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

李言靜很鬱悶。

在來清平樓之前,他是不鬱悶的,甚至是高興的。

因爲聽說狗皇帝要來京兆府了,隱元會有機會了。

恰好党項那邊也談好了,隴右都護府那邊的吐蕃也達成了一致,若是真的在這個時候殺掉了狗皇帝,西北的局勢必然發生大變化。

他們的計劃將會大大提前,一切都往對他們有利的方向發展。

但讓李言靜沒想到的是,趙桓來得這麼快!

京師正式的官方通告已經是快馬加鞭,卻比還趙桓慢了。

也就是說皇帝是快馬加鞭,十萬火急趕到的長安城!

臥槽!

這歷史上都翻不出哪個皇帝出行,只帶了三十幾個護衛,十萬火急趕路的!

你這皇帝當的,太不規整了吧!

太不按照常理出牌了!

李言靜鬱悶得想吐血,皇帝提前一步來到了長安城,意味着刺殺計劃完全被打亂了。

雖然隱元社的總堂在西北,但不在長安城啊!

長安城是什麼地方,是大宋西北第一軍事重鎮,是前線大軍的指揮中心,經略使帥府所在地。

一旦皇帝到了長安城,安全就有了保障。

至少孫邦原絕對是皇帝的人,他可是掌管了軍政和民政的,永興軍路真正的老大。

剛剛去了一趟京師回來的孫邦原,在京師與皇帝徹夜長談,皇帝給孫邦原描繪了長安城的恢弘計劃,作爲帝國的西都,長安城未來的發展是承擔起了帝國未來西部發展的重任的。

京兆府尹馬元浩也在參與之中。

這兩個人被皇帝未來的戰略深深吸引住了,是皇帝絕對的擁護者,毋庸置疑。

所以,現在刺殺皇帝的計劃有變。

從中途刺殺,變成在長安城刺殺。

不僅如此,李言靜現在還要面臨眼前這個頭疼的問題。

什麼問題?

好好解釋解釋廂軍爲什麼會圍攻皇帝?

有一點李言靜現在想不通,按照京師那邊給過來的情報,皇帝是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人。

按照這樣的情報,眼下的情況,必然已經是人頭滾滾了。

但李敬先卻還好好跪在這裡,皇帝並未動手。

這就有點反常了。

只聽趙桓親切和藹道:“不知者無罪。”

不知者無罪?

圍殺皇帝也沒罪嗎?

這個念頭只是在李言靜腦海中一閃而過,隨即又聽到皇帝道:“朕來京兆府的事情,先不要聲張。”

“遵旨!”

不要聲張?

您老在這裡殺了一百多個人,現在外面百姓都在圍觀,還需要我們來聲張嗎?

百姓們看見一羣人從清平樓出來後,那個年輕人在衆人的簇擁下,離開了這裡。

皇帝住進的行宮外三層被孫邦原抽調一支禁軍守護起來,內三層則是趙桓親自帶來的人守着。

可以說,這裡連一支蒼蠅都飛不進來。

與此同時,長安城的守衛也全面調整,有廂軍士兵日夜巡邏。

護送皇帝進入了行宮,李言靜還是不放心,又跪在地上道:“請陛下賜死微臣。”

孫邦原和上官青也在場,他們也覺得這件事沒有這麼簡單,不可能就此揭過,也跟着跪在地上,等待皇帝的懲罰。

“李愛卿這麼想死?不成全你朕心中有愧啊!”

臥槽!皇帝你剛纔都說不知者無罪的,你怎麼這麼經不起試探啊,我這樣說只是在試探啊,你不要當真啊!

李言靜全身一僵,恨不得將自己這張破嘴給撕了。

“求陛下開恩!”

“都起來吧,朕只是跟李愛卿說笑,都說了,不知者無罪。”

李言靜眼角狠狠抽搐了幾下:皇帝,沃日你大爺!勞資早晚要弄死你!君無戲言你懂不懂!

孫邦原道:“陛下,聖駕降臨京兆府,不知所謂何事,還請陛下明示,臣等皆以陛下馬首是瞻。”

“朕聽聞西北前線將士浴血奮戰,特來慰問,諸位不必多慮。”

“謝陛下垂憐。”

“現長安城有駐軍多少?”

“回稟陛下,先長安城有廂軍八萬,禁軍三千。”

“李言靜。”

“臣在。”

“馬上入秋了,前線軍糧務必要保障!”

“請陛下放心,臣就算餓死,也要保證將士們的口糧。”

“還有百姓的,你這個轉運使要給朕將京兆府的糧價要壓下來!要降到一貫一旦,如何做到,你給朕想辦法!”

“遵旨!”

李言靜心中甚是煩躁,早就聽聞當今皇帝跋扈霸道,如今一見,還真是這樣。

以前太上皇還在位的時候,對待臣下就很和善,也很能體諒臣下。

“你們先退下,朕要好好休息。”

“臣等告退。”

三人帶着人離開,李言靜開始爲皇帝行宮安排宮女,還專門找來漂亮的女人,要送進去伺候皇帝。

這些女人都是孫邦原和上官青也見過了的,他們也點頭同意。

如此以來,到時候皇帝被殺死在行宮,責任大家一起擔。

而那個時候,他李言靜早就開溜了,所有的矛盾當然都指向了孫邦原和上官青。

但是……

當這些宮女被送過去的時候,又原封不動被退了回來!

看着這些被退回來的女人,李言靜有些懵逼。

難道皇帝不喜歡女人?

臥槽!用女人來刺殺是最有效的。

溫柔鄉里的男人是軟綿綿的,沒有意志力的,全身放鬆的。

但這招失敗了!

看來要動用軍隊了啊!

無論如何,要立刻想盡一切辦法,將皇帝弄死。

李言靜坐在書桌前,他全身都繃得緊緊的,強烈的危及從四面八方涌過來。

今日清平樓事件,皇帝一句“不知者無罪”就帶過了,這絕對不正常。

這與李言靜收到的情報裡的每一條都不符。

難道當今天子真的是一個心慈手軟的聖君?

這不可能啊!

中原上空那些慘叫聲還在飄呢!

隴右都護府那些儒生現在各個都被壓迫得跟孫子似的!

南方田野裡的鮮血還散發着血腥味!

這些都是這個皇帝所爲,他怎麼可能會因爲一句“不知者無罪”便將此事就此揭過?

這絕對不可能!

李言靜這一夜未眠,他的心腹連夜出了漕府,就在今夜,他要調動他在長安所有的力量,來殺掉皇帝!

不惜一切代價!

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三百四十八章點燃大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火焰!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六百一十四章唐恪的建議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三百九十四章對占城宣戰(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接見趙昚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一百九十章漢奸!諜戰!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四百六十五章金國權力交接第五章皇帝親軍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三百一十二章崩潰邊緣的夏主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一章先殺一批攪屎棍再說!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七章五朝門前斬宰相第六十八章太原之盟第二百八十八章鐵血西軍!誓滅仁多保忠!第三百九十五章九龍江平原的糧食第三十五章勤王之師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四百六十八章岳飛和完顏兀朮的對戰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一百二十二章開墾南方?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十二章朝堂殺大學士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二百六十七章一片片割肉!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三百八十九章東京城糧商們的反擊第二百零三章劍拔弩張!楊再興狂傲!岳飛震全場!(四千字)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五百九十一章小女子願以身相許第六百一十章大宋商業之論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三百二十二章危機潛伏第六十五章那官家要不現在臨幸一下臣妾?第六百六十六章心理戰第六百三十章朕要西征第三百三十三章又見花想容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第六百四十六章薛東來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五百八十三章大宋的底氣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二百六十六章韓世忠來了!第四百三十二章兵鋒北指,北海突襲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四百四十六章分封南海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第六百二十八章賺錢的方法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
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三百四十八章點燃大宋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火焰!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六百一十四章唐恪的建議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三百九十四章對占城宣戰(第四更,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接見趙昚第五百六十一章天竺第五百八十四章不必擔憂第一百九十章漢奸!諜戰!第五百四十六章三路出擊第一百二十章擴建東京城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二百一十七章諸君隨吾死戰!第四百六十五章金國權力交接第五章皇帝親軍第十七章全面備戰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二百三十九章處置隴西李氏!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二十六章城樓風騷走位的皇帝第七十八章朕來說幾點北宋可是標準的皇宋啊,皇權極大的朝代第三百一十二章崩潰邊緣的夏主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一章先殺一批攪屎棍再說!第五百二十六章周邊的動靜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七百零四章西方的使者第五百零一章苟且的完顏宗翰第六百一十三章議政第七章五朝門前斬宰相第六十八章太原之盟第二百八十八章鐵血西軍!誓滅仁多保忠!第三百九十五章九龍江平原的糧食第三十五章勤王之師第一百八十八章滲透入幽州的金國細作!第四十五章殺紅眼的宋軍!第二百八十四章吳玠征討党項右路軍第四百六十八章岳飛和完顏兀朮的對戰第五百七十章上京驚變第三十六章堅壁清野與議和第一百二十二章開墾南方?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二百三十六章不惜一切代價殺掉皇帝?第十二章朝堂殺大學士第二百七十六章鎮壓太原第五百五十五章站隊第二百四十一章扭轉西北局勢第二百六十七章一片片割肉!第五百四十五章圍殺叛軍第一百五十五章伴君如伴虎啊第三百五十三章專利法與蒸汽機車!第五百七十二章命要緊第二百三十四章人頭不夠啊!第五百八十六章對啊!我們可以去搶啊!第三百八十九章東京城糧商們的反擊第二百零三章劍拔弩張!楊再興狂傲!岳飛震全場!(四千字)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五百九十一章小女子願以身相許第六百一十章大宋商業之論第二百六十四章老子是皇帝親軍!第二百七十五章兩軍正面衝殺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三百二十二章危機潛伏第六十五章那官家要不現在臨幸一下臣妾?第六百六十六章心理戰第六百三十章朕要西征第三百三十三章又見花想容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七十七章交子的保值費?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第六百四十六章薛東來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二十一章宗澤第五百八十三章大宋的底氣第二百一十九章岳飛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第十八章禁軍空餉第四百七十三章大宋的情報戰第六百六十章總督閣下,那是敵軍的武器第二百六十六章韓世忠來了!第四百三十二章兵鋒北指,北海突襲第六百九十六章大局已定第三百一十九章趙桓對日本國的“待遇”第六百八十章防守戰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第六百一十五章激動的趙桓第一百零二章儒生案?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四十二章興師黎城戰婁室第三百八十八章大宋糧商們的噩夢(第一更,求訂閱!)第四百六十章權力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二十一章就地斬首第四百四十六章分封南海第四百一十九章問罪金國第一百二十一章遷移和農業第六百二十八章賺錢的方法第五百二十四章掣肘第六百八十二章皇帝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