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 明察暗訪

339明察暗訪

[339]再說此時的張須陀,可說心中早已有了定計;又派出人回返瓦崗山,去給李雲來報一個信;也使其能安心在前方攻打東嶺關,不必爲自己這面擔心。

張須陀自從跟杵作會過面之後,又是連着困守與房中;本來劉師爺聽了下面的一個小書辦,跟其回稟,言說張須陀見過了杵作;這心裡就有些不落挺,便想找一個由頭來見上張須陀一面,也好跟他探探口風;也好早作打算。

可一連來了三次,是都被門口的軍校給回絕了;還是那句話,大人身染風寒不便見客;等大人身體康健必回訪與你。可這句話,要放在前幾日的話;倒還能讓劉師爺放下心來。

而自從聽說了,張須陀見過了那個杵作以後;這句話,可就有些包含着別的意味了。劉師爺是怎麼琢磨,怎麼覺得心裡有些不安起來?

劉師爺便想着去見上一面,那兩個自己送與張須陀享受的禁臠;可那二人也是概不會客,也是推說有了病;不能與外人見面。

劉師爺在張須陀的宅外,溜溜的轉了一圈之後;只得先回到自己的住所,另打主意。而張須陀眼下,則又是到處調查尋訪;眼下他正同着幾個人,在一處溪水旁洗着臉。

而這次出來,他終於知道了那兩個縣令的失蹤之謎;也尋到了那兩處孤墳,就見那墳上的青草,似乎經常有人來清理;被拔得乾乾淨淨的。

因還得等着杵作趕到此處前來會合,才能把墳給打開,將那骨殖取出來,看看是否是中毒或者是外傷致死的。而這些日子,一旦他與這陽曲縣的百姓們,攀談起來這前兩二任縣令的時候;這些百姓無不是對其稱讚有加,可當說到他們因何而失蹤,卻是無人知道。

只知道,這兩個知縣是在調查同一個案件的時候;才失的蹤。而這個案件是在前前一任上出的,前一任縣令沒等調查明白;就此暴病而亡,屍體卻無人看見過。

而第二個縣令,在翻撿陳年舊案的時候;也看到了此案的卷宗,可以說,當時就覺得這上面是疑點重重。便又開始重新立案,又開始從頭調查。

可也照樣,沒等查一個水落石出;也是散手人寰。而張須陀看這個卷宗,也是覺得疑點重重;本來他只是爲了將瓦崗軍編入陽曲縣當地縣兵中,查案只是爲了,瞭解一下,當地的官吏的做事風格。或者說是否清明廉潔。

可沒成想遇到了這件事,由卷宗上來看;這不過是一個大戶,非法佔了當地農戶的土地而已。而農戶當年告過狀,卻被駁回,後來就此失蹤。直到那頭一個失蹤的縣官上任,這才又撿出來;是重新審理,可剛剛調查了兩個月,就此是暴病身亡。第二個繼續來調查也是同樣。

可此從此卷宗上看,這農戶分明還有一個女兒?那這個女兒如今又淪落到何方?是否如這兩個縣官的女兒一樣,被賣入官妓?

而這上面,更有一點着重提出來;便是這個農戶的女兒已經懷了身孕?可這麼一個孕婦,即使被賣了;誰又能收呢?畢竟到臨盆之後才能接客。那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就只能是養着了。那誰肯去做這種賠錢的買賣?

張須陀把整個卷宗都翻爛了,也沒看到這個農戶的女兒的下落;而其又將官府所有備案的,同一時期賣入官妓的人名翻檢一遍;也並沒有見到。

這個女人可以說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就這麼憑空消失了?似乎從沒有再陽曲露過面。而張須陀又派人去附近的縣衙打探,本以爲,是搬到別處去居住。可還是照樣一無所獲。

而張須陀又只得,去遍訪當年這一對父女的鄉鄰;可這些人不是已搬走了,就是乾脆推說從沒有聽說過這對父女,在此地居住過。

由此可見,這裡是大有毛病;張須陀這一回,又開始着手與調查縣官失蹤之謎?想由此處入手,慢慢剝繭尋絲,在查出來那個農人父女;到底當年出了什麼事?

可今天在這裡,等到日頭已往西轉了;那個杵作竟還沒有來?這明明商量好的事,他怎麼會又變卦不來呢?莫非是他也出了什麼事不成?

張須陀想到這裡,便轉身,對着其中一個軍校吩咐道“李校尉,你去走一趟;去看看那個杵作可是因何緣故,他又變卦不來?”那個校尉聽了,對着張須陀抱抱拳,就此健步如飛的離去。

張須陀靠着墳邊的松樹坐下,一邊打量這兩座孤墳;心裡一邊,不由又想起自己的心事來。可就聽得身後的樹林裡,似乎傳來一陣細微的聲響。

張須陀急忙的轉身看去,忽然只聽得一聲弓弦響起;張須陀畢竟是久經戰陣的人,一聽到弓弦聲人早已伏在地上。同時回頭對着身後的那個軍校看去,見他也早已趴於地上;並且隨手取出弩箭,這就上好弓弦欲朝樹林射擊。

“先別射弩箭,抓活的,看看究竟是何人派來殺我的?到時候,也就知道是誰殺的這兩個縣令了”。張須陀說罷,一個翻滾到一棵樹下;避開了剛纔的那個地方。

自己剛轉身躲開,自己適才所臥之地,就插上了幾隻羽箭。看起來,來人還不真算少,而這羽箭的質地;分明是軍制的弓箭。也就是說來人估計是陽曲縣得士卒。

而陽曲縣的士卒,能參與這種事情裡來;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受了陽曲縣的某個官員的指使;讓張須陀再也無法查訪下去。而要想這樣的話,那只有死人才會乖乖的聽話。

張須陀把弩箭也取了出來,對着身後的那個軍校,指了一指側面的樹林深處;又朝着他晃了一下手裡的弩箭。那個軍校點了點頭,便俯下身子,往側面而去。

張須陀也俯下身子,藉着每一棵樹木的掩護;漸漸地摸上前去。等到了附近,就看前方有幾個身穿布衣的漢子,正手裡拿着弓箭往這面張望着。

張須陀舉起弩箭來,對着前面的這幾個人就扣動扳機;與此同時,那個瓦崗的軍校也摸到了側面;是也舉起弩箭,對着這羣人就是一陣的散射;瓦崗製作的弩箭,可變成單射也可變成散射;原因就是在弩箭拱壁上的那個小小的凸起部位。只要將之扳回來就是散射,往前一送就是單射。

而這個原理自不用說,也是李雲來發明出來的。他所根據的,就是現代的槍支上的那個機關。而他又恰恰是一個準軍事迷,自然對此不陌生。而當這件東西發明出來的那天,震驚了瓦崗山上的所有人;無不稱此是劃時代的壯舉。

一陣的弩箭過去,林中的那十幾個手持弓箭的人,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就全被放倒在地。張須陀把弩箭收了起來,將腰刀拽出來,幾步走到近前。

對着一個滿臉鬍鬚的壯漢,俯下身子問道“誰派你們前來刺殺我的?你若是講出來的話,我可饒你不死;否則,你的下場可想而知了?”說完,便將刀尖朝下;對準了這個人的胸口。

“呸,諒你也不敢對我如何?實話告訴你,老子就是陽曲縣的士卒;這次前來行刺,就是老子看你不爽。把你給弄死的話,才能讓陽曲縣的人好過一些。”說完是怒目瞪着張須陀。

“很抱歉這位兄弟,你沒有聽明白我的問話;所以回答錯誤,對不住了。”張須陀一語說完了,是惡狠狠地把刀往下一插;就聽得噗的一聲,血竄起多高,迸濺的張須陀滿臉滿身都是。

張須陀走到下一個人的面前,這個人捂着腿上的弩箭;用力的往後蹭着身子,想避開張須陀的視線。可張須陀一腳,將他的一條腿就給牢牢地踩住了。

開口對其問道“我還是剛纔那句話,想來你已聽明白了;是誰派你等來的?”張須陀說着,又把那把正往下滴着血的刀刀尖朝下;對準了這個人的小腹。

“我我,我說了的話,我就會死的。”這個大漢一臉慌張的,看着上面的那把刀,和那張已變得有些扭曲的臉。

“回答錯誤,你不說一樣會死的。”說完了,把手裡的刀,又用力的往下一紮。“啊”的一聲慘叫,劃破森林中的寧靜;驚飛了樹上一羣的鳥兒,展翅高飛起來。

張須陀擦了一把臉上的血跡,又走到下一個跟前;看了看這個人,是連問都不問就舉起刀;狠狠地往下一紮;又是一聲慘呼傳出多遠去。把其餘的幾個軍校給嚇的,睜大了雙眼;一臉難以置信的望着眼前的這個人,覺得這個人的手段殘忍的,就好像他是由地獄裡走出來的一樣。

“大人,你好像還沒有問過他呢?怎麼就先下手?”其中一個躺在地上的大漢,一臉驚異的對着張須陀問道;同時,一隻手偷偷的往身下摸去。

“原因麼?就是我看他長的很討厭,心裡厭煩他;不過我更討厭的,就是在我眼皮底下搞小動作的人。這位弟兄,你的手去摸什麼東西?莫不是那口腰刀麼?”張須陀說完,走到他的身邊;一腳把一口腰刀,踢到他的手可以夠到的地方。

“現在我給你一個機會,讓你拿起你手邊的刀來,跟我比試一番;只要你能把我贏了,更或是把我給殺死;那你就可以走了,回去,賞你的主子那裡邀功請賞。”張須陀冷冷的一番話說完了,便閃身走到一旁;等這個人作出決定。

這個士卒望了望張須陀,最後一咬牙,伸手把那口腰刀拽過來;自己一手撐着地慢慢地站起來,把腰刀抽出鞘外。‘啊’的一聲大叫,連人帶刀奔着張須陀就撲過來。

張須陀輕輕的轉身避開,自己的腰刀,橫抹在此人的胸膈位置。一刀把身體就切爲兩段,一刀過後,上下兩段身體一起倒在地上;血水猶如小溪一般,蜿蜒着流到了草地之上。

“不,我不想死在這裡,我不要死。”一個士卒瘋了一般,在地上一骨碌爬了起來;奔着樹林邊就飛快的跑出去。那個瓦崗的軍校剛欲舉起弩箭,卻被張須陀擺手制止住。

張須陀把弩箭調爲單髮狀態,眼見着這個人已然跑出了很遠;這才瞄也不瞄,隨手就是一箭。那個士卒正充滿希望的奔跑着,忽然好象被一把重錘在後面猛擊一下;人一下就撲了出去,在地上掙扎了兩下,一蹬腿就此絕氣身亡。

張須陀隨即又走到下一個人的身邊,望着這個人的眼睛;這個人的眼神裡充滿了恐懼和不甘和絕望。“看來你不會說的了,那這就上路吧。”張須陀做事情素來不拖泥帶水的,一句話說完,腰刀就刺入這個人的心口處;隨着腰刀緩慢的拔將出來,血水也跟着涌出來,人的一口氣也緩緩地吐出來。頭一歪,瞪着一雙眼就這麼死去。

“看來這陽曲縣,都是一羣十分有種的人;倒是我張須陀看差了你們。狗子,把這些人都處理了吧。記着用刀,別浪費弩箭。”張須陀說着,又走到下一個人的面前。

那邊的那個軍校,聽了張須陀如此吩咐;一點也沒有猶豫,拔出腰刀,就開始一刀刀的將地上的人給就地刺死。至於其中想要反抗的,死的更是悽慘無比,便連一個葫蘆的屍首都沒有撈着。

“別殺我,我說,饒了我的一條賤命吧;我不是陽曲的人,我不是好漢;大人你饒了我,我什麼都肯告訴你。大人,你給小的一次機會吧。”一個大漢哭着,爬到張須陀的跟前;一把將張須陀的一雙腿就給抱住了,對着他苦苦的哀求着。

“那好吧,我可以饒了你;那你就跟我說說,是誰派你們來的?你們的前兩任縣令,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張須陀把刀擡起來,斜着握在手中。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261 萬箭攢身6 路遇秦瓊311 新文禮戰死3 二賢莊104 血戰登州下311 新文禮戰死281 錘震十八國100 潛入登州313 連敗瓦崗376 高郵大戰上389 遊說霍州299 夜襲虎牢關273 大隋朝的國公太監347 疑霧重重196 獻妹換官313 連敗瓦崗267 通靈之井237 朝鮮妓院342 李世民的私生子麼179 兵救金緹399 霸王谷李元霸殞命下183 一鐗定瓦崗277 英雄出自少年145 挑逗蕭媚娘425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259 一字並肩王213 牧童遙指杏花村430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134 燕趙悲歌174 咬金奪關66 秦瓊認親314 滅門之禍71 死戰159 無恥高麗79 二十八騎230 破困龍陣314 滅門之禍132 嫁禍之計223 引蛇出洞37 靠山王夜襲麒麟山李雲來背井離鄉267 通靈之井208 義奴崑崙412 龍門鬼謀42 李雲來雙鳳山上再建根基368 有妃名雪173 秦瓊楊威156 天降秦瓊413 引蛇出洞288 程咬金偷入揚州218 一字長蛇陣下424 秦穆五羊皮買死百里奚42 李雲來雙鳳山上再建根基359 親孃舅也照揍343 羅成詐死241 誘惑中的殺機21 李雲來槍定麒麟山62 李雲來認父306 虹霓關接頭89 進京面聖332 長刀所向204 施美人計107 平倭之戰367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207 偷情世家314 滅門之禍279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66 秦瓊認親132 嫁禍之計356 利益的結盟184 十三傑神殿427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128 一劫皇槓117 倭寇倭奴266 天命所歸248 衝冠一怒爲紅顏244 不娶硬嫁213 牧童遙指杏花村312 無名大將286 莫要行善120 巧斷謎案208 義奴崑崙81 死戰營洲425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233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45 李雲來半路救人71 死戰318 碟中諜計中計277 英雄出自少年187 五虎八狼將137 機械終結310 奪關殺將272 舊愁新恨203 太原遇妓401 既生瑜何生亮375 愛美女不愛江山6 路遇秦瓊141 兵出雁門387 天賜良機207 偷情世家356 利益的結盟
261 萬箭攢身6 路遇秦瓊311 新文禮戰死3 二賢莊104 血戰登州下311 新文禮戰死281 錘震十八國100 潛入登州313 連敗瓦崗376 高郵大戰上389 遊說霍州299 夜襲虎牢關273 大隋朝的國公太監347 疑霧重重196 獻妹換官313 連敗瓦崗267 通靈之井237 朝鮮妓院342 李世民的私生子麼179 兵救金緹399 霸王谷李元霸殞命下183 一鐗定瓦崗277 英雄出自少年145 挑逗蕭媚娘425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259 一字並肩王213 牧童遙指杏花村430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134 燕趙悲歌174 咬金奪關66 秦瓊認親314 滅門之禍71 死戰159 無恥高麗79 二十八騎230 破困龍陣314 滅門之禍132 嫁禍之計223 引蛇出洞37 靠山王夜襲麒麟山李雲來背井離鄉267 通靈之井208 義奴崑崙412 龍門鬼謀42 李雲來雙鳳山上再建根基368 有妃名雪173 秦瓊楊威156 天降秦瓊413 引蛇出洞288 程咬金偷入揚州218 一字長蛇陣下424 秦穆五羊皮買死百里奚42 李雲來雙鳳山上再建根基359 親孃舅也照揍343 羅成詐死241 誘惑中的殺機21 李雲來槍定麒麟山62 李雲來認父306 虹霓關接頭89 進京面聖332 長刀所向204 施美人計107 平倭之戰367 美人如玉劍氣如虹207 偷情世家314 滅門之禍279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66 秦瓊認親132 嫁禍之計356 利益的結盟184 十三傑神殿427 羞道易水寒從令日貫虹128 一劫皇槓117 倭寇倭奴266 天命所歸248 衝冠一怒爲紅顏244 不娶硬嫁213 牧童遙指杏花村312 無名大將286 莫要行善120 巧斷謎案208 義奴崑崙81 死戰營洲425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233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45 李雲來半路救人71 死戰318 碟中諜計中計277 英雄出自少年187 五虎八狼將137 機械終結310 奪關殺將272 舊愁新恨203 太原遇妓401 既生瑜何生亮375 愛美女不愛江山6 路遇秦瓊141 兵出雁門387 天賜良機207 偷情世家356 利益的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