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文若細說士族事劉曄恍然任官職

卷七 躍馬徐州 03 文若細說士族事 劉曄恍然任官職

“英雄所見略同”,當荀彧說出這番話後不久,曹操手下的毛玠,袁紹手下的沮授,先後對他們的主子進獻了語句有差別,然而行動一致的戰略思想。

不同的是,曹操聽之心喜,但面上不動聲色,因現時他之實力不可能入關中將天子迎出,便也只能依毛玠所言之“若有大變”前提,靜待機會來臨;而袁紹在那個機會果真來臨後,認爲郭圖等人所言“迎天子後,行禮與否,權力交接等等多有麻煩掣肘”正確,拒沮授之策不聽。

“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軍資。”

拋出這個明確而又極具震撼力的策略主旨後,荀彧見劉曄聽得連連點頭,田豐與戲志纔則皆是皺眉苦思,頓感胸中抱負今日終要一朝開展,繼續爲劉曄補充道:“奉天子爲主可增民望,師出有名,可謂大順;秉承至誠公平之法,以服天下不平之勢力,所謂大略;興扶漢室,弘揚氣節禮義以招致天下英雄俊傑,此是爲大德也。依此策行之,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阻擋大勢,將被一一平復,局勢終會明朗安定!”

“好!!文若有張子房之才,王佐之稱實至名歸!吾意決矣!便請屈就別駕從事,助我治理幽州十一郡。”

劉曄並不知曉歷史上的曹操定心奉迎天子,是先後有毛玠、荀彧的進言。今初次聽聞如此驚世之語,如何能不心中震動,幾疑荀彧原本便是曹操迎天子之策始作俑者?當然心中大定,以目觀田豐、戲志纔此時亦轉過念來,看向荀彧目光中不乏欣賞佩服,立時便委以身份數一數二的別駕從事之職位。

“明公賞識之恩,彧銘記於心,敢不效死命相助……”

荀彧雖然早有猜測劉曄若真是傳言那般知人善任,則必會委他實職重責,但能居於別駕從事這種州牧的左右臂膀,還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如何能不心中感激,存着效死以報之意?

“士爲知己者死”,有人常言得賢才難,又哪知賢才之盼明主亦難?

其實,荀彧並未言盡其意,因爲有些話,他認爲沒必要挑明;或者說,不用現在就早早去講究——

那就是天下一統後再還政於漢室!在他的理解中,劉曄本就是漢室宗親,本人行事間也沒看出有何野心,這意思大家心知肚明便成,自然沒必要初來便將這等後事拿來說道。

見到荀彧得封別駕,說田豐與戲志才心裡沒有別樣想法那是不可能的,畢竟荀彧剛來相投便身居高位,而劉曄現今都未委任他們正職。但是有如此平天下之大略,他們也只得心裡服氣,同時很快轉過念來:劉曄封了荀彧這後來者,那不是明擺着很快便要拿出決策,大封屬臣麼?

有此念想,自然心中好受許多,紛紛起身向荀彧作禮道賀,而荀彧也起身分別還禮。

一番客套,劉曄教田豐與戲志才二人先去理事稍等,他自己拉着荀彧同車回到了薊城家中,如此自然是爲了詢問那個難題了……

“文若,先前幽州多遭大亂,有張氏、公孫氏、田氏三大家族先後叛亂,影響極大,幾乎使局勢逆轉、公孫瓚這賊子得逞!當初他等豪族勢強,幽州官吏盡出其直系或附屬士族,雖現今平定,然但凡通經讀書者,十有九者便是此等士族!要再次起用,必會有第二個張氏,田氏崛起,此實爲極大隱患也!吾才學微薄,實難以想出萬全之計,今見文若大才,願汝有以教我。若能除此大患,則政通人和,根基穩固,大事亦可圖矣!”

依舊是直說直說,劉曄看準了荀彧此人對大漢一片赤膽忠心,雖他自己也是士族,卻是將興扶漢室看得比爲自身階級討要利益來得重要。

“明公能瞭解其中憋端,已是明察秋毫,更難得一心苦思解決之道,此是爲明主所爲,卻不需自貶,彧甚敬之!”

荀彧眼中精芒閃動,他沒想到劉曄比他想像中來得更真誠直接,在他初歸時刻便拿此等隱秘大事相詢,絲毫不顧忌他也是士家大族身份,如何能不更有深受重視之感?先是恭敬對劉曄深施一禮,然後再劉曄期盼的目光下默然靜思半晌,組織好語言再續道:

“士族與士人並非同一概念,其中自有寒門士子這一例外。但確如明公所言,天下間能任用爲官者,九成九出於士家大族,他們勾聯結黨,共同進退也是常事。但士族亦可細分,並非一概而論。中原大戰,大批士族或北遷,或南避,大多數集中於袁本初、袁公路治下,其餘南則往江東,荊州一帶;北則赴幽燕,遼東。此部份可稱之爲流亡士族,他們是因爲朝廷動亂故而失去權力,袁本初兩人又不可能盡數吸納龐大的士族集團,這纔有北往南遷之事。因此,這些士族盼望權力慾望極重,因勢力單薄,多要同小族一般依附於流亡之地本土士族,這便是明公所慮者根本!”

荀彧能說出此番話,其實也非常不容易,因爲他本身就算是一個“流亡士族”,現直說其中究竟,哪能沒有絲毫感觸?只聽他繼續說道:“再說幽州本地情況,本地士族長久年月下根深蒂固,名望流傳於民間,更多有利用身份經商牟取暴利,掌握有不少私兵,錢糧。這些人當然不可能盡數卒除,只能儘量壓制,還得把握其中用度,否則便會引起反彈。”

爲什麼不能盡除?這是個極爲明顯的問題,只要劉曄稍一動手,就是與全天下的士族爲敵,名聲立時臭不可聞!

“動不得,壓制不能過甚,全數不用又不行”,這就是劉曄一直擔心的難題,聽聞荀彧能明白理清其中脈絡,劉曄頻頻點頭,也不插話打斷,任由荀彧講一段,停下片刻來深思後再繼續敘說。

“以彧之見:流亡士族可重用拉攏,擇其中高才任重要職位;本地士族則亦擇其中精明之士盡用,分而劃之,不可盡得情況下甚至可以先與之妥協,將中下官吏儘量委之,先與民生息,以後勢力穩固再作打算不遲!”

思索半晌後,荀彧卻是沒有再往下說,直接便道出結論,顯然這個難題不可能現在就能完全解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畢竟荀彧與劉曄一樣,都是人而非神,再有才能都不可能對所有難題得心應手、輕鬆處置。

“文若不急不躁,敢於直言,真乃高士也!現實確實如此,且不能久拖,便依卿之意思,先與之虛以委蛇罷!”

劉曄心下一嘆,看來確實不能操之過急,針對現狀而用最合適的辦法,這永遠都是真理。

……

初平三年二月五日,劉曄至州牧府正式委任了下屬從吏,田豐身居治中從事,荀彧爲別駕從事,戲志才任功曹從事,張飛任兵曹從事,請劉虞代爲部郡從事之實職,協助處理政事。

其下自多有細作安排,表面上看似與先前無異,身居郡縣官吏者多爲當地士族,但心細者也許就會發現:只要是邊郡等要害位置,不是劉曄委任親信,就是經過層層篩選,流落於北地之士族中人,其中更以荀彧所帶親族最爲明顯,皆有任職在身。

面對內部不穩隱患,劉曄在荀彧的幫助提醒下邁出了一小步,卻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大步……

07 斬田裴明定軍心報信者緣來是他01 百廢待興題難解劉曄喜聞荀彧投05 得秘法思慮實用殺敵無聲毒箭計第34章 將欲親臨第14章 大變前兆第29章 各有謀略14 孫堅闖宴討說法呂布鎮軍虎牢關12 話細語寧靜時光劉燕說蔡琰心思07 談判間明暗交鋒白駒議名傳千古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04 趙明李政通文理左右雙翼初顯成21 徐無細說進兵由大軍圍攏北平城08 求師華佗歷數月勢演變再拜名人34 聞變議和回退行陶謙宴語衆人驚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16 師出有名正義戰謀略得宜何懼敗05 蘇張送馬贈鑌鐵劉關張各造奇兵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第21章 帝皇親兵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11 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第28章 再出計略07 劉備知過先認錯定計盡顯梟雄色35 陶謙再次讓徐州暗流涌動待局收09 輕鬆定計平賊亂洞房花燭婚娶時32 攻營戰誘敵深入重騎兵首戰建功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05 少女心思單純念文辨武鬥漸健全第6章 變亂再起第37章 意外之事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25 劉曄誠懇得趙雲子龍武勇並三英17 黃巾圍攻都昌城袁劉援軍次第至20 付兵子義迎家母細教子龍統帥謀第4章 結盟之議09 立公衙三堂會審不逞英雄稱小人第12章 收降呂布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第16章 孫乾爲使08 戲志才就事論事田元皓睿智本色26 陳宮張邈迎呂布徐州陶謙請劉曄10 大破黃巾功顯赫劉備心狠棄子揚15 劉曄升鎮北將軍臨行前暗授機宜22 佯攻解作操練事不聞趁夜進兵時23 管亥自認罪加身劉曄豈爲小器人21 管亥親留斷後路三家盡付招降信39 張昭無意說關鍵劉曄大喜得提點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06 猛張飛三戰惡來互勝負惺惺相惜第23章 袁術稱帝27 慈不掌兵古賢訓火燒連營十萬兵28 田疇討得退兵詔劉曄震驚疑問生12 諸侯兩年演變勢北海信使太史慈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09 兩年治郡初見成回薊重逢劉關張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24 收管亥竟得奇書看黃巾怒書諷信19 各懷心思三家主管亥鳴金收下屬19 軻劉各自細謀劃幽燕北地戰雲密16 人中呂布無雙將往來馳騁戰諸侯第29章 各有謀略第16章 孫乾爲使12 收周方迴歸幽州說劉燕學醫細由03 登堂入室會三英子揚且爲軍主薄12 惜孟德現時有心衆醉惟獨二人醒12 諸侯兩年演變勢北海信使太史慈23 劉曄分兵固營寨胡族遇挫屠邊民34 聞變議和回退行陶謙宴語衆人驚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10 劉焉臥病思後事張鬆密報劉備逃04 趙明李政通文理左右雙翼初顯成22 袁詭孔辨搶先機回營諸將問事宜19 劉虞滿意言訓示劉曄恍接州牧職24 收管亥竟得奇書看黃巾怒書諷信12 勸劉虞移營北城誓戰鬥最後一刻10 戲志才現身幕府排衆議劉曄出兵04 治政之道有精華劉曄半年升郡守18 陣前三英戰呂布依計傷人再敗兵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21 袁紹陰謀雙算計亂世年月人心險31 兩軍對峙彭城外曹劉針鋒互往來第18章 洛陽之變15 兩軍陣前交辭令熱血豈畏沙場行01 病牀三年悠悠過死亡豈便是終點09 立公衙三堂會審不逞英雄稱小人17 任丘遭遇敵截攔逆天一戰前奏曲第1章 雙喜臨門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22 袁詭孔辨搶先機回營諸將問事宜03 制管亥巧救劉虞知身世原來如此第7章 浮出水面第3章 再聞喜訊18 劉曄佈局萬全謀劉虞毅然讓幽州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第24章 劉曄封王06 劉曄親持開幕禮註定無用第一天08 一語驚醒夢中人劉曄轉念定心思
07 斬田裴明定軍心報信者緣來是他01 百廢待興題難解劉曄喜聞荀彧投05 得秘法思慮實用殺敵無聲毒箭計第34章 將欲親臨第14章 大變前兆第29章 各有謀略14 孫堅闖宴討說法呂布鎮軍虎牢關12 話細語寧靜時光劉燕說蔡琰心思07 談判間明暗交鋒白駒議名傳千古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04 趙明李政通文理左右雙翼初顯成21 徐無細說進兵由大軍圍攏北平城08 求師華佗歷數月勢演變再拜名人34 聞變議和回退行陶謙宴語衆人驚09 破重圍誘敵功成關張斬帥並奪旗16 師出有名正義戰謀略得宜何懼敗05 蘇張送馬贈鑌鐵劉關張各造奇兵11 三月時劉曄出師過穎陽忽逢襲擊第21章 帝皇親兵05 入十月招賢隊返遇二賢劉曄心喜26 遷民移居洛水畔施行屯田解隱憂11 劉曄整軍再出動曹袁本心豈相同第28章 再出計略07 劉備知過先認錯定計盡顯梟雄色35 陶謙再次讓徐州暗流涌動待局收09 輕鬆定計平賊亂洞房花燭婚娶時32 攻營戰誘敵深入重騎兵首戰建功11 諸侯會盟各心思曹操精明自清醒05 少女心思單純念文辨武鬥漸健全第6章 變亂再起第37章 意外之事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25 劉曄誠懇得趙雲子龍武勇並三英17 黃巾圍攻都昌城袁劉援軍次第至20 付兵子義迎家母細教子龍統帥謀第4章 結盟之議09 立公衙三堂會審不逞英雄稱小人第12章 收降呂布05 赴任途中動心思夜投小村知郡情第16章 孫乾爲使08 戲志才就事論事田元皓睿智本色26 陳宮張邈迎呂布徐州陶謙請劉曄10 大破黃巾功顯赫劉備心狠棄子揚15 劉曄升鎮北將軍臨行前暗授機宜22 佯攻解作操練事不聞趁夜進兵時23 管亥自認罪加身劉曄豈爲小器人21 管亥親留斷後路三家盡付招降信39 張昭無意說關鍵劉曄大喜得提點20 上任明發討逆令荀彧郭嘉分道行06 猛張飛三戰惡來互勝負惺惺相惜第23章 袁術稱帝27 慈不掌兵古賢訓火燒連營十萬兵28 田疇討得退兵詔劉曄震驚疑問生12 諸侯兩年演變勢北海信使太史慈17 張飛初戰趙子龍惺惺相惜真英雄07 郡守府一番戰爭以誓辭巧救蔡邕09 兩年治郡初見成回薊重逢劉關張09 箕關戰罷處置間是非分明性情顯24 收管亥竟得奇書看黃巾怒書諷信19 各懷心思三家主管亥鳴金收下屬19 軻劉各自細謀劃幽燕北地戰雲密16 人中呂布無雙將往來馳騁戰諸侯第29章 各有謀略第16章 孫乾爲使12 收周方迴歸幽州說劉燕學醫細由03 登堂入室會三英子揚且爲軍主薄12 惜孟德現時有心衆醉惟獨二人醒12 諸侯兩年演變勢北海信使太史慈23 劉曄分兵固營寨胡族遇挫屠邊民34 聞變議和回退行陶謙宴語衆人驚16 任前路艱險渺茫吾卻要勇往獨闖10 劉焉臥病思後事張鬆密報劉備逃04 趙明李政通文理左右雙翼初顯成22 袁詭孔辨搶先機回營諸將問事宜19 劉虞滿意言訓示劉曄恍接州牧職24 收管亥竟得奇書看黃巾怒書諷信12 勸劉虞移營北城誓戰鬥最後一刻10 戲志才現身幕府排衆議劉曄出兵04 治政之道有精華劉曄半年升郡守18 陣前三英戰呂布依計傷人再敗兵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21 袁紹陰謀雙算計亂世年月人心險31 兩軍對峙彭城外曹劉針鋒互往來第18章 洛陽之變15 兩軍陣前交辭令熱血豈畏沙場行01 病牀三年悠悠過死亡豈便是終點09 立公衙三堂會審不逞英雄稱小人17 任丘遭遇敵截攔逆天一戰前奏曲第1章 雙喜臨門25 子揚擾心張飛戰一子錯亂局勢變22 袁詭孔辨搶先機回營諸將問事宜03 制管亥巧救劉虞知身世原來如此第7章 浮出水面第3章 再聞喜訊18 劉曄佈局萬全謀劉虞毅然讓幽州06 得兵器武裝鄉勇劉曄三人探敵情02 中平元年黃巾亂劉曄重生遇三英第24章 劉曄封王06 劉曄親持開幕禮註定無用第一天08 一語驚醒夢中人劉曄轉念定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