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

陳留郡王充滿疑惑,他是知道袁訓寫過論郡王戰役特長的上書。本來他不應該奇怪,但項城郡王忽然說認輸,幾十年裡頭一回,郡王重重擰眉,還有什麼我不知道的不成?

帶着不解他上了路,路上慢慢的想吧。

第二天蕭觀上了路,而他決定出兵的上書在糧草到的那天上路。

過年前的兩三天裡,皇帝收到上書,見出兵迅速不畏嚴寒還算滿意。說還算,是太上皇在的時候,重用梁山王,但沒有主動對他國用兵。他一面在蕭觀一統山河的吹捧裡欣悅,一面在這算不算窮兵黷武裡動搖。

這裡面袁訓出了大力氣,除去說服戶部尚書,壓制馬浦,親自上諫是天天有的事情。

皇帝在糧草從京裡運出的那段時間裡,每天和表弟,有時候還有重臣們討論整一天,就是那天上朝也不能倖免,加上百官一起商討,臨睡的時候,他的腦袋裡往往嗡嗡全是諫言,睡夢中也見到打仗的話。

真的出兵,反而安心。再想也無用,他們已經走了。以後窮山惡水裡通信不易,只能有打贏的心思,後悔二字再也休提。後悔也得三倆月才能找到他們,索性別悔了。

他對軍事上鬆口氣,把目光移到旁邊,不久前在看的上書上面。當皇帝是不容易,他的眉頭輕輕皺起。

這是柳至所寫,經過附近沒有公開的大面積搜索,沒有找到已經燒得改頭換面的林允文,柳至的案子就好辦的多。

他把皇后詛咒、定邊郡王小老婆身死、行刺加壽、無頭貼子全都算到林允文身上。柳至從來不是簡單人物,是有憑有據、人證物證齊全。

隱隱的爲皇后開脫,說她不知情,還是按柳至和刑部尚書原來的想法,娘娘這案子就是“奴才不好”,是奴才私意。

魯豫無罪,已經讓逮捕入獄,建議釋放,但對他種種公事執着而造成的不檢點有力彈劾,請皇上免去他的官職。

行刺加壽的事情,抓了一批流寇,打得有口供有畫押,臨時流竄到京城,見到加壽車駕華美,暈了頭一時起意。

無頭貼子是抓到幾個林允文躲藏出京的門徒,他們見到表面上沒有風聲,偷偷回來過年,讓柳至帶走,一頓刑訊全都認帳。

這幾點的結果,和皇帝想要的不遠。皇后名聲保住,奴才早就處死,這就不會擔心影響到太子。

魯豫?皇帝現在真煩他,免去他的官職已在心中。柳至沒有進一步加害,在魯豫對他刁難種種後,謀求魯豫性命,皇帝也能對到處託人求情的三長公主有個交待,免得自己的這位隔母姐姐大過年的要發癲狂,太上皇和太后跟着過不好年。

三長公主東求西求,忠毅侯夫人面前也下拜,鎮南王刻薄過幾回,放她去見長公主。瑞慶長公主內心也暗恨魯豫矛頭指向母后,但親自面見時,很有姐妹情意,當場答應,親自攜帶三長公主進宮去見太后,三長公主在太后面前跪求很久,太后答應保魯豫性命,這裡面免不了有加壽跟在裡面說情意,加壽現在可會幫人說情,臉面比以前還要光彩。

加壽讓行刺也有結果,無頭帖子是保住林允文一時的性命,爲他出城爭取時間,柳至呈上的斷案也無可挑剔。皇帝不喜歡的,是最後面的一段話。

“自丞相去後,臣肩頭沉重。深恐不能上規勸娘娘,下約束家人。現有家人柳明柳暉……言語囂狂,屢犯綱紀,定下死罪難逃。請皇上恩准臣臨刑前送行。”

皇帝想了起來,你們柳家還有這幾個人沒宰呢,又想到讓太上皇不喜歡的針對太后上書。

本來很簡單,人都定下來要殺,讓柳至去送就是。但牽涉到太后,皇帝鎖緊眉頭有一刻鐘,雖然柳至不在面前能看到,也是勉強,爲太后不舒服的口吻,懶洋洋召來當值太監:“人來,準他。”

柳至收到消息往昭獄裡來,柳明等人以前是官員,關在這裡。

…。

“咣噹”,木門打開,柳明披枷帶鎖,不容易的回過身子,見到是柳至,眸光先是一亮,又就黯然。

他讓捉拿進來以後,別說沒見過柳至,就是家裡送飯的人也沒有見到一個。在他內心裡想不想見到柳至,想。

他認爲他可以蹦噠,只要他是爲娘娘好,不管發生什麼,柳至身爲家主都應該爲他奔走,竭力營救。

頭一個想法,他以爲柳至前來搭救。

隨後,柳至的面無表情,目光中冰冷,讓柳明想到他因爲對袁訓的恨,而對柳至的種種不滿。他還不知道他是死罪,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心也明透的多,腦海裡嘩啦嘩啦出現他對柳至的一堆爲難和指責,他黯然。

以他的所做所爲,他沒臉面指望柳至幫忙,但柳至是家主,他姓柳,讓柳明還有希冀。

張張嘴沒有說話,聞到食物香氣。見柳至打開隨身的大竹籃子,取出來一碗雞,一碗魚,一碗肉,一碗菜蔬,一碗饅頭,把一雙筷子筆直豎起,往饅頭上面一插。

柳明驚得魂飛魄散,這這這…。筷子插得筆直在碗上,這是祭拜死人的用法,這是……辭陽飯?

死囚上路前吃的最後一碗飯。

他痛苦莫明,又驚嚇萬分,什麼對袁家的恨,對柳至的不滿統統拋到想不到,淚如泉涌,慘淡啞聲:“救我,救救我……”

這房裡沒有坐的地方,柳至站着微垂面龐,手指指擺在地上的飯食,沙啞嗓子:“吃吧。”

柳明知道吃完這飯就要赴死,他哪裡敢死。帶着沉重的枷鎖想給柳至下跪,柳至火了:“男子漢大丈夫,做事的時候氣焰囂張,承擔的時候鼠膽乞憐,你要不吃就算了,我帶走!”

罵聲中柳明雙目怔怔,忽然一跺腳,心裡也感覺出不能挽回,咬牙道:“好,你已經看不起我,不能再讓你看不起一回,我吃。”

往地上就要坐,柳至看他還是不方便,叫住他:“等等,讓你吃得舒服些。”

這是死囚牢房,爲防止越獄,柳至進來以後牢門就鎖。敲開牢門,柳至對獄卒說上幾句,一個獄卒進來,把柳明的重枷鎖鏈打開,一個獄卒搬着木桌子,一個獄卒送兩個長條凳,放好,重新出去鎖好牢門,柳至把飯菜擺放到桌上,在一邊坐下。

柳明心一橫,什麼也不管了,大口的吃着。吃得飯菜是他素日喜歡,足見柳至用心,不由得心中大痛,口中有飯,含糊地哽咽,哽咽又讓話語含糊:“我的妻兒交給你了。”

“你放心,是我柳家人,我不會袖手。但話說在前頭,你妻子少艾,守不住要改嫁我不能阻攔,孩子不許帶走。”

柳明流着淚水唔唔連聲,過上一會兒,反正也認了命,肚子裡又吃得飽,有幾分機靈上來。

如果他要死了,妻子又守不住,雖然房頭裡還有父親和祖父,但孩子前程全在柳至手裡。好聽話不要錢,臨死前多說幾句吧。

“讓你費心,你一定爲我奔波操勞。”

柳至的回答出乎柳明意料,他平平靜靜:“沒有。”

柳明大驚,半口饅頭噎在嗓子裡不上不下,驚恐的看過來。

柳至推推桌上,最後拿出來的還有酒,還有一碗肉湯。然後對上柳明痛或傷或悲或不敢置信的眸光,毫不退縮,面色坦然:“你要走了,和你把話說明白,你到黃泉路上見到丞相,也把話對他說明白。”

柳明乾瞪眼睛。

“我沒出力救你,太子殿下要你們死。”

柳明慌手慌腳把一碗酒灌到肚子裡,氣急敗壞:“不可能!娘娘她不會答應……”

柳至給他諷刺的冷笑。

“我是太子的親戚……”

柳至給他嘲弄的冷笑。

“太子殿下他小,他年青,”

柳至忍無可忍:“你看他小嗎!”吼上一聲,柳明不再瘋狂。失神的喃喃:“不會啊,殿下爲什麼要我死?”

“殺一儆百。”柳至粗魯的回答。

腦海裡格登一下,柳明明瞭。驚嚇的吃吃問道:“那你,你也是這個……”

柳至還是坦然:“我也一樣。”

柳明呆呆:“爲什麼?”

“你們再鬧下去,連累太子,禍害家裡不說,娘娘要讓你們害死!我怎麼去見丞相,你想想我的爲難沒有!”柳至又怒。

“那你能勸勸不是?”柳明這是本能的接話。

柳至冷笑:“你聽了嗎?”煩躁上來,把臉轉開:“你們鬧的兩宮不和,殿下夾在中間兩下里爲難,早就對你們不滿。聽你們的,傷了太后慈愛。不聽你們的,傷了皇后怨恨。殿下說這怨恨原本沒有,全是你們挑出來的。殿下親自往宮裡見皇上,定下你們死罪。”

柳明目光呆滯。

“你安心上路不要怪我,你的後事家中已在操辦,族中長者們說你們罪名不好,怕得罪太子不容許安葬在家廟,是我和你祖父你父親不答應,你放心,還是葬在家廟裡。你妻子的後面事情,適才已經問過你。你孩子,一視同仁。我不能救你,你們太鬧騰。”

柳明哆哩哆嗦:“你告訴我實話,是不是你記恨我?”

柳至低一低頭:“我記恨你也沒有用,我只能是誰妨礙全家,我就不能容。”

“好,你好,”柳明慘烈的哭中咧嘴,好似哭中帶笑,直勾勾盯着柳至:“我瞧不起你,以爲你巴結太后,以爲你怕姓袁的,沒想到你是個最狠心不過的人…。我放心了,你能當個好家主!”

柳至漠然。

“酒呢,還有酒嗎?上路要當個飽鬼,給我酒!”柳明胡亂在桌子尋找。

柳至從竹籃裡取出一小罈子給他,柳明直接抱着喝下去,起身把罈子用力一摔,酒的作用讓一股熱氣由心頭出來,他以爲這就叫豪氣,喝上一聲:“告訴我兒子,我是讓袁家逼的……”

柳至猛地一擡頭,怒喝道:“省省吧!死到臨頭不知悔改。你和袁家的仇是怎麼來的?你上人家要打要殺,你沒有打過人家,是你先動的手!”

柳明僵在原地,面色慢慢地難看:“你就不能讓我死了,也死得有理一些!”

聽到這句話,柳至怒不可遏,一起身子,手指柳明就大罵:“你也知道你沒有理,有理沒理這事情,世上黑白哪能全說得清楚!當初沒理已經過去,你爲自己私仇糾住不放,不惜把娘娘和殿下置於不顧,我爲什麼不救你,你打着爲娘娘好的招牌,爲的是你那不堪一擊的私仇,那一丁點兒,不值得一提的私仇!”

“撲通!”

柳明呆若木雞坐下,半晌,木然的面龐茫然轉對柳至:“是啊,爲來爲去,就爲那一點兒私仇,”

柳至痛心疾首:“我勸你,你不聽,還和我沒完沒了,你!黃泉路上別喝那碗湯,帶到下輩子裡去記着,別再犯這過錯!”

……

大雪紛飛,京裡處處雪白,昭獄裡不能例外。一刻鐘後,柳至走出來,兩行痛淚滑落面龐。

要說他沒怎麼營救柳明,他不瞞着。要說他不痛心,也是假話。

真是犯不着一說的私仇,你打別人沒打過,傷到自己要報仇。雖說世上有時候黑白無論,但這仇要是報下去,這可就沒完沒了。

正道還是在的,只看認不認承。柳至長嘆一聲,往宮裡去覆命。在御書房外面,當值太監告訴他:“三長公主在裡面。”柳至就在外面等着。

想來自己沒害魯豫,自己能嚥下一口氣,不學柳明沒完沒了,但皇上還有氣不平,要把長公主叫來訓誡。

罵人的事情自己也多生氣不是,想來時候不會長。柳至是皇帝器重的人,太監巴結他,讓他坐到暖屋子裡用熱茶。

正喝着,當值太監滿面春風進來:“恭喜大人,賀喜大人。”柳至心頭一暢,他這會兒還正需要點喜事。起來陪笑:“請說。”

“壽姐兒賢淑孝慧,已經會寫不少字,剛剛親手呈上一紙上書,說新年新歲,請皇上開恩,允許皇后娘娘受命婦參拜。”

柳至頭一個心思能是什麼?只能是:太后了不得。也跟着喜歡起來。他沒有多說,太監說了一堆。皇后新年受命婦參拜,娘娘就還是娘娘,那面前這一位,又是皇上重臣,又是那穩穩的國舅。

太監樂呵呵:“大人爲娘娘奔波,我們都是看見的,這您就可以放心,壽姐兒說話,在皇上面前從來沒有不答應的,您這個年安心過不是。”

柳至心想你要是不眼太尖,就是瞎奉承我。我爲娘娘奔波大多在暗處,你能知道多少?

鑑於刑部尚書有一齣子“你和忠毅侯裝相”的話,柳至不敢怠慢,興許他也是個眼尖的呢,把好好的官鹽當成私鹽。

真的是和小袁生分,怎麼叫裝相呢?這話傳出去很不好。柳至和太監聊起來:“您客氣,論起來我們做多少應該應分,遠不如壽姐兒對娘娘一片孝心。”

太監笑嘻嘻:“大人別生氣,我說句實話。是您家不管做多少,抵不上壽姐兒一片心。”放悄嗓音:“她會哭哈哈,你沒有她哭得響。那哇的一大聲,皇上馬上就要說好,”

柳至撲哧一樂:“公公好眼力。”這纔想到沒有打賞,取出銀子給他。太監一樂:“您等着,我爲您再打聽去,皇上正在教訓三長公主,見到壽姐兒上書即刻喜歡,想來就要打發三長公主出來,您正好進去說這件喜事。”

柳至深施一禮:“有勞公公。”

太監走到殿外往裡看看,見他猜的不錯,皇帝讓三長公主平身:“不思孝敬太后,就惹太后生氣去了。”手中拍着一個東西:“全然不如袁加壽,年紀小小最懂事體。如今有她說話,”

太監支起耳朵,這就要有個好回話去對柳至大人說,一個是巴結了他,第二個他從來出手闊綽,得對得起他今天給的,素日給的銀子。

就見另一個太監匆匆進去,這是個皇帝心腹,直接到皇帝身邊耳語幾句,皇帝的面色一沉,難看上來。

太監也心頭不妙上來。

…。

柳垣手提竹籃進去,向柳夫人道:“柳至回來沒有?”柳夫人擦拭臉上的淚痕:“還沒有。”

見柳垣看自己,柳夫人強打笑容:“剛纔有消息過來,柳明柳暉他們已經去了。”

柳垣嘆氣把竹籃放下:“我看的是柳暉,唉,這個東西我還帶着進來。我爲他難過,街上轉了一圈子,吹吹風雪好過的多。”勸一勸柳夫人:“別傷心了,人已經走了。殿下是鐵了心,我們也沒有辦法。”

柳夫人見他也眸含淚光,也要勸他幾句,見柳至面色鐵青揭簾進來。柳夫人忙起身迎接,見柳至雪衣未解,從頭頂到衣下襬全積的有雪,往外面道:“梅香們全是死人嗎?老爺回來不打簾子不接衣裳?”丫頭怯怯在外面回話:“老爺回來的太快,剛看到進院子,不及接就進了去。”

隨着話,三五個丫頭垂首進來。

柳至語氣急躁,向柳夫人道:“你不要罵她們,我心裡有事,也沒有給她們接。”

他身上一件系絆子的玄色暗紋繡鶴鹿爭春的雪衣,自己向脖子下面一解,往後一甩,丫頭們接住雪衣,柳至不耐煩口吻:“都出去!”

把丫頭們嚇一跳急忙退出,柳夫人和柳垣也嚇一跳:“又出了什麼事情?”頗有些驚弓之鳥。

柳至負手在房中踱步,仰面冷笑:“我看過柳明進宮覆命,還有兩三件小事要對皇上說。等在太監房裡,遇到壽姐兒爲娘娘上書,進言元旦正歲,娘娘面見命婦們受朝拜。”

柳夫人歡天喜地,柳垣喜笑顏開。齊聲道:“是加壽的意思嗎?真是好孩子,真是…。”

都想把忠毅侯誇上兩句,柳至還是面如嚴寒:“本來這是極好的,我正喜歡,怎麼進去見皇上回話,怎麼往太后宮裡謝恩正在想,又出了事情。”

柳垣有點兒意料,搖頭道:“這風波不是一天能消下去的。”遂問:“是什麼事?”

“一個以前娘娘宮裡當過差,讓皇上臨幸過的宮女讓找到,說是去年娘娘嫉妒把她攆到冷宮,迫害險些致死。幾個月不給飯吃,她喝雨水吃陰溝裡別的宮裡流出來的東西活下來,”

柳夫人瞠目結舌:“這害人的東西怎麼胡說!”

柳至深吸一口氣:“皇上因此大怒,見到我罵上一通,把我攆了出來。”柳垣扼腕:“這應該不是太后的手筆?”

“不像。何苦讓加壽上書,娘娘還沒有出宮就出這件事情?直接揭露這事,娘娘一樣遭殃。另外有人。”

“誰?”

柳至慢慢吐出一句話:“容妃像是最近有恩寵,柳垣,我們最近把歐陽家忘了吧?”

“她家?算個屁。這不是讓柳明把我鬧糊塗,我沒想起來。你等着,我這就出去問問。上個月我恍惚聽到容妃重新承寵,有爲歐陽老大人說話讓他提前放回來,沒聽真也沒放心上。要是他回來了,哼哼,柳明柳暉死的我難過,正沒地方出氣。”

柳垣說過出去,柳至原地乾站着生氣,柳夫人想到他從進來就沒有吃茶,倒一蓋碗茶送上來,看着丈夫憂心憂慮的面容,心疼他:“喝幾口吧,坐下來緩一緩,有你在,不會有事。”

柳至勉強給她一個笑容:“事情是不大,不過就是加重娘娘嫉妒之名,還有就是不想讓她恢復儀仗,她一天不是正經的皇后,一天有人趁心吧?”

怒容涌出:“想瞎了心!”

……

加壽安慰太子:“別生氣,我還會爲娘娘進言的,只是要等上一段時間。”太子擠一個笑容給她:“多謝壽姐兒。”

忽然很感動,俯下身子把胖胖的加壽裹到懷裡,在她額頭上親了親。

他們身後是太后宮室,太后橫眉掃視德妃賢妃端妃,還有天天來對她請安的嬪妃們,齒含冰寒:“沒有人在這裡面動手腳吧,我可容不下。”

滿殿噤聲。

壽姑娘正要露臉面讓打回來,太后太上皇全都動怒。這個人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偏偏這時候出來,難免讓人懷疑幕有人策劃。

……

沒多久,寶珠也聽到,鄭倪氏坐在她對面說過:“我問過我女兒,那個宮女確實是娘娘宮裡出來的,確實是受過皇上寵幸,確實在第二天讓娘娘藉故攆走,不知去往哪裡。”

寶珠淡淡,宮裡等着和皇后過不去的人多了去,巴不得她永遠不出宮的人也多了去。

鄭倪氏告辭,寶珠去找孩子們玩耍。問問,一直備車往小二家裡去了,寶珠含笑:“大過年的又麻煩二叔,又要什麼東西?”

小二在家裡,阮樑明今天休息,和他說話。

“宮裡纔出來的消息,壽姐兒這臉沒有露成,你初幾進宮講書,父親的意思多留神多防備。太后勢大,這不見得和太后過不去,也不是和加壽,是針對皇后。但把壽姐兒擋住,這樣可不行。”

小二搗鼓着手裡的東西,漫不在乎:“沒事兒,壽姐兒露臉面的地方多着呢,明年還有,哥哥你別急。”

阮樑明微笑:“壽姐兒今年開粥棚是你的主張?”

“當然是我,袁兄哪裡想得到這個。四表姐說家裡開,算加壽一份子。我說不行,家裡開是家裡的,壽姐兒單獨開一份子。四表姐學會了,給香姐兒也單開一個,給加福也單開一個,說是從她們的月銀中省出來的,呵呵,要福氣的,就去吃加福的,要運道的,就去吃香姐兒的。我幫着維持好幾天,有些不是家裡揭不開鍋的也去混吃,讓我揪出來。哥哥,我是什麼眼力,我是一雙好眼睛。”

阮樑明笑容加深:“知道你經心,我不過是白問問。”裝作剛想起:“是了,這舍粥的湯水……”

小二大爲不滿:“才說我當心呢,哥哥又來說。放心吧,不能比官棚裡的湯水稠,我知道。”

阮樑明放下心,走過來看弟弟擺弄,猜測道:“這又是什麼好玩的?”外間,響起清脆的說話聲。

琬倌說話已經很流利,隨他的能舌辯父親,字咬得清脆。“收錢,收錢,收錢,咦,收錢的那個不見了?”

往裡就喊:“父親,收錢的那個沒給錢,過去了。”

房後窗戶上面扒上一雙小手臂,蕭戰露出半個腦袋,不懷好意找到阮英明:“嘿嘿,讓我抓住現行,在做什麼好東西,先給我和加福。”

小二撇嘴,用手臂把面前東西擋住。

小王爺更不服氣,同時眼光在房裡一溜,大爲失望:“上個月我看到的大花燈,那麼大,”

張開手臂就比劃,忘記他在扒窗戶,“撲通”,摔下去。後窗戶固然不高,但對他的個頭兒來說,也是一個屁股墩兒。

阮樑明哎喲一聲,放快步子過去看他,見小王爺又扒上來,摔一下跟摔別人身上似的,呲幾下牙就沒事情。對着小二繼續瞪眼:“那大花燈難道不是做給加福的?”

小二翻眼對房頂:“我說過是給執瑜執璞的,”沒好氣:“估計這會兒都到山西。”對小王爺壞笑:“快馬加急哈哈。”

小王爺還沒有翻臉,琬倌進了來,小臉兒黑黑,撐開小荷包:“收錢,只收你的錢,從不收表姐的,你又來搗亂,快給我錢。”

跟隨他一起進來的香姐兒樂得不行,加福納悶,作什麼只收戰哥兒的錢?

又哪裡是搗亂的?

蕭戰沒跑掉,在小二這裡名列黑名單的小王爺要想留在這房裡打探小二好東西,乖乖的給琬倌一塊銀子。

小二得瑟,這是洗狗洞的費用,去年的。

……

大年三十的早上,龍四和餘伯南在城門初開時遇上。餘伯南往城外面去,對龍四拱手:“四公子,這麼早從外面回來?”

龍四還禮:“姑母家的瑜哥兒璞哥兒今天出城祭祖,昨天我出城先把地方看視一遍。”

餘伯南笑容燦爛,那是寶珠的孩子。龍四也問他:“今天就算過年,大人還出門兒不成?”

“不去不行啊,王爺拔營而走,這邊城安危落我身上。我往衛所裡看看他們,酒肉可到了,兵器可還缺少,回來早的話,傍晚到家。”

龍四道聲辛苦:“明天初一還是來家裡吃年酒,父親常說大人家不在這裡,小事上理當多加問候。”

餘伯南往年都去,今年執瑜執璞,已經見過他們幾回,和他們說說寶珠,明天沒有不去的道理,又一次欣然應下,和龍四分手,餘府尹出城,龍四往衙門裡看過最新的邸抄,天色還沒有明亮,他回到家中。

龍家的人都沒有晚起習慣,龍四踩着燈籠影子來見父親。

進房後放慢腳步,揭簾進去,不用擔心遇上老國公夫人。那牀裡面呼呼大睡的,是兩個小胖子。

老國公已醒,他天天睡在牀上,晚上睡眠不多。對兒子悄悄一個笑容,讓他腳步放慢,龍四也悄笑而回,躡步而進。

站在牀前回話:“京裡沒要緊消息。”

老國公放下心,沒有風吹草動,袁訓也就不用擔心。見兒子面上有什麼在房中融化,知道是外面帶進來的風雪。

這是爲執瑜執璞才跑的一回,老國公欣慰地體貼他:“去吃熱粥,空肚子回來,早起灌一肚子風不是?”

龍四就要出去,“哇!”,對面房裡小十醒了,執瑜執璞同時坐起,睡眼還揉着,打着哈欠:“小十叔叔,我來哄你。”執瑜貼着老國公睡,從他腳邊上下牀,往那邊去了。

執璞慢在後面,就不着急。問老國公:“舅祖父要不要吃茶?”老國公滿意的面上滿滿當當:“我不喝,你再睡吧,天還早。”

“嘭”,外面有鞭炮聲隱約過來,是街上離得遠,只有細聲。執璞嘻嘻一下:“等我起來,我也放。”老國公說好。執璞對外面看看:“哥哥還沒有回來?”往老國公身邊一貼,胖腦袋捱上他肩頭:“我睡這裡,讓哥哥睡裡面。”

老國公的面上又是一片欣喜出來,像漫天雲霞無邊而出。龍四看在眼睛裡,內心自嘆不如小弟。

家裡的孩子們雖然多,但想得到陪祖父睡的沒有。

他們想不到也有原因,有老國公夫人在。於是執瑜執璞過來,說爹爹說的要陪伴,他們現在會倒水也倒喂吃的,和老國公睡在一個牀上,孩子們本來就貪玩,和老國公說話到半夜,老國公也消耗一定精力,又心裡滿足,晚晚睡得很香。

感嘆一回,龍四出去,能聽到對間裡執瑜說話聲:“不要哭,我扮個鳥兒給你看,喜不喜歡?”

四周,暖暖的氣息就些出來。龍四直到回房,眼前還有睡在牀上的執璞,和哄小十的執瑜,真是兩個貼心孩子。

天亮以後,龍四送執瑜執璞去小鎮祭拜祖父,還有曾祖父母的墳也在這裡,一來一去到下午方回。

邵氏張氏方氏母女等着,褚大路早就在國公府玩耍,不在這裡。祭拜過,一起套車回來,紅花留下看家並養胎。

邵氏等人去袁家大宅裡住,第二天一起到國公府裡過年。梁山王妃住在這裡,葛通夫人在得知大軍年前開拔,也離開離葛通近的邊城,回到這裡居住,倒是熱鬧。

用過晚飯,孩子們全到老國公房裡,有執瑜執璞在,處處是熱鬧。鋪着厚厚的地氈,席地而坐,四月裡生的小十有八個月出去,會坐,也擠在裡面擲骰子。

骰子落地亂晃,大家亂喊。

“六,我要六,”

“三,給我三,”

小十在這樣的帶動下,也有幾個音出來。小手捶着地氈,身子往前探着,口水不大會兒滴溼自己小衣裳一片,喊着:“漆漆,”

龍顯貴大樂:“骰子沒有七。”

“狗,狗。”

“也沒有九,這是誰教他的,哈哈。”

孩子們一通大笑,老國公嘴脣動了動。老國公夫人分一半的心看着兒子不要誤吞骰子,另外一半的心看着丈夫要什麼。

走過來輕聲問:“要吃什麼?”老國公搖搖頭,眸光還是緊隨孩子們,緩緩道:“阿訓從來沒有在我房裡玩過。”

老國公夫人心頭一顫,在袁訓小的時候,很少往國公府裡來。憎惡她,也憎惡龍氏兄弟。

無心的話語讓老國公夫人垂下面龐,在牀沿坐下。看看執瑜和執璞把小十夾在兩人中間,不時扶他一把,不讓他爬出去搶骰子,老國公夫人眼中蓄滿淚水。

老國公過一會兒才意識到自己失言,無意刺傷妻子。他裝作沒發覺,笑容滿面不看她:“呵呵,看看又耍賴了,擲錯了也能重新再來?”

老國公夫人心頭一寬,原來他是無心之語。側側面龐裝攏頭髮把淚水擦去,轉回來笑容可掬:“是啊,玩的多好。”

小十跟在裡面:“依依,”

“啊啊,”

老國公哈哈大笑:“是二,啊啊。”小十瞅瞅父親,不是好玩的樣子,不理他,繼續湊熱鬧,沒一會兒就往前爬,要把骰子拿在手裡,執瑜執璞把他拖回來,讓他老實坐好,他就歡快的笑着,把口水滴得更多。

玩到半夜男孩子全在,姑娘們只有一半還撐着,叫着守歲了,給老國公和國公夫人拜年。

老國公讓取出錢,每個人都有,念姐兒年前回去,陪母親給祖母上墳,讓執瑜先收着。

又給一大份兒,叫過執璞:“這是加壽的。”執璞嘟起嘴兒:“大姐都那麼大了,還要討錢麼?”但收起來。

又收過給香姐兒,給加福的,給小六的。執瑜執璞問聲給完了,端上過年的點心大家吃時,執瑜從條几下面拖出一個包袱。

這是他早就讓放在這裡,說有用不許動,丫頭們打掃房間也只搬動就歸着好。打開來,是一封一封包好的銀子。

給老國公看:“爹爹母親說好幾年沒回來給錢,又年年收舅祖父給的錢,讓我們帶來,請舅祖父代他給哥哥姐姐。”

孩子們歡呼聲起來,老國公笑說不能辜負心意,代袁訓發了一回,有一個上面有字,也格外的大些,寫明是小十的。

小十打着哈欠熬着不肯睡,抱着銀子,讓抱回房,對着銀子要啃,讓攔住,小手抓一角睡着。

丫頭們拿開,掂掂份量,回國公夫人:“可真不少。”國公夫人也笑,讓她們收好,她和兒子去睡。

不到四更鞭炮聲響,把執瑜執璞驚醒,不肯再睡,外面又送進小二寄來的大箱子,是兩個大花燈。執瑜執璞大喜,連說小二叔叔真好,送一個出去,另外一個就在老國公牀前擺弄,說裝給他先看。

此時的京裡,他們的母親寶珠悄手悄腳下牀。

……

起夜燭火不敢撥亮,擔心把丈夫袁訓弄醒。寶珠在牀前悄無聲息穿衣,看一眼丈夫沉睡的面容上還有眉頭緊鎖,就要心疼上來。

自從王爺來公文拔營而去,袁訓就沒有好好睡過。他白天要去宮裡安撫皇帝,想盡法子讓他不要生出後悔的心,而中途命撤兵。回衙門還要辦公事、會見同僚。晚上回來,地圖在家裡掛上一份,秉燭到深夜是經常的事情。

寶珠在中間屋子裡榻上,都聽得見他在側間自言自語:“大冬天的貼近山裡走不冷,這裡水深,凍得實在能過去嗎?這麼冷的天發兵,高南國是想不到明春兵臨城下,但路實在不好走,凍死士兵可不好。”

主張是袁訓出的,他不能真的像別人所想,贏了他喜歡,輸了他頭一縮,說和他沒有關係,在他的心裡負起全責,只能贏不能輸。

把寶珠聽得都不忍心叫他早睡,強着他也睡不着,不如由他去吧。但知道這仗不是一年兩年,怕他長此以來消耗身體,寶珠和他約好,早上能睡會兒就睡吧,橫豎兒子們不在家,不用起早教武藝,袁訓三兩天也一改起早的習慣,補上一個懶覺。

今天元旦朝賀,肯定睡不成,但寶珠能晚叫他一時是一時。

去榻上把孩子們背的紅包兒整理時,袁訓醒來,孩子們隨後進來,安老太太和袁夫人帶着小六隨後到。寶珠親手給背上紅包兒,按和太后說好的,香姐兒背兩個,有一個是執瑜的。加福背兩個,有一個是執璞的,給太后看看,算是執瑜執璞這個年還在身邊。

小六直接裝紅包裡,問他:“把你送給太后好不好?”小六就格格一陣笑,奶聲奶氣,也會發聲,含糊不清:“哦,”是說好。

收拾完畢一家人進宮,袁訓往金殿上去,女眷們往內宮裡來。如今是太后掌宮務,加壽協助當家,太監宮女的恭敬更是不同。

加壽在內宮門內接着,上母親的車,給她看自己背的大紅包兒,和二妹三妹說笑一陣,小王爺的車在後面,在太后宮門外下車。

和別的命婦們另外有殿室等待不一樣,袁家的人是直接去見太后。太后眉開眼笑,給了錢,讓香姐兒和加福蕭戰還去睡會兒。

然後接受嬪妃們道賀,命婦們道賀,太后留下一些人說話,柳至夫人往皇后宮裡來。

站在宮門上往裡看,見殿室清洗過沒有敗落,只是走動的人少,人氣兒全無,寂寥也就跟着出來。

難免有一陣傷心上來,正要落淚。一個太監出迎,柳至夫人不敢哭,帶着給皇后的東西隨他進去。

皇后事先知道她要來,裝扮一新端坐等她。柳至夫人行過禮,坐下來端詳過,陪笑道:“久不見娘娘,臉面兒還好,衣裳也好,我就放心了。”

皇后幾個月裡不能見家人,不能見柳至她還沒有懊惱,見不到柳明等人她心裡話沒有人說,實在憋悶。

悶釘子碰到現在,氣悶的性子澀澀,以往的暴躁少了三分。見柳至夫人這樣說,面色淡漠地回:“這不是加壽在當家,過年前幫我洗了宮院,新種上花草,衣裳也是她送來的,那盆臘梅也是她送的。”

一角,半人高的盆裡,臘梅吐芳香。

柳至夫人由不得的笑了:“壽姐兒不孝敬您,她還孝敬誰去?”這本來是句奉承話,但皇后面上一寒,不是還有太后嗎?這話沒說,柳至夫人察覺,忙擋住,換個話頭笑道:“花好,襯上娘娘的人也好,這是什麼都好的兆頭。”

皇后冷淡地由着她說,又把家裡的近況說上一遍,只是沒有提柳明等人。

皇后忍不住發問:“柳明這冬天身子好不好?他讓袁家傷到的地方,天陰下雨就痠痛,今年我不能賞他藥,去年上半年裡賞過他,不知道用完沒有。”

柳至夫人笑容不改:“好呢。”

皇后沒看出來,道:“那讓他進宮來看看我,和他說話心裡寬。”

柳至夫人在家裡和柳至商議好的,怕今天搪塞得過娘娘,下一回沒有話回,總不能說自己不帶話。

“柳明他回老家去了。”

皇后一驚,猜疑上來:“那柳暉呢?”

柳至夫人含笑:“也回去了。”

皇后就知道不對,因爲柳明對她說過:“娘娘一天不安穩,臣一天不離開您。”他有事回老家不奇怪,但總會留下話或書信。再說柳明說了柳至好些壞話,他不喜歡柳至,皇后現在也不原諒柳至不作爲,柳明不會離開自己。

皇后毫不掩飾的眸光寒冷,冷笑連連:“你就如實說吧,是你們夫妻把他擋在宮門外面是不是?”

柳至夫人極是無奈,起身跪下:“我們夫妻不敢。”不說還好,說過皇后怒從心頭起。

她最近悶得太狠,生出一些委屈求全的心思,面上一層窗戶紙可以不捅破。但讓懷疑柳至夫妻又做下什麼給揭破,怨恨如洪水宣泄奔騰而出。

她罵了起來:“你們夫妻不敢誰敢!就你們夫妻最會裝人!背後全是鬼!幾曾管過我的死活,我也不和你們理論!權當沒有你們。但柳明在哪裡,快快給我找來!你能進來,他倒進不來,這是什麼道理!”

這話太重,柳至夫人當不住,哭道:“我們進來是求過加壽姑娘,”皇后大怒:“還敢狡辯!你們能求,柳明就不能求!”更是咬牙抽氣地罵,顯然怒極:“天底下的好地方,除了你們夫妻能去,別的人都得退後!”

“娘娘,柳明柳暉……他們已死。”柳至夫人的話讓皇后逼迫出來。

皇后震驚,這一個炸雷打得她六神無主,茫然起身問道:“是誰殺了他們?”

眸中恨意深重:“是你們……”

“是太子殿下!”柳至夫人痛哭。

她內心委屈如墜落深淵,從此不見天日的感覺。什麼叫權當沒有我們?我夫妻爲你擔家裡罵名,太后面前陪臉色,袁家那裡去求情,就落下一個不管娘娘死活的名聲。

索性實說了吧,不然這冤枉誰能擔承?

皇后面上青一陣紅一陣白一陣,喃喃:“你沒有騙我?太子爲什麼和柳明過不去?”

一句也是說,十句也是說。柳至夫人乾脆全說,哭道:“太子說兩宮不和,全是由柳明等人挑唆。把我丈夫叫去,命他肅清家裡。名單是太子殿下所給,人,是太子殿下所抓。沒抓的人,殿下不悅的,全數攆回老家,娘娘不信,您見到殿下時問一問他。”

兩宮不和,四個字像一頂大帽子扣到皇后頭上,把她壓得跌坐回錦榻。她傷痛柳明的心思讓引開,換上來的是兩宮不和,太子偏向太后。是太后的屬意?還是太子讓人矇蔽?又或者就是太子的主張?

這個太子早就與自己不和,早就不敬重自己,早就……兩宮不和…。這一年裡獨坐宮院冷冷清清,無人說話,鳥聲也寂。看花開時扎眼,看落紅淒涼,就是因爲兩宮不和,自己落到這地步。

皇后怯懦上來,她本來就是個沒主見的人,以前有父親丞相,登基前父女不和,但總是有父親,有些主意自己不相信,父親也會說出由自己選擇。

在他的主意上面自己再拿主張,總還風平浪靜。

現在,不相信柳至,柳明已死,太子和自己不一條心,失寵於皇帝和太后又已久,皇后沒了主張。

呆呆坐着,柳至夫人準備哄哄她,待精神頭兒轉過來就告辭時,外面有人回話:“太子殿下和壽姑娘來給娘娘行禮。”

皇后滯滯,柳至夫人提醒她:“娘娘要有個笑容纔好。”她嘴角一勾,出來一個生硬的笑容。

還肯聽,柳至夫人小小松口氣,雖然她才讓皇后罵過,但也得爲她着想,就不辭行,在這裡能幫着說說圓場的話也好。

修長瘦削的身影,和小小的胖胖的身影出現。

太子過了年十三週歲,過去的一年裡是拔個頭兒的年紀,陡然一長,比加壽高出接近一半。

他英俊飄逸,看得柳至夫人都得意上來,這是自家的太子。而皇后心頭又痛,這是和自己不一心的孩子。

他的手扯着加壽,過了年八週歲的加壽,可能是胖墩墩肉墜的,看上去就顯得矮,也長高得晚。

和太子看上去,一個已算大人,一個還是孩子。但大手握住小手,親親熱熱的到面前。

“給娘娘請安,娘娘千歲,千千歲。”

皇后的眼皮子抽搐,關在這宮裡還千什麼歲!這樣活千歲不如去死。但她沒有說出來,這一年的不許出宮把她性子磨去不少。還有太子不放過柳明讓她內心慌亂。有個心事存着,無心再起爭端。

默然不語,太子和加壽沒有多呆,也就辭出。到外面,跟加壽的宮人送上一個大紅包兒。

加壽身上本來有一個,偏向左邊,怕進去讓皇后奇怪,這一個現在背上,這一個就偏向右邊。太子見到皇后也心事重重,但見到這一幕忍俊不禁:“加壽,你也太貪心,一個還不足夠,這一個又背上做什麼?不是太后面前討過錢了。”

“我幫瑞慶姑姑背的,她要接小弟弟進門,她今年不背。”加壽振振有詞。

太子更覺得好笑,打趣道:“姑姑去年就不背,你貪心鬼兒,別拿姑姑當藉口。你要是說幫姑姑家沒有來的小弟弟背的,這倒說得過去。”

加壽眼睛一亮:“這樣說,我還要再多背一個去討錢?”太子放聲大笑:“沒羞,我都代你面上發燒。”

加壽嘟囔:“要是姑姑和母親一樣,一下子接進兩個弟弟妹妹,那我應該再背兩個,多討兩個的錢。”

兩個人笑語着去了,皇后的殿室太空,聽得一清二楚。柳至夫人歉意:“看我忘記爲娘娘準備錢給壽姐兒,壽姐兒明天后天還會來吧,明天我把錢送進來。”

皇后搖了搖頭,不知道是說不用備,還是說自己可以備。她有氣無力的,耳朵滿是太子剛纔的笑語歡聲,和他見到自己的疏離。

他對着自己的母后沒有很喜歡,這顆心早就烙上太后之印,不在自己這裡。

柳至夫人勸上幾句,讓娘娘不要傷心,告辭出宮。她出去沒多久,太子打發一個人到皇后宮裡,悄悄問當值的太監:“殿下問柳夫人面有淚痕,和娘娘說了什麼。”

這不是太子頭一回過問,當值太監如實回話。太子聽過面色不豫,自己殺了柳明不對嗎?母后還問他們何來?

對皇后心結更重,這樣的人還是看不透,還有什麼可問的。自己低頭想上一回,不管正想反想,柳明等人不可以留。

重回太后宮裡去,加壽正在扮可愛,和戰哥兒爭着討錢,背上好幾個大紅包兒,把太上皇太后和瑞慶殿下逗得哈哈大笑,說姑姑會接好些弟弟妹妹,太上皇誇她說得好。

戰哥兒怎麼能容她一個人出風頭,跟在裡面就插話:“加福好,”

“加福比你好。”

小六挪着步子,拖着他的紅包兒在地上走得跟個大公雞般神氣。

太子也去承歡一回。

太后又把執瑜執璞提上一回,問他們哪天起程,哪裡能回到京裡。

……

國公府裡,執瑜執璞對着大花燈窘迫。小二送的花燈太大,是個巨大蓮花燈,蠟燭點起來,熱力的作用花瓣會一開一合,把畫的荷花映得跟真的一樣。

但房裡掛不下,而且裝上拿不出去,房門窄。

國公樂得不行,聽着他們嘀咕一回,還是拆散花瓣纔拿出去。另一個在客廳裡掛好,小十在下面拍着手笑,仰面看得不住眼睛。

大奶奶謝氏見暫時沒有要她幫忙的事情,她的孃家人過來拜年,在她房裡,和國公夫人八奶奶打聲招呼,回房去說說體己話。

就要走了,總是有幾句話互相告知。

她的父親還是愁眉:“孩子,你沒有丈夫不用怕,公婆俱在,家裡有吃有穿有人敬你挺好,爲顯貴去投靠別人,千里萬里的去不容易,到了不好,回來路遠也不容易。已經離開這家裡,你說回來就回來,你妯娌們難道沒有話要說?到時候纔是上下兩難,兩頭受氣。”

成親以後,謝氏沒有一次不恨父母親,把自己嫁給龍大公子暴性的人,還要受姨娘的氣。但決定上京,她一下子爽朗,時時有笑容,話中帶豁達。

反過來勸父親:“我沒有丈夫,爹孃難道不擔心嗎?只有顯貴一個孩子,他有出息,是我的依靠,爹孃可以放心。父親說得是,我們家是是這裡頭一份兒,公婆在上,沒有人敢輕看我們,對我們娘兒們不好。但說到底,公婆有了小兒子,顯貴他沒有了父親,以後少一份兒慈愛,要早早的爲他打算。總是和小叔叔搶可不好,也傷和氣。京裡的表弟最孝敬公公,公公命我和五弟妹投奔他,他不會不答應,再說已經答應了。弟妹我們相處過,最好不過的人。表弟是探花,往來的全是狀元公。爲顯貴長大的前程,爲他能養我的老,我們得走了。”

嘆息一聲:“別掛念,我們孃兒倆都喜歡。”

_ttκǎ n _¢○

五奶奶也在房裡見家裡人,笑盈盈的一看就是心也寬氣也暢。

“爲慧姐兒,她沒有父親,嫁在這裡要是受氣,尋叔叔尋伯伯的幫忙,也沒有不答應的。但能爲她掙一分好的,我就爲她掙一分。京裡是全國最好的地方,好人家不會少。再說她親表妹是太子定下的,送她去跟着學學規矩,許個好人家,姐妹以後是依靠。”

說到兒子,倒沒太措詞,只一個前程要緊:“要拜狀元當師傅,公公親筆給表弟寫的信,表弟管着兵部,加急快馬早一來一回有信到家,住的地方都準備好,表弟妹從來是個和氣的人兒。”

她的孃家人也就不多勸,只道:“去了還是自己買個宅院吧,孤兒寡母的,一看就是去靠人幫的,住在一起哪能長久。到時候回來難,留下難,那倒不好。”

“我準備的有買房子的錢,本來也是這樣想。自己備下來,姑母肯定留我們住,住到不喜歡,我們就搬出來。但京裡來了三封信,小弟的信給公婆,說好。弟妹的信給我和大嫂,說院子已經備下。姑母的信呢,給母親,說命我們住到她家,姑母有命,哪能不從。她家是王府,小弟是侯爵賜王府,住在一起也不會讓外面人欺負。”

五奶奶笑吟吟。

正說着話,說梁山王妃和葛將軍夫人來拜年,五奶奶請孃家人,謝氏請孃家人,一起往客廳上來。

梁山王妃和執瑜執璞在說話,問他們過年哪天走,要和他們同路。執瑜執璞難得的扭捏:“我們帶着大伯孃二伯孃一家,我們自己走。”

梁山王妃含笑:“同我一起也不拘束,我比你們還會招待客人呢,”不管執瑜執璞下面回的是什麼,謝氏和五奶奶先對孃家人微笑,看看,我們說的不假吧,都知道我們要走呢,沒有一點兒不情願。

------題外話------

求票票。

多謝昨天的票票。

錯字回來再改。麼麼噠。今天又是大乖好仔,提前更新,哈哈哈。

第349章 ,這個纔是真二爺第615章 ,攜帶暗器的加福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462章 ,梁山老王暫勝一籌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497章 ,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130章 ,好!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323章 ,寶珠能壓妖魔鬼怪第74章 ,家世(一)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16章 ,相比第458章 ,大度讓搶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469章 ,局中局第520章 ,約束論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391章 ,煙火破謠言第520章 ,約束論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553章 ,不中用的女婿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598章 ,皇帝回敬二近臣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402章 ,看破第288章 ,袁將軍官復原職第686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785章 ,暫時的平息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775章 ,自驚自亂第522章 ,齊王清醒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298章 ,蕭儀之死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345章 ,杜氏鬧事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768章 ,老太太亂點鴛鴦譜第21章 ,示好第543章 ,龍書慧成親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356章 ,大大大.....將軍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50章 ,問問去第28章 ,逞強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412章 ,又有喜第67章 ,結案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550章 ,火勢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27章 ,討好第90章 ,討要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246章 ,分東西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373章 ,新王朝第825章 ,柳大哥第332章 ,
第349章 ,這個纔是真二爺第615章 ,攜帶暗器的加福第406章 ,仗勢欺世子第294章 ,好意也傷人第228章 ,韓家總算出來要面子的人第462章 ,梁山老王暫勝一籌第722章 ,齊王的新主張第603章 ,回鄉祭祖第781章 ,新人進京第497章 ,第23章 ,腹誹者,人腹誹之第435章 ,不許孩子們去從軍第130章 ,好!第626章 ,白卜討錢第63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265章 ,加壽抓週宴上的一派胡言第490章 ,善良不易善良美第274章 ,袁訓辭親事第323章 ,寶珠能壓妖魔鬼怪第74章 ,家世(一)第611章 ,正經離京第800章 ,梁山王真情流露第16章 ,相比第458章 ,大度讓搶第293章 ,姑侄爭論第691章 ,舅舅又不要元皓第469章 ,局中局第520章 ,約束論第251章 ,紅包是今天的主題第391章 ,煙火破謠言第520章 ,約束論第374章 ,喬遷新府第第362章 ,兒媳婦好第180章 ,處處慈愛爲寶珠第553章 ,不中用的女婿第153章 ,我是來吃年酒的第423章 ,各自孝心第598章 ,皇帝回敬二近臣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402章 ,看破第288章 ,袁將軍官復原職第686章 ,一個桃子引出的事情第785章 ,暫時的平息第536章 ,各家長輩們都援手第632章 ,難怪我瘦了第239章 ,我家弟妹不答應第150章 ,自己掙下的錢第645章 ,重重埋伏第775章 ,自驚自亂第522章 ,齊王清醒第811章 ,哪吒上壽第297章 ,當街搶衣第464章 ,皇后又中招第420章 ,懶貓瞌睡多第252章 ,厲害的小加壽第567章 ,梁山王大捷第147章 ,寶珠不拜年第298章 ,蕭儀之死第817章 ,冰火兩重天第682章 ,正宗袁二到揚州第7章 ,訓斥表姐妹第558章 ,這招數,有喜了第395章 ,教導加壽第345章 ,杜氏鬧事第524章 ,風生水起第768章 ,老太太亂點鴛鴦譜第21章 ,示好第543章 ,龍書慧成親第755章 ,謠言來自安王府第356章 ,大大大.....將軍第136章 ,故人全來第802章 ,東安世子的野心第605章 ,梁山老王和太子如願第696章 ,龍顯貴龍顯兆回家第238章 ,郡王亂點鴛鴦譜第220章 ,什麼叫有情有意第745章 ,舅甥相見動人心第50章 ,問問去第28章 ,逞強第151章 ,傾家而出去相看第412章 ,又有喜第67章 ,結案第659章 ,沒有遺憾第550章 ,火勢第665章 ,蘇先到了第27章 ,討好第90章 ,討要第450章 ,袁訓給姐丈和親家出的主意第457章 ,承歡國公的執瑜執璞第187章 ,英姿少年認郡王第591章 ,好孩子請客第749章 ,懟親家的梁山王第371章 ,準岳母大人駕到第246章 ,分東西第4 百七十八章,想害人害到自己沒兒子第737章 ,齊王回京第373章 ,新王朝第825章 ,柳大哥第33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