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

可是到底是什麼樣的武器,就算是甲午,也沒有說的很清楚,畢竟,他作爲總負責人,負責的工作是非常重要,不可能直接上戰場。

北宋在遼國的這些情報人員之中,真正上戰場的,也寥寥無幾,就算是有,在戰場上,除非是負責後勤一點的工作,否則的話,是非常難以保住的。

定海軍雖然爲了人口這個問題,很少在戰場上面,直接的殺戮和屠殺,可是,他們也不是過來做慈善的,爲了儘可能早的幹掉對手,必須要展現出,足夠的攻擊力,這種攻擊力的體現,也正是在這裡,高烈度的飽和攻擊。

面對着火炮,火槍,還有其他的攻擊手段,就算是定海軍的士兵,走上去,也容易被幹掉,更別說遼國,在城牆上面守衛的死亡率,高達80%以上,正是因爲城牆守衛的崩塌,這才造成了後續的效果,遼軍在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損失之後,最終徹底的崩潰。

這種情況之下,只有深入到第一線,才能夠看到武器的真正威力,而深入到第一線的,基本上,不是死就是傷,能夠拿出來的情報很少。

甲午得到的,更多的是類似於道聽途說的,當然了,他也花費了大力氣,接觸了一些受傷的遼軍。

定海軍攻擊遼國,在戰鬥上,穩準狠,在戰鬥之後,當遼軍投降了之後,也加強了控制,能夠成爲軍人的,都是壯年勞力,比普通人要好的多的多,這種情況之下,甲午能夠接觸的就少,再加上熱武器,跟這個時代的武器,有着巨大的區別,很多時候,並不是你看到了,就可以理解。

現代化自動的武器,放在這個時候,會被看做是神器,完全不理解他的傷害原理。

韓琦因爲甲午的到來,知道了很多東西,確認了趙信就是罪魁禍首,是滅掉遼國的領導,對於北宋的擔心,稍稍的放下,可是另外一個疑問,瞬間的升起,爲什麼這個武器這麼的厲害。

安頓了甲午,順帶的,讓他在稍稍休息之後,回樞密院述職,現在韓琦貴爲首相,是一把手,只不過,北宋官場上面,固定的體系,讓相互之間的制約很大,在戰時,或許韓琦可以一把抓,現在已經不是戰時了,他過分的干涉樞密院的一些動作,不太合適。

接下來,韓琦重新清理了一番,主要是通過哪些密探,瞭解一下定海軍使用武器的詳細情況。

只不過收穫不多,在衆多密探之中,還真的有一兩個,是參加過戰爭的,甚至是比較近的位置,多是在一些小城。

小城的攻擊規模比較小,時間也短,甚至連火炮都沒有進城,他們甚至都沒有近處來看,就算是補充了一點,跟甲午提供的,有較大的區別,讓韓琦收穫的不多。

經過了系統的瞭解,特別是甲午這麼一個擅長作畫的,甲午親自接觸過火炮和火槍,最近的時候,不超過3米,在這樣的距離之下,他又是比較認真的觀察的,還真的就觀察出了一點門道,最起碼外形是有的。

火炮就是一個粗大的黑色圓筒,甚至沒有炮膛,和炮機,有輪子,可以快速的移動,其他的,就沒有了,火槍也是類似。

在沒有系統的認識到火槍和火炮的基本規律之前的,能夠畫出的,就只有基本的外形,完全不瞭解基本的結構,只是從外形上面,能夠推算出什麼,熱武器的性能麼,完全是越看越陌生。

實際上,對於火炮外形,韓琦是有些瞭解的,瞭解的來源,不是別的,就是廣州城,當時,廣州可是有望遠鏡的,雖然說倍率不大,可是船上的火炮,也足夠的龐大,到是把形狀畫下來了的。

在後續解決廣州問題的時候,這個畫像就引起了重視,在樞密院和兵器司很是研究了一下,只不過弄不明白是什麼。

現在同樣的東西,放在了韓琦的面前,他還是不明白,不過大小就有些瞭然的,跟船上的相比,似乎這個東西小了很多,在加上輪子,韓琦有些明白了。

這種武器一定非常的沉重,是用鐵,或者是銅構築而成,否則,就不必裝上輪子,縮小了,也跟陸地上面有關,跟龐大的海船相比,陸地上的交通條件惡劣了很多,必須要降低重量,所以纔會這麼的小。

知道了這麼多,可是疑問更多了,很多東西都不是特別的瞭解,疑問更多了,那些可以發射衝擊城牆武器的東西,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威力呢?

雖然定海軍在戰爭的時候,清理過戰場,整個滅遼之戰,總共才花費了多長時間,20天不到,這麼短的時間,還要行軍,攻城,掃尾,肯定有疏漏的地方。

這些疏漏的地方,就被部分的北宋密探給抓住了,他們不但知道,這個武器發出來的是一個巨大的鐵球,甚至還拿到了幾個鐵球。

不過這玩意有些沉重,最少也在9斤左右,在快馬之中攜帶不方便,也就沒有帶過來,可是知道的,在韓琦關注之後,繪聲繪色的,跟韓琦講述了一遍。

有了更加深入的講述,卻讓韓琦更加的茫然了,韓琦並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文官,作爲文官,他深耕在軍事上面,甚至專門關心過武器和防禦,很清楚,遠程武器,對重量的控制。

長弓的威力,就在於箭的重量和質量上,穿甲箭的威力強大,可是爲什麼不是普遍的裝備,就是因爲,能夠開的了穿甲箭這樣的長弓手太少了。

重量跟力量是成正比。

長弓尚且如此,一個裝備了穿甲箭的長弓,整個穿甲箭的重量,最多也就是半斤左右,現在,這麼一個超過了9斤,同時能夠射出一兩千步的射程的武器,要推動他的力量多大。

哪怕是孫吉這樣的,非人的大力士,來上幾個人,也別想把這個東西,推出上千步之外。

可恰恰是這樣威力,讓他對於城牆,有這麼大的破壞力,把這麼龐大的東西,推動到數千步之外,哪怕是因爲龐大的距離,衰減了一些東西,可是最終展現出來的威力也巨大,這麼龐大的力量,砸在了城牆上面,本身就比北宋更弱的遼國城牆,能夠抵禦住纔算怪了。

韓琦正在鬧不明白,到底這個武器是什麼,猶豫到底要怎麼描述這見事情,卻接到了通報,一個自稱是定海軍提轄的人,前來求見。

定海軍的提轄,也是4品的武官,這是上了北宋名錄的,在目前的狀態之下,韓琦見他是沒問題的,他記得,定海軍的提轄,應該是孫吉。

已經確定了是丁海軍的攻佔的遼國,那麼這個提轄前來這裡,到底是爲什麼,那就可想而知了,在心中有無數的疑問的前提之下,這個時候,定海軍的人來了,那就是最佳的選擇。

韓琦直接命令把人帶進來,見了之後,才發現,不是孫吉,是薛玉,薛玉是副提轄,這樣稱呼也沒問題。

薛玉曾經在韓琦的麾下服役過,雖然相差很遠,當時薛玉連站在韓琦的面前的資格都沒有,當時的韓琦,也不是什麼宰撫,只是不過一個道的總管,跟現在的地位,相差甚遠,可是薛玉當時,只是低級武官而已。

說以前的事情,都有些太過於遙遠了,最少來說,對於韓琦對於薛玉都是如此,時過境遷了,雙方在各自的領域都進步了,韓琦成爲了首相,薛玉更是在定海軍異軍突起,現在是軍方的第四號人物,專門負責對於東北和滅遼之戰

不過必要的尊重還是有的,薛玉並沒有因爲滅掉了遼國,而感覺到自傲,在整個滅遼之戰之中,真正起作用的,是定海軍層出不窮的武器和後勤,在早就了這一切。

實際上,在定海軍的軍事體系之中,統帥所起到的作用就很少,在軍隊佔優,武器佔優,甚至是作戰的思想都全面的佔優的前提下,最終還無法獲得戰爭的勝利,那麼統帥不免太笨了。

薛玉正是沒有感覺到自己有多了不起,這才恭敬對韓琦行禮。

韓琦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別說是以前,就算是現在,一個四品的邊境軍州的將領,站在他的面前,那是絕對不屑一顧的,這個差別太大了,連七品的文官,都可以斥責二品武官,更別說他這麼一個,把文官做到巔峰,成爲了一國的宰撫一樣的人物。

薛玉如果還是定海軍的提轄,是這樣,可是現在,定海軍已經滅掉了遼國,取而代之,那麼定海軍就不能夠稱之爲北宋的邊境軍州了,必須要看成國的存在,也就是說取代了遼國的地位,那麼從外交意義上,相當於遼國軍方的二三號人物,這絕對是一方大員,必須要保持足夠的重視和禮遇。

韓琦簡單的說了幾下,就問了薛玉來的目的,他想要知道,薛玉爲什麼到這裡來,是來耀武揚威呢,還是有別的目的。

韓琦的問話,讓薛玉想到了來的目的,來的目的非常的簡單,就是爲了送信。

一封是跟仁宗的,趙信寫的親筆信,詳細的訴說了5年發展的全過程,該說的不該說的,都寫了,另外一個,是口信,在10天之後,會在山海關附近的位置,舉行一場軍事演習,邀請北宋在這邊的高官參與。

前者,是爲了解釋一下作爲,經畢竟,遼國已經攻佔了,很多東西,因爲定海軍的遮掩,北宋根本不知道,現在,說不定,還是一頭霧水的樣子,與其讓北宋去猜,甚至有可能猜錯的前提下,還不如主動的和盤托出。

在已經佔據了遼國,還有整個北方,超過50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的土地的時候,定海軍在地盤上,甚至比現在的北宋更加的龐大,這種情況之下,瞞着噎着的想法,完全是沒有用的,讓北宋去猜,甚至是猜錯了,這不利於定海軍的發展,與其這樣,還不如和盤托出。

至於邀請韓琦去參加演習,那完全是爲了亮肌肉,有時候,國與國之間,不用打仗,亮一亮肌肉就可以了,只要肌肉足夠的強,不用打仗,就可以通過這樣的亮肌肉,達到目的。

韓琦在薛玉的簡單解釋之下,明白了意圖,前者看不明白,後者他深深明白,當年遼國就是這樣一次次的亮肌肉之中,從北宋訛詐的巨大的財富,當時北宋就在遼國和西夏這兩個流氓國家之下,失去了大量的利益。

一封請柬,一封信,都是趙信親筆所寫,韓琦打開了請柬,上面帶着崢嶸的字跡,正是趙信親手所書,而另外一封,送給仁宗的信件,卻奇怪的沒有封口。

還沒等韓琦向薛玉詢問出,這個沒有封口的意義,薛玉就主動的說出,這封信,是讓韓琦來看,韓琦作爲首相,是有這個資格,看這麼一封信。

原來,早在三年前,甚至更早,定海軍就開始打遼國的主意了,繞道數千裡,百萬軍民在北方登陸,在更加北方,歷史上,漢唐時候的渤海國的位置登陸,然後建立根基,消滅了女真和蒙古的遊牧部落,在北方紮根。

然後,用了2年多的時間建設和穩定最終,成功的在整個北方,打下了深刻的根基,然後一舉成功。

這一次滅遼,動用了3路大軍,從北方就是60萬,他們分別從蒙古和渤海出動,十幾天的時間,攻破遼國的一連串城市,進入到了遼國的核心

而另外一方面,從遼東還有渤海登陸,就在北宋山海關北方100裡的地方,包抄了過去,整整30萬大軍,他們的目的,不是爲了攻城,而是爲了封鎖消息,這也是皇城司和北宋,數十組,幾千人,都沒有任何一個消息傳遞回來的根本原因的龐大的軍隊,封鎖了一切,沒有任何的消息能夠繞過這裡,傳遞回來,這也是之前,沒有任何消息的根源。

正是憑藉着強大的軍力,幾乎是勢如破竹的滅掉遼國,這纔是現在的這個局面,現在定海軍已經消化了遼國的所得,已經徹底佔據了遼國。

簡單的描述過程,跟韓琦之前想的差不多,可是韓琦關注的不是這個,上面怎麼沒有武器裝備的介紹,繼續翻下去,大概在後半段,看到了武器的描述,韓琦立刻聚精會神的看下去,不放過任何的一個字。

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十二章 蠻橫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
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一百三十章 賺錢工具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五百八十七章 教育和德國第五百章 韓琦的請求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八百二十章 培訓科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七百一十一章 牛刀小試第八百零一章 外交之密第八十七章 訓弓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四百三十九章 高度作用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七百七十四章 官制改革第一百三十三章 全莊蒸饅頭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八百二十九章 勞務派遣局第二百三十九章 正面強攻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七百六十五章 山海關外第七十八章 戲文的故事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七百九十四章 下馬威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一百二十六章 反應爐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十二章 蠻橫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二百六十五章 渠道銷售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四百八十二章 仁宗的態度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五百一十章 朝會提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