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六日,剛通過文試招納到三位可充入幕中士子的劉曄,又得到了孔融遣使求見消息。
對於青州的情況,劉曄的以混雜於商賈中行走各地的探子們並不能得到太多及時有用的情報,而孔融從劉曄入主徐州後,也未有過實際上的來往,乍聞有使前來,劉曄當然是有些奇怪的。
宣使入內,自見禮間,劉曄見其人年約三十,行止從容,頗有風度,立時問道:“使者不似凡俗,敢問名姓爲何?又是爲何而來?”
“某姓孫,名乾,表字公,師從鄭公,因性愚鈍,故而晚成出師,只於今歲前時仕於孔北海。”
雖爲十萬火急的求援之事,但也並非一句話就可以說得劉曄立時決意再次出兵,這名爲孫乾之人卻又是一派不驕不躁模樣,謙然回答道。
“竟是遍注經學之鄭公高足?曄前時途經北海,已聞鄭公於家鄉高密一帶設堂教學,惜時辰不許,故而未曾拜訪。卻不知鄭公身體安好?今公此來,又所是何事?”
對於以畢生精力遍注儒家經典,使經學進入了一個“小統一時代”,名副其實的泰山北斗鄭玄,劉曄也是早聞其聲名,儒家學說本身並非一無是處,只是後世之人學了迎合統治者的需要,實行“愚民政策”故而篡改地面目全非罷了。而孫乾也並非無才之輩,他於內政方面才能與糜竺相比絲毫不差,是原本劉備手下重臣,對於他的名字,劉曄也是有些映象的,只從他問話的語氣,徐州的重臣們立即就知道這位求賢若渴的主子又在打着招賢納才的主意了……
“乾代吾師多謝明公之關心,吾師雖年近七十,然身體康泰,精力充足。而乾此來。卻是受孔北海之命。因北海之危,請明公發兵再救。”
孫乾依舊是不緩不急地道來。看來他對於孔融也談不上真正的誓死效忠,只不過是食其俸祿,分其憂愁罷了。
“北海國周圍黃巾餘亂已清,且袁顯思大軍在彼,怎會再遭強攻?”
劉曄心中一動。雖然已經想到了關鍵,但口中還是驚訝地問道。
“稟明公!正是袁譚不宣而攻,突襲之下直圍劇縣,乾幸得數百壯士護持,方能突出重圍!”
對於劉曄與孔融的那一段往事關係,在出發前孔融已與孫乾講明,而一路所見所聞,再加上自己的猜想,孫乾已經知道劉曄是一個極能識得大勢,又有自己主張之人。如果劉曄願意救援。不用他多說,自然會達到效果,若劉曄不願去救,就算他費盡脣舌。那也終是無用!
故此,孫乾索性只講事由經過,而不講什麼大道理和再三請求。
“嗯,此事曄已知曉,公遠來辛苦,還是先下去休息,有了結果自會再派人通知於你。”
正如孫乾所料,劉曄並不需要別人來一齊勸解說服他作出某項決定。他只需要通過各種突發事件也鍛鍊自己。並着屬下文臣謀士們。
“是!”
孫乾再拜一禮,然後就退下了。
而劉曄也通過這些表現確定其爲一個辦實事之人。小?說?5?2?0?首?發==而趙雲自領主軍兩萬部卒。以及太史慈所領的騎兵緩緩壓上劇縣。不僅是場面上與袁譚交涉一番,更爲壓住其主力動向。使得管亥所領地一萬分成五部,帶好孔融手書分批前往其餘諸縣,直接便負責遷徙百姓。“什麼?徐州大軍入境,現今已距此不過四十里?”
順利突襲北海成功,僅用七日時間將治所劇縣拿下的袁譚,得到這個消息時正作着好生經營此地,將來用作自己奪嫡之爭資本的美夢。北海有十八縣,兵力分散於各處,這是袁譚能夠兩路夾攻,直接襲破治所劇縣的成功原因,同樣,他想要再得到其餘諸縣卻也得花些功夫。
現在他剛想着分兵三路開始接收諸縣,便聽得如此清息,覺得劉曄又來和他過不去,壞他大事後,頓時氣急敗壞的問道。
“對方行軍速度極快,只怕今日未時,便會到達劇縣城外。”
這探子倒生怕袁譚不清楚情況,故而再添加補充道。
“可惡!立即傳令大軍整備,隨時準備戰鬥!”
袁譚還未被氣昏頭腦,強壓怨氣下令,他倒有意若是有機會,必將這支軍隊吞下,讓劉曄好好嚐嚐得罪他袁大公子地後果……
出乎袁譚地意料之外,他在嚴加戒備,鼓舞士氣準備與趙雲決一死戰之時,趙雲原本急行軍地速度驟降,一日夜便可走完的四十里路程,他走走停停,整整用了五日時間,方纔到達劇縣縣郊五里處。
此時已是六月二日,炎熱地天氣使得一拳打在空處的袁譚更加煩躁,恨得牙癢偏生又對劉曄的騎兵忌憚非常,只想藉着守城之利拖垮對手,然後再趁其士氣全無時猛然大軍直攻,爲此他甚至還將其餘六縣兵力集中於劇縣之中,爲的就是求個萬無一失!
由於趙雲的嚴加封鎖,騎兵本就極少的袁譚當然沒有足夠多地斥侯用來犧牲打探消息。故而雖然他覺察到了趙雲只怕又得了“詭計多端”的劉曄授意,在使什麼陰謀,但自認爲有袁紹這位大靠山,而趙雲大軍長途來此,補給不利下反而更容易被拖垮,故而也只能選擇等待。
烈日下行軍並不是一件愜意之事。對於全身裝甲的徐州士兵們更是如此。
由於劉曄先前的佈置。只在他拔下足夠款項後,徐州兵器司就已極快地效率運轉。故而此次的三萬大軍中,有五千精銳幸運地可以裝備比以前質量更好地重甲。
當初他們可算是享盡了多數着皮甲的那些袍澤們羨慕地眼光,可在烈日炙烤下,那板甲就如果一塊燒紅的鐵板一般緊貼於內襯上,讓他們全身汗水直直流下。苦不堪言。
同樣,騎於戰馬上的將領們也好不到哪去,只覺着全身上下無一處不感躁熱難當,大腿與鞍馬相接處更是熱度驚人。
幸好不用現時戰鬥,在到達劇縣城外兩裡後,趙雲終於下達到築寨落營命令。
士卒們在心底歡呼一聲,原因便是在營盤立好後,他們便可享受到後勤兵送來地涼水,以及擁有防中暑,治感冒。驅瘴毒功效地行軍丹了。
雖然確實苦了些,可無論是戰後治傷,還是這等必然花費極多地丹藥供給都使得徐州地士兵們非戰鬥減員極少,在根本不顧惜普通士卒的別處又哪裡會得到如此待遇?
得到《太平要術》的劉曄。第一時間吃透,在還未入主徐州時就已經派人回幽州傳令,劃分出足夠的田地來種植各種藥草,而他在前次返回幽州後,也抽出時間將這種功效極強,造價比金瘡藥更低許多的行軍丹擬定出最合適的流水工序,交由新成立只負責藥草收購加工製作的醫藥司趕製。
此次劉曄再回徐州,自然帶了不少行軍丹以及金瘡藥。按照實際情況靈活應用即可。
總算等到姍姍來遲的趙雲大軍的袁譚。在得到趙雲所領爲兩萬左右步卒,又有一千以上騎兵時。立時便熄了衝動出擊地念頭。
Wωω◆ ttk an◆ ¢ Ο
“是否同劉曄現在就翻臉?”在黑山,白波,以及呂布,公孫瓚依舊存在時,袁紹對這個問題是想得極爲清楚的,袁譚也知道,若他能將趙雲大軍全數留下,再以藉口說“誤作敵手”,那自然可以使劉曄吃個啞虧!
但若不能,他就得作好自己吃虧的準備了----你可以誤會,那劉曄爲何不能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吾爲朝廷新任青州牧,汝是何人?爲何大軍直逼本牧治所?”
眼看着趙雲立好營盤後,袁譚才領着大軍出城於其營前叫陣問話。
青州治所原本在臨淄,不過經過多次戰亂已然殘破不堪,也無多少百姓,故而現今袁譚再設治所於劇縣。兩軍排陣,雖然都知道應當不會真正作戰,袁譚也實際上聽說了趙雲這位劉曄委任的鎮守徐州主將,但場面話還是要揣着明白當糊塗地。
“某是爲劉幽州親任守徐將軍,常山趙雲是也!吾嘗聞劇縣是爲北海國治所,且是孔文舉爲任駐地,怎的成爲青州治所?至於爲何而來,則是因爲孔北海之請吾主派大軍助其平賊了!現今亂局,雲便請問一句,孔北海何在?劇縣又究竟發生何種變故?”
裝糊塗這招,稍有些頭腦的人都會用,趙雲自然也不例外。反而袁譚不可能知道孔融在他手上,就算最後他的目的暴露,也可以說是後來遇上,聽其所勸故而如此。
“逢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語言這門藝術在不同的人口中說出,結果就是這麼奇妙……
“咳……今時青州亂勢漸止,孔文舉認爲其精力不足以再治北海,故而讓賢,至於借兵平賊之事,本牧未聽其言,聽怕將軍所言非實罷?”
這個時代又沒有什麼錄音的東西,袁譚這麼隨口妄語,哪怕事後被指出,他也可以來個死不認帳,反正實際利益到手就行。再借機抓對方話語中的漏洞,使對方理屈詞窮,沒有藉口,這便足夠了。
“袁大人家世淵遠,所說之話語,吾等武夫本應當全數相信纔是,但先時孔文舉遣使孫乾帶親筆書信送於吾主,盡數賊圍劇縣之事。若真是退位讓賢,便請大人教孔大人出來告之一聲,則末將立時領兵迴轉!”
孔融就在自己手上,心中有底地趙雲當然不會在言語上讓袁譚佔了理,言辭間咄咄逼人卻又讓人聽着覺得他誠意過人,不似作僞,若袁譚有推脫之辭,無論說得多好聽,那也是一個破綻,讓人無法信服。
“這卻是難辦了,本牧領大軍解圍後,孔文舉便領着家小往北投鄴城去了,劉幽州與吾父親大人袁冀州也頗有些交情,既然事已解決,吾等亦非敵對,子龍便領軍回去罷!”
袁譚反應也算夠快,這話倒是圓謊圓得頗有水平,扯出袁紹與劉曄並非敵對地事實來,未必沒有提醒趙雲意思,至於趙雲剛纔口中那“賊”本就是指他袁某人,指桑罵槐這個事實,也被他硬忍過去了。
“原來如此!但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看來孔大人走得太急,竟然連封親筆交待書信都未曾留下,短短几日間,只怕那賊子並未走遠,末將便先駐守此處,請袁大人費心趕上孔大人,教其寫封書信回來,吾接到立時迴轉。至於大軍駐紮此地糧草等物,既然換了主官,末將也就不求袁大人勞心破廢了,袁大人也不必愧疚於心,末將所帶糧草頗多……”
趙雲這番夾槍帶棒的話語說出,頓時讓袁譚臉色青白交加,話說到這份上,他也再無法找到理由來狡辯,沉默半晌後,終是想到了主意,這才強忍着自己積聚不少地怨氣道:“那便如此罷,本牧自會派人去辦理此事!”
找人尋到孔融手書,然後僞造一封,這技術含量並不算太高,只需過上三四日,時間合適送給趙雲,袁譚當然就認爲大功告成。
“正好再告訴袁大人一聲,末將此來經常遇到不明旗號之賊軍攻擊,損失頗多,爲保護劇縣安全並着爲傷亡將士復仇,此段時間內,精騎會在四圍行動,袁大人只需管理好劇縣內政即可,將士也可多多休息不用出城。如此一來,逢得非吾軍之人,騎士便可直接將其剿滅,實在省時省力,爲免不必要的誤會,還請袁大人依此辦理。
趙雲不緊不慢再加上的話語,讓袁譚氣得幾乎吐血,這明顯的威脅語氣使他意識到了只怕別有內情,但他依舊未想到孔融會在趙雲手上,原因很簡單----
畢竟他來攻北海是沒有正當理由,完全就是突襲,如若以孔融請來他們調停爲名,迫使他讓出北海豈非更是直接?雖然會招袁紹之忌恨,但劉曄與袁紹之間本就不是同道中人,這點誰都心知肚明,只是因爲各自的顧忌,所以不想現時翻臉兩敗俱傷罷了!
至於有機會助孔融奪回北海,而劉曄不用,也是因爲此地處於袁紹勢力包圍中,用遷民之計釜底抽薪自然用處極大。
於是,在袁譚忙於僞造書信,被趙雲使大軍以“保護”爲名壓於劇縣三日間未出城之時,先是平安、高密、夷安、淳于、都昌、下密、膠東、即墨、壯武、挺縣、觀陽十一縣百姓在六日內有大半願意離開兵荒馬亂的青州而到早有安定之名的徐州,他們也被集中起來由管亥使小六領着的五千大軍護送有秩序地送往琅琊國。
同時,高密縣效的經學大師鄭玄和他的兩百餘位學生們,也在隨軍的孫乾勸說下,隨之離開轉赴徐州郯縣。
完成了大部份遷民計劃的管亥又將目光瞄向了除劇縣外的六處兵力幾乎抽調一空的六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