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二京案

這兩天,東京城依舊是東京城,繁華的不夜城,但在秋風中,多少染上了一些悲涼,自河東路的消息傳回來後,聽說當今天子深感悲痛,已經三天未進食。

百姓聞之而落淚,皆言天子仁德,如此愛民的皇帝,那些叛軍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天子悲痛未食的事情也傳到了中原其他地方,一時間百姓皆有感慨:天子乃吾大宋百姓之天子也。

遂有諸多百姓前往新開的大宋邸報社進言,望天子保重聖體。

亦有百姓各自拿着自家的東西前往皇宮門前跪地不起,有老婦對皇宮門前侍衛道:“百姓不能沒有天子,這是老身剛煮的雞蛋,望將軍能幫忙送到天子面前。”

還有小孩道:“這是我新買的玩具,它能夠讓天子開心起來。”

“……”

侍衛們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是好,此事迅速傳到宮中,隨後徐處仁親自到宮門口道:“某代天子多謝諸位,天子說了,百姓之財不可取,諸位心意天子已領,朝廷辦公重地,還望諸位請回。”

徐處仁苦苦相勸,最後百姓們才散去。

徐處仁一時間心中複雜,朝堂殺宰相,又大肆屠戮地方豪紳,興皇城司,朝中多數大臣私下腹議皇帝殘暴,卻得到百姓的愛戴,到底是暴君,還是聖君?

此時的趙桓,正在查看一份名單,督察院御司劉彥宗,御史臺御史中丞何也,皇城司謝大海在一邊。

御案上的香爐正盛,皇帝的眉頭微微蹙起,眼中浮現出冷光。

名單最上面赫然寫着一個趙桓熟悉的名字:何?!

這件事不僅僅東府牽扯進來了,連西府的十二房也有不少官員牽扯進來,還有翰林院的那些翰林學士,甚至有禮部的郎中也攪和進來。

皇帝淡淡道:“全部抓起來,三日之後一起處決。”

“遵旨!”

皇帝親自下令,正規程序還是要走的,這一天,御史臺起草了彈劾宰相何?的奏章,整個東京城的皇城司傾巢出動,名單上所有的官員和非在職的參與人員全部被抓起來,

督察院立案,呈報皇帝審批。

在新成立的各個中樞系統,督察院的權限非同一般,劉彥宗在立案之後可以直接呈報給皇帝做最後審批,而東府的吏部若是要選拔、考覈或者獎勵官員,涉及到錢的,還需要將詳細的原因寫出來,遞交給三司做財務審批,周朝那邊過了之後才能到皇帝,不僅僅東府,翰林院的學校人員編制亦是如此。

三司長官號稱“計相”,不是空穴來風的,周朝這個財務大臣更像一個什麼都可以插一腿的老大媽。

這一日,督察院忙得雞飛狗跳,僅僅是京師之中,便有五百多人被督察院立案。

當皇城司衛進入何?的府中,發現這位東府大佬已經在府中自縊身亡。

這一次的大清洗,在史書上被稱作“二京案”,除去叛亂的禁軍,前後受牽連人數達一萬之多,多數爲豪強地主,京師官員,還有功名在身的非官職人員。

皇帝繼續將京東路和京西路的大小官員、地主和多數富商清空,原本待在京師無所事事,甚至連官職都可能遙遙無期的人,突然接到任命書,興高采烈奔赴地方。

新鮮的血液被補充進來,兩路的官場重新充滿了活力。

而京師之地,卻有兩千多人掉了腦袋,叛軍的所有軍官都被凌遲處死,尤其是曹盛,被剮了兩千五百刀才死,死的時候只有骨頭了,行刑人員還在他的骨頭上摩擦了很久。

此事件抄家沒收的錢財數額高達三千萬貫之多,盡數充入國庫,良田一百萬頃,由朝廷接管。

其餘犯事人員皆被髮配到西南一帶興建城寨,有心人已經主意到,朝廷最近將大量的犯人發配到了西南,必然有朝廷的目的。

京師除了在殺人流血以外,朝廷新的權力架構也在迅速組建,由徐處仁牽頭的裁汰冗官一事在劉彥宗的輔助下,強力執行着,涉及到動用武力時,皇帝的爪牙皇城司衛會親自登門。

新政中的徭役和賦稅,牽扯出來的土地問題,逼反了京東路和京西路豪紳一事,被迅速鎮壓下去,但是浮現出來的問題纔是最重要的,也是朝廷需要儘快決斷的。

朝廷幾乎掌握了京畿路、京西路和京東路大部分的良田,這些良田現在都有農民在耕作,但以後如何統一管理,這個問題被拋了出來,這纔是重中之重。

如今皇帝要遷移京畿路的二十萬人口到東京城,此後東京城對糧食的供給需求會越來越急迫,若是良田管理出了問題,不僅僅是京西路和京東路的百姓要餓肚子,連東京城也會受到牽連。

所以說,這一次清洗反叛,只是新政推行的第一步而已,並不代表皇帝的新政真正成功了。

皇帝親自迎接了新軍的凱旋,並對新軍進行了賞賜。

次日,早朝,皇帝端坐大殿中央,如今的朝堂上,宋徽宗時的大臣已經被趙桓清洗掉一大半,剩下的哪一個不以他趙桓馬首是瞻?

趙桓開口道:“朕聽聞青州出現流民霸田一事,此事爲何?”

徐處仁道:“啓奏天子,京東路和京西路良田盡數易主,劃歸朝廷,近日地方官員重新委任,地方田地出現錯亂,臣已安排人在處理這件事,各地官員對良田重新登記,農民不得隨意搶佔他人田地。”

“徐卿,秋收在即,此事得抓緊,不得有半分延誤。”

“遵旨!”

趙桓又道:“朝廷重整良田秩序後,這些良田如何處置?朝廷委派官員做管理?”

徐處仁又道:“陛下,良田太多,若是朝廷委派官員管理,會造成人員臃腫,且貪污橫行,臣以爲可以直接將良田售賣。”

唐恪站出來道:“陛下,不可,若是將良田再售賣,屆時多數良田再次陷入少部分人手中,與之前何異?”

“那唐卿有何妙策?”

唐恪道:“臣以爲可直接將良田售賣給農民,然後禁止良田售賣。”

趙桓卻是心中不認同,這不是將農民釘死在田地裡了嗎?

徐處仁道:“非也,臣以爲不必禁止良田售賣,若有人想買,儘可以買,只要遵循朝廷的新政即可,陛下廢徭役,減賦稅,便是爲了給農民減輕負擔,只要賦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自然就輕了,良田在誰手中皆一樣,最後按照律法給朝廷納稅即可。”

趙桓頗有些贊同徐處仁的說法,他之所以動京西和京東兩路,並不是因爲那裡的田地兼併不合理,而是因爲兼併之後,地主們掌控了太大的話語權,朝廷在這方面的管控太薄弱,嘗試了幾十年上百年甜頭的地主們,自然是不願意減免賦稅。

現在老舊的地主已經被皇帝砍得差不多了,朝廷立了律法,想要再買田,必須遵照朝廷的律法。

現在的朝廷律法對那些想通過買田壓榨農民價值的地主來說,自然是沒有以前有吸引力了,不過承包田地,只要勤勤懇懇,賺肯定是有的賺。

如此這般,農民負擔減輕,新的地主也有的賺,朝廷的第一步也達到,多方共贏。

只是趙桓的目的不僅僅是這麼簡單,雖說農民的負擔減輕了很多很多,但畢竟古代的種田是靠天吃飯,有的地方農民能有餘糧,有的地方未必有。

所以下一步,便是要提高生產力,只有提高了生產力,大多數農民都有餘糧了,農民就會想辦法拿出去賣,一來是經濟提升了,二來是農民的收入提升了,購買力也提升了,進一步拉動了經濟,朝廷的稅收自然少不了。

這纔是皇帝的目的。

第六百章漢人鐵騎重回西域第五百九十一章小女子願以身相許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四百六十三章一小撮暴徒第三百八十三章趙官人的良田和牧場(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七百零七章橫推了第五百四十二章橫推開始第四百九十一章破城戰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九十七章太學生逼宮第一百九十二章對付漢奸最合適的方法之一!第二百九十章兩軍主力對決!第五十七章敗軍之象?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一章仇恨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七十五章百年積弊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八十六章下任務第四百四十三章炮轟凌牙門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第一百四十八章真香啊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一百七十二章軍隊裝備第二百八十七章血戰神堂堡!正面硬撼仁多保忠!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二百八十八章鐵血西軍!誓滅仁多保忠!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一百五十四章壓制糧價第一百八十七章啓動反間諜行動?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二百八十六章轟塌神堂堡城門!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三百二十五章殺人如麻的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迎接金國使者!第六十六章被嚇得不輕的金國使者第三百一十一章感覺被趙桓陰了的夏主!第二百二十五章整箱整箱青黴素第二百八十七章血戰神堂堡!正面硬撼仁多保忠!第一百二十五章五姓七望死灰復燃對抗皇帝!黑麒麟歸來!第六百六十六章心理戰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八十四章新的軍政和稅政第六百章漢人鐵騎重回西域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四十一章軍情有變,大軍挺進隆德府!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三百三十六章曹昇必須死!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第七百零七章橫推了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二百一十六章岳飛三軍壓境,銳不可當!第五百七十八章草原上的異動第一百八十四章陰謀?幕後黑手?審問!第二百七十章韓世忠那個渣渣!被山賊追着跑!第一百一十一章青州殺人案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五百五十一章換血第一百七十六章大宋的金融危機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三百八十一章古道邊第一百五十二章南方格局第六十一章兒郎們,隨朕死戰如何!第三百三十六章曹昇必須死!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七百零六章羅馬城該易主了第五十三章上兵伐謀!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
第六百章漢人鐵騎重回西域第五百九十一章小女子願以身相許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第六百六十五章陳甲十六萬!第一百二十八章渣渣韓世忠和精銳淮陽軍?第二百七十四章太原城內戰一觸即發!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四百六十三章一小撮暴徒第三百八十三章趙官人的良田和牧場(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章仁慈的皇帝?正直的大臣?第七百零七章橫推了第五百四十二章橫推開始第四百九十一章破城戰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第三百一十三章洪州之戰!皇帝的重騎兵!第六百九十八章定案第三十四章吾皇萬歲大宋萬歲!第九十七章太學生逼宮第一百九十二章對付漢奸最合適的方法之一!第二百九十章兩軍主力對決!第五十七章敗軍之象?第三百九十七章單挑楊再興?(第三更,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一章仇恨第三百一十章皇帝的野路子第七十五章百年積弊第一百八十二章朕讓他們都滾過來!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八十六章下任務第四百四十三章炮轟凌牙門第一百二十九章民變第一百三十八章出宮第六百三十九章捕快捉拿犯人第一百四十八章真香啊第七百零九章大結局第四百八十七章前鋒攻殺第一百七十二章軍隊裝備第二百八十七章血戰神堂堡!正面硬撼仁多保忠!第五百四十三章香港村首戰,鐵膽海軍第五百七十六章一箭雙鵰的事第四百五十四章牛肉政策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二百八十八章鐵血西軍!誓滅仁多保忠!第六百九十一章趙構上位第一百五十四章壓制糧價第一百八十七章啓動反間諜行動?第一百三十七章水泥第四百六十一章慫恿第六百二十六章秦檜的爲官之道第二百八十六章轟塌神堂堡城門!第四百二十二章朕要北伐草原第三百六十一章岳飛的抉擇第二百五十八章皇城司拿人!第三百二十五章殺人如麻的皇帝第三百三十七章迎接金國使者!第六十六章被嚇得不輕的金國使者第三百一十一章感覺被趙桓陰了的夏主!第二百二十五章整箱整箱青黴素第二百八十七章血戰神堂堡!正面硬撼仁多保忠!第一百二十五章五姓七望死灰復燃對抗皇帝!黑麒麟歸來!第六百六十六章心理戰第三百四十二章不受控制的黃河第三百六十章江陵府的浪濤(七千字,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一百七十五章交子同稅第八十四章新的軍政和稅政第六百章漢人鐵騎重回西域第一百零五章洛陽暴走第五百九十五章叫爹也沒用!第四十一章軍情有變,大軍挺進隆德府!第七百零三章西進!第三百三十六章曹昇必須死!第四百五十七章鐵道司第七百零七章橫推了第一百一十六章“不務正業”的朝廷?第二百一十六章岳飛三軍壓境,銳不可當!第五百七十八章草原上的異動第一百八十四章陰謀?幕後黑手?審問!第二百七十章韓世忠那個渣渣!被山賊追着跑!第一百一十一章青州殺人案第二十七章把朕的顏面都丟盡了!第四百三十章鐵血大宋第二百二十三章改田爲桑,百姓無活路?第六百四十三章誰敢阻攔,殺無赦第五百五十一章換血第一百七十六章大宋的金融危機第一百八十一章你們少在朕面前裝逼!第三百八十一章古道邊第一百五十二章南方格局第六十一章兒郎們,隨朕死戰如何!第三百三十六章曹昇必須死!第五百九十二章分化而治第七百零六章羅馬城該易主了第五十三章上兵伐謀!第六百四十五章陝西路的商業格局第九十二章興奮的參知政事第六百六十二章挺進伽色尼王都第五百六十章徐處仁第四百五十章登陸三佛齊第四百五十八章唱完黑臉唱紅臉第四百八十八章宋軍的鋼鐵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