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殺伐天子殿

再次被扣上“閹豎”帽子的鮑出,終於徹底憤怒了。他仗着腳步靈活,與潘隱錯了一下位,避開淳于瓊這塊硬骨頭,對上了那些普通的衛士。

鮑出跟隨王越學武數年,學的不是其他師兄弟傳習的“騰挪輾轉”之流劍客相爭之道,而是實打實,以力破力的戰陣殺伐之道。他最適合的位置,並非保鏢,卻是沙場之中的破軍之將!

面對眼前烏龜殼一般的盾陣,鮑信一刀撥開幾把從縫隙中斬出的刀劍,直接邁開大腳丫,將“戰炁”聚集在腳掌上,一腳蹬在一名衛士的盾牌上。

作爲一個身高八尺三寸的壯漢,這一腳的力道,怕不下六百斤。被蹬中的衛士武技平平,哪裡吃得消這一下,當即“啊”的驚叫一聲,飛出一丈多遠,在地上打了好幾個滾。

盾陣出現缺口了!

幾個衛士都是配合熟慣了的,見到陣型出現缺口,當即自發的進行調整。然而,始作俑者又怎麼會眼睜睜的看着衛士們填補空缺呢?

鮑出大吼一聲,身體一擠,拼着背上硬挨一刀,衝進了衛士陣型中。然後,他手中鋼刀一番狂舞,一口氣斬出了十七刀!

這十七刀,將鮑出身邊的四名衛士,一下子斬成了二十塊以上!刀法中的那份一往無前,就連己方的潘隱,都隱隱有些膽寒!

“千軍辟易!”

隨着死傷慘重的衛士們驚叫着四散而走,盾陣終於被擊破了。淳于瓊一刀逼退潘隱,眼睛卻盯住了鮑出,頗爲讚賞的說道:

“能夠以刀勢,將‘千軍辟易劍法’練到這種程度,果然不愧是王越看重的心腹弟子。鮑交才。你應當是成爲沙場上的一員猛將,不應該給人看家護院的。怎麼樣,有興趣投到袁太傅門下嗎?”

鮑出字交才。因爲剛纔全力搏殺,他一時間有些脫力,並不說話,只在一旁抓緊時間回氣。倒是潘隱一聽到“袁太傅”三個字。就像被捏住了喉管一樣,尖聲叫道:

“袁太傅!今日之事,竟與袁隗有關嗎?”

淳于瓊“嘿嘿”一笑,一邊後退,一邊回答道:

“今日之事,與袁太傅無關。不過,明日之事,就是袁太傅要做的了。”

這句話有些隱晦,官場新人鮑出完全聽不出意思。但是潘隱這個在宮中當差十多年的老資歷。自然明白了淳于瓊話語中的意思。

——就是說,大將軍死後,雒陽城內的局勢,很快會被袁氏所控制?

——袁氏爲什麼能夠控制局勢呢?

這幾個問題,一下子從潘隱的頭腦當中蹦出來,讓他一時間都無心追逐淳于瓊了。突然,他的心中閃過一個人的名字,立刻就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

——袁紹?袁本初?

就在潘隱心裡豁然開朗的時候。從遠處的宮牆處,傳來了一個洪亮而充滿威嚴的聲音:

“盡誅閹豎。爲大將軍報仇!”

雖然聲音的主人,應當還在數百步之外。可是傳過來的聲音,依然清晰可辨。潘隱在宮中廝混久了,對朝廷的官吏不算熟悉,只聽得這人聲音有些耳熟。鮑出天天在大將軍府裡當差,一聽這個聲音。卻能夠立刻分辨出聲音的主人是誰。

“袁司隸?是袁司隸!”

說實話,剛纔的變故,都發生在短短片刻的時間當中。饒是潘隱的腦子在人羣中算是靈活的,也很難一時間,將這些紛繁的變化捋清楚。

就在司隸校尉袁紹的聲音響起後。緊接着響起的,是數百人一致的應和聲。然後,有些雜亂的腳步聲頓時大作,由遠及近,直撲長秋宮!

搞不清狀態的潘隱和鮑出兩人,正因爲這些目不暇接的變化而遲疑未動,在與淳于瓊保持對峙狀態。突然,他倆聽到後面的大殿裡發一聲喊,包括宦官和宮女在內的一大羣人,裹挾着何太后,從大殿門口急匆匆的跑出來,向四周一鬨而散。

這般突然間發生的變化,更是讓鮑出、潘隱二人摸不着頭腦。

“這是……”

疑慮重重的鮑出,下意思的問着剛認識的戰友。潘隱正要回答“不知道”,一眼卻瞥見面前的淳于瓊,臉上正露出欣慰的笑容。再一眼看見遠處隱隱出現的漢軍身上的服飾,潘隱心裡,終於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如此!”

恍然大悟的潘隱,並沒有任何高興的感覺。因爲,他突然發現,看穿了部分真相之後,己方的處境居然變得更加險惡!

“鮑壯士!此地不宜久留,且跟我來!”

鮑出只見過潘隱一次,並不知道潘隱的身份,此刻聽到潘隱叫出自己的姓氏,心下有些驚訝。他看了前方氣定神閒的淳于瓊一眼,不甘心的說道:

“這叛逆還未死,某不能走!”

潘隱緊張中一跺腳,叫道:

“還想殺他?再過一會兒,等他的同謀到了,就輪到他要殺咱們了!”

鮑出對這話殊爲不解,問道:

“同謀?誰是他同謀?”

潘隱一指百步之外出現的一小隊漢軍,叫道:

“司隸校尉屬下的‘中都官徒隸’,看見沒有?這些徒隸的長官袁紹,就是他的同謀!”

所謂“中都官”,漢指京師諸官。所謂“徒隸”,漢時專指獄卒。所謂的“中都官徒隸”,就是指來自“中都官獄”的獄卒。

所謂的“中都官獄”,通常專指漢武帝以降的特設‘詔獄‘,即某種直轄於朝廷的司法審判組織。“中都官獄”有權接受起訴文書、奏請立案、傳捕、拘禁罪犯和證人,審訊及擬罪上報,包括對部分囚犯的處決。

雖然“中都官獄”和朝內多種審判機構有隸屬關係,例如皇帝使者、丞相、御史大夫和廷尉等。但它最直接的領導者,就是司隸校尉。

鮑出知道淳于瓊與袁紹的關係極爲密切。但是,他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風度出衆、雍容典雅的袁氏長公子,號稱“天下楷模”的袁本初。居然會是眼前這個殺害大將軍的瘸子的同謀!

“你走不走?你不走,咱可要走了!”

潘隱與鮑出並不熟悉,也就是聽大將軍提及過兩次而已。若不是看中了鮑出那一身極具衝擊力的武技,潘隱纔不會與他說那麼多話呢!

眼見時間流逝了不少,潘隱決定,這個愣小子如果還不識好歹。自己就不再理會他,直接走人。

“你若夠聰明,就趕快逃走。我不追你。”

對心思簡單講義氣,戰鬥起來悍不畏死的鮑出,淳于瓊心中還是有幾分欣賞的。如今袁紹既然已經帶兵入宮,大事也就定了。對眼前兩個無足輕重的小卒子,淳于瓊也沒有一定要殺人滅口的想法。

甚至就連那些輕言目睹了他暗殺大將軍何進的宦官們,淳于瓊都沒有將他們統統殺人滅口的打算。事到如今,這些宦官的死活。已經變得不重要。對淳于瓊乃至於袁紹來說,真正必須殺死滅口的,只有一個人。

至於這個人是誰呢?

——不可說,不可說……

詭異的心情在鮑出的心中滋生。聽到叛逆淳于瓊神色輕鬆的說出這樣的話,又見潘隱不再猶豫,轉身離去,鮑出只覺得事情越來越古怪。

好在鮑出雖然搞不清楚狀態,卻還明白“隨主流”的做法。叫了一聲“等等某家”。他終究還是捨棄了淳于瓊,對着潘隱逃離的方向追去。

周邊沒有了敵人。即使是以行事“堅毅果決”著稱的淳于瓊,也不由自主的鬆了一口氣。

畢竟,他剛纔完成的壯舉,可是將要改變整個大漢未來的大手筆。無論是什麼人,當他明白自己的行爲將會造成多麼大的後果時,不可能不會緊張。只是有的人將這份緊張表現出來。有的人卻能將這份緊張藏在心裡而已。

腳步聲逼近,一個龍行虎步、器宇軒昂,全副武裝的將軍,來到淳于瓊身邊,激動的問道:

“成了?”

“成了。”

“好樣的!仲簡!二十年的血債。終於可以讓這些奸佞們償還了!”

說話間,來將的眉眼裡,都充斥着笑意。不過,他終於還是將這份激動強行忍了下來,恢復了嚴肅的表情,對淳于瓊說道:

“仲簡辛苦了!大將軍遺體何在?”

淳于瓊用手指了指長秋宮大殿,聲音中透露着一絲深沉的疲憊:

“我就不過去了。”

“好!仲簡去休息吧!一切有吾!”

“拜託了,本初。”

對袁紹略拱了拱手,淳于瓊一瘸一拐的向皇宮外走去。當空的太陽照在他的身上,居然讓烈日也顯露出一絲疲憊,一絲無奈。

興奮的司隸校尉袁紹,並沒有回頭看好友疲憊的身形,只是吩咐兩名親隨,好好服侍淳于瓊。他現在的心思,完全被前邊的大殿給佔據了。

一行人小跑着進入了長秋宮。剛纔還“貴客”盈門的大殿內,已經空無一人。不,不對,還有一個“人”留了下來。這個“人”,或者說曾經的“人”,自然就是不幸身首異處的“前”大將軍何進了!

走到大將軍何進的人頭前,袁紹心潮起伏,思緒萬千。千言萬語,最後只變成了一句話:

“何遂高,走好……”(未完待續。。)

ps:??ps:關於袁紹,後世幾乎所有人的觀點,都認爲他是“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的無能之輩。然而,筆者讀完《三國志》,看過一些有深度的三國論文,卻發現這位失敗的士人領袖,的確是個能力出衆的強人。就連魏武帝曹操,也曾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乖乖地在袁紹的麾下當小弟。

只可惜,這位事實上的“漢末第一人”,最後的結局是被小弟曹操爆掉了。而曹操也正是在打倒了袁紹這位隱藏的**oos之後,才順理成章的繼承了袁紹“天下最強者”的頭銜,晉級成爲“三國第一人”。

所以,以筆者的評價標準來說,不是袁紹不強大,而是曹操更有才。這樣的評價,庶幾可以寬慰這位差點兒建立起袁氏王朝的一代雄才。

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26節 布尤難斷兮第55節 閹黨鳴輓歌(上)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28節 司隸又交兵(下)第48節 圍城攻堅堡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14節 強軍初露頭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96節 兩軍鬥智勇(下)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20節 復仇起草莽(二)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第21節 二帥意自平(上)第19節 復仇起草莽(一)第18節 將主正入巷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19節 復仇起草莽(一)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47節 蠻夷顯心機第38節 白波起亂戰(二)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16節 樂進破陣弩(下)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18節 君臣青且嫩(下)第2節 二將城頭議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25節 白馬悠悠突(上)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五 卷終·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65節 太行根基盛(二)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41節 真氣世家子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5節 諸侯洶洶勢(三)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
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56節 閹黨鳴輓歌(下)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12節 浴血豪強間(上)第7節 馬骨空北羣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32節 決勝制萬騎(八)第6節 諸侯洶洶勢(四)第26節 布尤難斷兮第55節 閹黨鳴輓歌(上)第53節 科舉可立國第61節 子龍搏激流(下)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24節 黃巾密密鋪(下)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41節 攻城需汗血第32節 董卓起私意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28節 大軍急急退(下)第28節 司隸又交兵(下)第48節 圍城攻堅堡第41節 何得識天機(一)第25節 決勝制萬騎(一)第3節 黃巾據太行(下)第25節 伏兵城中來(四)第41節 歡宴隱殺機(上)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14節 強軍初露頭第85節 難解心內意(上)第38節 天平實難敵第40節 驟雨現奇襲!第32節 天師登神壇第3節 公孫憂何食?第32節 土石消木雷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44節 大刀斬虜敵(上)第37節 有公國名趙第96節 兩軍鬥智勇(下)第9節 躊躇黃河岸(上)第50節 自當順人意(四)第28節 攻城休怨累(下)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67節 樂進布鐵騎第45節 何得識天機(五)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30節 宮掖藏殺機(下)第62節 無忌思好逑(上)第56節 董卓大起兵第20節 復仇起草莽(二)第18節 運籌謀千里(二)第21節 二帥意自平(上)第19節 復仇起草莽(一)第18節 將主正入巷第48節 論“大賢良師”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19節 復仇起草莽(一)第61節 料中是良驥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71節 袁術累三軍第8節 戰炁耀三軍第47節 蠻夷顯心機第38節 白波起亂戰(二)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6節 天子坐明堂(下)第16節 樂進破陣弩(下)第91節 細分狐與豺(上)第65節 冀州換方伯第60節 子龍搏激流(中)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18節 君臣青且嫩(下)第2節 二將城頭議第66節 大旗力可扶第25節 敗犬疲且瘦第11節 何進求臂助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13節 好漢當食肉!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15節 三英戰呂布(四)第25節 白馬悠悠突(上)第17節 取城如探囊第五 卷終·是非成敗轉頭空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第65節 太行根基盛(二)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二 卷終·恰如猛虎臥荒丘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第41節 真氣世家子第41節 白波起亂戰(五)第5節 諸侯洶洶勢(三)第21節 敵訊水上敗(五)第29節 強敵徐徐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