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蕭氏兄弟大婚

當閔氏在太原管家時,得到郡王妃很多助力。如家人沒有刁難她的,得力的管事如今還是得力的管事,她們肯指點,閔氏也離不開她們。反過來,有一個管事不服帖,閔氏都別想順風順水,更別提家事上的難處,主僕共同度過。

過日子中的難,不見得全是別人的圈套,有時候自然的出現,與人力無關。

閒下來閔氏回想,百思不得其解。她的長嫂不是那刻薄的人,自己跟她不好,難道自己以前就那麼差嗎?

這個疑惑在到京裡以後,在今天解開一部分。原來還有別人覺得跟長嫂隔閡重重,有不能交心之感。

閔氏直到回房,還是嘴角微勾,不肯把那一絲不多的笑容放下。原來,自己也不是那完全的不可救藥。誤會這種事情,無時無刻不存在着。

很快,她就入睡,一方面是心中這一片的放鬆。一方面,是連日太勞累。

進京前她還想過蕭瞻峻那出自青樓的妾,進京一天就拋到腦袋後面。她再沒有以前那麼的閒,把妻妾爭風放在第一位。這種忙,因爲日子緊和兩個侄子一起大婚,比管家還要忙上十倍。

她就是有夢境,也是爲侄子們想着,袁家的加祿加福姑娘們,她們會答應嗎?

……

蕭衍志蕭衍忠兄弟倆個的心思,長兄因爲不肯在大戰前離開父帥,造成大婚匆匆忙忙。

二弟是因爲父帥的“節儉”奏章,這奏章帶足陳留郡王的負氣,裡面也有因爲袁訓在京中受到的責難而出氣,梁山王大聲說好,將軍們一起稱讚,當兒子的不能反對。但一起成親總覺得有不到之處,難免對公主有了歉疚。

對娘娘們提出的“要求”,母親不反對——福祿送進門不但是公主們的體面,也是爲陳留郡王府帶來福祿——助長兩兄弟說辦就辦,一大早趕到寶珠房裡。

舅母舅母叫個不停,爭着說故事給寶珠聽。

寶珠嫣然,她聞得到兩兄弟身上的藥味兒,想來丫頭們還不敢放鬆,給他們噴了藥汁子,也給他們喝了大碗藥。當舅母的不無感激,把聽到兩兄弟回京以後,準備送給他們做衣裳的衣料送來,請他們自己挑選,又把準備的幾件珍玩送給他們。

察覺他們像是有事情,但問了問,蕭氏兄弟不肯說。寶珠也大意,想來這兄弟們以前還養在自己家裡,跟舅母沒有不能說的話,就由着他們奉承一通,說去找弟妹們說話。

“二妹,”

香姐兒帶着常巧秀和丫頭在忙碌,見到表哥們過來,笑彎着眉眼兒:“爹爹每天早飯都不在家吃,爲表哥們忙呢。表哥們倒有功夫來看我?請坐下,拿好茶給你們吃。”

房中無數藥草,有兩個研磨的丫頭欠身行禮,退出去,想來是打算洗手烹茶。

蕭衍志拿起一株藥草認認:“這是清熱的草藥,二妹你真能幹,配什麼好藥呢,等配得了,也給表哥們一服好不好?”

“這不是今年發了疫病?要預防到明年呢,太醫說冬天冷,過給人疫病的機會也就少些。但明年春天一暖和,花也發,疫病也發,”讓問到癢處的祿二爺正說得起勁兒,常巧秀還是聽不懂,跟在裡面瞎忙乎就滿意的好孩子下意識地問:“是發成桃花還是發成杏花?”

舉一隻小手:“我喜歡芍藥花。”

她的呆勁兒,讓蕭氏兄弟和香姐兒一起大笑:“不是發成花,就是發。”

“發大包子也挺好,不過我每一回都沒能佔住廚房,全是胖孩子小王爺搶着門。”好看孩子吐露一些不滿,她幫忙把曬乾的藥草送給丫頭們研磨,又去忙活開來。

剛從軍中回來的蕭氏兄弟咽口水,跟香姐兒打聽:“舅母最近多久蒸一回大包子,在軍中打起來吃不好,在路上急着回來看錶妹,吃得是什麼都不記得,倒是舅母做的菜最好,想吃的緊。”

祿二爺過了這個臘月,才勉強算九歲,聞言大爲受用,不能分辨也推不開,立即摔倒在這糖衣炮彈下面,眼睛裡亮晶晶的希冀着,嘴上還裝着謙詞:“應該想太后皇上纔是,要麼想公主嫂嫂,怎麼會先想二妹呢?”

大表哥阿諛滿面:“二妹你要信我,表哥想的最多的就是你。擔心二妹太能幹了,搶了表哥的風頭,這回來一看,果然二妹已經風頭無兩。”香姐兒彎得眼睛只有一條縫兒。

二表哥點頭哈腰:“豈止想二妹和擔心二妹,簡直是把二妹掛念到心口兒上,記掛着二妹該正經唸書了,反正比表哥們好!”

香姐兒以爲表哥們爲有個內奸好跟來吃菜,這就拍了小胸膛:“表哥們放心,母親如今陪小七的多,一個月裡只做一到兩次菜,但母親做的時候,二妹不吃,也要留給表哥。”

兩個表哥“惺惺作態”,就差拿袖子拭幾滴子淚出來:“多謝二妹凡事兒想着表哥,等表哥忙過這陣子,來給祿二爺牽馬墜鐙。”

“那是自然的,祿二爺什麼事情都記着表哥。”香姐兒沒防備的上了當。

二表哥笑嘻嘻的,互相使着眼色,說自己力氣大,喝着祿二爺的茶,幫祿二爺研了好些草藥,算算執瑜執璞上課中間的休息鐘點兒到了,辭別祿二爺,往學裡來。

執瑜執璞還在生氣,見到表哥過來,腳尖一轉,把個後背給他們。表哥們不放心上,親親熱熱的過來,蕭衍志勾住執瑜的胖肩頭:“好表弟啊,”

執瑜黑臉兒:“我不是好表弟,你們是壞表哥!”

蕭衍忠攬住執璞,甜甜蜜蜜的一聲:“好表弟啊。”

執璞舉拳頭,在他身上不輕不重地一下子:“壞表哥走開。”

二位表哥見甜言蜜語差火候,換個法子,放開表弟退後一步,深揖下身子:“表哥特來賠禮,昨兒說的故事有虛,今天說個真實的可好不好?”

執瑜執璞的饞蟲重新上來,廊下乾淨,兄弟們坐下,元皓和韓正經也湊上來。

大表哥眉頭動着:“……那馬頭挨着馬頭,本來害怕,心想表弟要是在,兄弟們齊心,來個鬼也不怕。”

執瑜執璞煞有介事:“這故事是真的。”

“但表弟不在怎麼辦?我一拔寶劍,想想不能讓執瑜笑我沒膽色,執瑜雖然不在,執瑜的膽量陪着我呢。一劍,把他刺了一個透心涼。割下首級來,心中仍有後怕。要說這個功勞拿的,全仗着執瑜是我表弟,給表哥壯了膽子。”

“那敵將刀法犀利,我想父親剛對戰過他,混亂中沒能殺他,父親去了前面。我是一般兒的刀法,卻大大不如他。當時急的我渾身汗流,正沒有辦法的時候,猛然的一想,怎麼把執璞忘記?”

執璞晃着腦袋:“怎麼樣?”

蕭衍忠握緊執璞表弟的手,好似乾渴時見到山泉,就差聲淚俱下:“想到執璞,兄弟們對練的時候從不服輸。想到執瑜,”分一隻手要握執瑜時,蕭衍志搶過來握住。

一對錶哥對上一對錶弟,好感動好感激:“關鍵的時候,全是想到表弟們不怕難的勁頭兒,這纔打贏了的。”

執瑜滿心裡舒坦了。

執璞胖臉上肉都鬆下來幾分。

表弟異口同聲:“這還差不多。”

表哥們捏他們額頭上的胖肉,就差眼淚花花:“昨天跟表弟們逗樂子呢,想來咱們表兄弟一條心,你們要幹什麼,表哥們沒有不答應過的。”

表弟們一起上當:“表哥們要做什麼,跟以前一樣,有我們幫着。”

“壞”表哥們離開家學,覺得自己比在戰場上還能幹。現在只差一個人沒有說到,就是加福小表妹。

這個時候,陳留郡王府裡,郡王妃叫袁訓在房裡,姐弟促膝說話。

…。

郡王妃說完,袁訓在自己頭上打一巴掌:“姐姐別生氣,我竟然沒有想到,這事情怪我,姐姐放心,太后那裡我去說。”

郡王妃很生氣,把袁訓的手拿開:“你呀你,那肉皮兒雖是自己的,但當着我的面,不許你打。”

袁訓出於內疚,懊惱姐姐疼自己過於她的孩子們,這種自家孩子能添福祿的事情,哪怕是個彩頭兒呢,竟然還要等娘娘提出來,還要等姐姐來對自己說。

侯爺彌補的獻殷勤:“在對太后說以前,先對孩子們說說,孩子們答應,縱然太后認爲逾越長公主,孩子們一鬧,太后一定說好。”

對着弟弟的這話,郡王妃有壓抑不住的喜歡。

這位郡王妃,她生長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裡,她成長在等級森嚴的高端階層,養成她驕傲甚至自視甚高的性格,但她疼愛幼弟的心,從來沒有變過。

從小起,是認做祖母的外祖母親手帶大,不但傳遞給她布衣和貴族之分,也傳遞給她,母親要是沒有弟弟,這一輩子只能依靠你。

有弟弟,是陳留郡王妃懂事的時候,就懂得的厲害事情。

總算有了弟弟,外祖父也心愛他,外祖母也心愛他,同時讓郡王妃也心愛他。

郡王妃在沒有孩子的時候,弟弟是她心愛大於丈夫的人。有了孩子以後,弟弟是她心愛過於自己孩子的人。

她把自己的弟弟看得像雪峰尖上的明珠,世間任何女子都要仰視。這明珠娶了塵埃中的“寶珠”,讓郡王妃知道好不傷心。

等到寶珠有了小明珠,郡王妃爲弟弟的子嗣上想,一個大拐彎兒,沒嚇到她腰倒不錯,寶珠即刻成她心頭上的人。原因,不過是寶珠是袁訓孩子的母親。

陳留郡王妃無私的爲自己的弟弟奉獻着母親一般的感情,她不求回報,但在今天,她收到袁訓的回報,一時間熱淚盈眶,忽然不知道說什麼纔好,低下頭來捏了捏自己帕子。

袁訓懂姐姐的心,感受得到那海濤起伏的感動。只是一個答應,就讓姐姐喜歡成這模樣,更讓袁訓暗罵自己不經心。

侯爺相信自己的孩子們個個福祿壽喜俱全,因爲有父親保佑呢。既然孩子們有這福分,頭一個要分的人,自然是自己的姐姐。

郡王妃不能控制內心的溫暖,低低的輕泣出聲時,侯爺也溼了眼眶,後怕的想到自己能爲姐姐做的事情並不多,而能讓姐姐喜歡落淚的,那就更是可遇不可求。

幸好,娘娘們想了起來。

幸好,姐姐對自己說出來。

幸好……不然等外甥們大婚過去,再後悔也就趕不上。

“姐姐別哭,包在我身上。”袁訓跟犯錯的小學生似的,輕輕的請求着。

“你長大了,都能幫我呢。父親要是知道,他該有多喜歡。”陳留郡王妃更是嗚咽起來。

父母親間的情意,又一次涌動着袁訓全身。同時袁訓腦海裡還有另外一對老人,也在這會兒出現。

太后自接來母子們,對袁夫人唯恐招待不週,時時是如對大賓的心態。

由一開始生氣輔國公插手袁訓親事,到後來龍氏兄弟進京,從龍二龍三到龍四夫妻,都得到過太后的恩典。龍五賣國,這事情也不曾出現過意外上的風波,這是太后對輔國公府的敬意和感謝。

因爲另外的一對老人,太后沒有謀過面的老老國公夫妻,他們在懊惱嬌縱女兒深陷情意的同時,對女婿是不滿意,但也沒有把外孫女兒教導成瞧不起父親。

有時候孩子們的成長,在長輩的手裡。老老國公夫妻要是滿懷怨恨,完全可以把陳留郡王妃教成目中無人,看不起布衣。那她頭一個鄙夷的,將是自己一生沒能趕考,臥病於牀的父親。

老老國公夫妻在袁夫人嫁得他們不滿意以後,盡力的彌補,纔有輔老國公一生手足情深,纔有陳留郡王妃一直手足情深。不然郡王妃生長在國公府中,只怕把弟弟也一起看不起。

深愛弟弟的她得到弟弟這一句幾句的話,就要淚眼婆娑。又讓袁訓在對不起姐姐的心思同時,附帶的想到外祖父母的疼愛,自己要不把這事情辦好,也對不住他們。

郡王妃伸出手來,袁訓動情的握住。

長大後這如大海高山般的手足,讓郡王妃柔聲也動了情:“你呀,你真的長大了。”

袁訓陪笑:“是是,凡是能爲姐姐分憂的,都交給我吧。”

郡王妃自己掂量着,哪怕是丈夫說的最動聽情話,也不如兄弟這一句貼心。

有女子爲失了戀情而不要家人,郡王妃以前不能理解,在此時的場景下就更不能理解。她知道丈夫未必是一生能有真心,但兄弟的真心卻可以永遠不變。

手足不和,又不願意和好的不在此例中。

“那姐姐就把這事情交給你,”郡王妃說到這裡,撲哧一笑。袁訓也跟着一笑:“姐姐又有話,只管吩咐我。”

“是志哥跟忠哥,我說今天先對你說過,聽聽你的話再辦這事。他們等不急,一大早急急忙忙地去討好舅母,去討好孩子們。我沒攔住,又剛想起來。幸好的你答應下來,我這又擔心他們莽撞,事先露出口風,卻不好吧?”

袁訓先還是惶恐:“姐姐說什麼幸好我答應的話,我答應還不應該嗎?”再一想,微微一笑:“外甥們說話,家裡孩子們沒有一個會反對,只是有一個人也許不答應,不知道外甥們想不想得到?”

郡王妃驚訝:“太后處你去說,孩子們不會反對,還有誰要再說動呢?”袁訓忍俊不禁:“加福現在是上午往梁山王府裡唸書,下午回來看小七,有時候是中午。”站起身:“執瑜執璞和二妹也許會說好,但加福可不見得,我這回家去看看。”

……

“祖父說,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表哥們誇加福好呢,爲什麼原因?”加福睜大寶石似的大眼睛。

蕭氏兄弟瞠目結舌:“加福,你今年幾歲?”

加福得了意:“加福就要大一歲,到下個月是明年,福姐兒就八歲了,跟二姐的今年是一個年紀,也跟戰哥兒大路哥哥的今年一樣。”

蕭氏兄弟疑惑:“那你也太聰明瞭,表哥們不過說幾句好聽話,你就懷疑上來。”

“祖父說的,不同一般的話,有不同一般的事情。表哥們不能騙福姐兒哦。”加福扮個鬼臉兒。

蕭氏兄弟嘴裡一咀嚼:“祖父?”隨後哦上一聲:“梁山老王那個老奸巨猾的…。”

語聲嘎然而止,對着忍笑的加福,表哥們尷尬:“咳咳,這個加福啊,你千萬別告訴戰哥兒,表哥們不是有意的,”

袁訓快步進來,掃一眼就瞭然於心。對外甥們一揚下巴:“你們先出去,我單獨和加福說話。”

蕭氏兄弟老實避出去,很快,不過三五句話的功夫,袁訓出來,把他們帶離開來,在無人處邊走邊教訓:“打這麼一仗,你們就敢在舅舅家裡用計策,在加福面前碰釘子了吧?”

“舅舅知道了?”蕭氏兄弟小心翼翼問道,見袁訓點頭,兄弟倆個漲紅臉乾笑。

在他們的後面,加福的房裡出來一個丫頭,叫過跟加福的護衛:“去請小王爺,福姑娘問他不來用午飯的話,午飯後可來不來?”

午後剛過,蕭戰來了,加福請他坐下,認認真真地道:“想和你說說話。”

“好啊。”小王爺無有不從。

“表哥和公主大婚,要請我和二姐陪着進門。”

“不行!”蕭戰一口否定。

“嘻嘻,我就知道。”加福笑靨如花。

“福姐兒的福氣,是不外借的,只留給福姐兒一個人用。”蕭戰說得頭頭是道。

加福揭穿他:“哈,你是沒有跟表哥打架,沒有爲王爺公公討債,所以你纔不答應吧?”

蕭戰翹出兩個大拇指:“福姐兒真聰明,所以我戰哥兒是永遠聽你的,但你呢,也會永遠聽我的是不是?”

加福扁嘴兒:“談得攏,加福永遠聽你的。談不好,你永遠聽加福的。”

蕭戰咧開嘴:“這沒有區別。”

“戰哥兒,母親說你是最乖的孩子,”

小夫妻心有靈犀,蕭戰不着痕跡的躲開:“沒有岳母和加福在的地方,我纔不要乖。”

“咱們說好的,長大了一起去幫王爺打仗不是?”

蕭戰笑眯眯:“是啊,拉過勾的。”

“那你現在別和寶倌兒生氣吧,也別和表哥生氣。祖父不是說過,我的姑丈再鬧,也大不過王爺公公。”加福微板起小臉兒,她的話讓她有了嚴肅。

蕭戰扳手指頭:“一,二,三,四,福姐兒,這是你勸我的第四次,再勸我一次,這一個巴掌就滿了,就要換一隻手來數。”

加福眸子清靈靈:“但祖父說加福的話有理,戰哥兒就要聽。”

“那咱們不分開,我去哪裡,福姐兒就去哪裡。福姐兒去哪裡,我就在哪裡。”蕭戰再次把小拇指伸出來。

加福跟他再勾一勾,兩個孩子笑容加深,叫道:“就這麼說定了。”蕭戰小小聲:“我可不可以跟你的表哥,也就是我的表哥打一架。”不打一架,小王爺很難過。

加福太瞭解他,叫來丫頭:“請表哥們到校場上去。”

蕭氏兄弟到的時候,武器架子擺開,蕭戰手舞雙錘:“我得爲我爹出氣,你們得爲你們的爹受着,因爲他是我爹,你們的爹是你們的爹,挑兵器吧,我不會讓着你們。”

場邊上,袁訓抱着小女兒,加福在他耳邊說着:“這是第四次協商呢,”小小的面龐胖嘟可愛,跟以前一樣,勝過春花無數,蕭戰的黑臉也像綠葉沒有改變。

但小夫妻們隨着長大,蕭戰小時候霸道是可愛,大了再霸道可就沒有人受得了,加福是溫柔孩子,稍有疏忽,分歧不可避免。

全仗着蕭戰愛護加福不變,加福爲着蕭戰好的心不變,他們談過一次又一次的話,但沒有過生分。

……

頭一掛鞭炮聲響,不可能全京城的人都聽到,但很快全城沸沸揚揚,知道公主的花轎即將出宮門。

整個京裡震天的響,煙花在定點燃燒的地方躍上天空。

二位公主在宮中拜別太上皇太后,皇上皇后和母妃,在加壽的陪同下上花轎,加壽上了後面的馬車,太子不是送親的人,卻跟着加壽的馬車旁邊,乍一看,好似送親的人。

花轎遊長街,讓沒有見到的人們嘖嘖稱讚。花轎的精緻,陪嫁的衣着,將成爲他們以後數年裡津津樂道的話題。

張賢妃的女兒,封宜嘉公主,扶出花轎的時候,香姐兒穿着一套嬌黃色繡滿寶相花的衣裙,扶住她的手,原本扶這邊的宮女退後。

儐相是得到過交待,堆笑着讚頌:“祿星喜進門!”

宜嘉公主在蓋頭下面喜氣盈盈,知道說的是香姐兒,但真正進這家門的是她不是嗎?

趙端妃的女兒,封純慎公主,扶出花轎的時候,因爲有蓋頭她看不到,但一隻手格外的小過了來,扶上來時卻有力,手指上似還有厚厚的一層,沒到繭子的地步,但這小手不同自己的柔軟。

純慎公主暗暗喜歡,知道是在梁山王府唸書習武的加福。耳邊有高聲出來:“福星喜進門!”

公主把加福握得更緊,同時想到瑞慶長公主進門的逸事。

當時加福太小,又太興奮,腿軟軟的,走幾步跌一跤,是個說不盡的好兆頭。

純慎公主不知道加福今天會不會捧場的跌一跤,但有加福陪着進門,公主心滿意足。

這位小王妃是京中除去她的母親大姐以外,公認的福氣人兒。她的父母親疼愛她也就罷了,難得的她有一個小夫婿,對她從來千依百順。難得她未來的公婆家裡,也對她疼愛備至。

有加福陪着,純慎公主認爲自己纔是最好的那一個。

走不上幾步,加福小身子往下一矮,鬨笑喝彩聲出來:“福星到了!”純慎公主覺得這大婚雖然跟宜嘉公主在一起,但再無遺憾。

她握得加福緊緊的,也有防備她摔倒,自己好扶的意思。這就一把提起加福來,過上幾步,加福又跌了一跤。

第二跤了,純慎公主數着。

沒多久,加福又摔了第三跤。如果此時公主露出面容,所有人都會爲她面上滿意而更豔麗的神色驚住。她太喜歡,全身上下汗毛孔裡涌動的也只有兩個字,滿意,滿意,滿意……

駙馬蕭衍忠出現在腦海裡,他回來那天拜見母妃,言詞謙遜的代陳留郡王請罪:“父帥說打仗聽的閒言太多,這口氣不出實在難過,也爲護我死傷的將士們討要銀錢。請娘娘和公主不要怪罪,答應與兄長同日成婚,省下銀錢來賞給將士們吧。”

趙端妃隨後對蕭衍忠提出,請求福祿陪着進門,蕭衍忠回道:“哪怕我跪着求表妹們,我也把它辦成。”蕭衍忠答應的比兄長要利索。

回想着,純慎公主嬌羞滿面。把加福肯摔三跤的功勞記到蕭衍忠身上。

又一聲高喝出來,儐相不止一個,這一回是一起出聲,整齊的好似訓練過:“壽星喜進門!”

隨後分開地再說一遍:“祿星進門,福星進門,壽星進門……”

主客們一起笑聲震天,公主們也知道是加壽下了車,也跟了上來。

喜氣中,太子沒怎麼樣的,也不是新郎倌兒,就笑得合不攏嘴。他想到自己大婚那一天,加福香姐兒陪着加壽進門,那才真的是壽星進門。

三星進門的笑聲裡,也是一身吉服的蕭瞻峻心潮起伏。

放眼望去,來的不是皇親就國戚。送的不是珍玩就古董。而招待客人的榮耀,卻只在自己身上。

看雪花不住飛灑,蕭二眸中含住淚水。不知道大哥他這會兒在爛泥雪地裡,又是什麼滋味?

想來吃也不過牛羊肉,雖然到了邊城。想來睡也不過一個帳篷,軍中哪能改變?

這無邊的富貴,奢華的王府,由自己享受,誰還敢說隔母的兄弟們一定不好?

蕭瞻峻把精神打得滿滿的,他更要盡心盡力的把這婚事好好操持,對得起他的大哥,那其實是寧願帶兵,是個當兵狂人,享樂可以退後的陳留郡王。

拜堂的時候,虛了陳留郡王的座位。蕭瞻峻也不用湊那個體面已是知足。

見忠勇王走來,蕭二爺笑容更增。眼前這一位是失意人,失意時上前嘲笑,不說以後他翻了身要懷恨,讓別人看着得意的自己氣度上也像不行。

“王爺,請去坐席面。”蕭瞻峻語聲親切。

忠勇王爲兒子涼透了的心稍稍好些,強笑道:“不了,我風寒剛好,本來身子難以行走。但公主大婚,不能不來。這道賀過,我特來說一聲,我就不坐席面了。”

蕭瞻峻打迭起小心挽留他:“恕我多年外官,不曾在京中長住過,同王爺咱們是初交往,但高山仰止,見面如見父執輩,正要同您把酒三杯,您這早早去了如何是好?我不能請教也就罷了,只怕兄長知道,說我怠慢王爺,要怪我呢。”

忠勇王紅了眼圈,幾十歲的人鼻子一酸,這感覺他好些年沒有過,但今天強烈的委屈出來,帶出這強烈的辛酸。

深深的凝視着蕭瞻峻,像看一個從沒有見過而又飽含淵博的人。

蕭瞻峻在這眼光下面深深的同情了他,但卻無能爲力。

看着這身影佝僂地出去,蕭瞻峻只能說一句:“雪地裡滑,王爺走好。”

這話不管問的有多真摯,轉過臉兒,見到老梅歲寒越筋骨壯的梁山老王攜帶孫子來吃酒,蕭瞻峻又是一副笑臉兒。

陳留郡王同梁山王、忠勇王的親戚關係差不多,但袁訓和梁山王結親,蕭瞻峻跟梁山老王相對親近。

他迎客的笑,忠勇王已經看不到,忠勇王只把蕭二送客的親切藏在心裡,想了一回又一回,似乎從中能汲取到一些力量,接下來他要看心愛的兒子常棋,這位王爺需要力氣。

臨出這府門,忠勇王纔回過頭。對着一地紅炮紙有了一句話,福祿壽齊進門,跟我家相比,我家像是福祿壽全溜出門。

……

鐵鎖打開,木門推開,以前是金鑲玉貴公子哥兒的人,現在層層牢門關着,還枷鎖在身。

重枷,有時候能枷死人,太重的原因,扛不住,又無法展開身子,能把人累死。

看在當父親的眼裡,更是讓他老淚縱橫。

常棋看着這眼淚心痛如絞,艱難地道:“父親別哭,兒子我看着難過。如果我走了,也請您不要難過。”

他的嗓音再次含恨:“我全是爲了家裡,父親,不是我要跟大哥搶襲爵。大哥他性子綿軟,當文官可以,衝鋒陷陣他不行。梁山王府不可一世,鎮南王尚了公主,咱們再沒有點兒手段怎麼能行?”

上一回忠勇王來看兒子,常棋也是這樣的說,忠勇王並沒有責備的話,這一回也依然沒有。

有人也許認爲,是常棋還在難中,而且生死未卜,忠勇王不忍心再說什麼。

但只有忠勇王自己知道,隨着常棋的話,掀起王爺幾十年的憋屈不滿。

對於幼子同長子爭風,忠勇王不聾不傻,他一直了然於心。

對於幼子霸住家事,忠勇王不呆不癡,他一直心如明鏡。

常棋的話就是忠勇王幾十年裡不敢做只在心裡轉悠的心思,鎮南王把持京中,梁山王代代軍中,他忠勇王府要再由柔軟性子的人襲爵,下一代更讓比到牆角里。

所以忠勇王妃爲嫡長子定下好親事,藉以催促忠勇王請封世子,忠勇王無動於衷,卻對手段頗多的次子疼愛在心。

這位王爺,自有他一番展翅振興家門的心,哪怕他想的對或者不對。

把飯菜親手喂到兒子口邊,忠勇王在皇帝和官員面前求情碰壁,面對兒子卻不能直說,王爺咬着牙,從牙縫裡迸着話:“你放心,父親我一定救你回家,這世子的事情,我實告訴你吧,爲你大哥請封的奏章,爲父已經撤回來。”

他面見皇帝的時候,跪求道:“罪臣無顏面請封世子,”皇帝正中下懷,看他就不順心,哪還有心情爲他家添喜事,把原奏章打回。

忠勇王在小兒子面前說,不是討他喜歡,他的的確確的,對長子疼愛減少。

這原因他本不方便對小兒子說,但常棋聽到他的嫡兄當不成世子,憤然的叫出來:“父親,不是我恨大哥,他讓姓張的老混蛋教壞了!姓張的,是他主使黃躍害了我!”

重枷都快壓不住常棋,憤怒讓他差點兒把枷舞動。邊掙邊罵:“姓黃的狗東西,我死,也拖着他一起死!”

常棋是先拿進來的,他是怎麼知道黃躍害他的呢?

……

那一天,常棋忽然讓帶出去。他從入獄,並沒有受過刑,心裡還以爲父親在外面營救,覺得有希望的時候,讓一把拖起,嘴堵上,眼睛矇住,手捆住,不是不害怕的。

把他安置在一個地方,好似是把椅子。隨後有人出去,直到隔壁有說話聲過來以前,再沒有開門聲。

常棋就去聽隔壁的說話聲,原來是黃躍和魯侍郎在那裡。

魯豫漫不經心,聽上去像跟黃侍郎閒聊:“這麼說,常棋小王爺黃大人並不知己?”

“何止不知己,我們從不熟悉。”黃躍回話。

魯豫呵呵笑了一聲,嘆道:“抓來小王爺,讓我懸心,總是一位小王爺。跟小王爺認識的大人們請來問問,有線索的問線索,沒線索的能知道小王爺平時的品行,審案子也算知彼。”

黃躍笑道:“這是大人你謹慎。”

魯豫話風一轉:“不過據我看,棋小王爺遠不如他的嫡兄心思縝密,說他用幾年的功夫尋找梁山王府貪污的證據,我不相信。俗話說兄弟同心,纔能有大事情出來。他的兄長……”

黃躍把魯豫打斷,已經取得張大學士答應爲女兒說話的黃侍郎,聽到話風對長公子身上去,忙說幾句好話:“長公子的爲人,下官是知道的。他人品是清正的。”

這是在刑部裡問話,黃躍想到回的每一句都不是白說的,但他沒有想到魯豫會讓常棋在隔壁偷聽。

在戰前陷害梁山王府,常棋是個重犯,哪能輕易出來,黃大人因此大意。

黃侍郎以爲他推開和常棋的關係,爲長公子正正名聲,神不知鬼不覺的,卻料想不到隔壁的常棋肺幾乎氣炸。

接下來的事情,一過堂,如魯豫所想,常棋把黃躍招出來,順天府獄裡提來黃躍的親戚,當牢頭的那個,殺人的事情水落石出,黃大人至今跟常棋沒有見面,但常棋由父親處知道他入獄,一心要把黃躍送到死路上。

…。

父子相對,常棋跟上一回一樣顫聲問忠勇王:“父親您相信我嗎?這全是張家在裡面搞鬼!只因爲我也是嫡子!”

那天偷聽到的話,下面還有幾句。

------題外話------

抱抱本書新貢士,極品漂漂水晶狐親,感謝一路支持。

最近後臺太抽了,趕緊先發上去再說,哈哈,準時仔又回來了,回來有些費勁。

求票哈。

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99章 ,做紅包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90章 ,討要第3章 ,安大姑娘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414章 ,別樣壽桃第117章 ,難比?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45章 ,恭喜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552章 ,發動第313章 ,公幹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75章 ,家世(二)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820章 ,王爺 ,有膽嗎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528章 ,白鼻子奸臣第648章 ,哎呀呀的抱怨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342章 ,餘夫人的無端猜測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431章 ,草包駙馬搶差使第616章 ,夫子們的矛盾第831章 ,成親的原因一堆堆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55章 ,求救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549章 ,兄弟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498章 ,兵部會議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155章 ,弟妹在哪裡?第9章 ,探病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269章 ,袁大會袁二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198章 ,國公府舌戰表兄第202章 ,聰明人第377章 ,天真無邪的小王爺蕭戰第662章 ,老公事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552章 ,發動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9章 ,探病第116章 ,爲你!第328章 ,得意而回與失意人第11章 ,出城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282章 ,公平!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697章 ,遇災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35章 ,誇獎第453章 ,給加壽換師傅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74章 ,家世(一)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115章 ,想通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99章 ,做紅包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530章 ,葛通讓搶第108章 ,喝茶第163章 ,進宮第118章 ,私房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308章 ,可愛加壽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209章 ,叮嚀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
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99章 ,做紅包第111章 ,湯藥大補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90章 ,討要第3章 ,安大姑娘第389章 ,太子拒禮第625章 ,北冥有魚。第414章 ,別樣壽桃第117章 ,難比?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773章 ,兩面埋伏第45章 ,恭喜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552章 ,發動第313章 ,公幹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75章 ,家世(二)第654章 ,二老王教訓張大學士第833章 ,加福產子第820章 ,王爺 ,有膽嗎第448章 ,信任不是說斷就斷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442章 ,情意爲重第528章 ,白鼻子奸臣第648章 ,哎呀呀的抱怨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342章 ,餘夫人的無端猜測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431章 ,草包駙馬搶差使第616章 ,夫子們的矛盾第831章 ,成親的原因一堆堆第575章 ,小二的三十七件冤枉東西第55章 ,求救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549章 ,兄弟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669章 ,沈沐麟同行第498章 ,兵部會議第593章 ,魏行的失望第393章 ,親戚要幫忙第155章 ,弟妹在哪裡?第9章 ,探病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572章 ,聰明的黃大人第269章 ,袁大會袁二第814章 ,多笑虧本第198章 ,國公府舌戰表兄第202章 ,聰明人第377章 ,天真無邪的小王爺蕭戰第662章 ,老公事第261章 ,顯擺的袁二爺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552章 ,發動第702章 ,又多一個傷兵第9章 ,探病第116章 ,爲你!第328章 ,得意而回與失意人第11章 ,出城第602章 ,小女婿之爭第282章 ,公平!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438章 ,片言隻語第736章 ,預演的民憤也嚇人第336章 ,營救國公第697章 ,遇災第542章 ,一代賢后歸自己第205章 ,與姐姐相親相厚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35章 ,誇獎第453章 ,給加壽換師傅第48章 ,老太太的富貴第74章 ,家世(一)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115章 ,想通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398章 ,袁訓出手第99章 ,做紅包第218章 , 這般作爲是爲誰?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530章 ,葛通讓搶第108章 ,喝茶第163章 ,進宮第118章 ,私房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308章 ,可愛加壽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209章 ,叮嚀第33章 ,梅花有情,人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