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得意而回與失意人

葛通夫人站起來時,梁山王妃已經出去,帶走一幫子人。

餘下來不多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是認識的。

這十幾個人,全是離京的太子黨那一批人的妻子,有不曾往山西去的,有早回來的。

她們和葛通夫人一樣猶豫又不安。有一個人輕聲道:“不過就是安家的老太太,她的誥封和王妃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袁小姑娘又還是個孩子,至於王妃親自出迎嗎?”

葛通夫人淡淡,大家全淡淡,她們自己的心思浮上心頭。

世子妃小沈夫人等人是遇敵,以女眷們的心思來推敲,她們的日子遇敵以後應該不好過,也就讓人猜想她們在山西這一行是不好過的,因爲有早回來的人在說不是嗎?

但留在京裡的人,也是一樣的不痛快。

先說不願意老遠去看丈夫的那批人,她們中間沒有一個是不想夫妻相聚的,但跋山涉水,邊城苦寒,時遇敵情……讓她們望而卻步。

本來猶豫是任何人的正常事情,但她們這一回猶豫得很不痛快。

離京去的那批人,走的時候還受到皇帝親自召見,說很多勉勵的話,這難得的體面,又夾着公婆們的誇讚,讓走的人更加光彩,留下的人就像是不要丈夫那種。

沒過多久,大同城破的消息傳到京中。沒有去的女眷們你會我、我會你,就差拍手稱快,大聲疾呼自己們有遠見之明。

還沒開心幾天,世子妃等人有孕的信入京中,又給她們狠狠一擊。

這種打擊完全是別人沒有出招,自己心地上主動去承受的,但這一擊着實的不小。讓沒有去山西的女眷們不顧羞愧,都願意來梁山王府接世子妃等人,要親眼看看是不是真的全都有了?

已經有人放出話不服:“山西能是什麼好山水的地方?去的人個個都有?這是有意氣我們的纔是。”

這是這一撥人坐在這裡的心思。

還有一撥兒是那幾個去了山西,又讓早嚇回來的,她們是一撥兒的後悔心。

她們中間,也有兩個人有了身子,行在路上小日子不來,現請當地醫生看過說有,那時候嚇得魂飛魄散,又怕坐車顛的不好,又轉回袁家已經不能,就地趁船,花上一筆錢進京後,就聽到梁山王妃命接回所有女眷的話。

都後悔腸子發青,都在想何不等待幾天,也就能風風光光的是讓父母接回來,而不是和世子妃她們生分,自己強回來的。

這兩種回來全是回來,但面上一個有光,另一個遜色許多。

又她們因爲是強回京的,怕世子妃等人回京瞧不上她們,在路上商議好,回京後把大同的兇險加上百倍地告訴家人,也就能表明自己們回京是多麼的正確。

不趕緊的回來,難道死在那裡嗎?

但剛進家門還沒有來得及說,先由家人告訴她們世子妃就要進京,這幾位女眷惴惴不安,擔心的守在這裡,就算世子妃等人說她們不好,也能即刻得知。

又有當着自己們的面,世子妃她們也應該不會當面說人的不好纔對。

她們的不安,是這種不安。

又有邊城風水像真的不錯,這不是有兩位夫人有了身子?家人見到後,歡喜不盡,說她們去得值。

帶着不安、帶着不服、帶着想看看世子妃等人是怎麼說話,這十幾位最後出去迎接安老太太和加壽。

王妃都出去了,又加壽是中宮面前的大紅人兒,稍有見地的,哪怕避開到一旁裝你來了我才知道,也不能還安坐在房裡。

全都出去,房裡瞬間空下來。

大門上,加壽姑娘這會兒剛進來,梁山王妃正在疼愛她。

小小的人兒,粉紅繡各色纏枝花卉的宮衣,豆綠盤金的小裙子,朝天辮子今天沒有扎,是個小小的髮髻,雖然還帶着嬰兒肥,卻秀氣五官如荷尖初露,傾國傾城之色已出。

別人家的孩子們是不會在小小的年紀,就往絕色上去收拾。這還是公主的手筆,加壽姑娘進宮,背後總有消不下去的閒言。瑞慶殿下要證明加壽就是好,就給她打扮的好,要把全京裡的孩子們全比下去。

安老太太滿面皺紋是個鶴髮,古銅色繡團花萬字不到頭的宮衣,手持沉香柺杖,日子過得順心——在宮中自然有許多詭譎,但守着她的壽姐兒就是最得意的事情,只要不犯到眼前都可以不在乎。上有中宮和公主在,誰又敢犯到她面前呢?——老太太笑容可掬,一看就是心情舒爽,油然生出出塵之色,就帶上一點兒仙風道骨出來。

她手挽加壽,更把加壽襯得明眸皚齒。

人都是顏值動物,梁山王妃和連夫人等圍住加壽,爭着和她說話。

“快拿錢來,給我們裝錢。”梁山王妃一迭連聲的叫着管事。加壽姑娘身上,還揹着她的大紅包兒呢。

大紅包兒是紅色有搖錢樹,母親寶珠繡的那一個。用上這兩年,洗過,有不仔細看,就看不出的八成舊,但加壽最喜歡這個,出門兒總揹着這個。

大紅包兒,又是加壽姑娘的標誌。但凡她出門去走親戚,不背上紅包兒親戚都要怪老太太:“嫌我們給不起錢嗎?”老太太就重新讓加壽背起來,特別是每個月去一回南安侯府吃酒席,那是一定要背上,好讓老侯破費幾個。

京裡無人不知請加壽姑娘,她是揹着大紅包兒來的,梁山王妃昨天往宮裡請她,也是早知道的。

錢,也是早備下來的。

現從金銀鋪子裡準備的金銀錁子,拿來一大包子,真的有把加壽的大紅包兒裝滿那架勢。老太太含笑輕推加壽,加壽姑娘端端正正對着梁山王妃行個禮,稚嫩嗓音還帶着奶味兒,笑嘻嘻:“只收一百兩銀子的,過了一百兩,就不收了。要是少給些,就更好了。”

這是袁夫人和袁訓寶珠沒有離京的時候,就和中宮說過的。

壽姐兒的大紅包兒,每一個不說裝滿,只裝到三分之一,她就背不動。全裝滿,可以把親戚們嚇得不敢接她還是小事情,看上去活似出宮就討錢,就定下這句話,每次只收一百兩銀子的東西,超出來的就是收了,也要退還。

自然老侯是個例外,中宮和公主是個例外,那就出家人不愛財,多多益善。

加壽養在中宮身邊,中宮不會讓她成爲不討喜的小姑娘,凡是討喜的話,全是加壽姑娘自己說。早就說得熟練,嫺熟的行個禮,標準的可以去當模板,搖着腦袋把這話說出來,以往聽到的人沒有一個不喜歡的。

梁山王妃也同樣喜歡,蹲身抱住加壽,對着她清秀的眉眼兒笑:“我的孩子,看看我們倒有多伶俐,但到了我這裡,可沒有這句話,今天啊,是我準備多少,你就收多少。”

回手,管事的送上一個大盤子,裡面裝的總有一百來個金銀錁子,滿滿當當的堆着尖。

一個錁子不止一兩,又還有金的,這一盤子就早超過一百兩。

抓上一大把,梁山王妃要往加壽姑娘背的紅包兒裡塞。加壽再對着她歪腦袋笑:“謝謝王妃,但不裝這裡,”

她應答如流,梁山王妃愈發覺得有趣,再想到自己就要有孫子,更是打心裡要好好疼面前這個小小人兒,就和她有問有答:“那是裝哪裡呢?”

小手指自己身上,加壽笑眯眯:“這是母親做的,用多了,就舊得早。塞錢的,是那個。”宮女們手上,早展出一個嬌黃色大紅包兒,比加壽姑娘身上背的這個可大得多。

但這大,不是提醒主人們要多給錢,加壽不是才說過,一次只收一百兩。這是公主後來給加壽做的,因爲寶珠做的那個,加壽現揹着的,已經小了,以前小屁股都蓋不住。

梁山王妃就往這個裡面放錢,邊放邊笑:“和我說不上客氣話,今兒要多收,可別嫌我備得少,我也不同你客氣,要是少了,明兒你還來。”

遇到一定要多給的人,加壽也早學過。不收像看不起人,眨動她水汪汪的大眼睛,說聲謝謝也就是了。

加壽今天收的可真不少,梁山王妃給過,連夫人等也準備的有,也放到大紅包兒裡去。加壽再學矜持,也是個小小孩子,還不到三週歲,這就喜歡得格格直笑,對老太太道:“回去給英敏哥哥看,他說得不對。”

英敏殿下不能像加壽這樣時常出宮吃酒席,就總說:“人家下回再也不會給你錢了,全讓你要光了。”

加壽在這裡想到他,小心眼子裡充滿得意。等下回宮,又可以對着姑姑和小哥哥得瑟,讓他們幫着數錢,再分幾個給他們,大家一起歡笑,那才叫好玩兒呢。

她笑得豁牙閃動,跟着梁山王妃等人進去。

那些早回來,和沒有去的女眷們瞧見,胸口都堵上,都有納悶,王妃爲什麼肯破格的疼她呢?

重回正廳上坐着,梁山王妃又讓人拿稀奇果子給加壽,又叫來幾個小孩子,五到七歲不等,全是乾淨娟秀的小姑娘,是梁山王妃連家沈家找來的小姑娘,來前都交待過,今天只陪加壽小姑娘玩兒。

又派幾個老成家人看着,還有加壽姑娘自己的宮女嬤嬤陪着,送到暖閣上賞梅花。

這一切安排好,梁山王妃和連尚沈盧四家夫人們相視而笑,把眼底的尷尬掩飾下去。

她們是尷尬的。

她們尷尬在收到大同城破的消息那天,兵部裡一傳出來,各家夫人的親爹孃先慌了手腳,一起登上親家的門,當孃的哭得如淚人兒般,說自己女兒讓你們生生斷送,我女兒要有個好歹,你們虧心不虧心?

有兩家子親家甚至因此不和。

因爲當初走的時候,是徵求過孃家答應,難道當時不知道邊城是有戰事的地方?現在要接人,可以,沒問題,跑來鬧卻是不該。

十幾家子女眷,當時還不知道有一部分人先回來,加上親家就有二十家出去,齊集梁山王府,請梁山王妃安排這事。

都知道梁山王府有大船候在山西,預備着世子妃明年回來。

梁山王妃就答應下來。

不想沒有幾天,世子妃等人有孕的信先於回京的女眷到達京中,大家又齊集梁山王府後悔,掐指算算後悔也晚了,按日子算,世子妃等人應該在半路上。

這就連家怪親家,尚家怪親家,小沈夫人沒出嫁前就是婆婆面前的嬌外甥女兒,沈夫人沒有親家怪,就怪她自己。

梁山王妃不能怪病臥的鎮南王妃,只怪別人來慫恿。

一起道:“纔有過一場戰事,哪能轉天兒就有?又大雪冰寒的,這個年料來無事,應該讓她們安養胎兒,不應該早接回來。”

這就齊齊對寶珠歉疚上來,想她總有一場招待,又戰事中諸人無事,袁將軍又不在家,袁將軍夫人無功也要有功纔是。

她們的歉意就全表現在這裡,接出來加壽給她錢,單獨收拾出看梅的地方,給加壽好好的玩耍。

還能討好中宮,真是一箭好幾雕。

但看在別人眼裡,像那十幾個沒去和早回來的女眷眼中,心頭就要一寒。

她們也是應該對寶珠有歉疚的,在大同城破以後,沒去的人慶幸我早遠見,公開說過:“袁將軍夫人說好,我纔不信她!”

言下之意,她一個人在那裡苦悶,就是騙我們去陪她的。

早回來的女眷公開也說過:“走的時候就不說兇險,刀子劍全在脖子前面晃,想哄我們去死地上,真是個險惡用心的人。”

把寶珠的名聲敗壞一通不說,還要顯擺自己早有見地,早回來的有見地。

這會兒對着加壽姑娘得衆人之寵,無疑又給她們的一擊。

小宋夫人悄悄告訴同來的人:“咱們回去吧,免得等下說話不好聽,不是白聽了話?”等下說話不好聽的人,只能是指就要到家門的世子妃等人。

別的人硬着頭皮不肯走:“我們做錯哪裡,要灰溜溜的走開,已經來了,見個面再走不遲。”約着互相陪伴,去廳上重新坐下。

世子妃等人進門的時候,已經是午後一個時辰,梁山王妃酒宴開到一半。

沒有人怪她們,全有了,車轎都不能快。又孕婦是不是要多吃,這就多餐,船到碼頭,先吃一頓再回來,可不就耽誤功夫。

說一聲到了的時候,凡是親人的全有了淚光。女眷們取帕子,外面廳上坐的父親公公兄弟等人,就伸長頭頸。

見到一行軟轎直接擡進來。

……

“愛姐兒!”顫顫巍巍的先站起一個老婦人,看年紀怕沒有六十出去,得幾個女眷扶着,纔不讓人擔心風一吹就倒。

小沈夫人走到她懷裡:“祖母,我回來了。”

連將軍夫人的母親接住她,尚盧兩將軍的夫人也讓家人接住。梁山王妃接住自己兒媳,抱她到懷裡,悄聲地道:“稍坐一會兒,休息休息,你就去看你母親,不用在這裡陪着客人。”又現安排:“備轎子,這有了不是玩的,要處處當心。”

那邊老婦人也淚眼花花的交待:“愛姐兒,有了,要當心。”

“我正要問呢,要我當心,怎麼還接我回來?”小沈夫人開始發脾氣。當着人收斂的多,但話中埋怨濃濃,好似大雨前烏雲滾滾,不管這雨這會兒下不下得來,先烏雲蓋住人再說。

老婦人耐心的哄着她:“擔心你,才接你回來。”

小沈夫人嘟起嘴,更是不悅:“我好着呢,我見天兒吃好東西,再說……我不能坐車,怎麼就敢折騰我?”

她的父親在外面聽着不像話,這是在外面怕讓人笑話,走進來道:“乖女兒,怎麼這樣對祖母說話?祖母自從知道那裡戰亂,哭了一宿又一……。”

下巴上一疼,一把好鬍子讓女兒揪住。

小沈夫人發嬌嗔:“這一定是父親鬧的,是父親的主意?當初是祖母心疼表哥,打發我去的,才住下來,還沒有玩得好,表哥說野梅好,也沒有細看,國公府裡請客,還沒有去過幾回,祖母怎麼會打斷我玩?是父親,一定是你!”

這是她的親生父親,趕緊救自己鬍子:“好女兒,哎,你鬆手,不要玩爲父的鬍鬚,哎呀,你越發的淘氣,你就要作娘,怎麼還是不改憨跳?”

這個一向是家中嬌寵,先發作也不奇怪。

那邊小連夫人第二個跟上,對着自己公婆不好使性子,對着自己母親正色:“既送我去了,爲什麼不疼我,大遠的路,哪有當年去,當年就讓人回的?給我做的是四季衣裳,我還沒有和國公府裡賽衣裳,就讓我回來,路遠,難道不知道嗎?”

她的母親張口結舌,見女兒一片認真,反倒陪笑臉兒:“聽說有戰亂!”

“什麼戰亂!”小尚夫人也對着父母兄弟不悅:“我好着呢!我還殺了人!”她的娘眼前一黑,說一聲:“我的兒啊,不應該讓你去……”

正和家人鬧騰的小沈夫人翻了臉:“這是我的話,說過不許搶!”舞着父親鬍子對他得瑟:“是我殺的!”

小盧夫人在回來的路上,親口答應過小沈夫人不和她搶這句,但這會兒也翻臉及時:“什麼你殺的,你就記了個數兒,”

“我不記數兒,怎麼知道殺了多少?”小沈夫人繼續得瑟:“我還殺了人!”

這裡面就世子妃不說話,如果不是家裡有客人在,她下船就直接想去看母親。按婆婆說的,稍陪客人就走,就對着鬧騰的幾個人笑,在旁邊不住點頭。

她的婆婆最知道什麼是殺人,小心翼翼問媳婦:“這說的是真話?”

“自然是真的,我殺的最多!不過我不和她們搶話。”

梁山王妃這才深信不疑,興致也就上來,笑容滿面吩咐家人:“快開好席面來,爲我們的女英雄們接風洗塵。”

席面安好,同坐的少不了寶珠的祖母老太太和寶珠的寶貝女兒加壽。

老太太和嬌滴滴的小沈夫人搭上話:“可曾吃過我最愛用的那羊肉燒餅?”

“吃了吃了的。”

“吃了好多。”

連尚盧三位爭着回話,把小沈夫人擠得沒說上話,乾瞪眼睛。

“那,有沒有吃過我的野蜂蜜?”加壽問出來。

“吃了吃了的。”

“那是壽姐兒,我們吃了,這要感謝你做東家招待。”

小沈夫人又沒搶到話,再次乾瞪眼。

好在她的母親的婆婆聽不懂,又恰好坐在她後面那桌,一起來問:“什麼是壽姐兒的蜂蜜?”小沈夫人打開話匣子:“這個我最知道!”

包括世子妃在內,都對她翻白眼兒。你又最知道了。

“那片林子是加壽的,所以那裡出來的野蜂蜜,全是加壽的。”

加壽點小腦袋,證明這話屬實。再問道:“有沒有吃我的小魚?”

鎮外那條河,是壽姐兒常去抓魚,也是加壽的。

“有有,”幾個大人一起點頭如搗蒜。

“有沒有吃我種的菜?”壽姐兒是澆過水的。

“有沒有吃城裡的蜜餞點心?”壽姐兒常吃的。

“有沒有吃……”

梁山王妃和連夫人等當婆婆和當母親的人全放下心,在這一會兒長長的出口氣,心想難怪她們進家門就埋怨不應該接,原來在那裡玩的這樣好。

南安老侯也在這裡,聽到裡面說的熱鬧,也勾動饞蟲。

今天梁山王府大擺酒席,老侯是連大人拉來。他仗着年老,又全是官眷們,總是多少會過面,走到廳口兒上側着身子往裡問:“有沒有吃城裡的黃河鯉魚?那魚一定要從陝西那段兒捕來的才叫好,要是破冰出來的魚,更是鮮美。”

說得小沈夫人沉下臉,對着自己母親又要鬧:“全是你讓我回來,下次我再去,不住上好幾年,接我也不回來!”

老侯在外面樂了,這一位也太嬌縱。重回席上,對着一干子男人去吹噓,這時候吹就有了根據,女眷們幫作證不是?證明老侯說的那些好東西,他說吃過的全是真的。

先回京的女眷們,在這一刻無地自容。

其實她們也是發人之常情,遇到危險又都不是聖人,有幾句怨言出來。但凡事兒不能太過,怨言過了頭,這就收不回來。

她們各家的婆婆和母親,凡是官眷的,也有幾位在這裡。當婆婆的就要冷笑。媳婦們走這一趟山西,回家裡來好似公婆欠她無數錢。

更可笑的是她的娘,糾集家裡的幾個妯娌跑到當婆婆的面前來哭,好似當婆婆的和她有八世的仇,生生把人家的好女兒往火炕裡送。

當婆婆的這就揚眉吐氣,看在當母親的眼裡就讓她們怒不可逷。憑什麼揚眉吐氣?聽聽這後一批人說的,殺了人?去的本就是個兇險地方。

當母親的就要不屑,虧親家還認爲扳回理來?難道你耳朵不好,沒聽到這裡句句說的全是殺人?

當母親的可以不必買婆婆的帳,當媳婦的可就難做人。回家去是要和婆婆一處過日子的且不說,就是女眷們之間有個攀比的心來看,這一回她們大輸特輸。

看那一桌談得十分熱鬧。

小加壽的尖嗓子。

老太太的笑容燦爛。

女眷們搶着話說。

當公婆和母親的又爭着附合。

活似她們立下大功。

不忿的心裡並沒有想到,這一回確是立下大功。這大功她們也有份兒,但功勞讓她們的怨言壞了個乾淨。

人生許多事就是如此,走這一步看不到下一步,能勸解自己的也就過去。遇到不能勸解自己的,眸中迸出淚水,好似賞花會上掐的花讓比下去,好似賽春衣料子不時新一樣,這就丟人上來。

葛通夫人手在袖子裡沁出汗水,這是大冬天不是嗎?她只能嫌這廳上火盆太暖,生得太多。偷偷兒的看自己婆婆,好在她婆婆是個明理的人,並沒有一絲兒面容沉下。但旁邊坐的幾位,全是兒子去邊城的,臉色就沉得很鮮明。

同樣讓葛通夫人覺得是種威懾。

酒宴成了別人的歡樂,卻成了自己沒來由的羞辱。就盼着這場宴席早早結束,早早的逃離這裡,外面又帶進來一個人。

老太太脫口而道:“方姨太太你怎麼來了?”

小沈夫人等就知道這是方明珠的母親,全站了起來。方姨媽嚇得腿一軟,原地兒就趴下。這裡衣香比鬢影,明飾暗香,又是王府裡面,不用帶她來的人說,也知道是個不能造次的地方。又見到因小沈夫人等人的離座,視線紛紛過來,方姨媽更跪下就叩頭:“民婦見過王妃夫人們。”

小沈夫人嚷道:“快扶起來,你是我們的長輩,怎麼敢受這樣的大禮?”

不說還好,說過方姨媽更如墜夢裡,以爲自己走錯地方聽錯了話。

有人強扶起她來,連尚盧夫人看出她害怕,安慰她道:“不要怕,我們和明珠好,她有家信託我們帶來,所以請你來見上一見。”

和明珠是澆油潑出來的交情,本想還見個禮兒,見方姨媽十分害怕,也就只這席面上安個座兒,讓她坐在加壽下面,和老太太一席之隔,方姨媽才戰戰兢兢坐下,又十分的恭維加壽和老太太。

說加壽生得仙女兒似的,說老太太是老壽星。

世子妃取出信給她,一起看過來,目光中都有猜測。小沈夫人屏氣模樣:“明珠說你看得懂這信,我們不信。”

一張信箋上三個圈,在路上無聊她們就猜,猜來猜去最佳答案是,糖葫蘆!

明珠想吃京裡的糖葫蘆,又很少提筆,把三個糖葫蘆分開了畫,一定是這個!

方姨媽打開信,看上一眼,如雷轟頂般震驚。

那模樣兒,活似白日見鬼的反應之一,驚呆!

“嗚嗚……”丟下信,掩面就哭。不顧這裡是諸多貴夫人們,也不怕別人笑話她。方姨媽一剎時哭得看似傷心無比,哭得瞬間淚流滿面。

廳上的人隨着呆住。

這是怎麼了?

梁山王妃小聲問媳婦:“是不是她女兒有不測?”

世子妃納悶:“沒啊,明珠一頓吃三碗飯,好着呢。”

“那她哭什麼?”梁山王妃和世子妃一同奇怪。

老太太問出來,方姨媽總是她家的人,不能讓她在這大庭廣衆下丟人,免得沾到壽姐兒身上。自從加壽定下親事,又有柳家出來鬧上一場,老太太是步步驚心,步步謹慎,自己也言行諸多注意,也讓老侯管住他自己,不能有半點兒行止差錯,別人要說壽姐兒的長輩不好,以後給壽姐兒添幾點不中看名聲。

“姨太太,世子妃諸將軍夫人們今日凱旋歸來,”老太太也是念過書有文才的,一句凱旋歸來,先讓回來的人喜不自禁,回來人的婆婆母親也都道:“到底年高的人見識比我們足,這話說得多得體。”

世子妃神往自己,我凱旋歸來?

小沈夫人對着母親婆婆祖母噘嘴兒,不好插進老太太話裡面說,悄聲道:“聽見沒有?我是凱旋歸來。”

老祖母上了年紀,都有神思糊塗的時候,就怪小沈夫人的婆婆和母親,是她的親生女兒,癟着嘴:“回去打你們,亂出主意,耽誤她凱旋。”

小沈夫人就得了意,把下巴昂得跟加壽似的。

連尚盧三夫人全是滿意的,看我凱旋歸來,這話勝似美酒讓人不喝也醉。連夫人的婆婆和親家母開玩笑,低低道:“你看咱們是不是也擺個凱旋接風的家宴,這可是女英雄,”連夫人的母親竊笑:“依你依你。”

她們說完,老太太也把方姨媽勸好:“大喜的日子,有話就說,不要哭泣。”

“給!”加壽又把自己的帕子舉起,博得廳上喝彩聲:“再沒有見過這樣懂事的孩子。”知道是誇她,加壽“穩重”地笑出一嘴小豁牙。

方姨媽是不哭了,但又有個驚人之舉,起身離座,對着老太太就是重重一個頭叩下去,叩過又給加壽叩頭,加壽再次穩穩當當:“請起,是長輩,當不得!”

這小小的孩子養在宮裡,並沒有見過外面人幾回,由剛纔安席面,已能知道這中年婦人是長輩。

席面上不再是嘖嘖稀奇,嘖嘖有時候是假的,這一回是暗中稀奇。暗中談論:“說她有福澤,我還不信,今天親眼見到,”

“這麼小,又這麼有儀態,中宮娘娘慧眼過人,這親事沒有給皇太孫定錯。”

再看加壽,伸手要後面的宮女抱她下來,這就不能再坐,依到老太太身邊,安安靜靜看着這個長輩到處叩頭。

方姨媽叩昏了頭,對着世子妃王妃諸夫人們一起叩。

世子妃讓人扶起她,詫異地問:“您怎麼了?”

“信上寫了什麼?”小沈夫人急着問。

方姨媽又哭了:“明珠有了,”轉向安老太太:“這是託老太太的福氣,壽姐兒的福氣,寶珠的大恩大德,親家太太和小哥兒們的恩情,四姑爺……多虧有寶珠啊。”

她嘴裡出來一大片,聽得人人發暈,最後這一句才聽清楚,世子妃等人都微笑應聲:“是啊,這事兒全是有寶珠才能成。”

要說女眷們起意去山西,也是看上寶珠生的好孩子,梁山王妃頭一個打發媳婦走,才引出一干女眷去邊城。

方姨媽的下一句:“邊城真是好風水啊。”

“這話說得對!”

“很對!”

凡是說話的人,都是媳婦有了身子的。葛通夫人這一行人都帶出焦躁不安,那兩個有身子的固然羞愧,更是難爲情早回來,沒有身子和沒有去的,全遭當婆婆的一記白眼。

沒忍住,就有人冷笑:“這有丈夫不能當沒有丈夫的過,總要體貼一星半點的不是?”只這一句,又紅了媳婦的面龐,也心中能生出不忿出來。

孃家母親的怒容出來,又不好在這裡爭執,憤然忍下。

梁山王妃正要用話勸開,見她的丫頭走上來,湊耳邊說上一句話,王妃吃驚不已:“她竟然能出來嗎?”對世子妃使個眼色,婆媳一起出廳,見大門外面停着轎子,裡面人面上居然有一段精神,正是世子妃的生母鎮南王妃。

鎮南王妃瘦若枯柴,卻面有微笑,對女兒伸出手:“聽說你回來了,我等不及,就來見你。”對正廳上頷首,重病已久,說話居然不喘息:“不要驚動別人,我也沒力氣招待。”世子妃忙告訴她自己有了,鎮南王妃格格還能笑出一聲,說了一個好字。

她形容兒和正常人沒有兩樣,世子妃是欣喜的,梁山王妃痛上來,強忍淚水。這是迴光返照啊,這人…。真的就要去了。

迴光返照一來,離去不遠。

當下吩咐世子妃在這裡陪母親說話,王妃重新進來,更不後悔接世子妃回來,也就能體諒那幾個親家爲女兒就要紅眼。

進來要勸,卻見得一片笑聲。

小沈夫人帶着不死心,追問方姨媽:“真的不是糖葫蘆?”她的婆婆母親一起幫着她說話:“是像糖葫蘆。”這個嬌女兒,得空兒就得哄着她。

加壽聽到,就悄悄告訴老太太:“我還有糖葫蘆沒吃完呢,回去我可以接着吃吧。”老太太撫着她:“牙要漂亮,就要少吃。”

方姨媽陪笑:“這是明珠有了小明珠,不是糖葫蘆。”轉臉兒見到梁山王妃進來,上前請問:“我想借地方拜拜菩薩。”梁山王妃就讓人帶她去佛堂。

都說方姨媽喜歡是應當的,謝菩薩也是對的,這裡繼續說笑方明珠的信,方姨媽來到佛堂中。

她跪下來,默默的禱告:“菩薩在上神有靈,天可憐見如了我的願,明珠這就可以不用回來,長留在寶珠身邊,她若是回來,怎好母女兩個大人留下來吃白飯。她若是回來,難爲情的,只能回自家,那裡屋小淺窄,沒有半點兒體面,我女婿就要當官的人,我怎麼不爲他照管好我的女兒,天啊天,你總算如了我的願,”

不會有人想到方姨媽真正喜歡的卻是這個原因。

她總算肯去想一些事理,也肯生羞容。母女兩個有手有腳,如果不是藉着她病倒,袁夫人接回府,長住親戚家中又不能幫有用的忙,這就認爲不可以。

這就從方明珠隨寶珠走以後,方姨媽日日禱告,保佑她的女兒隨着寶珠吧,不要回來。

女婿雖然有薪俸送回,但有錢與有人照管又是兩種日子。

有人肯管你,凡事兒帶着你,總比自己梗着脖子說我不要的要溫暖,硬這種頭皮,不見得就叫好。

但有人是前面好後面騙了你的,那可不叫肯管你,那叫個套。

寶珠一直好性子,在安家三姐妹裡,她沒有掌珠的強,強少不了有盛氣時候。盛氣,不見得不對,但不見得全對。

也沒有玉珠的清高,清高難免有目無下塵的時候,不是有意看不起人,但總給人這種感覺。

明珠能長跟着寶珠,方姨媽的心自女兒離開以後,這才穩穩落下,又哭了一會兒,抹乾淚水重新來吃酒席。

見兩邊屋宇威嚴,就生出無限光輝。這可是王府的酒席,這是哪輩子裡修來的體面?

今非昔比,肯推敲源頭,還是因爲有寶珠。

在心裡把寶珠感激不盡,到客廳上去,聽也在談論寶珠。葛通夫人忍不下去,猶豫不決的心呼呼直跳,就當衆問小沈夫人邊城好不好?

拐彎抹角的是打聽你們真的不怕打仗嗎?

小沈夫人等人爭着告訴她:“花兒好水兒好,加壽的諸般東西都可吃,好景緻純出天然,和府中大價錢運來的太湖石大不相同,完全不能相比。”

加壽可就開了心,壽姐兒的東西樣樣都好。

下午回宮,洋洋得意,得意洋洋,宮女抱着她,後面跟的人抱着她得的錢,去給中宮和公主看。

加壽說不全的,老太太來補充:“把寶珠的名聲給正回來。”中宮嗤之以鼻,是對前面那一批迴來的人而發:“人家費了心思招待,我就說呢,怎麼就落個不好,”更要冷笑:“說我們不好,全是糊塗人!”

這完全是寶珠長輩的打抱不平口吻,老太太私下早聽習慣,笑容滿面奉承:“娘娘說得是。”

英敏殿下放了學就急急回來,加壽讓他過來數錢分錢,又眉飛色舞告訴他:“母親給我送好大一船的東西,明天全放到我的鋪子裡賣錢,你來買嗎?”

“好吧,不過這個月要給我留一半兒的錢,上個月我全花在你鋪子裡了,害得我沒錢用。”英敏殿下嘟囔。

加壽更委屈:“可我又給了你錢不是?”

“你拐走我所有的錢,最後落得你給我。小騙子!你是黑心大掌櫃。”英敏殿下扮鬼臉兒。

加壽不覺得難聽,回個鬼臉兒:“你又說我不好,以後你的錢,全要放在我鋪子裡!”又把瑞慶殿下拉來:“姑姑,明天你來買東西嗎?”

瑞慶殿下亦是愁眉苦臉,裝模作樣的推託:“哎呀,加壽,你是黑心大掌櫃的,你月月哄我們的錢。”

加壽要想上一想,就有對策:“姑姑,我送你東西呢。”

“哈,又是一塊小魚乾!”英敏殿下哈哈大笑:“黑心大掌櫃。”

黑心大掌櫃舉起兩隻小手,打小兒攆過雞,對着未婚夫就轟:“不許說話!”轉臉兒就來討好瑞慶公主:“姑姑,這次送你兩塊小魚乾,好不好?”

瑞慶殿下裝腔作勢:“聽上去,加壽是不賺我錢的?”

加壽回答得響亮:“不賺錢的!”

“那我就去吧,”瑞慶殿下嘻嘻。

……

“都說殺了人,都說不怕。”老太太正容嚴肅,把下午聽到的話,又回到皇帝。

皇帝晚飯後回來,中宮告訴他:“回來幾個女英雄,還敢殺人,我明兒想見見,賜宴宮中,請皇上旨意。”

皇帝本來是不當回兒事,這就來了精神:“哦?柔弱女眷也敢殺人,朕要聽聽。”把老太太叫來詳細問過,皇帝眉頭大展,對中宮道:“賜宴,明兒我也來聽聽,讓太子也來聽聽。蘇赫誇口是員猛將,真是可笑!這名聲一定有假!幾個女眷,一戶家人,就把他擋住半夜,哼,還殺了他不少人。如果這事情屬實,應該表彰!”

即命:“讓昭勇將軍夫人細細的寫來我看!”

趁着他喜歡,中宮就把有人說寶珠不好的話回了一遍,皇帝面沉如水:“她們不要丈夫,不要往別人身上抹黑!昭勇將軍夫人長呆幾年,不是很好!這梁山王世妃她們,不也說很好!她們臨行之前,朕爲何勉勵,勉勵出糊塗人不成?”

正在不喜歡,外面有人急急來回:“鎮南王妃已去!”

帝后皆驚,都問:“幾時沒的?”

“從梁山王府回來,路上暈厥,到家後一直不醒,纔剛沒的。”

中宮面容慼慼上來,說了一句:“瑞慶可怎麼辦啊?”這一停親事就要三年,公主殿下要爲天下表率才行,更不能少上一天。

皇帝卻道:“我們可以多留女兒三年。”

中宮柔軟的讓觸動心腸,眸子如星,深情地看過去,低低地道:“是啊。”

偏殿中爭執聲出來。

“爲什麼不送我東西?”

“你不是姑姑,所以不送!明兒來買,不買…。”

瑞慶殿下聽着就前仰後合的笑聲出來。

皇帝微微一笑,中宮顰眉頭責怪:“不去罵她嗎?還要陪着她笑?她可不能再這般嬉戲了。我叫她來吧,交待她這三年裡,可是不能有玩樂的樣子讓人知道。”

皇帝在她身邊坐下,幽幽狀:“可憐生在皇家人。”

中宮撲哧一笑,才說過女兒不要笑,她自己笑得嫣然若花:“皇上幾十年不變樣兒,幾十年前說過的話,再說一回,還是當年的滋味。”

皇帝扭頭笑,雖是老人,又閃動年青時調皮的光芒:“是嗎?還是變了的。幾十年我爲自己說,幾十年後我爲女兒說。”

中宮更要笑,偏殿中加壽尖嗓子更高:“不買不行!我是掌櫃的,都要來買東西!”英敏殿下拖長嗓音:“賺了我的錢,賺了我的錢……”瑞慶殿下又笑個不停。

帝后相對嘆氣,皇帝道:“都叫過來交待吧,首先讓加壽文靜些,別人也就沒有嬉戲。”中宮忍俊不禁:“可憐,加壽也要跟着不能玩了。”

讓人叫過來,加壽小臉兒上氣鼓鼓,過來就告狀,撲到中宮懷裡:“英敏哥哥不買我東西。”英敏殿下振振有詞:“誰讓你賺我的錢?”

加壽理直氣壯:“開鋪子就是要賺錢的!”

英敏殿下一臉的我天天上你當:“那你爲什麼只賺我的錢?”

加壽比他更有理:“我不能賺皇上的錢,不賺娘娘的錢,不賺姑姑的錢,不賺曾祖母的錢,不賺任公公的錢…。只賺你的!”

聽來聽去,只有她的未婚夫是那唯一倒黴蛋。

任保在旁邊侍候,心花怒放。

皇帝和中宮全忍住笑,皇帝道:“小兒憨跳,不是能止住的。”只把公主交待,就打發孩子們再去玩。

中宮又答應加壽,明天去買她的東西,讓她賺到錢。

…。

當晚,鎮南王府舉哀,這個年是不用過了。宮中爲表敬重,也是尊重公主,這個年宮中也減宴樂。中宮請小沈夫人等人,就推了又推。

太子也表示重視,親自來聽上一聽,回去就去信趙大人,說這工事好可以推廣,趙大人接信不提。

……

寶珠的名聲在京裡大起大落,她自己並不知道。正月出了十六,寶珠就忙着要給紅花辦喜事。

陳留郡王很幫忙,說紅花是弟妹得意的丫頭,當初跟着到山西來的,在府中整理出兩間房子當新房,寶珠一早就和紅花呆在這裡。

房子在二門外面,紅花的家人都跟來看,早把眼睛看得繚亂。

那侄兒媳婦對着紅花的堂哥眼睛可以殺人,紅花分明聽到他們在吵架。她的堂哥賭咒發誓:“這東西是奶奶給紅花的,沒有一件是我們給的,誰會瞞着你給東西!”

紅花有時候很想讓她們走,這種時候就大爲出氣。見寶珠又喚她,就過去。寶珠指着一個寶藍色繪百花的面盆,又是一個牙雕的屏風道:“這個你若是相不中,就再去郡王妃庫房裡換過來。”

寶珠顰眉頭:“我記得還有幾個大紅的,喜慶不是嗎?”

“喜歡!”紅花滿口答應下來。

寶珠道:“不要怕麻煩,成親就一回,是大事情。”又熱心地道:“萬掌櫃的說他想自己置辦房子,他有錢我不攔着,但是你們還是住家裡方便,你說是不是?”

紅花一聽就瞪起眼:“我不讓他買,他怎麼敢買?”寶珠掩面笑話她:“你也算厲害的,怎麼還沒有管住他的錢。”

紅花緊緊閉上嘴。

紅花的堂哥把她的娘拉出去,低聲道:“給這麼多東西,不會白給?”

“不白給,誰還再有女兒給她嗎?”紅花的娘反問。

“依我看,是不是要把我們全留下,在這裡當她的奴才?”

紅花的娘猶豫起來:“我們留下來倒沒什麼,但你是家裡的根,你可不能留下來?”親眼見到是郡王府上,紅花的娘還是有疑心,對侄子道:“你就在這裡吃了玩了,讓你打聽的事情呢,至今還在天外面!這姑爺說是掌櫃的,怎麼不見有鋪子?一個掌櫃的,說跟着過來就過來,他的鋪子不是丟下了?”

話才說這裡,見一個青衣家人急步匆匆過來,認得是叫孔管家的那個。孔青面色不好,在門外請寶珠出去。紅花扶着寶珠出來,孔青在紅花面上一轉,再次道:“有話單獨和奶奶說。”

紅花默然走開,面色也不定起來。

龍四公子和莊大人都有話過來,說有人上門取走收條,但有一張銀票必須太原來取,寶珠就讓萬大同去盯着,走了好幾天不見回來。

孔青那一眸,分明是有話不方便對自己說。

好在寶珠並不瞞她,寶珠聽過,面無表情:“應該讓紅花知道。”就叫:“紅花。”紅花小跑着過去,焦急上來:“是萬大同出事了嗎?”

“去看看吧,讓人在城外面找到的,才擡回來。”

紅花的娘是沒有聽到這裡說話,但看到紅花的眼睛直了,就走過來。紅花拔腿就跑,紅花的娘在後面就跟,寶珠等人也過來。

來到萬大同的住處,見梅英帶着兩個丫頭正在照看。萬大同面白如紙,靜靜在牀上閉緊雙目。

“唰!”紅花的淚水落下來。

而寶珠勃然的怒起,沉聲吩咐:“孔管家,隨我去見郡王妃。”丫頭們簇擁着出去。

“紅花,你要挺得住才行。”梅英在旁勸着,紅花的娘更加覺得不對。見紅花的堂哥又去吃這屋裡擺的果子,把他揪出去,也生氣了:“別顧着吃,給你的有銀子,去請這府裡知道的人用飯,這是怎麼了?大白天的讓打成這模樣,這不像掌櫃的,這像劫道的!”

紅花的堂哥樂了:“嬸兒,那你是說這府裡是強盜窩子不成?”正要再說幾句俏皮話,讓紅花的娘推上一把:“打聽去!就知道吃,就知道玩!”

她的侄兒媳婦見到,抱着個孩子把臉微沉:“嬸兒,你就這一個侄子,打傷了敢是你賠得起?”紅花的娘火了:“我賠不起!明天你們走吧,別在這兒住着!”侄兒媳婦撇撇嘴,見她正在氣頭上,走到一旁不理她。

紅花的娘還是心裡窩着,又去看紅花哭得跟個淚人兒一樣,紅花的娘在肚子裡罵,真是死了娘都不會這樣的哭。

把女兒硬拽出來,紅花才甩開她的手,怒道:“帶你們來了,一邊兒呆着去不好嗎!”

“我爲你好!”這是紅花娘的口頭語:“那房裡那個,到底是什麼人?他穿的又不好,也沒見有鋪子,這是讓強盜打的,還是他做了強盜?”

紅花正在擔心上面,聽到這幾句,氣噎在胸口上。幹張着嘴,好似魚兒出水不能喘息。

“打傷成這樣,按老人的話說,臉上沒了血色兒,萬一不能好,你別往前面去湊着哭,還沒有成親呢,你是打算給他守寡嗎?”

胸前讓紅花死命的一推,梅英聞聲趕出來時,紅花滿面是淚,對着她的娘大吼大叫:“不要你管我!誰讓你來的!趕緊走!那是我男人!不許你咒他!他要是好不了,我就愛給他守着,我愛守着,誰也管不了我!”

手指大門:“走,馬上就走!”扭身回房。隨即大哭聲傳出來:“萬大同!你怎麼了,趕快給我醒過來!”

紅花的娘也哭了,想梅英應該是來勸的,泣道:“孔家嫂嫂你看看這丫頭話說的,我句句全是爲了她好,”

“您要是爲了她好,當初就不應該賣她。賣到這個地方上,凡事兒是奶奶做主,由不得你們當面。”梅英也要說她幾句:“當孃的,不是都知道女兒心的。”

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440章 ,小十是大家的事情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289章 ,救助第492章 ,一網打盡全壞人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676章 ,學菜第417章 ,叫好第14章 ,消息確定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369章 ,蒼十七的煩惱第97章 ,相見第554章 ,夜巡分裂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383章 ,牛頭和馬面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459章 ,長公主產子第770章 ,正經的親事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第517章 ,齊王第819章 ,出走的人回來第21章 ,示好第599章 ,侯爺入獄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216章 ,郡王府裡會親戚第534章 ,準備顛覆第725章 ,太子露崢嶸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40章 ,厲害第143章 ,恩愛夫妻成雙對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604章 ,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3章 ,安大姑娘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10章 ,大小乖寶很聰明第6章 ,方明珠第543章 ,龍書慧成親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288章 ,袁將軍官復原職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44章 ,寬恕第803章 ,寶倌擔起大責任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402章 ,看破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613章 ,出來玩,不忘記家裡人第829章 ,你誹謗不起第726章 ,金殿鬥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324章 ,裝成女人第797章 ,聖旨下第484章 ,不納妾第17章 ,笨笨的方姨媽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375章 ,爲玉珠論當年第329章 ,郡王對郡王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527章 ,信第825章 ,柳大哥第83章 ,應對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518章 ,大家好論第646章 ,大功課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155章 ,弟妹在哪裡?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142章 ,不愛與愛第92章 ,如此服你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275章 ,夫妻同進京第823章 ,占城第321章 ,難以選擇,又必須選擇第579章 ,蕭氏兄弟大婚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280章 ,豬爹爹第801章 ,元皓勸和
第138章 ,新人厲害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440章 ,小十是大家的事情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289章 ,救助第492章 ,一網打盡全壞人第443章 ,辦案信神第676章 ,學菜第417章 ,叫好第14章 ,消息確定第539章 ,聰明的香姐兒第369章 ,蒼十七的煩惱第97章 ,相見第554章 ,夜巡分裂第668章 ,佳祿小夫妻相見第764章 ,戰哥小柳是個平手第523章 ,太上皇訴情意第816章 ,往北往北第762章 ,有孃的孩子是個寶第383章 ,牛頭和馬面第57章 ,懵懂不知感激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229章 ,親情是要有的第378章 ,名醫加壽第677章 ,齊王殿下做生意第459章 ,長公主產子第770章 ,正經的親事第515章 ,下聖旨生孩子第517章 ,齊王第819章 ,出走的人回來第21章 ,示好第599章 ,侯爺入獄第783章 ,出彩的小尹第216章 ,郡王府裡會親戚第534章 ,準備顛覆第725章 ,太子露崢嶸第769章 ,胖孩子搶親第40章 ,厲害第143章 ,恩愛夫妻成雙對第426章 ,謠言是這麼來的第604章 ,太子不痛快和梁山老王舊事第3章 ,安大姑娘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810章 ,大小乖寶很聰明第6章 ,方明珠第543章 ,龍書慧成親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288章 ,袁將軍官復原職第559章 ,鋪開鴛鴦被第386章 ,別惹他們第44章 ,寬恕第803章 ,寶倌擔起大責任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767章 ,這般重要的元皓和好孩子第402章 ,看破第658章 ,衣錦祭拜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613章 ,出來玩,不忘記家裡人第829章 ,你誹謗不起第726章 ,金殿鬥第644章 ,太子在此第86章 ,精似鬼和洗腳水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240章 ,有勞寶珠定場面第818章 ,兒子們進板凳城第314章 ,主客齊到家第415章 ,寶石衣裳好第324章 ,裝成女人第797章 ,聖旨下第484章 ,不納妾第17章 ,笨笨的方姨媽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317章 ,奮起的寶珠和女眷第621章 ,皇后的東西吃不完第375章 ,爲玉珠論當年第329章 ,郡王對郡王第221章 ,欽差在此第527章 ,信第825章 ,柳大哥第83章 ,應對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518章 ,大家好論第646章 ,大功課第191章 ,奇怪的銀子沒去向第155章 ,弟妹在哪裡?第291章 ,加壽爭寵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142章 ,不愛與愛第92章 ,如此服你第508章 ,夫妻互助第275章 ,夫妻同進京第823章 ,占城第321章 ,難以選擇,又必須選擇第579章 ,蕭氏兄弟大婚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840章 ,全家去看小討喜第694章 ,韓家族長的美好夢想第280章 ,豬爹爹第801章 ,元皓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