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別樣壽桃

此時的沈家裡,沈沐麟也在想這件事情。

不去吃加福的酒宴?是有些遺憾。說到底除去小古怪以外,袁家的兄弟姐妹們都很好,戰哥兒也很討人喜歡。

但能不見小古怪,沈沐麟很開心,覺得自己在家裡玩也不錯。他睡在家裡的亭子上,對着藍天白雲悠然的想,父母親終於肯聽自己的話,不再讓自己見小古怪。

也好奇加福的生日是怎麼過的,但對於自己在家裡呆着,小小沈也沒有意見。

……

王府正廳上,因加壽回的端莊大方,老侯笑眯了眼睛。

老侯讓加壽三姐妹拉回性命,打算把餘生全放在加壽身上。見加壽對答如流,老侯滿意的轉動手上的扳指。

太后出自袁家過了明路,老侯得到的扳指也就帶出來,是他出門的得意隨伴。

他上了年紀,在家裡幾乎不會外客。成天不是埋頭攻書,把看過的古書,沒看過的時文過上一遍,就是往太子府上去對加壽講書。

看書是個熬神的事兒,他又身子骨兒不好。強着來給加福過生日,兒孫們除去必要的人要應酬,都不離開他左右。

鍾大老爺把父親的動作看在眼睛裡,挨近了,裝着給老侯試茶水冷熱,低聲討要:“父親,這扳指光我見到的,您揹着我們賞玩許多回。現在我已經知道,您那個時候不敢拿出來,”

在這裡眼光往太上皇手上看看,這塊玉水頭兒實在不錯,太上皇這會兒也在手上。

“父親,這扳指你送給我吧。”鍾大老爺厚着臉皮道。

老侯一聽,就想吹鬍子瞪眼。但太上皇太后在這裡,他怎麼敢?就對兒子掛掛臉色,低聲罵他:“不要麪皮不是?”

鍾大老爺嘿嘿:“不要了,要扳指。”

父子倆個掩口一笑,本來還想再說上幾句,讓太后打斷。

太后滿面欣喜聽完周圍人的對加壽回話的私語,也有幾個是明着誇讚。太后不忘舊情,但估計她以前罵媒人總是不記得了。向老侯和顏悅色:“鍾老大人吶,”

老侯來了精神。

wWW ▪ttKan ▪C ○

加壽兒出彩的時候太后叫自己,那隻能是一件事,那是要誇獎自己。老侯心想討賞賜這種事情,要答應的快。

抖擻精神離座起身,躬身一禮,把個雙手往上高擡,腦袋低到手下面去,恭恭敬敬地回話:“老臣在。”

他這麼一拱手,白玉扳指很是突出,太上皇看在眼裡。

太后對老侯含笑:“坐下吧,你上了年紀,坐着回話。”

“是是,”老侯光彩萬分的回座。太后瞅着他的白鬍子和蒼老面容,如今是怎麼看怎麼滿意。和藹地道:“你有眼力,這親事說的好。”

有些人還聽不明白,但老侯明白。

“喏喏,老臣我不敢,我不敢當吶。哈哈哈……”老侯發自內心的喜悅着,讓兒子們扶着還是磕頭謝恩。

太后讓他起來,向太上皇道:“把您心愛的那個如意,賞給他吧。”太上皇說可以,他正對着老侯的扳指興致上來:“鍾卿,給我瞧上一瞧。”

大家的視線就全集中到老侯身上。

老侯取下扳指,懷裡掏出一塊絲巾擦了又擦,怕自己步子不穩失儀,交給鍾大老爺呈上。

太上皇接在手中,和自己手上的比上一比,太后呵呵道:“不用看,這是一塊兒分出來的是不?”

瞄向袁訓。

袁訓離座欠身:“正是。”

大家的眼光,“唰”,對着老侯有了羨慕。老侯面上,“唰”,海市蜃樓般光彩華生。

鍾家三個老爺這下子全明白了,不單是鍾大老爺知道。三兄弟巴巴的全盯着扳指看,都有些動心思。

太上皇就生出不滿,把兩個扳指比來比去,對袁訓道:“是一塊玉上的?怎麼我的不比他的大一圈兒?”

袁訓心想這話可怎麼回呢?當初交給玉工的時候,聲明切割成幾塊,做幾個扳指幾個戒指,餘下的改成玉珠子,給加壽鑲在帽頭兒上,就沒想起來有大小之分。

他躊躇着,太后代他回話,埋怨太上皇:“給你就不錯,再說扳指總比戒指大,”把自己的手伸出來,上面也有一個白玉在:“你的比我的大上許多。哎?”

太后也納悶了,對袁訓板起臉:“怎麼我的比鍾老大人的細上一圈兒?”袁訓對着她笑,還是心想着,這話可怎麼回呢?

姑母不是自己才說過,扳指總比戒指大?

太后這樣攪和,太上皇不再計較。把扳指還給鍾大老爺,鍾大老爺藉機把太上皇手上的看看,還真的看不出來比自己父親的要大些,滿面春風送到父親手上,正要對着父親再討要,聽太上皇笑謔太后,用的是太后才說過不久的話。

“給你就不錯。”

太后也就笑了,老侯萬般榮幸戴回手上,老太太笑逐顏開,把袖子裡的手往外面露一露,隱隱的,也有一絲兒的白玉光。

太后看在眼中,暗暗點上一點頭。在今天的太后看來,老侯也好,老太太也好,全有資格佩這白玉。就把另一個大媒也想起來,擡手示意袁訓回座,對袁夫人堆上笑容。

對於這個挽救袁家骨血的弟媳,太后笑得有幾分討好。特別是加壽兒這般的聰慧,香姐兒生得光彩照人,加福又福氣頗好,太后放軟語聲:“弟妹啊,”

一聲稱呼,太后自己先喜歡的無可無不可。

好些年前,她就想當衆叫一聲弟妹,表示她是有弟弟的人。但是不能,甚至太后見袁夫人都是偷偷又摸摸。

現在可以了,太后每一回叫,自己先喜笑顏開。

“老國公手上也有一塊吧?”由白玉,太后把輔國公想到。

袁夫人笑盈盈:“可不是,也有一塊。”

太后點一點頭,眸子放到寶珠身上。這一會兒她轉得非常之快,先是老侯,再是老太太,變成國公以後,最後看的還是寶珠。

寶珠剛有身孕,還看不出顯懷。但太后看上一眼,喜歡上一眼,寶珠含笑以對。太后對着她讚許的點一點頭,還是和袁夫人說國公。

“也是個好媒人。聽阿訓說接他來,怎麼還沒有到?這是拿架子不是?”

龍二龍三着了忙。

跪下來回道:“臣代父親回話,父親是讓奔馬踏傷,至今不能行走,移動還不方便。”

太后還想說個什麼,太上皇又湊過來,在耳邊小聲道:“成王,別忘記成王。”太后怒目而視,忿然低聲而回:“我忘不了,我就問問不是,這又不是偏心。要說我偏心,”對着寶珠重新慈愛:“你要吃什麼不吃?累了在這裡尋個房間歇着,”

寶珠早得過她的吩咐,不用起來回話,座中欠身說不餓。太后對太上皇有幾分得意:“你看,這個才叫偏心。”

太上皇專心看自己的扳指,像此時最好看的就只有扳指,別的什麼聽不見也看不見。

龍氏二兄弟起來,也榮耀起來。今天來的盡是權貴一流,得能當衆得到太上皇太后幾句話的又有幾人?

也有自己兄弟一份兒,也就更感激袁訓。

這全是小弟帶出來的。

這就繼續閒閒說着話,很快,有人請入席面。

……

“這是什麼?”有人低低驚呼。

這時候安席已過,家人們川流不息送上酒菜。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里遊的,梁山王府今天都能見到。

秋天裡又見到櫻桃鮮桃等夏天的果子,放得盤子堆尖,任客人自取。

桌上這就有鮮桃,又有各式米麪粉包成的壽桃,都紅尖綠葉盈盈喜人,家人又送進來一盤子壽桃。

這個盤子呢,是最大的那種,像個火鍋蓋。

上面的壽桃,高約一尺見方……一尺見方……有蕭戰和加福手臂那麼長,寬度有一尺左右,尖嘴子下面襯的綠面葉子,做工太好,要不是上面有熱氣騰騰,乍一看還以爲這是真果子。

太后都沒有想到,太上皇也覺得別緻,同着客人都看過來,見盤子在加福面前放下。

加福拍着小手說好,蕭戰小手一指:“福姐兒,這個只是你的,給你一個人吃。”

“可這個怎麼吃呢?”加壽和太子和太后同席,加壽問出來。

太后這一桌,有太上皇、小壽星小夫妻、梁山老王夫妻,再加上太子小夫妻,就有八個人。太后是偏心的,餘下四個位子讓袁訓夫妻帶着執瑜執璞坐下。袁夫人帶着香姐兒和安老太太都坐到別處。

加壽看得一清二楚,好奇心上來。小手上前虛撫一把壽桃,太子以爲她真的要碰,把她小手抓住,笑道:“可憐見兒的沒見過不是?你生日上沒有不是?這就比下去了。別上手,看把你燙着。”

加壽道:“我並不真的碰,我只是奇怪這麼大,難道放冷三妹抱着啃?”看看加福晶瑩的小面容,加壽爲她憂愁:“全是戰哥兒鬧的,三妹吃不下這許多,難道我和二妹要幫着吃,”

“不給你吃!”蕭戰迅速反駁,順便一個鬼臉兒過來,再就趾高氣揚:“這是福姐兒一個人的。”

加壽和香姐兒一起對他撇嘴,加福也說出一樣的疑問:“我要怎麼吃呢?”伸開小手量上一量,壽桃快有加福身子粗。

加福格格笑:“我今天吃不完。”

大家全有趣地看着,覺得不是祝生日,倒像是給加福出的一個難題。

“吃得完。”但見小王爺說着,對身後站的丫頭道:“把它分開。”大家都沒見過,全看得聚精會神。

見丫頭走上來,取一根筷子,沿着壽桃嘴兒輕輕滑開,壽桃往兩邊分開,露出裡面的東西。

“原來是這樣,”看的人全笑出來。太后手指蕭戰問:“這是你想出來的古怪吧?”梁山老王幫着孫子回話:“這主意我幫他出的,但小心思是他的。”

壽桃裡面,是一個兩層的瓷盤,有托子,一上一下的放着。壽桃是死麪的,這就能保證在蒸的時候不會影響到裡面的東西。

好的麪點師可以保證發麪壽桃漲大也是桃子模樣,但裡面就放不下這般大的盤子。

上面的盤子裡,是四到五塊各式各樣的點心,染着紅黃青藍色,是加福平時常吃的。還有小小肉脯,也有好幾樣子,都切的小小巧巧,寶珠認上一認,有家裡給加福吃過的,也有沒給加福吃過的。

下面的盤子裡,是一碗肉蛋羹。

小孩子要長得高大,智力發育好,營養一定要跟得上。跟得上的營養不見得山珍海味,要給她最貴的東西。

就是軟爛食物,或是魚,或是肉,或是蛋奶等要吃足。

這碗肉蛋羹,也是袁家常給孩子吃的,蕭戰到袁家的時候多,寶珠也讓他多吃。

看到這裡,袁訓和寶珠對視一眼,夫妻含笑沒有說話,但在桌子下面把手握起來。寶珠嫣然,戰哥兒這門親事許的可真是好。

袁訓在這個時候有些不要麪皮,往自己臉上貼把金子。這親事是自己和王爺議下的,這親事不錯。

戰哥兒這孩子真細心。

加福見到,正在看幾塊不知名肉類,正在說:“爹爹母親不讓加福吃海鮮,吃貴重的東西,”她軟軟的小嗓音,有着說不出來的悅耳:“爹爹母親說惜福,平時吃的最養加福。”

蕭戰笑眯眯:“我知道我最知道,所以這些,你全吃過。”那幾塊不知名肉類,蕭戰則獻寶似的道:“這是鮮蝦餅,這是熊掌,這是鮑魚,這是……都只有一小塊兒,你吃嗎?”

加福就看父母親,見到他們點頭,纔開開心心對蕭戰點頭:“我吃。”

小孩子都貪嘴,但孩子們都很聽話。熊掌海鮮這些東西,不是寒性大,就是油脂高,不是孩子們日常所必須補充的東西,在家裡很少給他們吃,也交待出門不要多吃,怕不消化要得病。

所以有的吃,加福很喜歡。

上手要去拿,蕭戰道:“燙,我拿給你!”他捧起面前的小碗,奶媽在他後面侍候,挾點心和菜到碗中,小王爺晃盪着小碗,低下頭用自己的嘴兒吹:“呼…。呼……”加福笑眯眯看着。

他們兩個身量兒小,坐在大椅子上幾乎看不到。就學執瑜執璞在山西老家坐席面的時候,大椅子上面加小圈椅,四平八穩就高出桌面,拿東西吃也方便。

小王爺和加福看大壽桃時,兩個人全站起來,這會兒吹東西,這個大廳裡的人全看得見。

人人都噙笑,人人都看得目不轉睛。

別看小王爺生得又黑又粗,但他那股子小心翼翼的勁頭兒,能把大人的心打動。

不由得許多人在心裡暗想,袁三姑娘真的很有福氣。也是的,她的名字不就叫個加福,都說她是福星下凡,有這樣的福氣也應該。

見蕭戰吹上一會兒,自己小手拿起來嚐嚐:“可以吃了,”送到加福嘴邊,加福吃了,眉開眼笑:“好吃。”

沒有人去想這是小王爺吃過的,只覺得一雙小兒女們歡天喜地的,可愛到讓人不忍移到眸光,人人露出笑容。

“把肉羹給我。”小王爺這樣說,奶媽給他舀上一小碗。蕭戰用小調羹,盛一調羹,送到嘴裡吹吹,吃一口,可以,去喂加福。

加福坐在太后身邊,蕭戰在加福身邊。小身子並排的站着,是右手喂右側不方便,半路上肉羹掉下地。小王爺露出懊惱,加福擺擺小手:“不着急,你再吹。”

蕭戰嘿嘿笑了,索性的轉過身子,而加福也轉過來,小臉兒對着小臉兒,這就方便喂,奶媽幫忙,手臂繞過蕭戰身子,因那碗在左手上,在靠近席面的地方,就得繞過蕭戰身子幫着託小碗,蕭戰就喂加福。

廳上鴉雀無聲,這會兒沒有人能想得到吃飯。

他們全看着這一雙小兒女們,加福也握一個調羹在手上,就着蕭戰的小碗舀起來,也餵給蕭戰。

這是他們經常在袁家吃飯時的動作,玩累了加餐,趴在小桌子上分吃一碗。今天當着人這樣的吃,嫺熟得跟孩子吃奶似的,讓沒見過的人看得目瞪口呆。

又生出滿心豔羨。

這是最美好的一幕,兩小無猜,天真無邪。又青梅竹馬,兩家的身份又各各顯赫,以後前景明朗不想也知。

哪怕是再懷着沉重心事來的人,如東安世子,如靖和世子,如魯駙馬還沒有救出林公孫心情一般,也不由得輕鬆起來。

似看到春燕回簾,雙羽剪剪。似感受大地回暖,春風拂面。一瞬間,一切美好的東西全進入到心頭,一切不好的東西盡數掃光。

三三兩兩的,客人們輕笑着低語。

“真有趣兒,”

“打小兒就這般的好,長大了豈不是更親密無間,”

議論聲中,安老太太油然的笑了。家運亨通,看上去長長而又久久,豈有不喜歡的道理?

這裡還有不少孩子們,除去袁家的加壽香姐兒小小子小夫妻以外,別家也有孩子們在。過生日的是個小孩子,把小孩子帶來也可以陪她。

見到這一幕,有一個女眷打趣自己兒子:“表妹在這裡,你要不要去喂她?”原來他定的是自家表妹。

那小子和蕭戰差不多大,不懂害羞的年紀,見大人這樣說,真的抱個果子去找小表妹。小表妹坐在別的席面上,見到他來也很喜歡,也把一塊吃的給他。

太子見到,就和加壽開玩笑,挾一筷子菜送到加壽嘴邊:“看你只是盯着三妹,別看了,有我餵你。”

加壽也給太子喂一塊吃的。

身邊蕭戰和加福吃完,把一碗肉羹,奶媽不時添加到小碗裡,兩個人和平時一樣吃得精光。蕭戰鼓起小肚子說飽了,加福也說飽了。兩個小孩子要下地,蕭戰道:“我們去盪鞦韆。”要兩個大桃子,桃子太大,一隻手握不住,給丫頭拿着,和加福手扯着小手離開。

他們出去以後,客廳上笑聲此起彼伏的出來。太后總有揚眉吐氣之感,隔着席面目視侄子:“怎麼樣?這是好女婿吧?”

“太后說的是。”袁訓就知道姑母要和自己算舊帳。他在回京以前,封封信中都流露出小王爺生得不好,這親事許的可就不好的心思。

除了這個,還有加壽兒的親事,袁訓在金殿上當着百官的面辭過親事,這又是一筆帳。

袁侯爺機靈的捧起鳳首酒壺,走到太后身邊哈哈腰,見太后面前的酒是滿的,陪上笑臉兒請太上皇和太后吃酒,自己殷勤地當倒酒的。

落得太后一個白眼兒,太后吃了酒,讓他倒滿,因身邊空下兩個位置,讓瑞慶長公主夫妻坐過來。

勸酒的功夫,執瑜走到稱心身邊,把自己愛吃的東西給她。稱心也給他一樣。執璞也去到如意身邊。廳上雖然沒有小王爺和加福,但重新熱騰。凡是定過親的孩子們,都找到自己的小另一半兒,嘻嘻哈哈聲幾乎衝破廳頂。

太后滿意,悠然自得的又吃一杯酒,暗想孩子們有好親事,自己這就能放心。太上皇看出她又想孃家孫子們,太上皇不識趣的打斷道:“成王,成王,”

太后火了,憋住氣問梁山老王妃:“你給寶珠什麼好吃的,寶珠不能亂吃東西。”老王妃還以爲太后是關心寶珠,本來給忠毅侯夫人也是單獨備下,早就送到她面前。

老王妃就回話:“三個湯呢,”

聽到,太后就道:“成王妃也有了,她養身子不出門兒,送一碗給她。”老王妃答應下來,梁山王妃指派家人去辦。太后對太上皇橫上一眼,太上皇又眼觀鼻,鼻觀心的喝酒吃菜,好似還是沒看到。

太后繃一繃面容,看看我並不偏心吧?

……

午後散酒的功夫,梁山老王請皇叔陪太上皇。先太上皇子嗣,有故去的,還有今天沒來的,只有三皇叔在這裡,老王託給他。

他自己往後面來,經過青竹夾徑的通道,又經過兩道月洞門,出現在面前是三間草屋。

這是富貴的人家經常乾的事情,金玉看多了,木頭根雕全是好的。雕樑畫棟住的久,稻花兒雞鴨是好的。

梁山王府也有這地方,上面三個字,思賢堂。是老王的父親靜修的地方,蕭觀嫌氣悶從不過來,老王回京以後,把這裡當書房,表表自己淡泊名利之心。

秋風吹動草屋牆頭上的野草,還有兩枝子小黃花,只看這裡,和城外村子裡沒有兩樣。老王興致勃勃看着,還有兩句改過的詩出來:“結廬在人境,不求車馬喧,”

這是把陶淵明的詩,而無車馬喧,改成不求車馬喧。

以他的身份地位,爲小小的未過門的孫媳婦做生日,宴開海陸,皇族們齊集,他自然是不求的。但草屋裡的人,全是求的,見到他過來,一起走出來行禮:“末將們見過老王爺。”

梁山老王在院子裡站住腳跟,一隻手把鬍鬚撫起,緩而又緩的輕輕捋着,一雙眼眸犀利而又冰寒的看着衆人。

從廊下直到屋內,跪倒一地的將軍們。

定邊郡王的事情已結束,他的將軍們除已經找到熟人,想在京裡就職的以外,別的全數回去。今天在這裡的,是東安、靖和、項城三位郡王的部將。

對着他們,老王陰沉起面容,這些人是帶着禮物往他家裡來,他也沒有好臉色。甚至就在當院裡就斥責起來:“爾等猖狂!把我在京裡都拋到腦後!”

老王爺雖然不在軍中,威風絲毫不減。他的話一出來,東安世子與靖和世子鼻子一酸,輕泣道:“王爺,不是我們不回去,是沒有王爵難帶兵吶!”

“胡言亂語!你們騙騙別人也就罷了,到我面前你捫心自問能行得通?”老王怒氣勃發,這就大罵:“我不見你們,你們就在京裡到處亂躥!當我看不見嗎?我說話你們聽好!京裡不是你們玩得轉的地方,軍中才是你們發揚光大的地盤!早回去吧,還賴在這裡能有什麼意思?”

東安世子與靖和世子滯住,半天說不出話來。

項城郡王的兩個將軍喊冤枉:“不是我們不想走,是我家郡王的事情還沒有定,求老王爺施加援手。陣前譁變,與福王有關,老王爺您帶兵數十載,軍中人人稱讚,您不是京裡這些坐椅子的官員們,您知道軍心大亂,我家郡王也不想這樣。”

梁山老王冷冷哼上一聲:“你們也鬧得足夠!找東家拜西家,求神拜佛的全都出來。你們回去告訴項城!我不見他!也不會爲他求情!讓他認罪,好好的認罪,纔是我帶出來的人!不然,老夫的臉面早就讓他丟得光光,老夫沒有臉面見皇上,他又有什麼臉面來求我!”

將軍們就是對上大理寺,估計還能辯解幾句。但在梁山老王面前,這是個知根知底,對軍中熟悉的人,這就一句也不敢再說,是項城郡王的人,全伏在地上叩頭。

武將有力氣,他們今天雖然沒有頭盔,這個地方又結廬,一片黃泥地,也讓他們叩出一片聲響,沉悶的響在院子裡。

東安世子與靖和世子見到,悲從中來,也隨着叩起頭來。同來的將軍先生們沒有一個敢再多話的,全是隨着行禮,這裡一片悶聲,聽上去跟蓋房子砸地基似的。

總有幾十個頭過去,梁山老王爺淡淡道:“起來吧,這會兒跟我裝相無用,都隨我進來。”他率先走進草屋,客人們跟在後面。

草屋是泥牆糊成,外面看着簡陋,裡面看着簡單。不過案几等。但勝在地方寬大,來的人坐不下,卻能都站進去。

黑壓壓一大片森然林立在老王爺面前,老王爺暗歎口氣,也爲他們傷心上來。

當時聽到消息是生氣的,這會兒看着還跟在大帳裡似的,全是得用的人。

回想東安也好,靖和也好,全是幾十年在一起打仗,雖有互相刁難,但人已經不在,舊時的仇怨這就拋開,想的全是他們的身後事,兩個世子還在京裡犯糊塗,老王爺爲他們心疼而又難過。

誰沒有辦過糊塗事,誰沒有嫉妒過別人。冤死在老王手裡的人也不是一個兩個三個,但陣前擅殺大將,以致江左郡王陣亡,老王爺心想這事兒是怎麼敢辦出來的?

你不是殺一個兩個寂寂無名的人,殺的是大將!

還有靖和郡王,你不是東安郡王對手,不能幫着報仇你就明說。自己本身是名將,還貪圖別人兵馬。自己家中有富足榮華,還貪圖別人錢財。你是缺兵馬到不能打仗的地步,還是缺銀子到揭不開鍋?

膽大包天辦下這滔天的事情,而梁山王自問,他當時影影綽綽猜到,但他算放過一馬,江左郡王已死,梁山王沒有過問。

老王爲自己好帶兵,也不敢亂得罪郡王。這幾十年後還是揭出來,老王爺早就反覆想過,天網恢恢,不是輕易就能逃脫。

“認罪吧,”對着項城郡王的人,老王爺嘆氣。見他們一個一個全紅着眼圈,老王爺擺擺手,傷感的道:“你們去告訴項城,他要是真的愛惜兵將,就不會糾集幾百人在城外等着,這是害你們。告訴他們,凡是參與譁變的人馬,我勸他不要再回軍中!”

眸帶寒光四處一瞥,草屋內頓時寒氣生出,厲聲提起:“回到軍中去!王爺也不會放過!”項城郡王的人更垂下頭,梁山老王嘆上一口氣,口吻重新緩和:“但沒有參與的人,不要害怕,回去吧,見到王爺請個罪,他還容得下。”

“是。”項城郡王的人恭敬地應上一聲。

老王爺再看的是東安世子與靖和世子,他眉頭緊緊鎖住。視線注視的地方,兩個世子有所感應看過來,對上老王的沉面,心頭先是一慌。

這是積威,是兩個世子從第一天到軍中後,就知道的梁山王威懾。這就慌了手腳,和以前一樣,兩個世子悽然惶惶,泫然又要有泣聲出來:“請王爺體諒一二……。”

“沒有軍功,就想襲爵!你們還要我體諒什麼!”梁山老王大馬金刀坐着,眸子沉得面上的皺紋都像能壓平。

劈頭蓋面一通的罵:“我不見你們!是你們太混帳!從你們死了的爹開始!進京後辦的可曾有一件正經事情!還有你們鬧出的事情,到現在有沒有亮明!糊塗東西!買通說書的說什麼捉妖記,弄的什麼妖雲梵音!我等着看你們怎麼收場!”

東安世子一聽就慌了,額頭上冷汗都上來:“這些跟我們沒有關係,”靖和世子也急忙辯解。兩個人和梁山老王同時心頭一動,都察覺出有什麼不對。

皇上一定逼東安與靖和郡王死,與他們到京裡後,弄的動靜太大有關。但現在像是有些明白,東安世子驚呼一聲:“天吶!”

靖和世子驚呼一聲:“原來那不是天意!”

梁山老王氣的鼻子都歪掉,起身又罵:“天意你個頭!”

東安世子往後退上一步,吃驚讓他都站不直溜,半歪着身子往後讓着,眼睛快要翻出來似的瞪着老王,嘴裡喃喃出來一句真心的大實話:“難怪,難怪您不見我們……”

梁山老王啼笑皆非,放眼看去,沒有一個不是糊塗蟲!

如果只有東安或是靖和或是項城郡王一個人在京裡認罪,也許不至於這麼糊塗。但三個人一起進京,就你看着我,我觀望你,這又不知道是怎麼出來的捉妖記事件,讓他們產生誤會,越來越錯。

老王爺這就不想多說,頓足罵着兩個世子:“滾!趕緊的滾回去帶兵!沒有王爵就不能帶兵這話是哪個烏龜王八蛋說的!再有胡說的,老子宰了他!沒有王爵…。”忽然想到,提高嗓音喝着罵:“那葛通就沒有王爵,他就能帶兵不是?你們的爹死了,你們的威風也死了不成?在這裡再提一句,回去以後,不許刁難葛通,也不許……”

環視一圈,厲聲喝道:“也不許刁難王爺!”

他把葛通都搬出來說,又加上兩個世子覺得事情有詭異之處,這就灰溜溜的不敢再說什麼,讓老王爺大罵一通後攆出來。

梁山老王一直不見他們,也拒不收禮。他們就一直的送,一直的上門。這一回全京裡轟動給袁家的三姑娘過生日,他們自然要來。也就見了,本以爲能訴訴苦楚,卻沒想到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二世子出來後,再入席面是沒有心緒。但此時就走呢,又像是和老王慪氣,也顯得他們度量窄小。

就裝着散酒,在王府裡能走動的地方閒逛。

無意中見到太子殿下,本來應該上前說幾句。但讓老王罵的頭都要破掉,這時候就不該上前。而太子殿下呢,也沒有兜搭別人的意思。他正扶着鞦韆架子,和加壽哈哈笑着,爲加壽推鞦韆。

加壽還在說他:“這會兒像你,昨天前天的不像你。”

太子笑道:“不像我又能是誰?”

“你是這樣,”加壽學給他看,把個胖臉蛋子往一處收,肉全擠到一處,撮眼皺鼻撇拉着嘴,太子大笑:“這不是我。”

加壽恢復好看的小面容,固執地道:“就是你,這就是昨天的你!而前天的你,比昨天的你還要難看。”

在鞦韆上晃悠一個來回,加壽問出來:“你有不開心的事嗎?”

這話問得純出自然,和以前加壽不開心想父母親,英敏殿下有不開心的事時一樣,都這樣問過。

太子微笑:“那不是不開心,那是當差呢,想心事。”

加壽放下心:“不是不開心就好。”指揮着太子:“再高些,太低了。”太子加一些力氣,也關切:“握緊,摔下來不要哭。”

二位世子看上一看,既然不能上去,就離開這裡換個地方逛好了。往前面走幾步,又聽到小孩子笑聲:“戰哥兒,該你了。”

見一處花叢旁邊,草地上五、六個小孩子踢毽子。有兩個是見過的,一個是今天的壽星袁三姑娘,一個是她的未婚夫小王爺蕭戰。

小孩子們天真活潑的面容,把二世子的心腸快要揉碎。曾幾何時,他們笑都覺得難,像這樣的活潑好似離得幽遠。

這是忠毅侯的兩個好女兒,難怪,他不買自己這些人的帳;難怪,他有好奏摺也不肯早寫。

捱上一通罵以後,東安世子與靖和世子一起灰了心,經馬浦挑唆對袁恨的惱恨也下去不少。

罷罷罷,也不能怪別人不幫忙。這事兒,真奇怪不是?

……

當天梁山王府盡歡,加福下午睡上一覺,用過晚飯,看過爲她特製的煙火,個個衝到空中全是福字,睡夢中讓父親抱回。

老太太睡不着,和袁夫人去說話。合不攏嘴的笑着:“我們加福啊,就是大福氣。這生日過的,無人能比,無人能比…。”

把袁父想起來,約着袁夫人同去上香。袁夫人欣然,和她上了一回。

------題外話------

昨天定時今早的,就忘記祝哈。端午節,吃好喝好。

求票票。

……

睡晚的親們,和愛在牀上看手機的親們,睡前如能抽出十到十五分鐘,活動下頭頸,腿部,膝部,手臂各處關節,對睡眠有幫助。

姿勢可輕柔。

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129章 ,狡猾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810章 ,大小乖寶很聰明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第445章 ,兄弟情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830章 ,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692章 ,銀魚到宮中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451章 ,執瑜執璞到國公府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723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540章 ,至於嘛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219章 ,你威脅我,我威脅你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825章 ,柳大哥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260章 ,寶珠大撒英雄貼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64章 ,善這個字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47章 ,母子對話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503章 ,賽龍舟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337章 ,逼死龍懷文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527章 ,信第49章 ,欺負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131章 ,成親(一)第330章 ,教訓鄒寧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402章 ,看破第352章 ,對簿公堂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131章 ,成親(一)第74章 ,家世(一)第717章 ,新謠言與方氏無關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97章 ,相見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662章 ,老公事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825章 ,柳大哥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15章 ,傳話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2章 ,方姨媽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49章 ,欺負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330章 ,堵住小王爺的嘴第305章 ,人緣兒第109章 ,理論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39章 ,失態第458章 ,大度讓搶
第334章 ,捉拿袁二第204章 ,擔起自己的責任第173章 ,郡王妃對寶珠的不滿第129章 ,狡猾第461章 ,梁山老王的奸滑第810章 ,大小乖寶很聰明第160章 ,高中以後應感謝第445章 ,兄弟情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510章 , 不把皇后放在眼裡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10章 ,寶珠姑娘的心事第830章 ,國舅的兒子也敢來第692章 ,銀魚到宮中第401章 ,大鬧留香院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690章 ,截殺齊王第494章 ,加壽撮合帝與後第584章 ,蕭氏兄弟哄公主第451章 ,執瑜執璞到國公府第624章 ,隱瞞太后第723章 ,酒囊飯袋的袁兄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540章 ,至於嘛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219章 ,你威脅我,我威脅你第340章 ,夫妻相見第825章 ,柳大哥第681章 ,揚州作亂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693章 ,可敬可佩第260章 ,寶珠大撒英雄貼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711章 ,太子又建大功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292章 ,留子去父母第446章 ,加壽金殿打人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835章 ,皇帝出遊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64章 ,善這個字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47章 ,母子對話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341章 ,國公回府第503章 ,賽龍舟第533章 ,進家是歡樂的第307章 ,原來狀元是狀元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215章 ,不服不行第337章 ,逼死龍懷文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527章 ,信第49章 ,欺負第348章 ,福王識破舊二爺第131章 ,成親(一)第330章 ,教訓鄒寧第651章 ,私密好地方共享第402章 ,看破第352章 ,對簿公堂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759章 ,太子聲援第131章 ,成親(一)第74章 ,家世(一)第717章 ,新謠言與方氏無關第728章 ,孩子們繼續長進第97章 ,相見第285章 ,讓袁訓坑的教坊司第560章 ,陳留郡王大擺木桶陣第662章 ,老公事第419章 ,別讓看不起年輕第825章 ,柳大哥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15章 ,傳話第821章 ,龍家箭法依然囂張第617章 ,正經爺會師胖孩子第538章 ,公正的胖兄弟第822章 ,京中搶功勞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545章 ,一起都來安慰蕭戰第2章 ,方姨媽第425章 ,符的風波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49章 ,欺負第720章 ,未婚夫妻情意篤定第113章 ,我心依就第330章 ,堵住小王爺的嘴第305章 ,人緣兒第109章 ,理論第580章 ,黃姑娘求情第39章 ,失態第458章 ,大度讓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