕考。但考試規矩有所改變,實爲從各省舉人中爲京華大學錄取第一批學生,學滿後可授官職。同時也徵召各州縣通算學、格物的賢才到京,應舉賢試。”

“你看吧,天下那些讀書人都會交口稱讚劉四郎的恩德。卻不知道,他這是在刨儒學的根。”

“父親,兒子我記得劉四郎曾經給我說過一句玩笑話,‘神武帝和太祖皇帝欽定四書五經,規定熟讀了這幾本書方可做官。所以說天下讀書人不是爲了追尋先賢微言大義而讀四書五經,而是爲了做官。’現在想來,劉四郎就是在以名利權勢慢慢引誘天下讀書人。”

“你現在領悟到了劉四郎的手段了吧。劉四郎本身就是讀書人,而且不是一般的讀書人,所以他對天下讀書人的心思是一清二楚。只要能做官,就是考《齊民要術》、《靈憲》和《算經十書》,那些讀書人也會甘之如飴。那些堅持先賢義理的儒生,都不用劉四郎出手,就被那些想着學而優則仕的讀書人們口伐筆誅,生生用口水淹死了。”

聽到這裡,楊翯也默然無語了。楊慎一默默看着遠處的天空,過了好一會才說道:“聽說劉四郎已經跟八大寺的活-佛大和尚以及道門真人們說好了,願意動員道釋兩門弟子,援徵伊爾利汗國。樞密院那邊的動員令已經明發天下,陰山、漠北和關東的牧民青壯們或是報名或是抽籤了。九邊的兵馬也開始向碎葉等地慢慢集合。內閣也在向河西、隴右、安西轉運和存儲糧草物資。想必到明年開春之後,劉四郎會親自趕赴蔥嶺,主持援徵伊爾利汗國之戰了。”

楊翯皺着眉頭問道:“父親,劉四郎這個時候離開中樞,遠赴安西,有何用意?”

楊慎一淡淡一笑道:“當然有深意了。劉四郎的種種舉動,雖然是不動聲色,徐徐而來。但事到如今,還是會有很多人會看清楚的。到明後年,肯定有許多人起來反對,加上一直蟄伏的那些有心人煽動,未必不是各處動盪。”

“可是劉四郎種種佈局,其根基已經穩如泰山,那時再起事,無非是以卵擊石。”楊翯有些着急地說道。

“以卵擊石?不硬碰硬試下,這卵會一直認爲自己纔是石頭。這些膿皰,總是要擠出來的,只是劉玄不想髒了手。既然如此,該劉仁出面來把這些髒事辦了,父子同心嘛。”

“父親,你是說...”楊翯說話都結巴了。

“劉玄寄託了劉家兩百多年的心思,也寄託了軍將世家四百多年的期望,只是殺些人而已,卻能讓劉四郎乾乾淨淨、堂堂正正地登基大寶,劉仁和他的同袍們爲什麼不願意做呢?劉四郎以後還是會士大夫共治天下,只是這士大夫,必須得他認可了才行。”

楊慎一冷冷地說道,這話讓楊翯如同掉到冰窟裡去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大秦官職 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
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十二章 寧府小聚爲拜師(一)第四十八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二)第三百九十六章 白髮蕭蕭洛陽夜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洪州輕舟連夜至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四十七章 薛呆事敗立重誓(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繁花暗影半山堂(二)第一百零六章 琉璃界裡點映紅(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十章 喜逢茶樓有私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一)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五十七章 此時海棠惹秋意(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四百四十三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一)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人間信有白頭癡(一)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三十二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一)第二百八十四章 木石前盟已成事第八十七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四百二十九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一)第五十二章 奉國府裡話機要第六十二章 撲朔迷離勘奇案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二)第四十三章 周府壽宴聞奇案(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師勘定逆亂日第三百五十七章 身既死兮神以靈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二百一十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只愁風斷青衣渡(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世味年來薄似紗(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逕抱靜園城市間第一百二十六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四)第四十六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三)第二百九十三章 旁論治亂有靜氣(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再斷奇案撥迷霧(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二)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天地固將容小丑(一)大秦官職 三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七十七章 壬寅春闈選貢士第六十一章 師叔相邀有內情第一百二十一章 廟堂之高思其民(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五十四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一)第九十六章 榮府雙喜皆臨門(三)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一百零八章 彈劾如雲暗殺機(一)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四百零八章 讀書習氣掃未盡(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夢醒最怯聞夜鍾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庶明勵翼明弼諧第四百四十八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一)第二十二章 小小風波自散去(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一百章 莫問前路兇與吉第一百八十七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三)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一)第二百六十五章 萬里賓客自西來(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十一章 鳳姐決斷謀大利第五十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風捲清江暗雨來(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