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水木一聽,覺得有理,便道,“老三,你倒是說說你的主意,讓你二哥參謀參謀。”
“現在他們幾個是被關起來的,倘若,誰放了他們走,你說他們會不會走?”
花老三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方法,倘若有個“心善”的人,把他們放走了,再給個十幾兩的,指不定,他們就會走呢。
“恐怕他們未必會把這點銀子看在眼裡。”這時候,花正樑和花正傑推門而入。
二人給花水木三人見了禮,然後正傑便道,“放他們走的人,得是爹去,至於前面還得唱一齣戲。”
正傑覺得,那丁氏早被祖父的胃口養大了吧?
畢竟,私藏了近千兩的銀票。
雖然有好幾百兩是這次大伯哪兒騙來的,也有好些是爹哪兒搞的。
可這也說明了,平時花老頭是真把丁氏捧在手心裡的,有銀子就給她。
他敢打包票,在花老太手裡,絕對沒丁氏的十分之一。
正傑有的時候想想,是真不知道爲花老太感到可憐呢,還是怪她沒用了。
正傑便把他和正樑的打算說了出來。
他們的想法是,讓他們無意之中得知,村裡的所有村民對他們二人有兩個處罰。
雖說他們不是他們村裡的,可是,花老頭是啊,而她們二人又給花老頭生了孩子。
再加上她們做了這種事,就算跑回他們的村子裡,他們的村民也不會爲她們做主。
說不定,會直接把她們二人浸豬籠,誰叫他們敗壞村裡人的名聲的?
所以,其實村裡人怎麼處理他們,基本是不會有人有異議了。
在古代,把不守婦道的婦人浸豬籠不算犯法。
沒哪個官員會來干涉這個事。
這種事,可以說是大家都默許的,這是社會的道德底線。
就算哪個官員吃飽了撐着沒事幹想管,底下的捕快也絕對不會跟着。
官員可以去別的地方上再當官,只要家族有銀子,可捕快不同。
他們可是世世代代都要在這兒生活下去的。
誰會去挑戰呢?
沒了捕快跟着的官員,那就是沒牙的老虎,誰會來怕你啊??
官員也沒這麼傻好麼,自己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來爲一個不守婦道的婦人出頭,這絕對不可能。
花水木覺得正傑這個主意不錯,便點了點頭。
不過,哪裡知道花二叔卻反對了。
“兩個孩子還小,是不是把他們帶離他們母親和外祖母的身邊?”
在他看來,孩子是可以教育的,畢竟年紀還小,再不乖,再不聽話,只要他們悉心教導,總會成材的。
他們現在家境也過得去,養兩個孩子不成問題。
最要緊的是,花老三說得對,萬一崔氏和丁氏又去外地做那皮肉生意,萬一哪天遇上不幸的事,或者晚年,她們做不了那生意了。
到時候,他們摸上門來,找上門來找正傑,怎麼辦?
或者是被正傑的對手控制在手裡,到時候可怎麼辦?
豈不是也會影響到正傑?
應該說,正樑和正傑只考慮到現在,對於將來,確實是也沒放在心上。
正傑的想法是,自己又不從文,名聲什麼的真不太重要。
更何況,丁氏是寡婦再給祖父來做外室。
也沒入門,祖母也沒喝過丁氏的茶,她算哪門子的親戚?
至於那兩個孩子,不承認也沒人能站在道德的至高點說他們一傢什麼。
畢竟,哪個三姑六婆說個句閒話,估計別人就會說,好啊,你可憐她們啊,那讓你男人收了丁氏啊。
像丁氏這種女人,是最最讓正經婦人感覺到可恨的。
男人出了軌,他們的老婆一般怪的不會是男人,而是怪那個勾引她們男人的狐狸精。
花正傑想了想,覺得父親說得也有道理,因此,便和正樑互看了一眼,然後道,“爹,那你有什麼好主意?”
花二叔的想法很簡單,村子幾裡外不是有座寺廟嘛,那麼,讓丁氏和崔氏住進寺廟去。
至於那一兒一女,他讓錢氏來帶。
錢氏帶孩子也有經驗,肯定沒問題。
再說,他這次打算和老妻就在村子不走了。
以後正棟兩口也能幫忙,所以,他倒也不怕。
正傑笑了笑,然後道,“爹,這是你一廂情願意的想法吧?先
不說娘會不會答應,爲了侄子的事兒,她可是不睬你很長時間了。”
花二叔摸了摸腦袋,然後道,“你娘不樂意,你幫着說合說合唄,你是見過大世面的,總能勸服你孃的。”
花正傑在心裡翻了個白眼,心道,誰規定見過大世面,就能一定能說服咱孃的?
再說了,咱也不樂意好麼!!
輩份比自己高,年紀比自己小,最要緊的是,還是外室生的。
你說在京城,哪個正經人家會把這種外室生的孩子帶回來的?
又不是家裡沒有男丁!!
老實說,正傑是真沒有把所謂的“叔叔”放在眼裡。
在他看來,這種人也掀不起啥風浪。
不是正經的叔叔,本來就是外室所生,叫啊也叫不響的。
應該說,花二叔正傑正樑是出了不同的意見。
嚴格來說,花二叔的建議是得到了村裡大部分男人的同意。
丁氏的妖嬈,崔氏的成熟,他們都是有看見過的。
雖然送去的寺廟是遠了些,不過,他們覺得,還是能想辦法能和丁氏去享受歡愉的。
丁氏爲了銀子能被當祖父的花老頭搞,那麼,他們年輕力壯的,怎麼就不願意了?
不就是銀子嘛!!
再說了,他們對他們的功夫還是很有信心的。
他們年輕,體能方面,絕對比年事已高的花老太要好太多了。
而且,像丁氏那種女人,明顯是離不得男人的,說不定,他們的技術,體能方面能讓她滿意,她會不收銀子呢?
那些男人一想到這兒,熱血那叫一個沸騰啊!!
男人們能想到的,女人們自然也會想到,所以,她們纔不許呢!!
像丁氏和崔氏這種人,在她們看來,就應該把她們浸豬籠。
有幾個婦人表示,她們已經去聯繫她們二人村的村長和族長了。
另外還有丁家的族知。
崔氏沒嫁人,所以,嚴格說來,她還是丁家的媳婦,不過,這種那個人,怎麼還配進丁家的宗祠的?
所以,倘若村長和花二叔不給他們一個滿意的交待,她們要讓丁家的族長等人來主持公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