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夫妻同進京

要票票……。し

天暖再恢復上午更新。請親們諒解,感謝。

有些親愛的可能還沒看到仔公告,天冷,以前是一早一晚的寫,現在晚上寒冷只想早睡,早上又起不來,紹興零下。更新不在上午十點,下午兩點就發。

------題外話------

一週歲出去的加壽,能把數兒從一數到十,家人已經全當她是天才。寶珠顰眉頭,不弄明白這事,到底不能安心啊。

說什麼加壽帶來祥瑞,天知道寶珠問過加壽排的幾個字,沒有一個是寶貝女兒認得的。她不認得,又怎麼知道這是好字兒,她能排得出來?

她擔心的也有道理。

她和袁訓想的嘛,差不多。她的加壽可不是受氣的主兒,以後若是受氣,當父母的都難過。寶珠就不顧有孕,大冬天的往京裡趕。

寶珠不放心,她也進京了。

他們往船上走去,而紅花早進船艙回寶珠:“三老爺到了。”寶珠嗯上一聲,繼續對着燈火想女兒。

三老爺訕笑:“好小子,你福氣比我大。”

“不得記住四妹身邊的人,以後好爲你求情,就是加壽,哈,現在定親事的外甥女兒,我還抱過。三叔,你眼紅吧。”

三老爺撇嘴:“原來如此。”

三老爺暗暗記住,忽然又問:“咦,你小子怎麼把她的貼身丫頭都認得明白?”韓世拓哭笑不得,就揭揭三老爺傷疤:“三叔,你讓關起來的時候,我往郡王府上爲你求情,那天我記住的。”

“這是四妹的貼身丫頭,紅花姑娘。”

三老爺趕緊打聽:“這是?”他得問明白,需要討好的,就要趕快討好才行。

“紅花姑娘,是我啊。”

月影暗憧,韓世拓等人都在暗中,紅花在水上,水光是明處。韓世拓認出她來,而且紅花是跟着四妹出京的唯一丫頭,這是得力的人。

紅花再次出來,她剛纔都出來看過好幾回。在北風中顫抖着,嗓音哆嗦:“敢問,是大姑老爺和三老爺嗎?”

見碼頭在即,三老爺更鬆口氣:“總算可以暖和了。”這離韓世拓近的碼頭,也一百里出去。所以郡王妃帶寶珠過來時,爲送韓世拓,只能坐馬車。

三老爺眯着眼,點頭哈腰地笑:“好好。”

“你也放心,三叔,我這就不要你回來,以後咱們叔侄怎麼見面!”韓世拓沒好氣,你當我是以前。

三老爺眉頭都舒展開:“小子,有情意。你還別說,我還真怕我一走,你就又找一個人。行,你放心,上陣父子兵,我抓緊辦辦就回來,不多呆一天。”

“還有,你可早點兒回來,不然就把我累着!”

三老爺又要哎呀:“我不用你教。”

“四妹不是圖人巴結的人,三叔,我交待你用心照顧,你可別一味的上去討好,打擾到她。”韓世拓外官日子又是一年過去,語氣更穩重不少。

韓三老爺認爲侄子對他太好,肯讓他和富貴沒法擋的袁夫人認識,三老爺拍胸脯:“你放心,這現在是位菩薩奶奶,如今宮裡也算有人,不但我要照顧好她,就是世拓你啊,見到她你多巴結着,她那女兒許的可是太子的嫡子。”

以韓世拓是想不到寶珠心思,他認爲加壽外甥女兒定下好親事,當母親的應該去瞧瞧。他不疑有它,收拾給家裡的東西讓帶去,又有韓三老爺回家給兒女定親事,韓世拓放他假,讓三老爺坐寶珠船一起回家,也好在路上照顧下寶珠四妹。

韓世拓微笑,袁家的喜訊,他也收到了。收到喜訊不久,又收到寶珠打發人送的口信,寶珠說要回京看女兒,問大姐丈有沒有要帶的東西。因爲寶珠有孕,她坐船回京,又不能走湍急水流,會從韓世拓這裡經過。

韓三老爺鄙夷侄子:“三叔倒要你交待,這還用說嗎?袁家,哎,世拓啊,你這連襟還真不是吹的,官升得邪乎我對着他可以五體投地,這親事哎,他是怎麼巴上的?”

“三叔,你在船上可好好地照顧四妹,她又有了,真是大喜事情。”不是掌珠有了,韓世拓也喜氣洋洋。

在他旁邊的,是韓三老爺。

遠處行來的人,緊裹的雪衣下面都有俊秀面龐,一個年長,一個年青。年青的,也三十歲上下,正是文章侯世子韓世拓。

“應該是吧?”出來看的人對自己說着,又縮回船艙裡。

臘月的夜裡,碼頭上行走的人並不多。遠處迷濛中過來的幾騎馬匹,因爲空曠,隔着好遠,也能看到。

水聲搖曳,中等大小的船隻,有兩隻,緩緩靠上碼頭。船頭上出來一個人,在寒風中哆嗦幾下,對着岸上看着。

……

燭光搖曳,丞相大人苦思對策,隔窗見他眉頭緊鎖,更像日理萬機。

丞相大人弄清楚這些親戚關係後,已經是要對袁家發難後的事情。但即使和這幾家全翻臉,相比之下,也是英敏殿下的親事更重要是不是?

柳丞相手指輕叩紅漆面桌子,涌出怒容。自語道:“當老夫我好欺負嗎?”他們這是要保住袁家的親事!

對政客們來說,沒有讓別人震撼的能耐,誰也不當你是回事情。這就不用客氣,大家先過過招,再商談也行。

柳丞相是想到他們要翻臉,卻沒想到這麼快就翻臉。全是老政客,你不給臉面,就毫不留迴旋餘地。

柳丞相就告訴她們的父母:“這是來意不善,直接推掉他們就要發難,先說考慮一時吧。”媒婆去回了話,第二天鍾府也好,阮府也好,董府也好,全放出話來,說柳家眼高心大,瞧不起人,把柳家名聲敗壞一大堆。

有備而來,事先打聽過,眼睛忒毒辣的,就盯住那幾位早有去路的姑娘。

但幾位姑娘是爲太子殿下和英敏小殿下準備的,南安侯府上做事太穩當,大姑娘小姑娘全上門提親。

這幾家同時提親事,同時像柳家族中挑尖的姑娘提親事。本來這親事不是柳丞相女兒的,人家父母犯不着告訴他。

柳丞相少算進去一個人,把安家老太太忽略不計——丞相日理萬機,就算耳聞鍾家對出嫁的老太太親厚,也不是時時想得到——他這就有手忙腳亂之感。

夜深人靜,袁訓還不知道他的姑母早對付好他,還在雪夜下奔馳。而柳大人,對着燭火眉頭緊簇,鍾、阮、董等幾家忽然提親事,讓柳丞相應接不瑕。

看似她爲歡好而愉悅,其實呢,她在得意不管柳家反對也好,侄子撒嬌說不肯也好,都擋不住中宮娘娘的幾句話,就全都否光光。

而事實上,也讓老太太想對。中宮解衣,和皇上睡下來。自然少不了纏綿。手臂抱上來時,中宮微微的笑了。

娘娘做主,大於一切。

老太太還能不明白嗎?

後來太子妃真的心口疼狠,太子不讓英敏殿下回府,聽說內務也交給側妃們,側妃們更是見天兒進宮,對着安老太太都客氣無比,甚至不介意明着告訴老太太,我們的兒子更好,太子妃若是一直反對,這帶着吉瑞的好孩子,換門兒親事也行不是?

以英敏殿下的年紀,太子妃要是交待什麼,他也存不住,回來會學。

聞聽太子妃殿下病了,英敏殿下就一直住在中宮這裡,和加壽吃在一起睡在一起。中間也曾回去探過病,老太太格外用心,全是中宮打發女官們陪同着回去,想來太子妃想交待兒子什麼也不成。

這裡大燈熄滅,安老太太才放心去睡下。她睡在牀上樂呵呵,想明天帶着加壽回阮家做客,可以讓親戚們放下不少心。

小姑娘加壽,夜裡要是醒過來,還補一遍奶的。奶媽,全是中宮新又找來的。袁家的奶媽們,輪番入宮,不當值的,全回袁家去睡。

宮女們搬來牀,不止一張。是袁夫人和奶媽們睡的地方。英敏殿下是今年說開蒙,才把奶斷掉,就只有加壽的奶媽在這裡。

袁夫人哄着他們睡下,不然你坐起來我坐起來的,可以坐到明天早上不帶睡的。

“真的!”英敏殿下笑嘻嘻坐起來。加壽要回的紅包和東西,都是三個人一起玩的。外面給加壽送的好吃的,也全是三個人一起吃,加壽早就習慣。用這句話哄英敏殿下,又一次見效。

袁夫人笑着把她放進被窩,加壽睡下來,叫道:“我的面具,明天給你玩!”

“哎哎哎,”加壽吐舌頭扮鬼臉兒。她的鬼臉兒在邊城已經扮得很有規格,進京後又經過瑞慶殿下的指點,這就爐火純青。

英敏殿下抖抖被子,重新鑽進去,不樂意地道:“那你去吧,明天別跟着我念書。”加壽跟着他念書,完全是搗亂,玩筆灑墨汁。但少上加壽,熱鬧十分裡減少九分。小殿下閉上眼,嚷道:“我睡了,明天別和我玩。”

柳家現在就是再送,也晚在加壽後面。

老太太把她小時候吃過玩過的,都一一弄來給加壽。南安侯府知道,更是每天送兩個時新菜敬獻中宮娘娘,以表達娘娘照顧加壽的感激。

英敏殿下雖然貴爲皇子,但加壽的很多東西,他都沒有。加壽的紅包兒,他沒有。加壽專門有人守在宮門上,爲她搜尋京裡京外好吃的,英敏殿下也沒有。

“又去要紅包兒,你不是要過一回?”英敏殿下最不服氣的,就是加壽的大紅包兒,真神氣。

英敏殿下坐在被子上嚷着:“加壽!你明天爲什麼還要出宮去,不和我和姑姑玩?”加壽露出小臉兒:“我要走親戚啊。”

本來是各自睡,但玩得熟悉了,就睡到一個牀上聽故事。各睡一頭,說故事的是袁夫人。好容易說得孩子們眼皮子要打架,英敏殿下想起來什麼,往被子裡一縮,給了加壽一腳。睡眼惺忪的加壽讓蹬醒,格格笑着,身子也往下一縮到被子裡,鑽進去找到英敏殿下,也給他幾腳,再飛快鑽出被子,叫着祖母,撲到袁夫人懷裡還不算,把腦袋和腳全縮着,認爲這樣就不會再讓回踢。

安老太太候在偏殿裡,見到英敏殿下和加壽讓送回來,熱水早備下,讓人送他們去洗浴。洗過,英敏殿下是讓背出來,加壽是讓抱出來,都放一個大牀上,他們是睡一個牀上的。

皇上和中宮放聲而笑,宮女們送上茶水點心,打發他們去睡覺。

加壽是鼓起腮幫子,中宮笑個不停:“你沒話說了是不是?可憐見兒的,話說慢了就讓搶沒了。”加壽溜圓眼睛,衝出來一句:“要睡覺。”

英敏小殿下:“要點心。”

瑞慶殿下笑嘻嘻:“要茶。”

哈哈笑聲傳出來,簾子讓粗魯的扯開。三個大小孩子一起過來,都是汗溼額頭,亂髮粘在面上。

皇上嗤之以鼻:“金口玉言,誰也不能更改。誰來多話,你只管發落。”中宮笑盈盈,這纔是真的由內而外的歡歡喜喜,倚到皇上肩頭,柔聲道:“多謝皇上。”

中宮微嘟一嘟嘴,五十開外的人,這就孩子氣十足。皇上對着她又要笑,中宮吞吞吐吐:“我讓老臣和命婦們刁難一回,就想到袁家啊,加壽的祖母是肯的,但加壽的父母,”

“啊是,”中宮眉開眼笑,沒一會兒,又顰起眉頭。皇上又詫異了:“又有什麼委屈?”他笑起來:“老臣也給你委屈,命妃們也給你委屈,皇后,聽上去只有外臣們你還可以說說。”

中宮輕咬嘴脣,這少女情懷的動作出現在她身上,依就春意撩人。皇上輕輕一笑:“以後加壽不好,責任可全在你的身上,是你沒有教導成人。”

шшш▲t tkan▲c○

“是。”中宮委屈的想站起來,但皇上握住她的手不鬆,她只能還坐着。皇上再道:“再說皇后哪有辦錯事的道理!這小小的孩子,教成是個什麼,就長成是個什麼。想來皇后說自己養活,也是慮到這一層的。”

皇上神色轉爲淡淡,他素來是不喜歡後宮談外臣和政事的。語氣中,有三分斥責:“皇后,你不要把臣子們看得如此不堪!”

“我給加壽定下親事以後,柳家抱怨我且不說,外面還有更多的事情出來。幾家老命妃來見我,說她們家的孩子們,也都有吉瑞出現呢。我倒笑了,我想京裡尚且這樣,京外面的只怕這兩年要不斷的獻吉瑞上來纔是。柳家,聽說也出京去找這樣的孩子了,他們的意思,不過是送一堆這樣的孩子過來,以顯示我相中加壽是辦錯。”

皇上點頭。

“加壽進宮那天,翻開無數吉祥話兒,論道理說,要有人說是巧合。但皇上,吉瑞這事情,好多就是由巧字而來,特意出來的,那是存心而爲之。”

“你擔心什麼?”皇上奇怪。

中宮陪笑:“這不是,我擔心……。”

皇上哼上一聲:“他不滿意你,這就有罪!”又責備中宮:“你既然知道,爲什麼不早來回朕,你爲他留着臉面,不想回朕,也應該早訓斥他纔是。”

“我呢,倒明白他。柳丞相是個忠心的人,這個我頂頂欽佩。他不滿意我定的親事,不過是想柳家的富貴長久罷了,”中宮語氣柔和。

柳家在英敏殿下請誰當老師上面,也曾進言。如今又插手到英敏殿下的親事上面,中宮不說,皇上也知道。但中宮不說,皇上不會對着中宮說這些事。今天中宮把這話說出來,皇上不悅地道:“管得太多!”

皇上沉下臉:“朕的皇孫,豈由外臣們事事做主的?”

這話再笑着說,分量也不輕。

中宮笑吟吟,含情脈脈地注視着她的丈夫,嘴裡不輕不重的,抱怨着柳丞相:“我倒不知道英敏還這麼小,柳家就爲他準備好人。才聽說的,柳家背後怪我呢,說我搶走他們家的前程,”

舊話,重提在數十年後,更滋味兒濃厚。

但她不會不愛皇帝,這可以肯定。

當年他們倆個人,月下私語時,是曾說過緣分這句話,都覺得彼此是自己的緣分。皇上自然是真情意的,中宮就不得而知她的真心有多少,她一心想當人上人的心,又有多少?

皇上把她的手握住,柔聲道:“我知道。”

“緣分這事情,是說不出來道不明白的。就像,我和皇上,”中宮猶如少女般羞澀起來,也算有年紀的她,此時暈紅面頰,忽然明麗過人。

剛纔全是反問,現在卻是帶着會意,像是在說,我懂你的意思。

“我喜歡加壽這孩子,我見到她,就知道有緣分。”中宮嫣然。皇上笑笑,還是那一個字:“哦。”

中宮帶着癡癡,一掃而過。皇上笑容加深。

“哦?”皇上又挑起眉頭。他雖年過半百,但帝王之尊,英氣猶在,這眉頭挑得猶如年青人般俏皮。

在他還沒有出言以前,中宮趕緊的又接上話題,微有惆悵:“如今我只擔心一件事情。”

“她們啊,把自己家裡的小姑娘一個一個的送來給我看,說得天花亂墜,”中宮撇嘴,皇上呵呵笑出來。

皇上忍住笑的模樣,還是明明知道爲什麼,卻故意挑眉:“哦?”

“這樣說,還不得罪一堆人嗎?”中宮含笑,還有苦要訴:“幾家老世的命婦們,也來看我的勤快,”

皇上笑了幾聲,瞥向加壽,道:“你就說不可愛的你不定。”

“殿下們公主們,還有太子府上的側妃們,凡是有兒子的,都跑來找我說親事。有女兒的,也就快一一的找來了。”

皇上是聽中宮抱怨過好幾回,但還是煞有興致的問:“爲什麼不能閒着?”

她的證據都全是現成的,微微一笑:“皇上您也知道,自從我給英敏定下親事,這幾個月我就沒閒着。”

中宮滴水不漏的回他:“都接來,也鬧騰。再說有幾位殿下,又有公主們,接誰家是的?接上這一家,就得接上那一家。這樣一接,就得半年功夫。早接的自然無話說,晚接的難道不怪我?”

皇上把她手上一捻,笑道:“早知道你這麼喜歡孩子,就該早把孫子們接進來。”

中宮笑容舒展,眉梢眼角全讓這笑聲滋潤,看着年青好些。

他們跑上一會兒,加壽大叫:“停停!”原來,現在該加壽在前面帶路。三個人轉個方向,加壽拖着竹馬在最前面,英敏殿下還在最中間,瑞慶小殿下變成最後面,三根竹馬又跑起來。

隔着帷簾,紅木鑲珠寶的榻上,皇上和皇后並肩倚坐,面有笑容,看着外面孩子們笑鬧。

紅燭影子下面,三個孩子,瑞慶殿下在前面,英敏殿下在中間,加壽在最後,殿室裡溫暖,都只着薄的小錦襖,拖着竹馬唱着兒歌,劃過一地的歡快影子。

此時晚飯過去,瑞慶殿下、英敏殿下和加壽正在宮中玩竹馬。

在此以前,太子妃巴不得皇上皇后喜愛自己的兒子,教導的肯定是聽長輩的。英敏殿下進宮,就聽長輩的,只玩去了。

太子妃經過這事,接回兒子應該會說幾句“私房話”,可她的六歲兒子能不能聽懂,又是另外一回事。

英敏殿下是訂親的當天,讓接進宮見他的小媳婦加壽。加壽一週歲出去,英敏殿下六週歲出去,都還算是懵懂孩子,又有大人在旁邊引導,玩得不錯。

和她相比,她的兒子英敏殿下在宮中,就過得開心無比。

這一頓晚飯,太子妃就更用不下去。丫頭們的話勸不進去,她自己不肯勸自己,一個人榻上抱着手爐,愁思顰眉去了。

撇下太子妃孤零零的,由丫頭們扶着又回去。出來時是晚飯時分,本還想接兒子出來一同用飯,現在見燈籠掌上紅光,自己是獨自回來。

聽不下去,自然走開。

沒有表弟這封信出來,太子已經對太子妃和柳家不滿,柳家的動靜他總有耳聞。又有表弟這信出來,太子妃再想來說什麼,她沒說太子就反感到極點,能見她一面,都算是還顧夫妻情意。

太子府中雖大,皇宮內院雖大,那信也太逆天,都不願意留下。

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中宮和太子不會對外說,就悶在心裡自己生氣。甚至袁訓的原信也不想再留,原樣退回,由他自己銷燬,既是給他一個機會,也是實在容不下那封信。

表弟還真敢說,自然把表兄氣得不輕,也把中宮氣得差點肚子痛。如果這不是唯一的侄子,估計中宮早就肚子痛。

古代的親事大多盲婚,多由媒婆牽線說合而成。這是親事的主要促成方式,成親前就認得而且情意相投的,如果父母不肯答應,那是丟人的事情。

胡言亂語,大膽妄爲!

說什麼加壽還小,以後長大不喜歡英敏殿下怎麼辦?看到這一句時,表弟要是在面前,太子是一定會打袁訓。

中宮和太子都認爲把最好的照顧給了加壽,不想表弟不領情。說什麼加壽以後房中不納妾,和蕭觀想的一樣,太子也認爲這叫大不違!

她以爲太子的怒氣,還是由她不情願親事而來。卻不知道的是,太子殿下是讓表弟氣成這模樣,已在心中暗暗說過這親事必成!

Wωω★ TтkΛ n★ c o

太子妃木着臉,隨着丈夫的身影轉動身子,見他匆匆步下臺階,張張嘴想叫住他,又本能的知趣起來,還是沒有叫。

“這親事,誰也別想阻攔!”太子甩下這句話,頭一昂,從太子妃旁邊走出,在廊下披上雪衣,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接下來太子的話,就更不和諧。

太子妃愕然的瞪住他,太子不用她看,已經坐不住,煩躁的走出來,負着手踱步。每一步,都似敲打在太子妃心上,總讓她有不和諧之感。

太子截斷她的話,眉頭微聳,已然不耐煩:“不用接!”

她沒想到太子隨口的,又是一個罪名壓下來。太子妃對着側妃們得意是哭不出淚水的,但對着太子,就珠淚滾滾:“我是想從我病了,就沒有照看過英敏,如今我好了,自然想着打發人去接他,”

就這,已經足夠讓太子妃震驚。

“母后照管難道不是應當?你不安什麼!”太子一直隱忍,自己強壓的火氣讓觸動。好在天之驕子,並不以發作爲好,說得語氣勉強平和。

太子妃心頭痠痛,強忍悲傷,怯弱地道:“我已經好了,而且也想英敏。自從我病了,英敏就麻煩母后照管,我心中常自不安。回殿下,這就讓人去接他回來吧?”

“病了多養着,沒事不要出來。”太子顯然並不想見太子妃。

她的丈夫是個很聽母親話的人,太子妃對這一條早有領教。太子妃心想如果不是爲兒子的親事,這是終身大事不是嗎?不然誰會來犯你的逆鱗?

太子半側面頰伏案寫着什麼,他嘴脣緊抿,看不出他的喜樂。見太子妃進來,太子只擡下眼皮,神色淡漠,讓太子妃又一陣一陣的傷心。

……

見紅檐欄杆就在面前,還是丫頭們提醒她:“太子殿下的外書房到了。”太子妃怔上一怔,這才收攏分散的思緒,幽嘆一聲:“知道了。”

罵過她們,太子妃自己更生氣。想到左邊是狼右邊是虎,僥倖有個兒子,還有一門沒出息的親事。欲哭無淚的她,眸子裡乾乾的,空洞的任由丫頭們引着,都快忘記自己強撐着出門是爲什麼。

樑側妃問候太子妃反而挨數落,同來的孫側妃就不敢問候,只垂手請安,太子妃也沒放過她,冷笑道:“我好着呢,不用見天兒的來看,像是我不能好。”

樑側妃也不例外,她隔上幾天,就想把兒子送去中宮面前呆着,最好和英敏小殿下一樣,住那裡不回來纔好。但中宮不答應,當天只能再接回。

太子妃不願意,願意的人可是一大堆。有兒子的側妃們早就一天一回的往中宮面前去買好,自然也少不了隱晦的說幾句太子妃的不情願,再表白一下,她們是情願的。

平時她吃飯,不是和中宮、瑞慶殿下一起用,就是和皇上中宮、瑞慶殿下一起用。中宮說這孩子是我相中的,我養着她,從我份例裡撥錢。這樣倒好,袁家小姑娘名正言順的不用御膳房的飯菜,全是中宮的私膳房裡自己做,什麼人想動手腳,都是休想。

樑側妃早打聽過,袁家的小姑娘,就睡在中宮的偏殿裡。平時和她玩耍的,不是公主,就是年紀相當的小殿下。

樑側妃是才進府的樑美人姐姐,樑美人進府,是樑家認爲樑側妃有了孩子不再水嫩,怕她失寵。

定門好親事,你倒裝起來了!

樑側妃垂手,不敢再說話的模樣。樑側妃心中也是恨的,她暗罵着,你倒是能一睡不起,真是心疼我們。裝什麼相!

這是樑側妃以前就有的習性,但在太子妃病弱的時候再想到這些,太子妃目光閃動恨意,沙啞着嗓子道:“你倒巴着我睡着不起來?”

冬天別人不敢吃冰果子,獨她敢吃。

夏天別人不敢用冰,獨她敢用。

“殿下您能起來了?”樑側妃笑語嫣然地過來問候:“冬天時氣不好,還該多睡會兒纔是。”樑側妃肌膚豐潤,素來是身體最好的那個。

而太子妃殿下,就似讓雪壓住的贏弱小草。丫頭們微變面容,心中都忿忿不平起來。

說曹操曹操到,樑側妃和孫側妃攜手走來,都是年青美人兒,披着大紅的雪衣,似雪地裡精神抖擻的紅梅樹。

她一直犯病到臘月裡,太子殿下讓她養病,不往她的房裡來,就是家務事,也歸得寵的側妃孫氏梁氏在管。

但娘娘就是嫌棄袁家,嫌棄到她最近還病上一場,真的心口疼犯了,聽到袁字她就生氣,是以無人再勸。

按理說親事是由中宮娘娘定下,皇上當時在場,並沒有反對。在外人看來,這親事是由皇上夫妻所定。

丫頭們心疼她,又不知道該怎麼勸她。

此時,她扶着丫頭,面頰帶着病弱後的蒼白,似北風一吹就能帶走般,往外面走去。

這是因爲自從加壽秋天進京,把親事定下,太子妃殿下就沒有一天是好過的。

這位殿下是傷心的,纔會對丁點兒喜氣也放在心上。

太子妃從房中走出來,見廊下的大紅燈籠全換上新的,點點頭:“這樣,也有一點兒喜氣不是。”

古代過年,相當有年滋味兒。臘月裡宮中開始清掃,外面年貨攤子增多。大人們忙着送年禮,孩子們忙着買花炮年畫要東西。

……

不說軍中爲袁訓擔心的擔心,爲他捱罵的要捱罵。袁訓星夜兼程,爲了女兒不懼風雪寒冷,往京中奔馳。

如果梁山王知道袁訓是爲辭親事進京,而他的兒子明明知道還敢開公文,幾頓罵應該還是客氣的。

小王爺好幾天,都讓梁山王罵得狗血噴頭。他捱罵不冤枉,他不敢告訴他的父親,袁訓是爲辭親事進京。梁山王見他找不出理由,不罵他就是怪事。

直到晚上他們方回,疲倦來回:“沒見到。”輔國公早得陳留郡王慢慢勸說,外甥是袁家唯一骨血,更擔待他的,應該是中宮娘娘和太子殿下。他氣消下來,對兒子們說辛苦,讓他們去休息。

兒子們退出來,面面相覷,不管冰天雪地冷風割面,各自上馬也去搜尋。

“滾!還磨蹭!”

當兒子們的到底糊塗,三將軍叉手詢問:“父親,是爲着什麼?”

輔國公面色稍霽:“懂事不少。”

二將軍陪笑:“老六老八說不知道父親爲什麼聽到小弟離營,就着急。他們等不得來問父親,早就出營去追。”

再就翻臉:“老八呢?老六呢,他們就敢回帳篷裡暖和去了?”

陳留郡王只是不說,他說也白說,可能還要再挨輔國公一頓罵,就閉上嘴,聽着輔國公罵兒子們:“快去,追上不回來,給我綁回來!”

輔國公怎麼知道這麼晚呢?他今天帶着兒子們去巡營,梁山王加上陳留郡王在一起的,只是中軍營地就不小,輔國公又是聽過訓斥袁訓的聖旨才走的,就巡到現在纔回來。

他殾能想到讓小王爺開公文,還能想不到岳父知道要去追他?

大雪飄飄,馬蹄印子隨下隨掩,就算這羣表弟們是有經驗的,但小弟反跟蹤的能力,也一樣是有。

輔國公板起臉:“還要問我才追,趕緊去!晚了,你們都追不上他。”陳留郡王心想現在你們也追不上了。這大雪封路的,你們知道他走的哪條路?

“嗯……有道理。”輔國公才說到這裡,帳簾子一揭,他跟在身邊的幾個兒子風風火火進來,手裡都握着馬鞭子:“父親,是要去追回小弟?”

輔國公安靜下來,陳留郡王剛纔想說的話,也就得以出來:“你就一個外甥,我就一個妻弟,但姑母不也一樣,她就一個親侄子,太子殿下也就這一個姨親表弟是不是?”

“岳父您當小弟是傻子嗎?他聰明機靈得無人能比。他不找好藉口就進京,這不是對不住姑母和太子殿下的栽培,讓御史們拿住彈劾,這不是拂姑母和太子的臉面?再說了,”

輔國公從聽到外甥進京,就驚得七零八散的魂魄,這就有點兒回來:“哦,是進京公幹?”

當女婿的啼笑皆非,小弟這寶貝疙瘩,他有點兒風吹草動,就全家別想安寧。陳留郡王笑道:“岳父您想,我倒壓得住他。再說找王爺攔,他進京公幹的公文,就是小王爺挪用王爺印信開的,王爺纔對小王爺發過脾氣,又把我叫過去說了幾句,”

陳留郡王卻讓他這話提醒,給岳父撫胸前順氣,陪笑道:“岳父您聽我說……”輔國公衝他瞪眼:“聽你說個屁!你攔不住,你不會找王爺攔嗎!你不會以權壓他嗎!你打他二十軍棍,二十軍棍太多,打他十軍棍,讓他睡幾天,你看他還走不走!”

“他母親就這一個兒子啊……”輔國公痛心疾首。

見岳父動了真怒,陳留郡王從讓袁訓進京的吃驚中走出來,迅速回神,出案几來扶輔國公。而且很快有對策:“岳父你別急,小弟要是有事,我的軍功不要了,我陪着他行不行……。”

輔國公漲得面通紅,在陳留郡王面前的書案上狠捶一下,書案震動,把陳留郡王也跟着一震。“你,氣死我了!我就這一個外甥,你就這一個妻弟。你就看着他去犯殺頭的罪!”輔國公對陳留郡王一直是滿意的,但今天他氣得着實狠,對着得意女婿也大吼起來。

“通!”

陳留郡王也沒想到袁訓敢往京裡去辭親事。

半個時辰後,輔國公氣急敗壞衝到陳留郡王帳篷中,惱怒萬分:“阿訓去了哪裡!”陳留郡王也一臉的茫然,所問非所答:“我沒攔住他……”

……

蕭觀在這注視下,就更心神不定。他眼角抽搐幾下,無力拒絕一位父親爲女兒什麼願意拼的決絕,虛弱地道:“好吧,我揹着我爹給你開,你…。等下就來拿。”

袁訓聽過,也不答言,隻眼神幽幽望過來。那深邃得似不見底的眸子,似乎在說這點兒事你也辦不成,似乎在說你辦不成,我就一直等着……。

“慢來慢來,我還得說服我爹。”袁訓真的答應,蕭觀又心驚肉跳起來。他飛揚跳脫看着莽撞,對這件忤逆事情不敢草草。

總不是滋味中,袁訓並沒有讓小王爺久等。他立即就再行一禮:“如此多謝哥哥,有勞去給我寫公文,我收拾行李就來取。”

這不是讓袁家給挾制。

管你什麼天仙玉美人兒,不許房中納妾,這是和世俗規矩做對,小王爺不是不能答應,而是丟不起這人。

他又怕袁訓不走,心裡憋着,揪住自己不放,沒完沒了的把他家不許納妾的女兒塞過來。

蕭觀在京裡不怕太子黨,和這個是兩回事。

他又怕袁訓離開,進京去雖也商討軍情,但主要是去退親的。這親能退嗎?天子金口玉言,而且明旨定下親事,退親這算忤逆大事。蕭觀怕太子知道自己事先是清楚袁訓目的,要找自己事情。

“我們一直商議打蘇赫,這是大事。你進京去見太子殿下,就說商討明年的軍情大事。你看好不好?”蕭觀問得惴惴不安。

不愧是小王爺,他想打發人走,即刻就有主意。

“我爲你想想吧,還真的沒有讓你進京的事情?催糧草,也用不着你這三品大將軍去。只有打仗的事情,你才能進京……”

對着袁訓還在“得得得”說着,蕭觀只有把他趕緊打發離開面前,自己才能安靜。

臘月天寒地凍,邊城外面更甚。小王爺抹一把額頭,卻有冷汗。雖然冷,也是冬天不應該出來的汗,都是讓姓袁的嚇的。

蕭觀慶幸,幸好幸好,他袁家的女兒是先許給沈家的,而剛纔和沈渭胡扯,沈渭也不答應出讓優先娶媳婦權。袁夫人雖然又有了,說不定是個兒子。再生,就是女兒也歸沈家。再生……蕭觀的娘只生他一個,蕭觀心想袁夫人能生三兩胎已經了不起,她再也生不出女兒,姓袁的又沒有妾,他以後就是轉了性子納妾,庶生的小王爺更不要,以後自己兒子讓岳父要求的機率並不高。

不好,後面那個好字,就怎麼也出不來,讓噎得。

他的兒子以後主動不納,和岳父家要求不納,是兩回事。一個是自己自願,自願這種事情,哪怕大冬天裡往冰河裡跳,也是自己願意的。按袁訓說的辦,就成了要求。蕭觀把大腦袋甩個不停,舌頭也都硬着不會說話,只有一個字:“不不不不不……。”

袁訓對納妾的排斥,聽在小王爺耳朵裡,駭人聽聞。

納妾這事兒,在古代稀奇尋常。有些朝代妾可以填房,但有些朝代以妾當妻是犯律法的事。妾,相當於家中多個財產傢什之類。

對外面說出去,不讓人看着梁山王府寒酸。

小王爺不好女色,最愛軍事。但他京裡的房中,母親也早給放下兩個人。雖然小王爺平日裡沒籠頭的馬一般,到哪兒就睡哪兒,房裡人幾摸不到他的邊,也是房中有人不是?

房中不納妾?蕭觀駭得舌頭伸出來多長。

全然不管小王爺驚得面如土色。

袁訓彷彿沒看到蕭觀看自己像瘋子,還在說着:“以後你兒子娶我女兒,房裡也不能納妾。”

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555章 ,小二暴起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705章 ,離開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330章 ,教訓鄒寧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467章 ,我定親了第268章 ,循循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276章 ,吉瑞和妖法第64章 ,善這個字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115章 ,想通第219章 ,你威脅我,我威脅你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459章 ,長公主產子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263章 ,龍五的敲打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117章 ,難比?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709章 ,九千九的馬屁精第768章 ,老太太亂點鴛鴦譜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815章 ,傾國傾城第313章 ,公幹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674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88章 ,還牙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246章 ,分東西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277章 ,加壽發飈第378章 ,張大學士的錯誤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132章 ,成親(二)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697章 ,遇災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247章 ,擺譜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703章 ,不追究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456章 ,遜你一舅爺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11章 ,出城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118章 ,私房第133章 ,成親(三)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143章 ,恩愛夫妻成雙對
第776章 ,金殿論親事第331章 ,祿姐兒還是香姐兒第488章 ,蕭戰來幫忙(二)第555章 ,小二暴起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844章 ,金殿論罪名第705章 ,離開第601章 ,還我三十七件好東西第796章 ,戰哥最討人喜歡第432章 ,要加福就不能有女人第306章 ,加壽大掌櫃第257章 ,蘇先逞威風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480章 ,許家詭計害自己第330章 ,教訓鄒寧第813章 ,趁機賺銀錢第546章 ,不送東西不辦事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467章 ,我定親了第268章 ,循循第270章 ,接加壽的人到了第276章 ,吉瑞和妖法第64章 ,善這個字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437章 ,柳家發難第600章 ,孩子們各顯神通第721章 ,縣主喜歡的,本王亦喜歡第115章 ,想通第219章 ,你威脅我,我威脅你第612章 ,太子在海邊的生日第459章 ,長公主產子第763章 ,父子談心第263章 ,龍五的敲打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741章 ,集市上的流動軍隊第700章 ,梁山老王說故事第290章 ,寶珠你胖了第117章 ,難比?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596章 ,殷勤真相第724章 ,未婚夫妻新滋味第385章 ,倒運的歐陽家第535章 ,羣轟蕭戰第709章 ,九千九的馬屁精第768章 ,老太太亂點鴛鴦譜第327章 ,找到袁訓第436章 ,喜訊還是不喜?第815章 ,傾國傾城第313章 ,公幹第485章 ,步步錯來步步錯第674章 ,爲人臣子的心結第178章 ,不見思念相見內疚第653章 ,泰山行宮第88章 ,還牙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246章 ,分東西第254章 ,暖飽思銀魚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730章 ,看望老兵第476章 ,水大人搬起石頭砸自己第641章 ,人人有份兒第65章 ,雞蛋和石頭第185章 ,輔國公還是好舅父第277章 ,加壽發飈第378章 ,張大學士的錯誤第434章 ,掌珠玉珠有喜第171章 ,親事的原因第225章 ,寶珠哺乳第266章 ,敲詐袁家親事的小王爺第673章 ,齊王和太子的商議第433章 ,小王爺和加福真情流露第132章 ,成親(二)第795章 ,保全皇后本有功第697章 ,遇災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824章 ,皇帝父子對決第789章 ,母女同喜第729章 ,酬遺願的滿足第247章 ,擺譜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242章 ,家產九開第703章 ,不追究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456章 ,遜你一舅爺第304章 ,不曾觀畫受欺負第719章 ,我出元皓第758章 ,袁柳貌似要退親?第11章 ,出城第614章 ,教訓江強第678章 ,商人對齊王的請求第744章 ,慈悲的太子妃第118章 ,私房第133章 ,成親(三)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279章 ,壞壞的袁將軍第320章 ,重重有喜第143章 ,恩愛夫妻成雙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