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 感覺一切良好

不得不說,有了莊師叔之前的提醒,周無憂對這頓飯菜的期望值就沒有太高,失望程度當然也就不大。吃完飯後,他在飯盒中盛了幾樣清淡的菜蔬,提上食盒便迴轉住所。陶子文則拉上了幾個別組的師兄弟,天南海北的開始胡扯起來。見周無憂要走,還打了聲招呼,示意自己很忙,就不一起回去了。

周無憂敲開趙小姐的房門,將籃子放在桌上,就想出去。卻被趙小姐攔了下來。趙小姐打開食盒,看着幾樣菜蔬,高興的撫掌誇讚了幾聲周無憂的細心和周到,誇得周無憂頗有幾分尷尬。然後,趙小姐又取出書冊,愁眉苦臉的問向周無憂,該如何選擇。

“師兄,你看這幾樣功法,都很不錯,我是不是應該改修?”

“要是適合你的話,就改唄。”

“可是我原來的功法也很好啊,而且已經練到引氣三層了,改修的話很可惜。”?? 鴻隙4

“那是挺可惜的,那就別改了。”

“可這種天微紫金秘笈我小時候就聽說過的,據說威力很大。不改的話也很可惜。”

“……”

“師兄,你看我選哪種神通比較好?”

“哪種和你現在的功法匹配?”

“玉指訣吧,修煉起來應該會進境很快。”

“那就修煉這個吧。”

“可是我剛纔去問過莊師叔,給我們講授玉指訣的老師才金丹初期,講炎炎火術的老師都已經金丹後期了。”

“……”

“你到底想清楚沒有?”

“嗯,想清楚了,周師兄,我決定修煉玉指訣,功法就不變了。”

“哦,那就好,那我回去了。”周無憂終於鬆了口氣,幾步趕了出來。他才進自己房間,就聽敲門聲響起,打開門,趙小姐拿着書冊站在門口,道:“師兄,我覺得五金曜日大法其實也很不錯的,你看,這種法術的施展效果在書冊後面有介紹,我剛看到……”

周無憂的第一天晚上有些痛苦,好不容把趙小姐打發出去,才擦了擦額頭的汗,稍事洗漱,定下心來修煉。

第二天一早,周無憂便早早出門,先到珍饌館用了早飯,然後去往問道堂。

問道堂不是一座樓,而是一片山,山中建有十餘棟樓房,都統稱問道堂。周無憂來到書冊上標明的問道堂太明樓,一進去,就看見裡面已經到了上百人,都是同一期新入的弟子,各自坐在一個蒲團上,正在等候。他也便也找了蒲團坐了下來。

太明樓很軒敞,坐了二百餘人後仍然不顯擁擠。只聽鐘聲一響,從後堂出來一個儒衫打扮的中年修士,坐到最前方的蒲團上,面向衆弟子,和藹的笑了笑。書冊上標明,講解這一堂課的是真傳弟子,五師兄鍾玉。

鍾玉雖然被稱爲“五師兄”,但這個稱謂卻是極爲尊榮的,比起那些築基期的師叔、金丹期的師祖們來說,“五師兄”這個名頭更讓人敬重。不僅是因爲鍾玉本人已經到了金丹後期,實力超羣,更因爲這個稱呼是真傳弟子纔有的稱謂。

真傳弟子,在三清觀權勢極重,這種權勢,其實更應理解爲責任。身爲真傳弟子,他們不僅要自身修爲深厚,而且要管理門派中一切瑣碎的事務,當遇到損害三清觀利益的時候,他們還要代表三清觀隨時準備挺身而出。不知多少年來,一代一代的真傳弟子們爲三清觀爭得了不知多少好處,贏得了不知多少榮譽,做出了不知多少犧牲,纔有了三清觀執乾州修真界牛耳的地位。

鍾玉開始講課,他的課堂內容是三清觀的歷史和沿革。他的聲音平緩,柔和,但信手拈來的典故,條理分明的語言,充分顯示了他的涵養和博學。在他的話語中,三清觀的面紗一點一點的剝開,三清觀的真容,一分一分的從萬年之前走了出來,清晰的呈現在大家面前。?? 鴻隙4

不知多少年前,三清觀便稱雄於乾州,作爲乾州大陸一等一的門派,事實上主導着整個乾州大陸的一切事務。只要你身在乾州大陸,不管是什麼門派,都要深受三清觀的影響,承認三清觀的觀念,接受三清觀的管轄。

有史記載的五次真靈界大戰,無論結果如何,三清觀每一次都屹立到最後,且似乎看上去永遠都不會崩塌,讓其他各州的敵人們爲之無可奈何,三清觀的修士們高深的修爲、昂揚的鬥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在每一次大戰中都體現得淋漓盡致。同階修士鬥法,勝出的永遠是三清觀!

近萬年來,三清觀修士的數目雖然不是最多的,甚至趕不上許多大門派,但是其成材率卻極高。除了高階修士的比率異常驚人外,還保持着一個迄今爲止無人打破的記錄:每隔百年,必有三清觀修士飛昇上界。到目前爲止,已有數百名修士合道後渡劫飛昇,這個數字傲視羣雄,在真靈界各州中名列第一,他們的塑像都立在了三清殿中,將大殿擠得滿滿的,供後來弟子朝拜。其中的許多修士到現在還大名鼎鼎,事蹟一直在真靈界中流傳不息。

三清觀堅持兼容幷蓄的準則吸納修士,以有教無類的觀念傳授課業,只要你不是十惡不赦之徒,只要你還處於引氣期這一可塑階段,無論你是什麼身份,無論你從哪裡來,無論你的年歲有多大,無論你學的是什麼功法,只要你通過了三清觀的招錄考驗,就能成爲三清觀修士中的一份子,只要你不違背三清觀的規矩和慣例,就能在三清觀中榮養一生。

三清觀堅持“大自在、大平等、大尊嚴”的主旨,講究對修士的“人文關懷”,並將這一主旨貫徹始終。作爲乾州大陸的執牛耳者,三清觀對自己肩頭的責任無時無刻不清晰明確,這種主旨不僅貫穿於本門本派內,而且貫穿於乾州大陸。三清觀修士們在整個乾州,都努力營造這種氣息,努力維護着這樣一個適宜修士們安心修煉的環境和氛圍。凡是認同這一理念的,三清觀以平等對之,任其自在,給其尊嚴,凡是對這一宗旨有害的行爲,三清觀堅決施展雷霆手段,一舉掃除。

這是何等的霸氣,何等的驕傲,何等的自負!但三清觀有這個資格。無數修士聽從着三清觀的號召,集結在三清觀的周圍,他們享受着三清觀帶來的一切一切。還有更多的修士站在三清觀的對面,跳着腳的咒罵着三清觀,指天發誓與三清觀勢不兩立,他們厭惡於三清觀施加在身上的所有所有。但無論你愛也好、恨也罷,你都不得不面對,不得不正視,你永遠無法逃避,永遠不能做到對三清觀的默然和無動於衷。

周無憂聽着鍾玉師兄的侃侃而談,眼前浮現出前世的某個國家。三清觀的行爲方式與其似乎有那麼一些相似,不同的只是內容和對象而已。前世的周無憂曾經憤恨於這種觀念,因爲這種以執法者自居、將世界看做自家地盤的觀念是那麼的不講理,是那麼的兇蠻,是那麼的討人厭。但是當你轉變角『色』,由被執法者而成爲執法者的時候,卻會覺得很舒服。

周無憂很舒服,感覺一切良好。

第四節 感覺一切良好

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7節 巴州鬼修引子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8節 周副掌門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8節 先天之境遙祝諸位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4節 崗前培訓第8節 先天之境第7節 陶子文的月夜追蹤第8節 真氣外放第2節 夜涼如水第4節 難兄難弟第1節 崑崙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1節 豪門福利第3節 往事如煙第8節 首徒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9節 口腹之慾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9節 自然環境破壞者第11節 皮影戲第1節 大比之年第1節 豪門福利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7章 烏山賊第5節 秋狩序曲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7節 鞏元丹方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2節 下一位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7節 亡命奔波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8節 先天之境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5節 初見陣法第10節 柳師叔的滿面紅光第9節 宿醉第10節 柳師叔的滿面紅光第5節 “發出後不管”理念的誕生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7節 大比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8節 先天之境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5節 太極傳人第2節 甲五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8節 周副掌門第9節 符魂遙祝諸位第1節 崑崙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7節 有人拿錢砸哥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8節 周副掌門第2節 彈指一揮間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8節 教練的身體很不適第8節 內功初成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8節 糧食危機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
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7節 巴州鬼修引子第3節 費長老的考試題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8節 趙恆的猜想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8節 周副掌門第6節 “貢院五號”落成第5節 藏經閣的評議會第8節 先天之境遙祝諸位第5節 肉包子的香味第3節 修真界的勢利眼第8節 身爲下人的第一天第4節 崗前培訓第8節 先天之境第7節 陶子文的月夜追蹤第8節 真氣外放第2節 夜涼如水第4節 難兄難弟第1節 崑崙第6節 現代營銷策略第3節 三清觀的工分制第6節 關於年齡問題第1節 豪門福利第3節 往事如煙第8節 首徒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1節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6節 三吉道人的小秘密第9節 口腹之慾第1節 太極初建功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10節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9節 自然環境破壞者第11節 皮影戲第1節 大比之年第1節 豪門福利第8節 春夜料峭中第7章 烏山賊第5節 秋狩序曲第7節 青竹林別苑第7節 鞏元丹方第6節 武學內家心法第2節 下一位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2節 留與後來者第7節 亡命奔波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5節 叢林七日遊第8節 先天之境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10節 科學分析、大膽推測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2節 小少爺的心思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5節 初見陣法第10節 柳師叔的滿面紅光第9節 宿醉第10節 柳師叔的滿面紅光第5節 “發出後不管”理念的誕生第11節 劉仁厚的煩惱第7節 大比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8節 先天之境第11節 門閂等於板磚第8節 “丁幺五六”的理想第4節 一種淡淡的憂傷第5節 太極傳人第2節 甲五第3節 一張課程表第5節 項目可行性分析第8節 周副掌門第9節 符魂遙祝諸位第1節 崑崙第3節 兩條道路的選擇第10節 大明正一教湖廣地區擴大會議第5節 愛豎柳眉的金師叔第7節 有人拿錢砸哥第3節 張真人的執念第9節 不服,敗得不服第9節 突如其來的人禍第7節 嗜睡的三吉道人第4節 保護傘散了第5節 廖師兄的養老計劃第4節 金光上人的手帕第7節 劉老頭的心思第8節 周副掌門第2節 彈指一揮間第6節 重拾山居人生第8節 臨街巷口的老道第2節 月光下哭泣的老道第8節 教練的身體很不適第8節 內功初成第9節 重要龍套人物第8節 糧食危機第7節 一切均可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