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西域策略

阿史那忠節和烏質勒領大隊人馬,出城相迎,擺足了陣勢。武清也是第一次看到那個滿臉絡腮鬍,面容黑紅的中年男人。

“臣,烏質勒,見過魏王殿下。”烏質勒躬身撫胸見禮。

武清頓了頓,說道:“烏質勒,你可知本都督爲何來此?”

烏質勒一愣,但臉上沒有懼色,說道:“請恕邊遠小民無知,請魏王賜教。”

武清冷哼一聲,說道:“進城說話!”

進了碎葉城,武清不禁大皺眉頭,這與傳聞中的碎葉城有些差距,城內房屋破敗,城牆多處塌方損毀,街市上突騎施士兵正在巡邏。城中百姓也是膚色不一,有白、黃、棕、黑等等,總之就是一個大雜燴,但不管哪一種膚色的人,都低着頭,偶爾擡起的頭顱,眼中也露出一抹恐懼。

武清到了都督府,阿史那忠節和烏質勒都依次來到。

行禮之後,武清問道:“說說你們是如何拿下碎葉城的。”

烏質勒和阿史那忠節相視一眼,阿史那忠節說道:“稟大都督,卑職到碎葉之日,烏質勒已經攻下了碎葉。”

武清豁然起身,一拍桌子,大怒道:“來人,把烏質勒壓下去,斬了!”

頓時,便有親衛上前,烏質勒不知道這是什麼呢,便忙問道:“殿下,爲何斬我?即使小民有錯,也應該知道緣由吧。”

武清說道:“碎葉城即使是被吐蕃佔領,那也是他大唐無能,如今我大周精兵來取,你卻趁勢攻取?是何道理,其心可誅!”

阿史那忠節是員老將,自然知道殺了烏質勒。那麼突騎施恐怕要加入東突厥了。於是趕緊說道:“殿下,殺烏質勒不妥,還望殿下三思。”

烏質勒心裡明白要是沒有一個合理的理由,自己死了不說。恐怕部族也會遭到滅頂之災。於是便說道:“烏質勒性命不重要。但若殺了小民,恐怕整個突騎施便會與殿下爲敵。”

武清豁然起身。死死盯着烏質勒,沉聲說道:“你這是在威脅我嗎?”

烏質勒似乎豁出去了一半,迎上了武清的目光,緩緩道:“小民不敢威脅殿下。小民只想爲部落謀一條出路。”

武清一擺手,親衛頓時放開了烏質勒,而後退了出去。烏質勒整理了下被扯歪的衣衫,而後緩緩而道:“小民不知道大周對待我們這些番外部落的態度是否也跟大唐一樣,說好聽點就是用懷柔來拉攏這一個部落打擊另一個部落,說不好聽點,就是從來沒有把我等當成是其中的一份子。”

武清發覺。這烏質勒思考問題果然不同凡響,便說道:“女皇不會跟大唐一樣,我以上表重置安西四鎮,於庭州設北庭都護府。於龜茲設安西都護府,遷內地百姓到西域耕種,促使西域發展。並派重兵屯田防守,免去賦稅雜役五年。”

烏質勒倒也一愣,如此一來,那西域可就變成了大周的真正土地了,於是便問道:“可有我等部落的計劃?”

武清微微一頓,說道:“你若想爲可汗,那是不可能的,西突厥早已分奔離析,應該融入大周的懷抱,讓你的部落不再飽受戰亂之苦,不再過着遊牧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如果可以,我將奏請你爲北庭都護府大都護。你的部落可分居碎葉、弓月、龜茲、伊州、瓜州、沙洲、西州等等地方。突騎施享受大週一切優待政策和民族政策,還有我會派人教會你們農耕等等,突騎施也可以放牧爲生,部落的孩童也會進入學堂,也會和大唐內地學子一樣能夠進行科舉,也一樣能夠參軍,晉升爲武將。”

武清的話很簡單,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所以突騎施要在西域生存,那麼就得按照大周的國策來做,也就是說大周不會設置羈縻州,而是要把這些個部落拉入大周的懷抱。可以說,這只是武清的想法,當然即使女皇不同意,那好,他可以放開西域,甚至放開隴右,他相信論欽陵和吐蕃贊普一定會很開心的。

而且把這些部落改土歸流,最大的好處可以暫時穩定住邊疆的紛爭,若能在政策上加以優待,那麼這些部落還會反叛嗎?沒有哪個民族喜歡戰爭,也沒人喜歡顛沛流離。不然人類爲何會定居,爲何會有城市,爲何會建立國家?

這一切都表明,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即使是遊牧民族,也只是爲了生存而不得不逐水草而居。

烏質勒聽到這裡,不禁喜憂參半,喜的是部落再也不用顛沛流離,憂的是部落或許將成爲大周的奴隸和兵源。但不管怎樣,總比被屠殺了好吧。

想到此處,烏質勒終於匍匐在地,說道:“望殿下能厚待我族,烏質勒甘效犬馬之勞。”

武清點了點頭,便說道:“相信你的選擇會給你的部落帶來光明。”隨即武清傳令,張貼告示,凡碎葉城之民,都有義務修築城牆,保護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即日起修築城牆,凡過往商客,按貨物貴重,只抽取其價值的千分之一作爲商稅,用以維護碎葉城。

武清思考一夜,決定在碎葉城應該建立起一個商會,用以監督整個碎葉城的商貿情況,再設置一個碎葉都督府,管理碎葉城。

於是第二日,便召集城中有名望的士紳和商人,最有名的商人是粟特人史萊特。粟特人沒有建立過真正統一的國家,他們世代以經商爲業,他們的足跡遍佈整個大陸。而集中於絲綢之路上,聚集於西域一帶,多有粟特人在西域定居,並建立了許多沙漠中的綠洲村落,以方便行商。這其中昭武九國的粟特人爲最多。

所以武清便讓粟特人史萊特組建了商會,從屬於都督府,接受都督府監督。而第一任碎葉都督府都督爲武清!

異常忙碌了數日之後,西突厥十姓部落酋長們來到了碎葉城,向武清獻上了一個最美的少女和一匹純白色的高頭大馬,武清沒有看上那少女。而是看上了這匹寶馬。就如同前世看到名車一般,他非常愛惜。

當日,在都督府中,款待部落酋長。武清並沒有要求這些部落一定要內附入大周懷抱。但表示隨時歡迎加入大周的大家庭中。

次日,武清領着各位酋長和諸將。登上高山,諸人隨武清登高眺望,只見丘陵起伏,平原廣袤。水草極爲豐美,是一處放牧的好地方。

武清指着西邊說道:“往西,乃是昭武九國,昭武九國,發源自我大周境內昭武一帶,數百年過去,便遷徙至此。建立部落國家,大唐以羈縻之策控制這些國家。但我大周不會!”

而後轉向諸人,問道:“誰能告訴我,那更遠處是何方?”

衆人不知。也不敢多言。

武清說道:“那邊是大食,一個非常強大的帝國,也是一個極爲殘酷的帝國。相信史萊特有更深的理解,是吧,史萊特。”

粟特人史萊特的家族多在大食境內貿易,所以便知道一些消息,便說道:“大食如今的統治者是倭馬亞家族,大食帝國統治面積恐怕要比大周統治的面積要大些。但大食帝國除了對本民族的政策有優待外,其餘民族則承擔着嚴苛的賦稅。這也是昭武九國大多親唐的原因。”

武清笑道:“諸位聽到沒有?你們即使要往西遷徙,也不過是被大食吞併而已。當然你們可以往北,可北方氣候寒冷,一個冬天之後,你們還能存活多少人?”

西突厥十姓部落酋長不禁陷入了沉思,他們也知道西突厥的輝煌歷史早已過去,但就這樣投入大周的懷抱,是不是太過輕率呢?

“當然,你們也可以加入東突厥,本來你們的先祖都是一樣的。”武清頓了頓,便說道:“東突厥,本王先給你們透個消息,不出十年,本王定滅之!擄我百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你們的先祖也是一樣,大唐有胸襟可以原諒你們的先祖,但本王不會,在本王眼中,不是朋友便是敵人!”

諸人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也曾聽說過武清不是個易於之輩,可當真正見識後,卻發覺,這個男人或許真的說到便能做到。

武清知道,讓這些野蠻的部落一下子接受是不可能的,但只要他們想想,便一定會發覺,其實接受現實會比遊離於大國之間更好些。當然他們要是不願意,武清也不會一一清剿,畢竟如今交通不發達,征討這些遊牧民族也只是徒耗錢糧。而且這些民族最終也會被吞併,而後融合,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只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而已。

不過一月,碎葉城城牆修築完畢,武清命人重新修整街道,並規劃了集市區,還有軍事區域,並鼓勵當地百姓在碎葉城外開墾,準備來年播種。

此時朝廷旨意下達,命武清暫督西域之事,並同意武清全部所請,遷關隴、山東百姓到安西四鎮,並令安西常駐四萬精兵。

武清大喜,遂上表女皇,如若有生之年,安西再陷落,他武清將自刎以謝女皇。而且隨後便向朝廷要官要人。

神都,麗春臺。

如今雖已進入深秋,但因太初宮緊靠北邙山,而使得宮中的白天也不算冷,甚至還有些炎熱。加之女皇最近心情不錯,所以便在此處理政務。

自從狄仁傑諫言“爲君者不可事無鉅細都要過問”之後,她便再也不會處理一些如太學生請假之類的事情了。每日裡有上官婉兒挑選出奏疏,除了非常重要的奏疏外,都會念給她聽。她很享受這樣的時光,只可惜她能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衰老,所以就連牀第之歡也不能讓她愉悅了,故而這段時間也沒有招薛懷義侍寢。

“聖上,是大將軍的奏疏。”上官婉兒說道。

女皇也是一愣,前不久才收到,這又到了,便說道:“你念出來便是。”

上官婉兒答應,聲如黃鶯一般,悅耳動聽。如一股清流淌進心田,讓女皇聽着也是一種享受,面容上更是露出了一抹喜色。

女皇聽到奏疏中武清要錢要糧要人,不禁笑罵道:“這孩子。比那土匪都還兇惡。朕那點家底都要被他掏空了。”

上官婉兒聽着女皇如此比喻,便已經知道女皇已經答應了。即如此,那她何不再錦上添花呢?

“聖上不是一直擔憂流人造反嗎,不若趁此良機,遷徙流人到西域。分散各處,爲聖上戍邊呢,何況有大將軍在,那些流人即使想反也反不起來啊。”

女皇頓時一愣,繼而大笑,不無讚美道:“婉兒果吾之內相也。”她知道那些流人都是達官貴族們的親眷家屬,這些人大多被流放嶺南和巴蜀。但這兩地並無多少兵卒鎮守,如果能安置在西域,一者西域如今派遣了重兵,二者有武清在。這些流人也不敢有什麼作爲,三者這些可是有學識之人,如果就那樣流放,還不如到西域爲己贖罪,也讓後世之人看到她武周開國皇帝並不是嗜殺之人。

想通了這點,於是讓上官婉兒擬旨發往流放之地,並擬旨在安西四鎮各設鑄幣爐一座,用以鑄幣。並讓武清把所要之人列一個名單出來。總之,就是讓武清點名,畢竟西域雖神秘而多姿,但大周本土人還是不想去的。只有通過點名,那麼即使有怨言也是武清來揹着。

翌日,萬國俊等人上書,言流人謀反,請誅殺。女皇大怒,她剛剛下達旨意,這幫人就知道了,難道就等不及了嗎?

於是她便招來宰相李昭德,但與此同時,又有人來獻祥瑞。女皇只有召見。

來人是個市井之民,獻上一塊白色石頭上面寫有赤字,女皇問道:“此石有何祥瑞?”

那人說道:“此石有赤心。”

李昭德大怒,奪過石頭,而後大怒道:“此石赤心,難不成其他石頭都造反呢?”隨即取出白帕,使勁兒在石頭上一蹭,只見白帕被染紅,白石上的字跡是用朱漆寫上去的。

看到此處,女皇也不禁有些厭煩,但還是說道:“你且退下,朕就不追究你之罪過。”

李昭德本想說點什麼,可也不敢違逆女皇。

此時伺候她的宮女秋紅對她耳語一番,女皇勃然大怒,隨即便命人去把東宮中的劉妃和竇妃叫來,並命人搜查東宮各處,看有無詭異之處。

嘉豫殿。

女皇看着跪伏在地的劉妃和竇妃,劉妃在李旦即位後封爲皇后,但也只是一個名號而已,沒有皇后冊封大典,也沒有享受到皇后的待遇,她每日裡與李旦戰戰兢兢,生怕得罪了女皇,而遭致殺身之禍。

她沒想到這一日終於來了。她也不知道今日女皇會對她們會怎麼樣,但絕對沒有好事,她們幾乎是被梅花內衛拖來此處的。

大殿內安靜無聲,即使宮女們的呼吸聲都清晰可聞。片刻,突然一陣細碎的腳步聲踏進了大殿,劉妃和竇妃不敢擡頭,只感覺到那宮女朝着女皇身邊走去。

頓時,只聽得女皇大怒,說道:“你們竟敢使用厭勝之術,是想詛咒朕死嗎?”

瞬間,二女臉上一片慘白,劉妃大聲哭泣道:“賤婢怎敢使用厭勝之術來害聖上,都是有奸人陷害啊,還請婆婆看在皇嗣的份上饒了賤婢吧。”

竇妃也是磕頭求饒,大呼冤枉。

不過,厭勝之術,歷來爲皇室所忌諱,凡是使用此術的,無不被打入冷宮或者處死,所以女皇根本就不想多聽。

“將此二奴,杖殺了!”女皇說完後,便踏出了嘉豫殿。

隨即,便聽到了殿中傳來了二妃的慘叫之聲。

穿過數道迴廊,女皇眉毛微微一動,停了下腳步,隨即便看到一隻狸貓出現在了面前,女皇看到這有着鮮豔斑點的狸貓,不禁露出了笑容,她俯身捉住了狸貓,狸貓看了眼女皇,露出了一副憨態,模樣十分惹人喜愛。

女皇大喜,便把狸貓抱在懷中。到了麗春臺,便看到了籠中的鸚鵡,女皇不禁想到,鸚鵡,“武”,狸貓,“李”,難道是天意如此?

因爲一些忌諱,宮中是禁養貓的,但今日竟然有隻狸貓竄到自己的腳下,而且絲毫沒有敵意。自登大寶以來,她每日爲繼承人而煩心,朝中大臣,多有向唐者,而且武承嗣和武三思也實在不是太子人選。更何況,她心中也是猶豫不決,到底是要傳給武氏,還是李氏,若傳給李氏,那麼武氏會不會遭到滅頂之災?這些她都得考慮。因爲從沒有哪個王朝擁有兩姓親王,也從未有哪個朝代是女人爲皇帝。

看到了狸貓和鸚鵡,於是便給宮人說道:“把狸貓和鸚鵡放到一起,馴養一段時間,朕倒要看看,在朕之手中,此二物到底能否融洽相處。”

宮人領命,帶着狸貓和鸚鵡而去。而女皇則陷入了沉思,武家和李家,真的讓她非常煩躁,甚至有時候,她都想殺盡李氏,可年屆七十的她,已經有些捨不得了,因爲那是她的子女,儘管身爲皇帝,儘管她殺了那麼多人,可如今她自覺老去,不應該有太多殺戮。

但是,今日之厭勝之事,讓她又怒火攻心,她知道凡李氏宗族無不對她痛恨,所以,此刻,她的心很矛盾,非常矛盾!

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三九十五章 來俊臣七第334章 魏王的大周夢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355章 姚元崇的決定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139章 面試第260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第35章 一羣蘿莉也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352章 高舍雞立功第391章 來俊臣之死(三)第388章 魏王的愛情觀第48章 一不小心罵死了太監第117章 衛士第57章 麟德殿中舞之海洋第46章 清心館初授課第55章 席捲之飲食風暴第74章 武一刀第49章 朝堂奏對解危難第211章 肉夾饃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499章 一代帝王(三十七)第489章 一代帝王(二十七)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355章 此萬古新氣象第15章 一語驚人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275章 閒來無事專學問第111章 珠算第162章 秋天裡的春天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28章 婉兒是個女漢子第261章 新發現第363章 各方壓力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127章 潯陽樓上題詩第306章 不一樣的縣城第82章 天后手段第108章 大戰丐幫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77章 危機與榮耀第135章 長史來訪第469章 一代帝王(七)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435章 六第155章 元日夜(下)第473章 一代帝王(十一)第58章 一首情歌,潸然淚下的青蔥少年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頌德第380章 陳子昂的詩情與傷懷第148章 蘭陵蕭氏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153章 元日夜(上)第64章 梧桐院母子情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84章 情何以堪第321章 秋官尚書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58章 一首情歌,潸然淚下的青蔥少年第225章 宣泄精力第8章 買牛第255章 乾乾縣令的活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145章 新的戰略第273章 回家第97章 驚變(一)第338章 “盤絲洞”事件第72章 再遇遊俠第121章 藏寶之第438章 帝王之路(九)第485章 一代帝王(二十三)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95章 一路屠殺第75章 論武功第335章 玲瓏的婚事第227章 吉祥三寶第215章 麻將誕生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121章 藏寶之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281章 送別廬陵王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84章 情何以堪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239章 油墨第450章 帝王之路(二十一)第453章 帝王之路(二十四)第84章 情何以堪第336章 滅滅酷吏的威風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102章 鳳凰臺上第155章 元日夜(下)第74章 武一刀第39章 武氏家族
第114章 清湖之上第三九十五章 來俊臣七第334章 魏王的大周夢第410章 廬陵王風波(一十)第355章 姚元崇的決定第493章 一代帝王(三十一)第139章 面試第260章 事情沒那麼簡單第35章 一羣蘿莉也第233章 仰望星空第352章 高舍雞立功第391章 來俊臣之死(三)第388章 魏王的愛情觀第48章 一不小心罵死了太監第117章 衛士第57章 麟德殿中舞之海洋第46章 清心館初授課第55章 席捲之飲食風暴第74章 武一刀第49章 朝堂奏對解危難第211章 肉夾饃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499章 一代帝王(三十七)第489章 一代帝王(二十七)第490章 一代帝王(二十八)第355章 此萬古新氣象第15章 一語驚人第444章 帝王之路(十五)第275章 閒來無事專學問第111章 珠算第162章 秋天裡的春天第446章 帝王之路(十七)第28章 婉兒是個女漢子第261章 新發現第363章 各方壓力第91章 江寧倉中主薄的秘密第63章 武后的心思第127章 潯陽樓上題詩第306章 不一樣的縣城第82章 天后手段第108章 大戰丐幫第228章 少林寺(一)第77章 危機與榮耀第135章 長史來訪第469章 一代帝王(七)第264章 夏侯夢婷第435章 六第155章 元日夜(下)第473章 一代帝王(十一)第58章 一首情歌,潸然淚下的青蔥少年第100章 我沒看錯你第312章 明堂成,天下頌德第380章 陳子昂的詩情與傷懷第148章 蘭陵蕭氏第292章 跟武太后交心第153章 元日夜(上)第64章 梧桐院母子情第147章 女想男隔衣衫第416章 一代帝王(二十四)第84章 情何以堪第321章 秋官尚書第156章 牛王寨三雄第58章 一首情歌,潸然淚下的青蔥少年第225章 宣泄精力第8章 買牛第255章 乾乾縣令的活第80章 此情可待成絕唱第145章 新的戰略第273章 回家第97章 驚變(一)第338章 “盤絲洞”事件第72章 再遇遊俠第121章 藏寶之第438章 帝王之路(九)第485章 一代帝王(二十三)第497章 一代帝王(三十五)第95章 一路屠殺第75章 論武功第335章 玲瓏的婚事第227章 吉祥三寶第215章 麻將誕生第285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業起兵謀反第498章 一代帝王(三十六)第121章 藏寶之第330章 徵西域(三)第281章 送別廬陵王第242章 太子妃韋氏第84章 情何以堪第33章 秋風悲歌送英靈第239章 油墨第450章 帝王之路(二十一)第453章 帝王之路(二十四)第84章 情何以堪第336章 滅滅酷吏的威風第333章 西域政略第361章 素羅汗山之戰前夕第102章 鳳凰臺上第155章 元日夜(下)第74章 武一刀第39章 武氏家族