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兩?醉霄樓的李富貴給一百兩呢...”張揚小聲嘀咕道。
紫袍帥哥愣了一下,隨後笑道:“好,那就一百兩,你可願意?”
“來...”有錢賺,張揚又精神了。
“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借乎錫湖。”趙佶張口就來,此對爲蘇軾遊西湖時所出的絕對,一直無人對出。
張揚笑了,這要是給別人,那還真是對不出來,就算對出來,也是勉強對出,沒有半分蘊含,但此聯在今世極爲出名。1986年《瀋陽羣衆文藝》以此聯廣徵下聯,瀋陽的趙嚴華對出下聯:
“擎酒碗,過九碗,酒碗失九碗,久惋酒碗。”
“妙!”趙佶拍手讚道,“蘇東坡若是泉下有知,定然也要拍手稱好!”
樑師成笑道:“定當如此!”
周圍的人也交頭接耳,一是爲張揚的機敏才思感到詫異,二是因爲八卦。
關於樑師成的八卦。
樑師成號稱“隱相”,權力可見一斑,就是這樣一個權傾朝野的太監,硬是說蘇軾是他爹。
從樑師成滿心歡喜的樣子來看,還真有可能!
張揚哪裡知道這些,只看到這些貴客交頭接耳,不時地豎着大拇指,眼睛卻是朝面色白皙、滿臉笑容的中年男子看去,感覺有些奇怪。
張揚見好就收,這一個蘇東坡是自己恰好知道,換句話說,是碰上的,要是多來幾個,自己還不一定能對的上!
“呵呵,客官要是沒什麼事,我就回廚房繼續忙活了。”
張揚說罷轉身就想溜,反正像蔡京這種人肯定不會賴了自己的一百兩。
“欸,別急着走!”紫袍帥哥再一次叫住了張揚。
“客官可是還想吃些什麼?”張揚明知故問道。
“這幅畫可是你畫的?”趙佶手腕一翻,那副畫着梨子的畫卷便被展開了。
“這——”張揚瞥了一眼旁邊的高衙內,心道躲不過了。
“在廚房太無聊,隨便畫着玩的...”
“難怪...”趙佶恍然大悟,怪不得這幅畫似乎是用木炭畫的,原來是在廚房裡悟出來的!
奇才啊!
趙佶看向張揚的眼光都有些不一樣了。
王黼對這一幕十分熟悉,這個欣賞的眼光不就是看向當初的自己嗎?
王黼趕忙說道:“爺,要不讓這位張老闆露一手我們看看?”
王黼根本不相信,一個廚子能畫出這樣的畫,此舉便是要拆穿張揚的謊言!
王宣尉倒是知道,但那天晚上離得較遠,也沒看清楚,今天正好看個真切。
“對!”趙佶喜道:“你現在就畫!”
張揚哪裡願意,畫一幅畫怎麼也要幾個時辰,那麼多客人還等着呢,誰有功夫陪他們在這裡耗。
“客官,您看...我這還忙着呢。”張揚指了指樓下熱火朝天的場面。
“呵,我看你是不能!”王黼冷笑道。
張揚對這位面色陰冷的人頗爲不滿,一直就是他在挑事!
“隨你怎麼說!”張揚甩下一句話就要走,紫袍中年人一句話讓張揚的腳步停了下來。
“五百兩!”
“此話當真?”張揚轉頭不信的問道。
“一言九鼎。”
“好!那我便再畫一副,不知客官想要什麼,再畫個梨?”
“畫人物。”
“畫誰?”張揚的眼睛瞟向一干人。
“畫他們。”趙佶手一指,卻是樓下的食客。
“好,請稍等。”張揚說罷便往廚房跑,飛快的速度,生怕趙佶後悔。
“少爺,你怎麼去了那麼久?”廚房裡的晴兒看到張揚飛快的衝了進來,忍不住擔憂的問道。
“哈哈,碰到肥豬了,五百兩!”張揚興奮的在竈臺下掏出幾塊木炭,抓起一塊乾淨菜板就要走。
“什麼五百兩?”晴兒疑惑的問道。
“待會兒回來再說,可不能讓他們醒過神來!”說着,張揚一手拿着菜板,一手握着幾塊木炭便出了廚房,走到孫老頭的櫃檯時,順手拿了幾張紙。
“來,我現在就畫,五百兩哈,可別賴賬!”張揚將菜板支起來,紙往上一放便要畫,王黼攔住了他。
“你要是畫的稀爛,五百兩沒有,一頓打卻是少不了!”
張揚無語的看了一眼王黼,又看向紫袍中年人,這人說話纔好使!
“客官,怎麼說?”
紫袍中年人笑道:“畫的好不好我來評判,畫的好,五百兩你拿走,畫的不好也不怪你,全當一樂。”
“我那張梨畫的如何?”
“惟妙惟肖。”
“那您等着掏錢吧!”張揚說完,便不再言語,專心的看着樓下的食客。
這次人物多,而且都是不斷運動的,根本不適合畫素描,張揚要畫的,乃是速寫。
速寫的關鍵在於抓住每個人的特點,然後將其誇張的突出,比如一個人的眼睛很小,在速寫上眼睛就是一條縫,一個人的門牙比較大,在速寫上可能半張臉都是門牙。
但速寫的厲害之處在於,即便如此,你依然能認出這是誰!
很快,張揚便觀察好了一桌五人。
下筆時,趙佶、樑師成等所有人都站在張揚身後好奇的看着。
木炭作畫,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只見張揚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一個輪廓。
“這是個頭?”有浪子宰相之稱的李邦彥分析道。
“頭怎麼會是這個形狀?”立刻有人提出了反對。
“咦?還真是頭,這人的身子怎麼畫的這樣小?”
“額頭這麼大!”
“嘴能咧到腮幫子上?”
“畫的什麼玩意兒!”樑師成已經看不下去了,亂七八糟的,根本就不是畫。
同樣看不明白的高俅還在努力看着,張揚的事,高衙內不止一次說過,雖然這個敗家玩意滿嘴胡言,但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根據。
高俅隱隱覺得,這個叫張揚的廚子應該有兩把刷子!
李邦彥有些不屑,王黼更是露出了笑容,張揚畫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根本沒什麼本事!
衆人之中,趙佶看的最爲認真。
趙佶是個真正的藝術家。
趙佶對於藝術有着天生的靈敏,張揚現在畫的似乎荒誕,但其中卻好似有着特有的共性。
趙佶看看畫,再往下看看人。
趙佶驚奇的發現,雖然張揚畫的誇張無比,但自己幾乎瞬間便可以將張揚畫中的人和現實中的人對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