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躲了苗妃幾天,可惜苗妃不依不饒,想發火都沒地方發,在苗妃的強烈要求之下,仁宗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同意,並且在朝堂上面提出了這件事情。
只是在小規模的,主要是參知政事這個層面提出了這件事情,不過提出之後,並沒有遭到大規模的反對,特別是韓琦,這位首輔似乎一直都在等着這件事情,甚至提出,如果苗妃前往遼國的話,他會也一同去。
原來,在這段時間,東府討論的比較多的就是這一件事情,定海軍派遣了外交人員,表現了某些善意,可是這個善意還不足,他們必須要做到保證,按照韓琦對於趙信的瞭解,趙信是一個孝順的,或許對仁宗,還沒有多少表現,對於苗妃,那是真的孝順。
只要苗妃出馬,最起碼達成一個的相對比較長的合約,這樣才能夠放心,當然了,合約不是保證,否則的話,澶淵之盟之後,就不會在河北的興建那麼多的防禦工事了,爲此不惜耗費大量的金錢。
在這些參知政事們看來,定海軍,不過是發展這麼長時間,就有現在的光景,他們北宋全面的學習,應該可以學到很多的,知恥而後勇,師夷長技以制夷,這本身就是士大夫應該做。
仁宗還以爲,要遭到巨大的反對,甚至要抱着打持久戰的想法,可是完全沒有想到會這樣,都已經答應苗妃了,有了首輔們的同意,這件事情,就基本上確定下來了的,甚至不用到大朝會上面討論。
雖然說,參知政事們一致的同意,不會翻出多大的風浪,可是那裡沒有幾個老學究,那些認死理的存在,根本就不聽你說的,再起點什麼波折,那就不好了。
反正衆多參知政事對於朝堂的控制能力,把這件事情放在小範圍之中,不大張旗鼓就可以了。
很快,整個使節團隊也選擇好了,以韓琦爲首,富弼等最少5個參知政事同行,還有一大批的青年官員和技術官員,他們的目的,是全方位的跟定海軍進行交流,並且爭取學成一切。
爲了實現這個目標,甚至富弼都打算提前前去,最少提前4個月,把使節團隊給完善了,並且帶着第一批的官員前去學習,後面,到了開國大典前面2個月的時候,苗妃他們纔會出發。
爲此,北宋專門的送出了一個照會,通知了定海軍方面。
定海軍方面,在接到這個通知的時候,趙信並沒有在瀋陽,目前的瀋陽,是一個大工地,還沒有完全的建設完畢的前提下,較爲嘈雜,在安頓好了瀋陽的各項事務之後,趙信的工作,主要是行走於各方,雖然說,對於定海軍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瀋陽這個國都和大型的工業基地的建設,可是其他的地方,也很重要。
葫蘆島,這個在渤海邊的城市,以前只是一個漁村,從定海軍佔據了遼國開始,就進行了開發,最初,只是一個港口,從定海軍運輸而來的物資,源源不斷的注入到其中,並且通過道路運送到了遼國,支撐了滅遼的行動,還有後續的建設,而伴隨着戰鬥逐步的減少,定海軍對於遼國的控制逐步加強,這裡也發生了新的變化。
渤海,因爲沒有超級大河的注入,實際上,從古到今,變化不大,甚至稍稍縮小,可是大體的形狀,沒有太多的變化,相對穩定的半內海,是作爲造船基地最佳的場所,或許不如北方的海參崴,因爲不靠近原料產地,可是安全性能上面,更勝一籌。
這裡,將會成爲未來定海軍海軍的新基地,並且沿着渤海,會建立一系列的造船基地。
可惜現在,定海軍還沒有徹底的攻克蒸汽機,藉助着替代產品,目前在實驗室級別,是可以擁有密封的東西,只不過代價太高,不適合普及,一臺蒸汽機的造價,高達40萬貫,說是金子做的,也不能說是錯的。
這樣的東西,只能夠實驗室之中做研究,繼續的完善,而不能實際投入使用,就算是用到戰艦上,也不可以。
定海軍現在的戰艦,戰鬥力甲於天下,可以毫不客氣的說,一個分艦隊,幾乎吊打全世界,在這種情況下,入手全鋼的蒸汽戰艦,那不是沒事找事麼,更別說蒸汽機的東西還不怎麼大,一艘戰艦,可能要成百個,甚至更多的蒸汽機纔可以。
一個蒸汽機40萬貫,上百個,就要4000萬貫,這筆錢,曾經是北宋一年歲入的兩倍,哪怕是定海軍,現在收入非常多,非常可怕,也不可能無休無止的投入這麼的戰艦上面,更別說,可靠性還不強。
風帆炮艦,在定海軍的研究之下,已經到了某種極致了,藉助着水池的理論,可以把這個速度之下的各種的船型,都推測到了極致,比起幾年前的艦船來說,提升的幅度不算多,可是在總重量,載重量,還有速度上面,都略微的有所提升。
這些看似不多的提升,整體的加成下來,對於整艘船的提升,超過50%,最關鍵的是,可靠性提升了很多,甚至一些的貨運,軍事,還有武裝帆船等等,每一個不同的用途,都有獨特的船型。
未來,葫蘆島造船上,將不會以帆船爲主,帆船是放在了更南方,這裡作爲未來,連接瀋陽的最大的港口,軍港,同時,也是新式船隻的研究所。
新式船隻,在沒有蒸汽動力的前提下,風帆艦船,也不是沒有研究的,在西班牙帆船這樣,多層炮臺的艦船發展到極致之後,他們着重的是火力和重型,可是船不單單是火力就夠了,對於船而言,速度,也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
船從誕生以來,就走了兩個方向,一個方向的體積和重量,體積越來越大,重量越來越大,代表着船,能夠容納更多的貨物,另外的一個方向,當然是速度。
從最開始,拿着一個木棍,用各種樹木紮成的筏子,這是古代原始人改變自然的做法,一條無法逾越的河流,藉助着筏子度過,並且在河流之中,捕撈魚類,解決的生存的問題。
之後逐步的改變,筏子的形狀,撐筏子的篙,這些東西會隨着時間而演變,船的速度越來越快,從獨木船和筏子,漸漸的多了帆,同時,各種的船型也開始改變,更加安全,速度也更快。
西班牙帆船,把重炮艦發展到了極致,而飛剪船,就是把速度發揮到了極致。
趙信對於飛剪船,沒有多少研究,可是卻知道,飛剪船得名於破開海浪,它的前方應該是高出後方的,也就是說,應該是空心船首。
在回憶一下後來看新聞的時候,那些環遊世界的紛傳,大部分都是較輕的材料,長寬比到了可怕的程度,一艘船的船艙很小,也就是僅僅一兩個人住,可是整體的帆卻相對較大。
從這個可以分析出來,相對比較高的長寬比,持水量較低,還有數目龐大的帆,這樣的船,天生是爲了速度而存在的。
當趙信把這些主要的條件,告知了造船師傅之後,造船師傅就開始研究,定海軍獨特的教育體系,特別基礎的,數學和物理等方面,用科學的理論來解釋,並且用水池來驗證,這樣對於船舶的推動相當的強。
或許那些老船匠們,他們已經年老力衰,沒辦法學習定海軍更加先進的知識,可是那些年輕一點點的,或者是有天賦的,他們可以。
定海軍雖然追求更加有天賦的,天生的強者,也注重集體的力量,飛剪船的研究所,就集中了最少50個精銳的研究員,他們在趙信規劃的那個範圍之內,開始研究。
對於飛剪船,已經有了足夠的研究結果,船身的比例,空心船頭,各種帆的佈置,這些在水池實驗之中,發現他們的效果非常好,對於風力的利用率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的,安全性也可以得到保證。
從實驗室的模型,到水池實驗,從1:1000,到1:500,再到目前,1:20的模型實驗,水池之中都相對比較好的完成了,那麼第一艘飛剪船的建造,也開始了。
定海軍固定的生產,從鋼鐵龍骨到各種的子項目,並且還有大量熟悉的船匠,這些人共同努力,一艘大概總噸位在50噸左右的飛剪船,估計要用10天左右完成生產。
這一艘船,也成爲了葫蘆島造船廠的第一艘船,只有100噸左右的船塢,很快的就鋪設了龍骨,在一塊塊的木板,都給安裝到了帆船之上,整個帆船即將完成裝備的時候,趙信抵達這裡參觀。
趙信並不知道,第一艘飛剪船,就要完成,如果知道的話,他不會來這麼的早,他只會等到飛剪船的前面幾次實驗完成,積累了足夠的經驗之後,再來觀看,這樣不會給研究人員巨大的壓力。
不過這個正巧碰上了,也就順勢的看看,今天的風力並不大,在渤海之中,也沒有很多的洋流,不算很有利於飛剪船,發揮出它的技術實力的。
定海軍檢測飛剪船,也不只是依靠速度,這一次測試,速度是一個方面,主要是受力面積,還有飛剪船,在一定的狀態之下,受力的比例,還有速度效果。
這一點,早已經在水池測試之中,得到了比較完善的測試,這一次,不過是驗證而已。
趙信的到來,算是意外,給了研究人員一定的壓力,可是趙信是何等人物,對於實驗也是有些心得的,實驗性的船隻,就是實驗性的船隻,它有很多的缺點,也有一些不確定性,一撮而就完成,真正讓上位者看到的,恐怕是已經進行了多次的實驗,已經成熟的類型,類似這樣,剛剛從比例模型之中,進入到水中測試,其中必然會產生問題。
不過趙信一直都鼓勵他們,並且專門提到了,沒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纔是海試的作用。
研究人員雖然放鬆了,可是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如果不出問題,那是最好,如果能夠一次性的圓滿完成測試,那真的是最好了。
不過,怕什麼什麼來,剛剛下水不久飛剪船,因爲突然的一股大風,速度明顯的加快,如同離弦之箭一般,向前而去,速度是提起來了,可是負責實驗的人員卻臉色發白。
這個已經在水池實驗之中測試過了,飛剪船是有一定的極限,超過了一定的速度,受力不均勻之下,很容易側翻,當然了越大的重量,越大的規模,越不容易。
未來的飛剪船,總噸位會定位在600噸左右,裝載量極少,就是快,這樣差不多可以支持18節左右的速度。
再快,純粹的風帆艦船,18節已經是一個非常可怕的速度了,還能到20節不成,飛剪船的最高時速,確實能超過20節,可是那是在特別的前提下,順風順水的,一般而言,15節就是平均的高速了。
600噸左右飛剪船,別說這樣的風了,就算是風暴,也可以支撐的住,這個按照比例,在水池實驗之中測試過了,可是這個50噸的飛剪船,小了10倍,當然撐不住,在速度飆升起來之後,很快的,就側翻了。
水手們,儘可能的控制着這個船,可是跟自然相比,他們的力量太弱了,勉強的控制下來,在速度不斷的攀升之下,力量在帆的全面應用之下,讓50噸不到的小船,達到了峰值,最終還是翻了。
負責這一場實驗的研究員面如死灰,如果一般的情況下,出現這個問題,大不了回去找尋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裡,找到原因,解決掉就可以了,可是這個問題,恰恰就出現在趙信的面前,真不知道趙信會怎麼的想。
岸上的人是雞飛狗跳的,船翻了,肯定要把人給救回來,這個船稍稍的遠了一點,距離岸邊差不多有20多公里的樣子,就算是最快的船,也差不多需要大半個時辰纔可以,在安排了人去救援之後,這個負責人老老實實的來到了趙信的面前,等待着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