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片言隻語

有兩個柳家的人主動出去看舊宮人到了沒有,而柳垣站在人羣中間,沉了沉眼眸。

又讓柳至說中,柳明他們不是爲娘娘,他們發的是私意。

爲娘娘好,就不會針對太后。

今天上的摺子,是大家一起擬出,字字推敲過,原本沒有太后不發慈恩這些話。

柳垣掃掃來的人,有些叔伯兄弟也對柳明疑惑,顯然也不贊成柳明公開對上太后。

把他們面色收在眼中,柳垣壓下對柳明的憤怒,等着跟柳禮的太監到來,進一步掌握柳明煽動的證據。

柳明柳暉等人則得意泄出,少時太監就到這裡,就讓大家夥兒看看柳至的真實用心,保管對摺子上用詞有修改的族人,會把不悅打消,從此跟自己一條心。

太監來的不慢,盞茶時分後,一個熟悉面龐在皇后面前跪下:“奴才張桂見過娘娘千歲千千歲。”

皇后認認不假,就問他柳禮死因。張桂是如實回話,把柳至當衆大罵,打了柳禮一巴掌全盤托出。

皇后跌坐到榻上,雙手掩面痛苦無比:“這是爲什麼!”就是柳家所有人都叛變,也不如柳至獨自叛變的傷心大。

她自然明白在她失勢的時候,柳至又去作踐柳禮,別人更會爭着欺侮,柳禮離死不遠。胡嬪就是這樣死的。

她痛心不已,淚水從纖柔的手指縫裡跳落,一滴一滴摔碎在地上,像她摔碎的心。

“娘娘,我們重選家主吧。”柳明沉痛的說出。

柳垣陰陰的笑了,原來,你是這個用意。

…。

太子還在太子府上,他沒有急着看皇后,正在和師傅們商議這件事情。

除董大學士老妻病重不在這裡以外,所有的太子師全都趕到,商議柳家這風波可能帶來的後患。

六個太子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六個官職,有些朝代是虛銜,與東宮職責無關。有些朝代是朝臣兼顧,本朝亦然。

太子太師是張大學士,太傅董大學士,太保是中極殿大學士方柏泉。少師少傅少保,全用的是武將。

董大學士不在這裡,以張大學士爲首。餘下四個人目光投去,張大學士也不含糊,侃侃而談,這就理出順序。

“柳家心裡不敬娘娘不敬殿下。”張大學士目光嚴峻。

太子洗耳恭聽狀。

“太子殿下是有福之人,與別朝的太子不同。有太上皇太后疼愛,皇上又對殿下加意教導,纔有臣等前來侍奉。柳家爲娘娘的事發難,一,應該對殿下言講,讓殿下早有準備。二,不應該針對太后,傷了太后和殿下的情意,對娘娘也更不利。”

張大學士的不滿這就到柳至身上:“自從老丞相去世以後,柳至當家。他不在京裡的時候多,有可以原諒的地方。但他當家,他不知道家人動向,不是他糊塗,就是他失於管教。這事情但有後果,只和柳至算賬!”

他的一番話,另一個大學士方柏泉贊同。

接上張大學士,方學士徐徐而言。

“要說太后對娘娘的事情上沒有慈恩,這話沒有道理。娘娘的總管犯巫盅案,在外人眼裡,娘娘總有失察之罪。”

太子默然。

他已讀史書,也開始學律法。就像定邊郡王造反,他的兒子妻子全跟着死,不夷九族三族的,已經是皇帝難得的仁慈。皇后的親信太監犯巫盅案,說皇后一點兒也不知道,那還是有個罪名叫失察。

就像柳至爲躲避柳明他們上諫出京,張大學士也要聲明,有事只和柳至理論,誰叫他是家主,這有個罪名也叫失察。

皇帝都不相信皇后是清白的,太子也不相信。

皇后的嫉妒,太子敢說他從沒有聽說過?

面對方學士的話,太子無話可辨。

方學士也只說到這裡爲止,到底皇后是太子的親孃,他不能一直說皇后不對的話,他說這話的意思,是爲太后正正名聲,暗示這裡總有太后在,皇后娘娘纔沒有實質性懲罰。

太子聽得懂,點上一點頭。他知道太后會護他,既然會護自己,就不會拿母后如何。

這裡面太后一心要讓皇后母子失和的彎彎繞兒,大學士們都還不甚清楚,太子也不能明白。

見太子受教,方學士更不會再說皇后的諸般不好。

在背後,太子師們對皇后有看法。認爲皇后眼光不明、涵養不足、伸縮不夠,意氣用事。

以前和太后有道心結擺在那裡,這當上皇后不趕緊的修好嗎?反而貿然把自己的人給袁加壽,又不好好當差,直到死人,太后和皇后關係又差一層。

太子師們有憂愁,但不能明對太子說,明着說,成了挑唆關係。寥寥數語稍加解釋,主要說的還是太子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殿下應當去探看,請殿下好言奉勸娘娘,約束柳家。萬萬不可把太后惹怒,皇上他不會喜歡。”

太子說好,在他的內心裡也是這樣的看。就讓人去請加壽,加壽在聽說下旨皇后恢復待遇,就體貼的讓人告訴太子:“我們去看看。”

兩個人上車,有給皇后煮的湯水,加壽帶上,一起進宮。

……

聽說是太子和加壽過來,皇后一半是欣喜一半是懊惱。欣喜的是她能見到太子,懊惱的是太后,太后……

柳家的人已經離去,但把皇后的心裡攪得七零八落。柳明說與太后有關,皇后深信不疑。

這是當事人內心的直覺,外人只可以點醒,理解的只有自己。

也只有是太后插手,柳至纔會不幫自己。

這個時候聽說加壽和太子一起過來,那種自己兒子讓奪走的感覺又迴心上,可算是新仇加上舊恨,皇后一會兒欣喜佔上風,一會兒懊惱佔上風。

她沒有拒絕的道理,就說進來。

遠遠的見到一高一矮兩個身影走來,矮的那個手裡提着食盒,高的彎腰想要幫她提,矮的那個把他手推開。

無窮怒火在皇后腦海中燃燒,她心裡閃過一句話,真是會裝啊。

兒子大了,但與她不一心。柳至能耐,但臨陣倒戈。衆叛親離的感覺讓皇后死死的盯住加壽,好似見到很多年沒有見面的仇人。

太子走近就見到這目光,太子師的話在心裡轉悠,把警惕升起。

本來太子第一眼應該看的是皇后身子好不好,但硬生生讓皇后怨恨的眸光吸引,太子心中格登一下,對皇后又添一分失望。

爲什麼總是針對加壽?

把身子側一側,好似要把加壽擋上一擋,加壽還奇怪地看他一眼,雖然沒有把自己完全擋住,但佔住地步走歪道路,兩個人中間沒有空當,好似貼身而行,加壽怕食盒撞到太子身上,體貼的又往旁邊讓上一讓。

太子察覺,對加壽暖暖地一笑,加壽歪腦袋回他俏皮的一笑,皇后看在眼中,不用說是怒火中燒。

見兩個人並肩行禮,皇后僵着嗓音:“平身。”怒火把她身子燒得顫抖着,再說一聲賜座,話裡帶上哆嗦。

太子裝沒聽到,和加壽走上前去,也有護着加壽的意思,加壽笑眯眯,小臉兒上一片討好:“爲娘娘賀喜,這就可以去御花園裡玩了不是?”

把食盒放到地上打開,再呈上去,殷勤地道:“這是我的東西,老山參乾肉野雞豆腐湯,最補元氣,娘娘現在用一盞兒?”

皇后正在恨這個人裝相,她也知道這還是個孩子。但憤怒與嫉妒雙管齊下,她又不是能按捺自己的人,硬邦邦地道:“當不起。”

加壽小笑容一點兒沒變,她生長在宮闈中,裝模作樣先學個十成十。纔不管皇后是什麼表情,自家面上笑容不改,反正也不是真心的。娘娘不喜歡加壽,加壽她能喜歡娘娘嗎?

加壽繼續笑眯眯:“那我放這裡,幾時要吃幾時再吃。”皇后眸光似有大火又有尖銳,她再說話不知道會說出什麼,太子攔住她,對加壽麪有笑容:“放下吧,母后一向喜歡,這會兒沒有胃口。”

加壽乖乖的說聲好,交給一旁的宮人。

見太子幫着,皇后深吸一口氣,那面色更不佳上來。

太子和加壽坐下,輪流問候幾句,皇后還是不改僵黑麪容。加壽知趣,她也不願意在這裡久呆。雖然她和太子一起過來,但太子和皇后是親生母子,他們會有私房話說,這一條道理加壽懂得最早。就像加壽和爹爹母親也有私房話,和姑姑又是另外的私房話,但見到弟弟妹妹們過來,她們也有自己的私房話,加壽就要讓開。

起身告辭出去。

她的小身影一出去,皇后就不能容忍的長長吸兩口氣,太子也忍不住了,輕輕道:“您要對壽姐兒好纔好。”

皇后大慟,忽然覺得自己輸的一無是處。母子數月沒有見面,難道不應該抱頭痛哭,對自己一番的憐惜。

她氣苦:“聽聽你說的這是什麼?”

太子按太子師們教的勸道:“母后又能接受朝賀,這是大喜的事情。也是父皇對母后一片情意,太上皇太后對母后的慈愛。”

皇后直了眼睛。

這裡面能看出來慈愛和情意嗎?

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面前的太子過了年週歲十二,儼然像個大人。皇后對兒子呢,是古人中存在的那一套。

孩子的天性由奶媽、陪伴們跟隨,孩子的肅穆和對家族的貢獻,是父母的。

皇后就反問出來:“太子,難道你看不出來這裡面有古怪?”

太子鎮靜:“柳家上摺子一派胡言。”

皇后錯愕而且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嗓音高出去:“你是說他們爲我說話一派胡言?”

Wωω¤ тт kдn¤ Сo

太子沉穩地和皇后對視,見到她傷痛但並不顯憔悴的面容。皇后自己到最後都知道她不會有事,憔悴什麼的也就不多。

太子暗想師傅們說的對,師傅們沒說的話他也知道。歷史上冤枉而死的皇后一大堆,像皇后這樣六宮總管都出事,她還好好的,要還說太后沒有慈恩,太后至少沒有落井下石。

再說加壽天天來陪自己,只要加壽在,這就是太后的慈恩。

太子靜靜告訴皇后,他認爲這樣的話也只有自己說出來,母后才聽得進去。

“母后,兒臣無事,您就無事。請母后放心,兒臣是母后的親生,兒臣不爲母后着想哪成道理?”

皇后一喜,泣道:“你知道咱們娘兒們是一起的纔好。”

太子下一句:“所以我不允許柳家再胡言亂語,誹謗太后。”

前面有幾句表白心跡,皇后沒有大怒。她只是吩咐:“張桂在哪裡?”

張桂還沒有進來,先有人回話:“柳侍郎夫人求見。”

驟然的,皇后的怒火又不能把持,裂天裂地裂人心的痛燃上來。“砰!”她把手邊小几重重拍響:“讓她回去!等我死了他們就趁心。”

太子沉下臉:“母后,這話不合適。”太子知道是柳至夫人,太子也正想見見柳至,問問他平時都做的是什麼,在刑部裡只查別人去了,把自己家裡的人全都忽略。

太子就道:“讓她進來。”皇后繃一繃面容,但沒有說話,宮人帶柳至夫人進來。

“見過娘娘,我家老爺他常日在外面奔波,還不曾知道娘娘脫難。臣妾代他來賀娘娘。”

太子釋然,柳至原來不在家。但太子不能完全放鬆,就是不在家,也不能放縱家人去指責太后。太子還是沉着臉,皇后更沒有好聲氣。斜睨柳至夫人:“你夫妻還管我死活嗎?”

柳至夫人伏地不敢起身,按柳至留下的話回她:“娘娘這樣說,我夫妻粉身碎骨也不能安心。自從娘娘受苦,每一天我淨手上三遍香,保佑娘娘早脫苦海。我家老爺更是爲娘娘奔波不停,”

“住口!花言巧語你們還想哄誰!”皇后完全讓激怒。

“裝什麼好人,扮什麼忠心!”罵到這裡,張桂走進殿室,皇后冷笑:“也好,讓你自己聽聽,看看你們做下的好事,別當我永遠不知!”

喝命張桂:“把你對我說過的話,仔仔細細再對太子說一遍!”

張桂應聲是,就說起來。

他一說的,卻是兩件。

“柳義總管出事的前一天,往大天道觀求符紙去,回來遇到任保總管。當天又有小太監去打掃柳總管住處。後來有不尷尬的符紙出去,莫不是他們所爲?”

太子皺眉,怎麼還是往太后身上扯。

“娘娘受難以後,我跟隨柳禮總管去做苦役,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但娘娘不好,做奴才的怎麼能好?就天天盼着柳家出面,柳總管還暗中給柳至大人送去幾封信,全是石沉大海。但我們還是盼着,沒想到盼到柳大人當衆的羞辱,當天苦役加倍,又有賢妃娘娘宮裡,樑妃娘娘宮裡…。”

他一氣說出去十幾個人名字,全是與皇后爭寵的嬪妃:“各娘娘宮中的總管太監們來嘲笑,到晚上柳禮總管就不能動,半夜裡死去。”

“霍!”皇后擰面龐瞪視太子。

“霍!”皇后又瞪視柳至夫人。

柳至夫人哭了:“娘娘,我家老爺聽到消息,一刻不停的讓臣妾備下禮物,先往太后宮中爲娘娘求情。”

皇后牙縫裡迸出幾個字:“你求她何來!”

太子攔住:“母后息怒,聽她說完。”

“我家老爺說皇上仁孝,娘娘受奴才拖累,要是有人再跟着中傷反倒不好。他從京外回來沒有歇息,就和臣妾去見太后。想這六宮裡總有嫌隙,只有太后能鎮得住。太后說無事,說這是怕別的奴才再帶累娘娘,皇上一片情意,讓娘娘靜養幾天。我夫妻放下心,我家老爺痛恨的就是撒野的奴才,去見柳禮打罵,也是恨他們不曾好好服侍。這是我夫妻的一片忠心吶。”

太子聽到這裡已經明白,柳家發難的事情與柳至無關,而柳至馬不停蹄辦差,照顧不到也有可能。

這對夫妻去見太后,恰好又符合師傅們說的先安撫太后,太子又覺得柳至辦事是穩當的。

有的人喜歡平穩前進,有的人喜歡劍拔弩張。太子性子溫和,又不溫和也不行。

稍有頭腦的太子,也不會在自己成長路上和得勢的太后對上,何況太后撫養太子數年,太子對她有感情。

左手是太后,右手是皇后,沒有人喜歡自己左手打右手,太子在柳至夫人的話出來後,大爲放心。柳家不是完全攪和事情就行。

對柳至夫人嘉許地道:“你們夫妻曉事理,既然能想到這裡,回去約束家人,太后面前常去請安。”

柳至夫人謝恩,皇后幽幽然。太后像一頂天大的黑帽子扣下來,皇后心想我不能反抗倒也罷了,但自家人面前,一句公道的話兒也沒有?

“太子,你和母后不是一個心思。”皇后悽然深嘆,回想到那一年的冬天,太子讓接進宮去定親,像是什麼都變了。

太子站起欠身,恭敬地再一次對皇后道:“太后慈愛,父皇對母后一片情意,柳至又不糊塗,請母后不要亂想。”瞪上張桂一眼:“也不要聽奴才挑唆。”

張桂嚇得腿一軟,直接趴到地上。

……

牀帳深深,因爲主人一起臥病,哪怕房裡再通風,春風明媚柔美,也帶着沉鬱。

董老夫人鼻息若遊絲,從去年開始病重,拖到今年愈發的皮乾肉無。牀沿上安老太太握住她枯瘦的手,忍不住老淚縱橫。

這是她的姨表妹,年紀小老太太幾歲,眼看她就要走在前面,讓老太太痛心不已。

她要想到她的年紀也差不多了,又想到幾十年不在京裡,回京裡一趟年年都有人西去,每走一個熟悉的人,老太太就蒼老一分。

徵兆早有,董家的子孫輪流守侯在這裡。這會兒,是董大學士和董仲現幾個孫子在旁邊。見老太太傷痛,董仲現上前扶起,低低地道:“不要太傷心了。”

老太太也怕病人睜開眼見到更難過,隨他走到一旁坐下,淚水止不住如泉涌,想着這一個再走,自己的近親旁枝中存活的姐妹就都沒有,她哽咽的哭道:“我也隨你去了吧。”

董大學士也傷心,但見到安老太太傷心難捺,怕她哭壞身體,再對董仲現使個眼色,讓他送老太太回去。

董仲現會意,但見老太太傷悲,這就讓她和祖母分開倒不好。先送上一碗熱茶,給老太太潤潤,再輕聲道:“您出來有會兒了,只怕家裡掛念,我送您回去吧。”

安老太太哭的帶着迷茫,睜大眼睛:“哦哦,回家去麼?”她跟迷霧中行走的模樣,董仲現更不敢讓她在這裡久呆。

自家的祖母好幾天水米不進,太醫說要走就這幾天,萬一把安家老太太也帶走,董仲現想這不是家裡有兩件傷心事情。

正要再哄着老太太離開,牀上董老夫人睜開眼,四下裡望一望,嘶聲說出兩個字:“皇后!”

這話有力又清晰,房裡的人都往她牀前趕,都知道是迴光返照,聽聽聽她要說什麼。

“皇后!”

好些天昏昏沉沉,有時候認不得人的董老夫人見到丈夫過來,有了認識的笑容。

董大學士輕輕撫摸她的白髮,柔聲道:“我知道。”

董老夫人又看到孫子們,笑容加深,還是那兩個字:“皇后。”董仲現和兄弟們也聽懂,董仲現帶頭躬身:“請祖母放心養病,孫子們省得。”

“皇后。”最後趕到牀前的安老太太,也得了這兩個字。老太太頓時清醒。

是啊,她還走不得,也不能犯糊塗。她還有加壽坐金殿沒有看到,她得護着她走去,雖然有太后有她的父母親,但少不了自己這個曾祖母。

安老太太握住姨表妹的手,在她的話裡,精神頭兒也回來了,神氣精血也回來。

連聲地道:“好好,你放心,我省得,有我在一天,不讓任何人欺負壽姐兒。”

董老夫人有了一個笑眯眯的表情,然後吸半口氣,就帶着喘息不上來。董大學士回身就喚:“蔘湯。”孫子們送上來,大學士親手喂老妻喝上兩口,董老夫人有點兒精神,對着丈夫道:“辛苦。”

董大學士和老太太全心如刀攪。

夫妻之間是可以肆意的嗎?只怕袁訓和寶珠都不會肆意對待對方。袁訓執意拋下寶珠從軍去,寶珠阻攔不住,可以在家裡跳腳,可以充滿怨恨,你心裡沒有我,我就對你的母親不好,對你留下的老家人不好,把家攪到一團糟?

不可以。

寶珠隨袁訓而去,有深情爲底子,粉飾的也有夫妻感情。

董老夫人也是這樣對待董大學士,她這算是臨終,哪一天不知道,但全憑着蔘湯吊性命,不是今天就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後天的事情。

她可以憑藉病體肆意交待,但從小的閨訓,一生的經歷,讓她說出的是:辛苦。

老太太還能禁得住嗎?

她數十年不在京裡,但親戚們對她都不錯。她跟隨加壽在宮裡,外面但有事情,親戚們如董阮二家一起上前。這到最後的時刻,表妹又對丈夫道辛苦,話只有兩個字,意思無人不知,是讓他對加壽不要放鬆。

這是不比男女情戀差的山海似情意,安老太太愈發要痛哭,但神智清明,知道打擾病人,強忍住哭,只把淚水掉線似往下掉落。

董大學士也傷心難耐。

皇后?

親戚家裡要出一位皇后,只要是個明白人,就知道這是大家的體面。他輕撫着老妻的面頰:“你放心吧,我全知道。”

說上幾聲沒有回話,再看董老夫人昏迷過去。急請太醫,過來看視還是那句話:“熬得過夏天就好。”

這話董家聽得明白。

現在是春天,熬不過也就此歸西。說的其實是就要離世。好在後事全都備下,到時候沒有着忙的,現在也能安心守候。

董大學士牀前坐着,老妻就是不說加壽,他也一直在想柳家上摺子的事情。

要說柳家的人全混蛋,董大學士不這樣看。柳家在朝官員遠不止上摺子的那些人,還有一個重要的人物,柳至,他也不在上面。

柳至不在上面,說明這摺子是揹着他上的,或者柳至不答應。董大學士陰沉起面容,內鬨這事情,看來不需要老夫我出手。

因不知道妻子哪天離世,大學士這幾天沒去太子府上,但他的心一刻不停的圍着太子和加壽轉動,生出一個又一個主張。

有的主張出來就消,有的主張需要推敲。但不管後續如何,跟董老夫人說的話一樣,大學士也是這樣的看法。

太子和加壽不能分開,加壽的後位決不允許任何人動搖。

就不爲皇后,爲和柳家一幫的孫子們爭高低,也不容他們挑唆太子和加壽的關係。

皇后?董大學士嘴角邊露出忿忿不平,我們家出的皇后,是你們柳家比不得的。

……

老侯在家裡也是沉思這事,他的三個兒子,鍾家三位老爺在朝散後,奔回家告訴他。

他在京裡的孫子也回到身邊。

眼睛全看在老侯身上,老侯偶然擡眼見到,有了輕鬆的一笑:“緊張什麼?”

老太太這個時候進來,她從董家出來,就直奔兄長家裡。進門就道:“哥哥,你可聽到消息沒有?”不等老侯回話,又把董老夫人的話轉告。

老侯唏噓,看看大家的心全在我的壽姐兒身上。在老侯心裡,是他的壽姐兒。

他在山西的時候,出來進去都要報備一聲的壽姐兒,也受到別人的關注,老侯滿心裡感動上來。

告訴兒子孫子:“今天你們還沒有去看過,去看看吧,說我就過去。”等他們出去,老侯對老太太微笑:“二妹看把你急的,哥哥我還在呢,有事情自然是我擋着。”

老太太嗚地一聲,又哭出來。斷斷續續的:“這可怎麼是好?又走一個,再沒有表姐妹了,我就只有一個哥哥,你可得陪着我。”

老侯聽着也難過,老年人怕冬天,他去年冬天過得艱難,全是掙扎着給加壽去說書。春天到了又犯咳喘,全是爲了加壽才撐着。

妹妹哭不打緊,把他對光陰逝去的難過一把勾起。

他一面安慰老太太,一面也安慰自己:“許多的事情未了,我怎麼走?寶珠又要生了,這第六個少不得也是我來教導,三五十年裡我在呢,二妹你只管放心,把你自己身子骨兒調養着,等着抱曾孫子。”

安老太太讓他哄好,說到寶珠眸子有了光彩,笑容也出來:“我的寶珠爭氣,算的日子是四月裡生,蘇家是這個月裡生,我想寶珠要是生孫子,蘇家那個可就比我們大幾天,這可怎麼好?”

故作悄語:“太后早早地讓太醫看過,寶珠懷的是個孫子,蘇家是個女兒。”

老侯見她心思不在傷離別上面就放心,陪着她聊着:“姑娘大幾歲,民間說法不是抱金磚麼?大就大吧。”

安老太太自己也知道這句話,不過就是等着別人勸勸她,這就歡歡喜喜,說要回去守着寶珠,出門上車。

她走以後,老侯對着窗外皺眉,自言自語也是那句話:“這柳至,他是個什麼心思?”

柳至沒有和太后對上的意思,別的人全白搭。老侯也是這樣的想。

……

這種時候不能少掌珠和玉珠,兩個人安胎,但柳家的摺子意思太明顯,在太后身上,也就在袁家身上,坐轎到袁家,同時進門。

寶珠見她們到來,自是滿心歡喜,姐妹三人坐下說話,問起寶珠怎樣看待柳家上摺子的事情,寶珠還沒有說話,老太太回來。

掌珠和玉珠怕老太太罵,要說她們不好好養身子,又怕的是老太太一說一長串,又要說她們不如寶珠。對寶珠使個眼色,讓她這話姐妹私下裡再說。

寶珠會意,只問董老夫人的病情,又說侯爺明天去看過,今天從衙門回來也會去看,正說得熱鬧,太后到來。

袁夫人陪着太上皇太后進來,寶珠接住,含笑道:“春天是賞花的時候,太上皇太后倒是自去去看看花,一天一回的來看我,小六是喜歡的,孩子們只怕要爭上來。”

掌珠和玉珠含笑,寶珠算的是下個月臨產,太后一天一回的來,跟等不及見到孫子似的,京裡又是一段故事。

掌珠和玉珠更覺得關心太后沒有錯兒,看看她有多疼愛寶珠。

太后樂呵呵:“我不來看你,長天白天的也沒事情做。”太上皇揭短:“瑞慶和加壽請你出城遊玩。”太后板起臉:“我沒有對你說,我是對寶珠說的。”太上皇一臉的恍然:“原來我不能聽。”太后裝沒聽見。

坐下以後,太后照例問寶珠好不好。寶珠說聲好,再道:“但是有一件事情總有心裡轉着。”

太后忙問什麼事。

寶珠柔聲道:“我聽說柳家上摺子,有說太后的意思。”

太后笑了,她自然不會說心裡話,再說這裡有好幾個人。太后一片大度:“傻孩子們說傻話,我不會計較。”

“我爲太后歡喜,”寶珠卻是這樣的一句。

太后愕然過,探詢的看過來,寶珠正色,在座中欠欠身子,肚子不小,隨便一欠,但道賀的意思十足。

“這是太后慈恩遍天下,他們纔敢對太后隨意說話。太后是誰,娘娘又是誰?柳家這是知道是一家人,這是對太后撒嬌呢。這不是太后您太好,他們也知道,纔敢如此。”

安老太太眼睛一亮,壓在心頭的愁雲這就消散。是啊,這事情還可以這樣的去看?

掌珠和玉珠對視一眼,掌珠想難怪祖母總是說寶珠更好,果然寶珠是厲害的。這話讓柳家的人知道,他們只怕沒地縫兒可鑽。

玉珠是心思大亂,寶珠她不氣嗎?她不恨嗎?柳家丞相在世曾對加壽下過殺手?現在柳家又對太后不敬,藉機說上幾句,也算是如實回話,也可以讓太后對柳家不悅不是嗎?

但寶珠她這樣的說,玉珠想這是裝相?不不不…。寶珠哪會裝相呢?寶珠多和氣溫柔的人兒,斷然不是裝的。

玉珠稀裡糊塗的勸着自己。

袁夫人云淡風輕的笑,太上皇淡淡笑着卻是讚許,太后又是驕傲又得得意。

一開口就是:“看看我的寶珠,從來是個懂事人兒。”

寶珠得到誇獎,出於禮敬也應該是嫣然,溫柔地再道:“我知道太后不會和他們置氣,但是我既然爲太后歡喜了,就想對太后說說。”

太后扭臉兒對太上皇顯擺,進一步的延伸:“你看你看,我們家的孩子多懂事兒啊!”

太上皇笑着添油加醋:“比柳家的強,你要去柳家吵鬧,我同你去。”太后撇嘴:“我不上你的當,寶珠才誇過我慈愛,我怎麼能同他們一般兒見識。”

房裡有了笑聲,前後不過幾句話的功夫,情勢讓寶珠扭轉。

剛纔大家見面,太后總有不快,老太太祖孫總有擔心,太上皇總覺得這事情越鬧越大不悅,袁夫人爲太后和加壽難免心生防備。

現在是該防備的還要防備,該擔心的還要擔心,但那股子尖刺味道卻不再有,歡歡喜喜的說話,把柳家不再提起。

等太后散去,老侯和董大學士收到老太太傳的話,都大喜說寶珠聰慧。太后胸懷寬闊,柳家不是宵小也成了一窩子宵小。當晚就刻意的把話往外面散播。

當晚也就到馬浦耳朵裡。

馬浦震驚,袁家竟然比柳老丞相還在厲害。柳丞相的厲害是居功賣老,以他幾十年的辛苦說話。而袁家沒有功嗎?他有他不說。輕輕巧巧的一句這是對太后在撒嬌,就把柳家的刀劍鋒芒全掩去,一揮手就掩去滿天星。

馬浦把這算在袁訓頭上,更嫉更恨更不痛快。

魏行也當晚求見:“丞相聽到袁家的話沒有?”馬浦說聽到。魏行皺眉:“沒有想到袁家還有這一手,”籲一口氣:“卑職佩服。”

馬丞相淡淡:“你是擔心魯駙馬查不下去吧?”魏行心想我也挺佩服你的,明明你盼着魯駙馬在裡面使勁兒,卻還是關心的口吻。

魏行爲難的回:“丞相您也知道,林公孫一死,魯駙馬沒有得力的人。”他不說魯駙馬無能,只說他再也沒有得力的人。

馬丞相對着魏行笑,魏行對着馬丞相笑,兩個人都知道對方心思,但都不肯先說。

馬浦心想你要去結交魯豫就只管去,我這裡沒有話給你。免得魯豫以後出了事,牽扯上你,你說是我讓你去的。

魏行心想這裡面有你丞相一半兒主意,你不發話,我爲什麼要去?魯駙馬弄不好?看看袁家這樣的厲害,他自然弄不好,只能是個碰釘子的,你丞相的意思和我的意思一樣,讓他試試水深,你不說,我就不去,我也不先提起。

一對人城府都深,聊幾句別的話散開。魏行出來,見春月明亮,長街之上無所循形。有點兒像什麼呢?像忠毅侯袁府。明擺的戰功,明擺的外戚,明擺的話語出來,似乎把一切全亮出來給別人看,也似乎厲害人人稱讚,朝堂之上無人不服。

這離獨攬朝綱能遠嗎?

你丞相不着急嗎?

魏行坦然了,回家去睡。

……

第二天的下午,柳至回來。一進家門,妻子迎上來,面有不豫:“趕緊出城去看看吧,家裡人全在家廟上說話。”

柳至漫不經心:“打水我洗把臉再走。”又問:“有幾天了?”柳夫人把昨天說的話回給他:“從昨天商議到今天,柳明柳暉要和你爭家主。”柳至撲哧一聲樂:“我們家沒有殘疾當家主的先例。”

柳夫人着急:“你就別樂了,柳明把他的父親推出來,公公和他在吵。”柳明晃晃肩頭:“行,我去,這算是什麼事情。”

夫妻趕到家廟上,見門外拴的車馬成羣,柳夫人又氣上來:“看看,差也不當了,今天又不是沐休。”柳至還是晃晃面龐無所謂,勸上一句:“你管他們丟了差事去,他們不要我管,我還不要管他們。”

大搖大擺往裡進,見家廟祭拜的大廳里人坐得齊全。

幾個老太爺們高坐,底下按輩分年紀高低坐好。自己的父親和幾個人全是滿臉漲紅,一看就是剛纔正在爭執。

柳至對長輩見過禮,環視一週過,淡淡道:“我的位子呢?”正中原本有他的位置,今天撤走。

一個老太爺敲敲菸袋,冷漠地道:“奉宮裡娘娘旨意,今天我們重選家主。”

這是柳明那一枝的老太爺,柳明是他的孫子。

柳至還是不生氣,問他道:“宮裡的娘娘有旨意?怎麼我不知道?”

老太爺冷淡:“你不在家不是。”

“也是,您也知道我不在家,所以,請告訴我娘娘爲什麼下旨?就跟人年老才糊塗一樣,總有個原因。”

老太爺生氣道:“你這是什麼話!”柳明有皇后的話,不怕跟他撕破臉,扶桌子起來:“別跟他廢話,就問他娘娘的話,他聽也不聽。”

柳至扭過臉:“原來是你!”

柳明對上他:“是我!”深吸一口氣,柳明大聲道:“叔伯兄弟們,跟我進宮的人都聽到這是娘娘的話是不是?”

別人還沒有回話,柳至一笑壓住,對柳明道:“我是說,原來是你挑動家裡人,要把家裡人全斷送。”

“柳至,那我問你,你巴結太后是什麼意思?”有人沉不住氣。

“還有你在娘娘受難的時候,你隻字兒沒有過問過,你是什麼意思?”

“你爲什麼總帶着個討好袁家的模樣,你忘記咱們家和袁家有仇嗎?”

這句話落地,柳至面色一變。幾步上前去,對着說話的人就是一記巴掌。

“啪”,那個人摔出去,壓在他旁邊的人身上。柳明的祖父怒而起身喝止:“放肆,柳至,你眼裡還有我們這些長輩嗎!”

柳至輕描淡寫的笑臉兒改變,橫眉怒目掃老太爺一眼,冷冷一笑中帶足血氣方剛,柳明的祖父倒吸一口涼氣,不由自主的坐下。

柳至不再看他,對着廳中大聲道:“我是丞相親點的家主,你們不答應,可以!你們在沒有新家主以前,就不把我放在眼裡,可以!我有一句話,說完你們愛怎麼樣就怎麼樣!”

廳上屏氣凝神。

“丞相帶着全家有許多的榮耀,我柳至不才,不敢說比得丞相,至少我不會把家裡人斷送。柳明柳暉不聽我的,是揹我行事。怕我尋你們事情,你們往宮裡鼓惑娘娘重選家主。我要問你們,你柳明是爲全家人好,還是爲你對袁家的私仇?”

問得柳明面上一紅,惱羞成怒上來。

柳至又問柳暉:“你們有能耐護娘娘,就別等着太子春闈出來再辦!這算什麼本事!在這裡說我沒動靜,太子沒有春闈,你們是什麼動靜!”

把袖子一拂,尋把空椅子一坐,冷笑道:“我說完了,你們選吧,我等着。”

柳明的祖父先回過神來,真的把柳至丟到一旁不管,抽幾口煙,問族人道:“那咱們這就開始議定家主人選。”

大家無話。

柳明的祖父有幾分欣喜,以爲大多的人都答應,笑容滿面:“大家放心,我兒子當上家主,不會虧待大家。宮裡有娘娘,外面有太子,都可以放心。只要護得住娘娘,護得住太子,沒什麼怕的。”

大家無話。

柳明的祖父覺得乾巴巴上來,嘖巴幾下嘴:“那就這樣吧,同意的人站出來。”

柳明柳暉和不多的幾個人站着。餘下的人,就是上摺子的也不肯出來。

柳明的祖父有些着急,頻頻的對一些事先說好的人使眼色,

另一個老太爺不緊不慢的開口:“你們這一枝不行。”

柳明的祖父愕然,看看,柳至的親祖父早就去世,說話的是另一枝。和柳至家說不上有多好,也說不上有多壞。

他今天爲柳至說話,是沒有想到的事情。

老太爺對上老太爺,柳明的祖父不敢囂張,壓壓聲氣:“兄弟你說我們爲什麼不行。”

“一,柳至說的對,你們家孫子和袁家有私仇。”

柳明這一枝全紅了臉。

“二,要說保娘娘和太子,你們的聖眷遠不如柳至,爲什麼你們敢誇口?”

柳明張口結舌,心中氣悶。

“三,要說柳至什麼也沒有做的話,你們家更沒有做什麼。要知道太后和娘娘是一家人。你們口口聲聲的針對太后,這是鼓動娘娘一家人生分,不是護娘娘的作爲。而柳至你管他去巴結太后也好,奉承也好,至少他哄得太后開心。”

柳明大怒:“七老太爺,你這是相幫着柳至嗎?”

七老太爺一樂:“孫子,我照實裡去說,你要是認爲這叫相幫就相幫吧。你想讓我們相幫你的仇氣,你想瞎了心。”

言論聲隨後緩緩出來。

相對於指責柳至的疾風快雨,此時的話全是緩緩出來,帶着深思熟慮。

“換家主這事情,娘娘在宮裡是插手不得的。這是家裡的事情。”

“你柳明柳暉讓我們爲娘娘說話,身死也甘心。但你們添上太后二字,事先沒有和我們商議過。”

“丞相的遺願看重柳至,他也沒有過錯,皇后在宮裡出事情,是奴才們不好,要說柳禮死了,我是贊同的。爲什麼要換家主?”

“家主能這樣沒過錯就換嗎?”

柳夫人恍然大悟,難怪自己丈夫絲毫不擔心。自己勸了他好幾回提防這些人,他聽不進去似的還是出京,原來他是大將軍那種,早就運籌得當。

柳明等人白了面龐,看得出來就是他們自己這一枝的人,也有一半兒不肯答應。

本就知道自己不是柳至對手,仗着娘娘的話回家裡來翻天覆地的柳明全無對策,就這樣呆站着。

有人給柳至搬上座椅,柳至正要過去,跟他的人回來報信:“京裡剛出來的消息,忠毅侯夫人要生了。”

柳至夫人忙道:“我去看看,這是我讓打聽的,那府裡一請穩婆就對我說,太后一定在,去和太后說上幾句,滿天禍事自然得解,不強過你們當殿指責太后?”

柳至的父親跟着得意:“我們這才真的是爲娘娘上心,袁訓小兒打我的仇我能拋開,我們不講仇怨,只爲娘娘和太子好,我兒子這家主纔是應當應分。”

柳至沉沉臉:“不能拋開。”

柳至的父親訕訕,看看柳明等人。柳至也看到,就此說得明白:“袁訓打我父親,這是我的私仇。我決計不忘,但我也不帶到家裡來。別的人,誰是袁訓傷過的,自己去報仇,也不能往家裡帶。”

擡起手,跟他的人一起進來,柳至吩咐:“私仇家事不能混爲一談,只要皇后生辰,太子生辰,他袁家來,我就去。他小袁要得孩子,把備下的東西帶上,送夫人去袁家探視。要是生下兒子,代我說一聲恭喜。”

柳夫人道:“生下女兒也要恭喜纔是。”

柳至翻翻眼:“生下女兒,就是他家的加喜,還要我恭喜嗎?我這恭喜,有一半是爲蘇先,不是完全爲了他。”

柳夫人輕聲埋怨:“你呀,”對着長輩們行個禮,這就和人去了。

柳至慢慢騰騰的走去座位上坐着,慢慢騰騰擡眼皮,放到柳明身上,柳明打個哆嗦,柳至暗暗好笑,慢慢地問道:“柳明,你看我怎麼和你們算賬合適?”

眼角兒瞄瞄一旁,他們柳家的規格,正廳肅穆,掛的有家法板子。

柳明的爺爺正要說柳明有殘疾在身,一騎快馬疾馳而入,下來一個太監連滾帶爬進來:“說柳大人回京,皇上當即召見,我找您一圈子,總算找到您。”

陪笑:“您趕緊和我走。”

柳家的人默然不語,有人心驚有人猜測。

外面又進來一個人,冷捕頭滿頭是汗,進來就嚷:“小柳我對你說,你不請我三五場,賠不起我的汗,太子殿下要見,快點兒快點兒,”

柳至對柳明眯起眼,危險意味全在其中:“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題外話------

求票票。

錯字回來再改。

多謝昨天的票票,感謝。

第213章 ,諒解第97章 ,相見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561章 ,廝殺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526章 ,瘟神第562章 ,祿二爺接雞毛第473章 ,柳家臣服壽姑娘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第212章 ,郡王妃的認可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397章 ,加壽痛責柳義第552章 ,發動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1章 ,安府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531章 ,黃雀在後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76章 ,天上掉小鬼第784章 ,正經出彩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469章 ,局中局第68章 ,辦完事兒理當開心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633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134章 ,動心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226章 ,大事在後頭第226章 ,大事在後頭第363章 ,回京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454章 ,丟醜第449章 ,奔喪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247章 ,擺譜第64章 ,善這個字第500章 ,爲加福的爭論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360章 ,對不住第13章 ,佳人有恨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125章 ,審問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477章 ,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351章 ,袁二,你是女人第709章 ,九千九的馬屁精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683章 ,全到新去處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248章 ,第55章 ,求救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42章 ,眼熱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555章 ,小二暴起第366章 ,加壽是姐姐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137章 ,賀喜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45章 ,恭喜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66章 ,獨膽女英雄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662章 ,老公事第66章 ,獨膽女英雄
第213章 ,諒解第97章 ,相見第224章 ,拿着令箭像雞毛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52章 ,靜謐的寶姑娘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561章 ,廝殺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256章 ,袁訓揍龍大第372章 ,一視同仁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595章 ,事先埋伏忠毅侯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556章 ,小老妖怪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69章 ,豁達不是病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526章 ,瘟神第562章 ,祿二爺接雞毛第473章 ,柳家臣服壽姑娘第376章 ,侯爺鬧脾氣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164章 ,原來是姑母?第212章 ,郡王妃的認可第716章 ,方氏再一次誤會第333章 ,東安舊事第397章 ,加壽痛責柳義第552章 ,發動第689章 ,元皓行好令第259章 ,關安的來歷第1章 ,安府第828章 ,永國公世子第250章 ,加壽討錢第531章 ,黃雀在後第486章 ,太子皇后怒風波第76章 ,天上掉小鬼第784章 ,正經出彩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469章 ,局中局第68章 ,辦完事兒理當開心第37章 ,取笑的姑娘們第633章 ,不耽誤你們母女第134章 ,動心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226章 ,大事在後頭第226章 ,大事在後頭第363章 ,回京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454章 ,丟醜第449章 ,奔喪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247章 ,擺譜第64章 ,善這個字第500章 ,爲加福的爭論第4章 ,老太太高興第360章 ,對不住第13章 ,佳人有恨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125章 ,審問第607章 ,小紅隨行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477章 ,袁訓和柳至的情意第573章 ,袁訓報仇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351章 ,袁二,你是女人第709章 ,九千九的馬屁精第264章 ,袁家的親事很搶手第683章 ,全到新去處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248章 ,第55章 ,求救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42章 ,眼熱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157章 ,我有新衣裳第555章 ,小二暴起第366章 ,加壽是姐姐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148章 ,被截胡的金錢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137章 ,賀喜第760章 ,帝后舊事第45章 ,恭喜第757章 ,念姐兒大婚第66章 ,獨膽女英雄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662章 ,老公事第66章 ,獨膽女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