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作爲西北的核心,雖然在關中平原已經沒落的現在,在北宋的版圖上面,地位不是很高,做爲漢唐首都的京兆府,甚至連四京都沒有撈着。
北宋的四京,幾乎都集中在河南和河北區域,而不是傳統之中的關中平原,可相對而言,在西北來說,也是一個大城市。
雖然西夏和遼國,限制了大型牲口銷售,可是零星的養殖,還有有的,再加上底蘊的存在,京兆府的人口,比起一般的西北城市要多的多,這就促成了京兆府的發達。
在京兆府的西側,有一個龐大牛馬交易市場,這個牛馬市場,比起保州更大,也一直都吸引了大量的客商前來,每天最少1000頭羊的交易,也讓這裡成爲了真個西北最大的牲口集散地。
以西安爲中心,輻射整個北宋,大部分都是通過官道,運往汴梁,甚至通過大運河發達的水系的,運送到整個北宋的各個角落。
可是從半個多月以前開始,一場基於渭州交易的宣傳,開始大規模的開啓了。
最開始,沒有人在意,因爲渭州到西安,差不多有600多裡,相對比較的遙遠。
可是有了韓琦的背書,再加上宣傳的交易,是1萬匹馬和5萬頭牛,牛馬,基本上都是中國最稀缺的,毫不客氣的說,只要買到,根本就不擔心能不能賣上價格。
特別是一些家裡有龐大的土地的大地主,真的購買了幾十頭牛的,哪怕不賺錢,只要運送回家,也是非常划算的。
幾百裡,對於普通人而言,那是一個很難以逾越的,可是對於這些商人來說,只要確定也有值得他們去的貨物,去一次又何妨。
特別是現在,這是韓琦在背書,有韓琦在西北地位,大規模的進行宣傳,一系列的宣傳之後,幾乎大半個西北包括中原的一些地方,都已經知道,在渭州有一個大規模的牲口拍賣會。
或許還有一部分謹慎的商人,還擔心這個牛馬的來源在哪裡,可是當西北一戰的消息,從汴梁,開始向外傳播的時候,所有人都不擔心了,拿下整個靈州,攻克興慶府,無論是哪一個,都是大書特書的。
而西夏有什麼,除了所謂的青鹽之外,不就是這些牛馬麼,這些都是戰利品啊。
牛馬,這些大型牲口,在北宋,絕對是供不應求的,牛不用說了,農民們最喜歡的牲口,一個家庭,特別是窮苦的家庭,他們一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擁有一頭牛,有牛的家庭,更是把牛看成是家裡最貴重的,有時候,連人都餓着的時候,先保證牛要吃飽。
如果說,牛,只能夠算是莊稼把式,最多,還有一個吃肉這一點,馬就不一樣了,跟牛相比,馬的爆發力更大,速度更快,更適合的商業運輸方面。
北宋的商業發達,雖然大多數都是依託着京杭大運河連接的水系,可是在其他沒有水系通達的地方的,陸路運輸也相當密集。
原因很簡單,利益,西北不產糧,可是送到西北的糧食是哪裡來的,10倍的利潤,足以讓很多人試一試,馬車就成爲了最大的載體,不一定會運送糧食,一些比較小型,價值比較高的,銷量比較大,也是最佳的選擇。
跟人力推車相比,馬車的效率更高,耗費更短,成爲了最佳的選擇,之所以沒有大規模的普及,是因爲馬一直都是供不應求的,特別是的遼國和西夏的馬,他們力量大,耐力好,更加適合西北的環境,只不過,因爲西夏和遼國的限制,他們要得到馬不容易,同時馬也較爲昂貴。
一匹高達百貫,聽起來是很貴,加上幾貫的車,這個投入不是一般人能夠投的起的,加上一部分的人力成本,綜合一輛馬車的總投入會超過150貫。
可是利潤也驚人啊,一石的物資,在水路上,運送千里之上,可能運費也不過一貫,這是水運效率所在。
陸路不一樣了,一石糧食,從汴梁運送到西北,2000裡的路程,運費高達6貫,足足是水運的六倍,而馬車哪怕無法跟水運相比,卻也比人力強大太多了,保守估計,控制在水運的三倍左右,這中間的,全部都是淨利潤。
這也讓馬車運費高昂,拿汴梁到西安,1000裡的路程來說,一輛馬車可以運送10-12石左右的物品,每天100裡,要走10天,運費大概是30貫左右。
一輛馬車平均2人,住宿,食用,加上人吃馬嚼的費用,一趟下來,最少是7左右,一些高價值,或者是商業產品,還會更高,一年下來,只要跑上20趟,馬車的投入費用,也就收回了。
當然了,一年不可能連續不斷的來跑的,要裝滿馬車貨物,也不是天天都有,可是針對商會而言,投入一輛馬車,還是相當划算,按照一年50貫的淨利潤,這已經是相當低了,可以在長途販運之中,很快的收回成本。
至於馬的壽命,使用起來愛惜一點的,3歲牙口的馬就可以使用,一般可以持續到15歲,也就是說,一匹馬使用上12年的標準,甚至可以賺回來4倍的收益的。
商人,只要投入一輛馬車,就可以在不停的長途販運之中,獲得穩定的收益,這一點是任何一個人所無法拒絕的,以前馬是有價無市,往往一批馬,出現在市場之中,很快,就被財力大,有門路的人給買光了,遠不是底層的小商人,能夠接觸的。
現在,1萬匹馬的,按照每一匹馬50-100貫的數字來說的話,1萬匹馬按照駿馬,良馬和駑馬三個來分的話,基本上平均差不多百貫,再加上牛的數量,總數非常的驚人。
按照韓琦的估計, 1萬匹馬,5萬頭牛,差不多就是150萬貫左右的收入,這筆錢,一部分,會拿來犒賞三軍,大概是50萬貫左右,足以讓參與到這一場行動之中的所有人都滿意,另外的100萬貫,會用來的建立防禦體系和開發整個靈州的。
當時作爲的四路大總管的他,也不過是擁有30萬貫,現在3倍,在已經形成的西北的體系的前提下,進一步的建立,裁撤,順帶的,進行開墾的一些前期工作,當100萬貫投入進去的時候,會有多少收益。更別說,當未來1000萬頭牲口,最終的進入到北宋之中,最終會產生怎麼樣的變化,想想,韓琦都忍不住興奮無比。
韓琦並不擔心,這些東西賣不出去的,北宋到底有多麼缺乏大型牲口,這一點,韓琦非常的明白。
打個比方吧,作爲中央禁軍,當時韓琦前來西北的時候,是帶着4個軍,1萬人禁軍,這1萬人,是絕對的主力,包括了最少500匹馬,1000頭牛在內輜重部隊,同樣的,還招募了差不多1萬多名的民夫。
藉助着這些的幫助,1萬人,用了不足40天的時間,從汴梁趕到了西北,這對於禁軍的行軍已經相當快了。
可是普通的軍隊呢?一般弱一點的禁軍,牛馬的總數,可能只有精銳的四分之一,至於廂軍,或者邊軍,基本上,只能夠依靠兩個腳板。
這也是一些部隊,效率慢的原因之一,在運河上面,還能夠藉助着船運的強大,快速的抵達,可是在西北,明明是幾百裡的距離,卻走了一個月的比比皆是,原因就是運輸工具的不行。
精銳的禁軍尚且如此,在關鍵的戰爭之中,都無法改變運輸能力差這一點,更別說其他的商隊。
類似定海軍這樣的特例是少之又少的,趙信在抵達苗家莊的時候,曾經俘獲了幾十匹西北馬,再加上資金充足,出了苗家莊,幾次投資已經獲利超過萬貫,100貫買不到,200貫總是可以的,所以從大名到定海軍,一直都沒有缺馬。
普通的商隊,如何能夠跟趙信相比,更別說是西北的這些,關中平原的沒落,西北的逐步貧困,這是一個根基,連根基都不在了,上層建築怎麼可能很好。
西北大部分的馬,都供給了軍方,保證在西北戰爭壓力下,保證足夠的機動力,能夠留給民間使用的馬,就少之又少,據韓琦所知,在整個西北排的上號的10大商隊,每年的交易額超過100萬貫的,他們擁有馬的數字,也是非常少的。
最大的那個商隊,擁有各類型的馬102匹,最少的那個,只有27匹,這不是普通的小商小販,這是規模龐大的商隊的,他們不是沒錢買馬,是有錢買不到。
當每年可能只有1000匹左右的馬投入到了整個西北市場的時候,其中九成,是會被軍方給帶走,用於補充到軍隊之中,剩下的,再扣除一些貴族和官員,真正在市場上面流通的馬,非常之少,這些馬,在無數商家的競爭之中,那就真的是價高者得了。
在這些大商人第一時間知道了大規模的馬的交易,即將在渭州舉行,在通過他們的渠道知道,這件事情不是騙人的之後,一股席捲整個西北浪潮開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