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對答話國事(四)

隆慶帝接過手本,細細看了起來,越看越覺得這火器新軍確實可以除弊去痾,增加朝廷軍力,至少不會出現海賊來襲,浙東陸師無一能擋,還要靠水師上岸來抵擋的尷尬局面。而且各省辦新軍,火器採辦數量一下子就上去了,造價也會隨之降下來。

隆慶帝在潛邸時,奉旨辦過幾次差,又跟九邊軍鎮諸將熟絡,知道些事情。知道軍隊不是金絲雀,會越養越廢的。九邊軍鎮苦寒之地,常有戰事,便練就了天下雄兵。京營和兩浙陸師卻是反例。手本里劉玄有幾段話隆慶帝頗爲讚許。

火器初出於前周神武帝,大興於前周室韋相戰之時。當時火器之盛,據載“以五百爲一方陣,漫山遍野,方陣數以百計。萬銃齊發,火炮齊鳴,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故以紅衣爲服,以辨敵我。”

當時前週一戰便可出動了上萬火銃,配以數萬長矛手、刀牌手、跳蕩手和騎兵,再以上百火炮爲前驅,跟室韋人打得昏天暗地,硬生生將其從江淮漢水秦嶺一線趕到了漠北,又從漠北趕到了安西河中。是爲前周建武中興,離今不過兩百多年。兩百多年過去,除了火炮大行於水師之外,陸師火器硬是被縮到了天下唯一的神機營。

而今西洋人、東倭都趕上來了,國朝卻在那裡坐井觀天,不知進取。火器之物,用進廢退,等到別國越用越犀利,屆時憑此打上門來,那就是貽笑大方,難以面對祖宗先靈了。

再說了,刀槍弓甲這些玩意,亂臣賊子總有法子弄到手,甚至私自打造都可以。一旦裝備上,跟朝廷經制官軍沒有區別。火器就不同了,賊子再厲害,也不過數百枝,朝廷派過去數千枝,瞬息間就能滅了它。

再說了,火器打久了,槍管要換,炮膛要修復,彈子藥子要補充,沒有這些,就是廢鐵燒火棍。而這些玩意,你私造一些還可以,大量私造就是笑話了。這玩意就如劉卿奏章裡說的,朝廷有大工場,又聚有衆多工匠,一旦大造,其它勢力只能望塵莫及。

“劉愛卿,解火器禁,編練各省新軍,事體重大,還需容朕再思量。”

“臣恭等聖上乾坤獨斷。”劉玄說了一句,不再追問這件事。他本來就不指望自己一上本,聖上龍顏大悅就允了

“劉愛卿,你說的第二策,建北海船隊,可細細說來。”

“回聖上的話,臣察得我朝水師輕北重南,有頭重腳輕之嫌。依臣看來,北海不僅有拱衛京畿,護守關東、嶺東乃至兩淮靖平之職,更有壓服高麗、東倭,使其臣服我天朝,安爲藩屬之責。而今北海船隊分爲數軍,雖有戰力,但比起南海船隊,卻是大不如。稟聖上,臣出海過,知那大海茫茫,難覓蹤跡。西洋佛郎機可泛海萬里來我天朝,萬一包有禍心,繞過南海船隊,行至北海,再勾連東倭、高麗不臣賊子,以爲前驅,屆時直取渤海京畿,何軍可當?”

聽到這裡,隆慶帝又出了一身冷汗,楊慎一和杜雲霖也變得無比凝重起來。

“聖上,劉四郎此言實爲肺腑之言。我國朝東邊大海,南北萬里,東西難計邊際,數千戰船撒下去,就跟泥沙入了海。佛郎機人能泛海數萬裡來我朝,繞行數千裡,避過我海巡,易如反掌。聖上,此事危及國本,不可不防!”

姜本慶的話引得隆慶帝連連點頭,這確實是件最緊要的大事。

“劉愛卿,你繼續說。”

“遵旨。稟聖上,南海伏波、平遠兩支船隊爲國朝水師最強,無非是依仗海鷹、海豹、海獅三款大船以及船上遍佈的四十八斤和六十二斤重炮。而這三款大船隻能在京畿和關東的四處船廠裡建造,重炮只能在京畿和北直隸的三處炮廠裡打造。”

劉玄說得這些,殿內的人都知道,無非是制衡之術,南海船隊遠懸海外,總得有些東西牽住它,船廠炮廠就是其中一個手段。

“船炮不缺,自可以打造一支北海船隊來。聖上,爲了區別普通船隊,臣建議,水師船隊復前周之名,稱爲艦隊。南海船隊,改稱南洋艦隊,北海船隊改稱北洋艦隊。南洋艦隊繼續鎮撫南海諸地,北洋艦隊可以金州爲本港,登州、萊州、密州爲分港,遊弋渤、黃、東等海,拱衛京畿,守護關東嶺東腹裡,威懾高麗、東倭。”

“三位愛卿,你們覺得如何?”隆慶帝沉吟一會,問階下的姜本慶、楊慎一和杜雲霖。

“回聖上,臣附議。”姜本慶的態度代表着軍機班和五軍府。

“回聖上,好是好,只是這北洋艦隊從無到有,耗費巨大,且每年日用度支也浩繁,錢款從哪裡出?”杜雲霖毫不客氣地答道。

隆慶帝又把目光轉向了劉玄。

劉玄拱手道:“回杜大人的話,此錢款還要靠你老人家張羅。”

“哦,此言何出?”

“聖上,三位大人,臣下巡察浙東,發現市舶司積弊叢生,漏洞百出,謝大人整飭一年,關稅增長了一百七十六萬兩。但謝大人曾與臣下談過,外面漏出的關稅還有半數,只是苦於海岸漫長,地方勾連,瞞上欺下,計端百出。謝大人與何老軍門使出渾身解數,也堵不住這千瘡百孔。現海賊已靖,外敵已除,當清內患了。一旦整飭完整,光是兩浙一地,就能湊出北洋艦隊的建辦銀子。國朝海商興盛的地方還有關東、嶺東、南直隸、閩海、兩廣,要是全部整飭完畢,怕是三五支北洋艦隊也不在話下,就連各省新軍的編練銀子也出來了。”

“哈哈,劉大人打得好算盤。”杜雲霖大笑道,沿海諸省的市舶弊端,他心裡早就有數,此前也上過幾次摺子,都石沉大海。到了今上,提了兩回,得了時機未到的口諭。現在看來,怕是契機要來了。

“那此事就要杜愛卿操心一番,先行國庫度支整飭,等錢糧寬裕了再說。”隆慶帝斟酌了一會,又說道,“姜愛卿,劉卿這兩項建議,軍機班和五軍府先議一議。”

“遵旨。”

低着頭的劉玄心裡閃過一份驚喜,自己做了這麼多文字,費了這麼多口舌,終於讓聖上動心了。動心就好,後面的事就好辦了。

“劉愛卿,浙東民生果真如你所奏的那般艱難嗎?”隆慶帝繼續問道。

“是的。”劉玄將在浙東六州所見所聞一一簡述,又從懷裡掏出各州縣抄來的賬簿目錄,北新關臨時藩庫裡抄錄的賬簿目錄,附上四位賬房稽覈,只是十來張紙。吳寶象接了過去,轉到御桌上。

隆慶帝匆匆看過,手都在微微發抖,臉色變得微微鐵青,最後長嘆一口氣,叫吳寶象轉給杜雲霖和楊慎一兩人。

兩位看了後臉色也是陰沉如水,互相對視了一眼,想開口,卻不知道從何說起。

“聖上,臣還聞得浙西情形更加不妙,甚至還有白蓮邪教生亂。”

“果真?”隆慶帝又站了起來,不過隨即又坐了下去。站在階前的吳寶象連忙遞上去一杯溫溫的白山參茶,今兒沒聽到幾件好事,可別把皇爺給氣着了。

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
第三百一十八章 變化猶應侍帝晨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一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一)第二百六十章 四郎震怒忿賈府第二百三十三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四)第二百三十八章 猶嫌五更雞鳴早第三十八章 初試火器言變局第一百二十八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更求平地上青天(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零五章 奮向青門學種瓜(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度朔仙桃逢細雨(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華木含香雙添好(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一)第四百零二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四)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三章 初到太學來報到(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輕談江山似等閒(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三百零八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二)第三百四十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三)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一百六十三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三)第一百八十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二)第二百零二章 暨陽鎖關定會稽(二)第十九章 薛府求醫循北來(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裡糊塗案(一)第三百四十二章 萬里關河驚契闊第四百三十一章 忽來新燕飛春岸(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起且聽錢江潮(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芙蓉榭裡影人間(二)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第三百零三章 束手小心觀浮世第二百三十一章 桐君懸壺誰濟世(二)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樓臺綠瓦沍琉璃(一)第八十五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六)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玉帶蜿蜒通南北第二百二十一章 公私兩宜順人情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四百零一章 冰雪招來露砌魂(三)第八十三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四)第十六章 花萼樓揚名相見歡(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三十三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二)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八十四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五)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二十三章 王氏姐妹再重逢大秦官職 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觸目人情但可哀(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元知造物舊時別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七十九章 欽點壬寅科進士(二)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一)第四百零四章 流水高山有韻音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四十三章 閒來無話談前程(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知重見楚江濱(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地人心自省在(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伐已聞運籌中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第三百八十章 月懸晴夜燕戶空(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甄賈寶玉會金陵(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二)第二百章 錢塘屹然安三吳(一)第四百一十六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錢江潮起風雷動(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一)第二百七十一章 太湖風冷吟吳越(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中堂閣部半山堂(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四百一十七章 黃昏獨愁著風雨(四)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八十二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東南形勝吳都會(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薛府私會話機密(三)第三百五十章 君持爲報京華舊第九章 國子監裡只讀書(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鄞江慈溪事危急(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