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運籌謀千里(七)

那些從休屠各大部族裡繳獲的馬匹,讓張狂得以將兩支步兵千人隊,臨時轉換成騎馬步兵。這樣一來,張狂能夠用於奇襲王庭的人手,就增加到兩千。若是沒有這樣的物質基礎,張狂奇襲南匈奴王庭的大動作,根本不具備執行的可能性!

一路上,要不是幷州太平道的人,疏通了沿途三個小部落的關係,怕是這次奇襲的大動作,早在三天前,就已經被南匈奴人給察覺到了。

不過,也別被幷州太平道的實力給嚇住了。事實上,自從這一千餘幷州騎兵,加入到太行軍的奇襲隊伍之後,被嚇住的人,並不是張狂。

細細分說的話,幷州騎兵雖然數量不過一千餘人,卻是各自不相從屬。其中,光是大頭目,便有三個,小頭目則不下數十人。

雖然這些幷州騎兵的騎射功夫,都相當不錯。但是,真要打起來,不用張狂出手,光是依靠樂進統帥的騎兵千人隊,就足以完敗他們。

相反,當那些本來很有些桀驁不馴的幷州騎士,看到太行軍騎士們的軍容武裝之後,一個個彷彿變矮了幾分。不少幷州道衆甚至以爲,這些器甲鮮明的精銳騎士,其實是漢軍精銳假冒的!

除了在軍隊的紀律、裝備上壓倒幷州騎士以外,真正讓幷州騎士們心服口服的,是在進攻屠各人部落時,太行軍所展示出來的強悍戰鬥力。

屠各人的戰鬥力,在幷州也算是數得上的。在去年南匈奴人掀起的叛亂中,屠各人與南匈奴人聯手,於今年年初攻殺幷州刺史張懿、西河郡守邢紀所統帥的平叛漢軍。

雖然隨後屠各人就與南匈奴人因爲分贓不均,引發火拼而散夥。但南匈奴的新任單于,卻也不敢和屠各人公開翻臉。以幷州騎士一千餘人的實力,要擊敗屠各大部落不算難,但要全殲他們,卻是不太可能。

只是,在太行軍的突擊騎兵面前,毫無防範的屠各人卻猶如待宰的羔羊那樣,沒有絲毫的還手之力。當幷州騎士們來到屠各人的部落所在,與太行軍會師的時候,看到營地旁堆砌而成的高高的京觀,無不駭然失色!

一個擁有近千騎兵的胡人大部落,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了……

瞭解到這一事實,在幷州騎士中由此引發的種種小騷亂暫且不提。至少張狂本人,對幷州太平道隨後所表現出來的順從姿態,心中很是有些小得意。不說別的,能讓幷州騎士的三大首領,在一聲呼喚之後,就乖乖的來到張狂營帳內議事,就是一種明確的證明。

要知道,就算是在幷州太平道的首領郭太面前,這三位的表現,也沒有現在那麼恭順呢!

三人之中,勢力最強的是楊奉。此人表字伯起,出身西河的豪強,據說與大名鼎鼎的“弘農楊氏”一族,有些遠房的親緣關係。

對自己能夠與弘農楊氏扯上關係,楊奉向來頗爲自傲。藉着這層關係,楊奉一手組建了一支小型商隊,往返於西河與弘農之間,大做皮毛、馬匹的生意,獲利不菲。要不然,他也難以一手拉起一支人數不少的騎兵隊伍。

楊奉手下有兩百騎士,若是不與太行軍騎兵比較,也可以算是訓練有素。尤其是騎士的被甲比率,接近四成,遠遠超過其餘兩位,在幷州的千餘騎兵裡,楊奉軍算得上是財大氣粗了。

由於實力不弱,楊奉在白波谷的地位頗高。雖然他也信奉太平道,但在幷州太平道內部,卻說得上是一股半獨立的勢力。

另一位名叫韓暹的首領,字升甫,本爲潁川的士子。不過,與被稱爲“望門投止,破家相容”的大名士張儉類似,韓暹也不幸的捲入了當年的“黨錮之禍”,爲朝廷所通緝,不得不遠走幷州。這一去,他就再也沒有返回故鄉。

經過邊境十多年的風霜洗禮,原本那個身材削瘦,羽扇綸巾的睿智文士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目光敏銳、殺伐果斷的邋遢騎士。

雖然手下的騎士人數最少,只有區區八十餘人。但是,作爲郭太最爲倚重的心腹謀士,韓暹在幷州的人脈極廣。那些手下只有二、三十騎的小頭領,大多數表示,願意以韓暹馬首是瞻。

最後剩下來的那位宋果,字仲乙,手下握有一百二十餘騎。雖然他的部下,穿的有些破爛,武器也多有破損。可是,那種從骨子裡透露出來的彪悍之氣,卻遠遠的超過其餘的幷州騎兵。

說起來,這位宋果,在西河一代,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出身貧苦,卻是生性輕悍。年輕時,宋果曾經以自己的一身好武藝,糾合了一幫鄉間輕俠,橫行於當地郡縣,讓整個郡縣都不敢招惹。

後來,一代名士郭泰、郭林宗聽說了宋果的事蹟,覺得此人心性還不算壞,於是親自上門勸誡宋果,對他曉以利害,希望他改邪歸正。

郭林宗是何等人物?整個幷州士人當中,仰慕他爲人的士子何止千人、萬人?他的金口一開,宋果立刻感動得痛哭流涕,從此洗心革面,不再做那些上不得檯面的事情了。

而有了大名士郭宗林的勸誡,宋果在州郡中的名聲驟然飆升,很快便得到了當地郡守的徵辟,成爲一名郡中的小吏。

由於有這樣一段香火因果在,宋果對郭林宗的親屬,向來是尊崇有加。郭林宗的侄子郭太,又被人尊稱郭大賢的那位,之所以能夠在“黃巾之亂”後,以“張角座下八大弟子”的身份,依然能在幷州過得有聲有色,宋果在明地裡的支持,那是功不可沒。

不過,宋果固然與郭林宗相交莫逆,本身卻不是太平道中人。他召集的那一百六十餘騎,多數是臨近幾個縣中的縣兵。這些縣兵,個個都有一身,在胡漢雜居的紛亂之地,從小殺出來出來的武藝,卻不是內地那些太平郡縣裡的老爺縣兵們,可以比擬的。

除了三大首領以外,其餘的騎兵小團體也是各有來歷。有出身馬賊的,有漢軍邊兵,甚至還有出身屠各族和匈奴人的胡騎。

由於胡人的傳統和大漢的威勢,那些出身胡人的騎兵,在加入大漢一方的軍隊以後,對待起同族的敵人來絲毫不會手軟,甚至還會更加兇殘。所以,張狂雖然在心裡暗暗懷疑懷疑這些胡人的可靠性,卻在其他人的說明下,接受了胡人的加入。

當然,這些堪稱一盤散沙的幷州騎士,可能正面作戰不咋地,卻也有着極爲有用的一面。若沒有這些熟悉幷州地形道路的土著指點和接應,光憑太行軍的斥候隊,也不可能潛伏到距離南匈奴王庭只有區區五十里的地方。

“明天,就是決戰的日子!”

張狂繃起面孔,一臉嚴肅的對手下的衆將和三位幷州騎兵首領說道。

“我的意思,是以樂進所部爲先鋒,直逼王庭的王帳。三位可以率領幷州的豪傑們,從兩翼包抄,以作爲羽翼。”

聽了這個佈置,楊奉、韓暹、宋果三人相互對視了幾眼,還是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張校尉,額【我】們來這裡,是想要跟兄弟們一起殺奴的。可不是跑到這裡來,就爲了看別人怎麼殺奴的……”

說這話的,是三人中,脾氣最爲耿直的宋果。他雖然承認,這位年輕的太行校尉,手下的確很不賴。但是,對自己勇武的自信,讓宋果無論是面對誰,都沒有膽怯的想法。

——想當年,額可是與“林宗公”說過話的呢!

“是啊,吾雖然不才,亦願意爲大漢,盡一份力!”

楊奉雖然只是個地方上的土豪,卻因爲與弘農楊氏的一點兒遠親關係,說話時喜歡擺弄他那刻意做作的一股子雒陽味。他雖然清楚,自己部下與太行軍精銳之間的實力差距。但是,此時此刻,該說的話,他也是要說的。

如果奇襲成功,作爲先鋒的部隊,死傷也許會大上一些。可是,搶到更豐富戰利品的機會,不是也更多嗎?要是跑到兩翼去包抄,等到將敵人趕走之後,最好的那些貴人營帳,可不是就早也被人給佔據了嗎?

若是這時候不出力,待到勝利之後,人家憑什麼,要將戰利品多分一份給你呢?

ps:楊奉、韓暹二人,都是白波軍的首領人物。宋果出自:宋果字仲乙,扶風人也。性輕悍,憙與人殷仇,爲郡縣所疾。林宗乃訓之義方,懼以禍敗。果感悔,叩頭謝負,遂改節自敕。後以烈氣聞,闢公府,侍御史、幷州刺史,所在能化。

第42節 冀土意未寧(下)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42節 歡宴隱殺機(中)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69節 蠻夷輕節氣(上)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5節 麴義觀局勢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14節 顏良何狂勇(下)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20節 三軍心未定(下)第13節 三英戰呂布(二)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49節 陷地終有計(五)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14節 難現太平齊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26節 布尤難斷兮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29節 宮掖藏殺機(上)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48節 陷地終有計(四)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58節 華雄謹而驕第29節 顏良意且猶(上)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57節 真定藏麒子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16節 虎士癡未成(下)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57節 孫堅戰且逃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64節 公孫破黃巾第8節 河北鏖戰烈(四)第22節 單父現重禮(下)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72節 居心藏詭異(下)第46節 但埋頭種田(一)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1節 朝中風波惡(上)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5節 郡國囂張卒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
第42節 冀土意未寧(下)第15節 爭權論朝堂(一)第42節 歡宴隱殺機(中)第58節 本初終隕落(下)第24節 伏兵城中來(三)第44節 漢宮現連環(二)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49節 屯田有章法第52節 內廷見尚書第70節 蠻夷輕節氣(下)第14節 浴血豪強間(下)第57節 挑戰亦快意第21節 運籌謀千里(五)第69節 蠻夷輕節氣(上)第52節 自當順人意(六)第11節 冀土奇襲諧(三)第63節 無忌思好逑(中)第23節 回春有良方第5節 麴義觀局勢第19節 運籌謀千里(三)第13節 復聞黃巾起第31節 科舉立新制(上)第68節 公孫戰袁紹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14節 顏良何狂勇(下)第29節 決勝制萬騎(五)第20節 三軍心未定(下)第13節 三英戰呂布(二)第18節 敵訊水上敗(二)第27節 談笑定軍機第49節 陷地終有計(五)第7節 河北鏖戰烈(三)第38節 俠士亦官迷(下)第14節 難現太平齊第11節 臨淄誠難保第40節 三軍取全勝第53節 流亡亦強力第40節 鉅鹿外無援(下)第30節 顏良意且猶(下)第47節 歌“明月幾時”第26節 布尤難斷兮第33節 飛將非無敵(上)第44節 勝負難明言第33節 敵前徐緩動第29節 宮掖藏殺機(上)第36節 相逢是冤家第44節 鉅鹿危機至第52節 白波現故人第48節 陷地終有計(四)第10節 兩軍窺匈奴(四)第3節 點化當爲祿第58節 華雄謹而驕第29節 顏良意且猶(上)第42節 伐交顯謀略第58節 趙氏有佳麗第57節 真定藏麒子第36節 俠士亦官迷(上)第20節 苦肉收軍心第5節 天子坐明堂(中)第33節 先登浩浩威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16節 虎士癡未成(下)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35節 多情難相忘第57節 孫堅戰且逃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第33節 郭嘉說局勢(上)第三 卷終·此去經年第12節 北騎若入口(下)第60節 飛將不可追第5節 天子何留去?第41節 袁術驚遇襲第21節 復仇起草莽(三)第64節 公孫破黃巾第8節 河北鏖戰烈(四)第22節 單父現重禮(下)第92節 細分狐與豺(下)第21節 烽火遍地起(三)第24節 麴義意果敢第38節 列人內有亂(下)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66節 中原亂風波第75節 呂布遭暗算第65節 假意屈流言第26節 冀州暫平靜(下)第6節 河北鏖戰烈(二)第72節 居心藏詭異(下)第46節 但埋頭種田(一)第70節 陳宮獻小計第1節 朝中風波惡(上)第58節 貳臣動干戈(下)第5節 郡國囂張卒第4節 諸侯洶洶勢(二)第87節 城中路何在?(上)第51節 若欲斬橋瑁第19節 美人猶奉侍(上)第47節 自當順人意(一)第7節 本初滿城招(上)第41節 冀土意未寧(上)第97節 三英現崢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