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兩儀微塵步法

督脈和手足六陽經即通,周無憂也算內功大成,若是放到江湖中去,也可躋身一流高手之列。尤其是太極拳法的運用,在這個時代還是初創,其中的勁意吞吐,非一般武林中人可抗。只是他的短板也很明顯,實戰極少,除了太極拳外,竟是不會其餘武功,別說會了,簡直是絕大多數連聽都沒聽說過。而且他不會輕功身法,在比武之時遇到輕功高絕之士,肯定要吃大虧。

思來想去,招術拳法之類,倒也不必理會,自己的目標也不是闖『蕩』江湖,只要精熟太極拳便可應對外敵。只是輕功身法,卻是要想想辦法的,對敵不對敵的另說,自己前世起,打小便對這玩意很是神往,要是自己也能一蹦上樹什麼的,那可太有意思了,而且爬山行路也有大用不是?

周無憂決定下山一趟,一來如今已入寒冬,需要補充洞中所缺,米糧、被褥、衣服之類都是要添置的;二來想些辦法,學到輕功身法,不管拙劣與否,總好過沒有。

他如今內力已算大成,在體內經絡中運行之時,暖洋洋的渾厚充沛,只是現下運轉的『穴』位多了,一個周天下來便要耗時兩個時辰。

周無憂花了三天工夫,鞏固熟悉了內勁在經絡中的運轉,便合上洞門,啓程下山。這一下山,才感覺到自己功力提高後的好處。?? 鴻隙10

首先是身體靈活敏捷多了,現下山中鋪滿了積雪,山路易滑難行,周無憂卻行的既快且穩,雙腿之間氣息流暢,踏步蹬地都感覺十分有力,踩到冰滑或泥坑處都能迅捷的跳起閃避,以往半日時辰才能下到山外,如今一個多時辰便足矣。

其次是眼力和耳力都得到了提高,看得遠,聽得清,其實這不僅是內功增強帶來的好處,更在於周無憂修煉的是鼎爐之法,即改變自身以適應修行的仙家功法。一般武林中的內功心法雖也有助於眼力、耳力的提升,卻不會這麼明顯。

然後是身上,大雪天中下山,周無憂卻絲毫不覺得寒冷,只覺一股暖流始終在體內遊走,便如體內攜帶了一條地熱火龍,根本不懼嚴寒。

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諸般變化,周無憂滿心歡喜,心情愉悅的來到玉元觀外。玉元老道不會輕功,並非玉元觀中沒有,不說樓觀派遺留的典籍,單就便宜師父黃離生所記載的功法便不容小覷,那可是位接近先天之境的大高手!

周無憂記得其中就有一本兩儀微塵步法!

只是師兄玉元老道沒練過足部經絡,又志不在此,整天忙碌着掙錢買『藥』材,要煉製鞏元丹,是以老道在輕功身法一項上是一片空白。但自己卻已足部三陽經皆通,正好修習這兩儀微塵步。只是數月沒到觀中看看了,希望聚源觀莫派遣了道士鎮守此觀,又或是將觀中典籍擄走。

聚源觀確實派了道士來主持玉元觀,一則好歹也算一份產業,再則也可藉此守株待兔,待的就是周無憂。只不過聚源觀上下壓根兒沒想過周無憂功夫能有多高。一個少年,能厲害到哪裡去,看看玉元老道就知道了。

是以從聚源觀來了一位中年道士,帶着兩個火工童子,目的很簡單,等待周無憂的出現,然後帶回聚源觀問話。至於玉元觀中僅存的樓觀派典籍,簡寂觀以下乃至聚源觀,都是正一派的中堅力量,眼下都在忙着料理張正行真人的身後事,苦心籌劃如何殺了道衍和尚姚廣孝,是以暫時還顧不上。

當日劉家莊外一場混戰,張正行真人斃命當場,宇坤道人最終沒能追上道衍和尚,這筆賬自然就算在了道衍和尚姚廣孝頭上。姚廣孝跑回了燕軍大營,道門拿他暫時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忍着這口氣等待時機。

簡寂觀也幸運的從張真人身上拿到了那枚玉件,本來按理說不該再找死了師兄的明玉道人周無憂的晦氣了,可有些疑問一直盤旋在簡寂觀諸位高道的心頭。張真人爲何要追拿在劉家莊立了功報了信的玉元觀師兄弟二人?張真人爲何出手殺了玉元老道?這兩個問題宇坤道人回答不上來,所以,雖然大局已定,假玉件也被簡寂觀視若珍藏的捧了回去,聚源觀仍然安排了道士值守玉元觀。

只是這值守之人嘛,好好的聚源上觀不待,誰肯出來?最終那倒黴的中年道士便被抽籤抽了出來,他的武功見識也自然就高不到哪裡去。當然,在聚源觀衆道士心中,這點武功見識也足夠了……

周無憂在觀外的樹林中查看了整整一天,終於確定觀中有三名道士,一箇中年道人主持觀務,兩個少年道士打掃做飯。

沒有見這中年道人練武,不知道武藝如何,周無憂小心謹慎,便選擇在黑夜之後再潛入觀中。

輕輕翻過依然沒有整修的觀牆,周無憂小心翼翼的來到後院書房,房門沒有上鎖,一推之下便閃身進去。憑着過往的熟悉,周無憂『摸』到燭臺後輕輕點燃,沿着書架好一通找,終於看到那本寫着“黃離生著”的《兩儀微塵步法》,周無憂當即大喜。

他找來一個包袱,將這本步法塞了進去,又胡『亂』尋了十餘本道家典籍一併裝了,打了結系在肩上,轉身出來,翻過觀牆便揚長而去,其間沒有引起臥房和偏房中熟睡的道人們一絲警醒。

周無憂又趁夜趕到狗上村,敲開田老漢家,挑了一扁擔貨物,在天明之前轉回了移山中自家的洞府。

“兩儀微塵步法”是一套極高明的輕身功法,既包括輕功提縱術,又包括打鬥之時配合兩儀劍所用的步法。對於周無憂來說,只要修習輕功提縱術便可,至於打鬥之時的步法,按照太極拳的步法來匹配即可,倒是無須分心修煉。

按照黃離生的記載,其中的輕功提縱術是基於峨眉派“金頂身法”而創,練至大成之後,一躍可達三丈高下,且足部力道變化巧妙,最善借力而行,若是施展之時腳尖能有借力的地方,可一口氣直上十數丈高下,最是翻牆上樑的必備功法!

周無憂初次按照步法中所載的呼吸和內勁導引之法,將內力注於腰部和足底,隨氣息往上一提,一蹦就是一人多高,自己落地時都嚇了一跳,陷陷沒崴了腳。當下大喜,練習得更加勤了。?? 鴻隙10

大雪封山,周無憂更加安心練功。

督脈及六陽經已成,該修煉任脈和六陰經了。等任脈和六陰經練成,再將任督二脈貫通,武林中人夢寐以求的先天之境便成,到時候縱橫江湖,來去自如,任是誰都不用放在眼底。更重要的是,那是形成鼎爐的開始,也是修習仙家功法之前的最後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任脈與督脈相對應,背道而馳,督脈位於身後,任脈位於身前,自氣海起,向上而行,過中庭、紫宮、天突等『穴』,直達脣下承漿『穴』。

周無憂此刻內力大成,衝關之時,比之督脈和六陽經更顯迅捷。半月之內打通任脈,爲配合兩儀微塵步法的練習,這次他首先從足部開始,衝擊足厥陰肝經,然後是足厥陰腎經和足太陰脾經,等大雪融化、青草菲菲之時,三足陰經已成!

周無憂經過一個冬天的苦修,三足陰經和三足陽經相互調和轉化,兩儀微塵步法練至小成,提氣一縱,便踏上近兩丈高的樹梢之上,向前一竄,便是尋常人的六七步遠,令周無憂喜不自勝。

周無憂下了趟山,此刻不用再沿路而行,遇到巨石擋道便輕鬆翻越,碰見懸崖峭壁就手腳並用、攀援而下,輕輕鬆鬆便出了山外,一共才半個時辰。

添置了必須的米糧等物,周無憂回到山中洞府,準備繼續修行。

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1節 化蝶與牡丹亭的故事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10節 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7節 月光如水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8節 糧食危機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5節 初見陣法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7節 亡命奔波第11節 莫名其妙的陷阱第1節 以武會友第1節 東龍山下遙祝諸位第11節 數字緣分第10節 奪人家園毀人田第1節 金光峰的雪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2節 莫嫌穿林打葉聲第11節 清泉島歲月第6節 世界第一運動第10節 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第3節 胡大與褚二第7節 亡命奔波第8節 周副掌門第12節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9節 手足六陽經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8節 教練的身體很不適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7節 鞏元丹方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7節 巴州鬼修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8節 一朵蓮花第7章 烏山賊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節 生死之間第5節 和尚道衍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9節 宿醉第1節 東龍山下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9節 虎原的賭局第7章 烏山賊第7章 烏山賊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7節 陶子文的月夜追蹤第5節 秋狩序曲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2節 山居閒暇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1節 李副執事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9節 本章繼續探討理論第9節 手足六陽經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7節 鞏元丹方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5節 低頭?不低頭?第5節 太極傳人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1節 靈崖山的煩惱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8節 一朵蓮花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11節 清泉島歲月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
第11節 遭遇烏龜流第11節 化蝶與牡丹亭的故事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10節 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7節 月光如水第3節 戰亂中的措置第8節 糧食危機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5節 初見陣法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11節 憤怒的犀牛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7節 亡命奔波第11節 莫名其妙的陷阱第1節 以武會友第1節 東龍山下遙祝諸位第11節 數字緣分第10節 奪人家園毀人田第1節 金光峰的雪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7節 緊張的對峙第8節 客棧和藥圃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2節 莫嫌穿林打葉聲第11節 清泉島歲月第6節 世界第一運動第10節 不怕人比人,就怕貨比貨第3節 胡大與褚二第7節 亡命奔波第8節 周副掌門第12節 君子可欺之以方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9節 手足六陽經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8節 教練的身體很不適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7節 鞏元丹方第2節 種羣滅絕者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3節 新的世界,新的人生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7節 巴州鬼修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1節 成長的煩惱第8節 一朵蓮花第7章 烏山賊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4節 師兄弟間的切磋第1節 生死之間第5節 和尚道衍第10節 鐵砂掌的威力第9節 宿醉第1節 東龍山下第7節 叢林,再遇叢林第9節 虎原的賭局第7章 烏山賊第7章 烏山賊第2節 齊老四和鄭石第10節 陳老頭很風趣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7節 陶子文的月夜追蹤第5節 秋狩序曲第3節 那一睜眼的微笑第2節 山居閒暇第9節 周無憂的第一座陣盤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13節 幺五七的幸福第1節 李副執事第4節 虔公和虔婆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8節 《符文解析》的誕生第9節 黃冠的業餘愛好第9節 本章繼續探討理論第9節 手足六陽經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7節 鞏元丹方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3節 有緣千里來相會第5節 低頭?不低頭?第5節 太極傳人第8節 痛並快樂着第10節 青竹林裡的燒烤晚宴第6節 上院部諸事第1節 靈崖山的煩惱第2節 讓人崩潰的靈力敏感性第8節 一朵蓮花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11節 清泉島歲月第4節 夾竹谷的新任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